《中论密钥》95

95-1

95-2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癸二、无有有境智慧之过:

 

前面主要是通过对境四谛来宣讲,此科判主要是从无有有境智慧而宣说。下面有两个颂词,第一颂讲见苦谛的智慧不合理;第二颂主要是讲苦谛之外的集、灭和道乃至于四果的有境智慧不合理。

 

首先讲见苦谛的智慧不合理。上面是从苦谛的角度来宣讲的,此处从有境智慧宣讲,前面讲过要知苦、断集、证灭、修道。首先是见苦(或者说知苦),知苦到底能不能安立呢?知苦也是无法安立的。

 

若苦定有性,先来所不见。

于今云何见?其性不异故。

 

如果痛苦是有定性的,那么“先来所不见”,我们要见苦谛,一方面要通达一切三界都是痛苦的自性;还有在获得见道、修道时,对于苦谛、苦谛的法都会了知。在注释当中引用了《俱舍论》为例的很多经论的意义来观察,从三界的角度来讲,苦谛有苦法忍、苦法智、苦类忍、苦类智的安立。法忍和法智主要是从欲界的角度来讲,因为在欲界当中有痛苦,要断除欲界的痛苦必须要了知,比如苦的法忍和法智,一个是忍一个是智,必须要了知这个来断苦。还有在上二界色界和无色界的苦的本体定义是类智,苦类忍和苦类智,主要是从上二界的烦恼而言的。在获得见道时必须要了知三界的痛苦无自性,见到了三界当中苦的本体,十六刹那当中次第次第或者说一刹那当中可以了知苦法忍和苦法智、苦类忍和苦类智,这些都是必须要了知的。当然其他的集、灭、道都可以这样类推,集谛当中也有集法忍、集法智、集类忍、集类智,乃至于道谛当中都有这样的安立方式,就是说要次第见到这种本体。

 

“若苦定有性,先来所不见”。“先”就是指获得见道之前,没有见到苦谛的法忍、法智、类忍、类智。如果说苦有定性,它就是不能转变的。如果刚开始时没有见到苦的本体,“于今云何见”?现在的有境智慧也是见不到的。“其性不异故”,因为苦谛的自性是不变的。实有的法是不变化的,如果以前没有见到这个对境,现在也没办法见到;如果以前没有见到,现在见到了,那就说明有境的智慧是无实有的,有境的智慧所见到的对境也是无实有的。如果说有境的智慧是实有的,那么以前没有见,现在也见不到。如果说对境的苦谛是实有的,那么有境的智慧以前没有生起,现在也没办法生起,因为缘的是同一个法,以前缘苦谛没见到它的本体,法不变的缘故,后面你缘它时还是只能产生这种心识,没办法产生其他的心识。在《中观庄严论颂》和《中观庄严论释》的开始部分,把这个问题讲得很清楚。

 

为什么以前见不到,后面就见不到呢?就因为它的本体是不变的。就像我们的眼识见到柱子一样,眼识见到柱子一定是观待的,有能见所见的关系,安立能见一定是观待了所见的柱子。同样的道理,有境的智慧和对境的显现法也是有关联的,如果对境是不变的,有境也永远不会变;如果对境是无自性的,空性的缘故,缘它也可以产生其他不同的有境。但如果对境从来不变就不可能说,“刚开始看到对境是这个,后面看到的对境是另外一个。”这是不可能的。

 

这个颂词可以从有境和对境两个方面去分析,就知道“先来所不见”,对于苦的本体以前没有见到,“于今云何见?”当到了见道时也没有办法见,原因就是来自于“其性不异故”,它的本性没有变化的缘故,看到的永远都是一个法,不可能有转变。

 

苦谛讲完了,下面讲其余的三谛还有四果都没办法安立有境智慧。

 

如见苦不然,断集及证灭,

修道及四果,是亦皆不然。

 

“如见苦不然”,就像第一颂所讲的见苦方面没办法真实安立有境智慧一样,断集的智慧、证灭的智慧、修道的智慧,还有得到四果的智慧“是亦皆不然”,都没有办法合理地安立了。因为如果说作为集的烦恼是实有的,谁能够断掉它?如果最初是凡夫人时没有办法断掉这个集谛,因为集谛“其性不异故”,它的本性是不变的缘故,如果在最初时没办法断掉集,后面生起见道、修道智慧时也没办法断集。但是生起见道时对于集的一部分会——遍计部分会断掉;修道时对俱生的部分会断掉,就是因为集是无自性的。以前不断的原因是因缘不具备,现在断的原因是因缘具备了,就是因为集本身是无自性的法。如果集是有自性的法,其性不异的缘故,以前凡夫位时没有断,后面在见道、修道、无学道时也没办法断除这个集谛。因此,从这个方面分析也是不合理的。

 

还有证灭的原因也是一样的。如果说灭谛是实有的,它就不会变化了,“其性不异故”,如果凡夫人最初没有证灭,后面也不会证灭。或者换一个角度来讲,灭谛如果是真实实有的,那么在凡夫人相续当中,到底是具备还是不具备呢?如果实有的灭谛在凡夫人相续当中不具备,那就永远都不会具有了;如果最初在凡夫人相续中具备了,就不可能再产生苦、集等等的烦恼了,所以不能说灭谛是实有的。就是因为以前因缘不和合没办法证灭,后面因缘和合就证灭了,就说明灭谛本身是随着因缘的变化而变化的。灭谛是无实有的,如果是实有的就没办法真实安立灭谛。

 

修道也是同样的道理。修道的本体如果是真正实有的,那在我们凡夫人的相续当中,就会出现资粮道乃至于无学道五道的功德。如果它是实有的,最初在相续当中没有,那么永远不会生起修道的功德,因为它是实有的。如果是无实有的,通过积累因缘,逐渐从没有入道到入道,然后生起资粮道乃至于无学道的功德,所以说无自性、空性是非常合理的。

 

还有四果也是一样的。四果也是无自性的法,不是实有的。首先通过修行获得了见道,然后再通过修行断掉了烦恼,之后获得了第二果、乃至于最后获得阿罗汉果,这些都是因为集聚了因缘才可以逐渐出现;如果是实有的,就无法集聚因缘,四果的自性和前面所分析的一样,“其性不异故,是亦皆不然”,都没办法如是地安立。所以说,不单单是所境的四谛不存在,有境的智慧也是没办法安立的,如果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一切法都会失坏了。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观根本慧论》。本论分了二十七品,针对主要的内容进行观察、破斥,抉择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其实每一品所讲的内容全都是空性,只不过空基稍微不同,有时从因缘的角度,有时从五蕴的角度,有时从烦恼的角度等等。实际上一个法的空性就是一切万法的空性,如果我们能够真正掌握其中一品的内容,通过它的能诠抉择一切万法的空性并生起定解的话,那么类推一切万法就应该知道都是空性的。

 

二十七品是针对不同的根性而宣讲,有些人在这一品当中容易悟入,有些人是在那一品当中容易悟入,所以有必要分析二十七品的内容。或者对于一个大乘佛子来讲,不单单是自己要修学空性,而且要帮助别人来掌握空性,从方方面面广泛地了知一切万法空性的道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也有必要广泛地宣说、抉择二十七品所讲的万法空性的道理。

 

如今我们宣讲的是第二十四品——观四谛品。从名言的角度来讲,苦集灭道四谛是佛陀通过遍智照见一切万法实相之后,为了引导众生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给众生宣讲了轮回的果——痛苦,和轮回的因——集谛;然后为了让众生获得解脱,宣讲了解脱的目标,最终可以获得息灭一切苦集的灭谛,以及如何获得灭谛的道谛,即解脱的因果。也就是让一切众生了知自己是如何轮回的因果和如何解脱的因果,宣讲得非常详细。

 

在名言当中,我们必须要经由这种方式学习之后才可以获得解脱。但是在胜义谛究竟的实相当中,即便是四谛的本体也是无自性、空性的,或者说名言当中有如梦如幻的四谛,但是它的本体完全不可得。中观宗站在一切万法实相的高度观察,的确四谛也是空性的、不存在的。

 

有些初学者或有些实有的宗派,不了知四谛空性的道理,相续当中会产生疑惑,有可能提出一些疑问,所以有这个必要,为了让他们真正地了知一切万法是空性的、四谛也是空性的道理而宣讲了本品。在名言谛当中,苦集灭道四谛是绝对要承许而且是要修持的;在胜义谛当中是无所缘的,不单单是一切色法无所缘,连四谛的本体、通过四谛所获得的涅槃等也是无所缘的。

 

前面对方给中观宗发了很多过失:如果承许一切万法是空性的,就会失坏四谛、三宝、因果罪福、世间法等等。中观宗分析观察对方发过失的原因,是对于空性、二谛没有了知,分析了如果是空性的,一切可以成立;如果不是空性的,一切不成立。这些内容已经作了分析了。现在是针对对方的问难进行分析:如果承许万法不空,反而就有失坏四谛、三宝等的过失。

 

前面对于对方承许万法实有不空就有失坏四谛等内容已经作了分析。今天我们讲第二科判。

 

壬二、无有三宝之过:

 

如果承许万法是实有不空的,那不单单有失坏四谛的过失,而且有失坏三宝的过失,三宝也无法安立了。

 

分三:一、无有僧宝之过;二、无有法宝之过;三、无有佛宝之过。

 

癸一、无有僧宝之过:

 

此科判下面有两个颂词。第一个颂词直接宣讲没有四果的过失;第二个颂词讲无有僧宝的过失。

 

首先讲失坏四果的过失:

 

是四道果性,先来不可得。

诸法性若定,今云何可得?

 

分析这四种道果的本性,以前到底有没有获得呢?如果说道果的自性是实有的,而以前又没有获得。“诸法性若定”,一切诸法的本性,若按照你的观点来看,它是实有的缘故,“今云何可得”?现在即便是通过修行积聚了得果的因缘,但仍然没有办法获得果。这是字面上的意义。

 

我们进一步分析:四道果性如果是实有的,那是以自己的本体独自存在的,还是必须要观待有情的相续而存在呢?严格意义上来讲,按照实有的观点,这四种道果性不应该观待有情的相续。如果它观待了有情的相续,就说明四种道果性不是真实的实有,因为它必定要观待有情的相续才可以安立。

 

如果不观待有情的相续有一个独立的四果,四道果性从初果乃至于第四果阿罗汉果之间是实有的,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实有的法,首先就存在的;二是实有的法,首先就不存在的。

 

第一种情况:如果实有的法首先是存在的,那么这个法就应该变成恒时存在了,不管众生具不具备因缘,反正这个道果性是实有存在本体的缘故,它就应该存在的,就有这个过失;如果它是实有的,而最初又不存在,那么以后永远也不会存在。

 

当然道果不可能离开有情相续而独立存在,如果真正有离开有情相续而独自存在的道果,这个道果和有情的相续就无关了,有情的相续获得也好,不获得也好,反正这四种道果性本来就具备的,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再分析第二种情况:这四种道果性是观待有情的相续而获得的,从一个角度来讲,既然观待有情相续,就成了有情相续的所证。如果没有能证就不可能有所证,有能证才有所证,因此,道果性的确是无有自性可言,因为它必定要观待有情相续是否证悟道果性而安立。所以可以直接抉择它无自性。

 

  • 我们退一万步讲,即便道果性观待有情的相续而又是实有的,又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四种道果性观待有情的相续而得,那么分析这个有情:比如说,张三最初没有修道,他就是一个凡夫人,相续中没有获得见道、修道,也没有获得无学道的果位,“先来不可得”,就是这个有情相续当中首先没有获得四种道果性。按照对方的观点,这四种道果性是实有的,实有的法是不会变化的,如果变化了就说明它不是实有的。

 

“诸法性若定,今云何可得?”如果诸法的本性决定是实有的,现在即便相续中具备了出离心、修人无我空性、积资净障等等这些因缘,相续中也没有办法获得见道等果位。因为它是实有,最初又没能获得,后面即便是积聚了因缘,也没有办法获得。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对方承许一切万法的本性是决定的。按照中观宗的观点,胜义当中一切无所缘,在名言当中是如梦如幻的,它是假立、假有的法。最初虽然没有获得,但是因为它是假立的缘故,后面因缘和合之后,假立的法可以转变,相续当中可以获得以前没有获得的四道果的本体。

 

总之,如果承许万法是实有的,四种道果是没有办法真正安立的;如果承许万法是空性的,四种道果性是可以安立的。所以不能承许诸法有决定的自性,只有安立诸法如梦如幻、虚幻的自性,才可以安立一切名言。

 

所以说,四种道果性如果是实有的,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存在的,一种情况是首先就不存在的。

 

第一种情况:观待有情相续,如果这四种道果首先就有了,那么有情怎么会流转呢?有情就不可能再流转轮回,因为他已经具备了道果性,所有的因缘具备了,一定能够获得涅槃果。有情相续最初具有道果性,而道果性又是实有的,就会出现这样的过失。

 

第二种情况:四种道果是实有的,在有情相续当中最初没有获得,那么这个有情就永远无法获得了。因为他的相续当中最初没有获得,它的本体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后面永远也没有办法获得。

 

因此,无法安立四种道果性的实有。

 

下面讲没有僧宝的过失:

 

若无有四果,则无得向者。

以无八圣故,则无有僧宝。

 

前面的颂词已经抉择了四果不存在,那么也就没有得向者。没有四果、四向(八圣)作为安立僧宝的依据,僧宝也会彻底失坏。

 

没有四果就不会有得向者,这是如何安立的呢?因为四果和四向是互相观待、互相依赖而生成的。从一个角度来讲,四果必须要经由四向才可以获得,因为向是趋向于得果的一种因缘或前因,有了四向就有四果,四果是经由四向而获得的。而四向也是经由四果才能够安立的,有了四果,就可以安立趋向于四果的向。如果连果都没有,这个向趋向于什么果呢?就没办法真正地安立趋向于果的诸向了,诸向是无法获得的。

 

四果因为观待四向,通过四向才有的缘故,四果是无自性的;而四向必须要经由四果的安立才能安立,观待果的缘故,向也是无自性的。这就像前面我们安立因果关系一样,果必须要经由因才能够生果,因必须要生果,生果之后它才能够成为因,如果没有果,因就不能成为因了。和这个意思一样,如果没有四果就没有得向者。

 

向和果之间又有点像无间道和解脱道之间的关系。无间道就是正在和障碍、违品作战,正在灭除得果的违品,第二刹那要得果,必须要在前面把得果的障碍遣除掉。而得向就是在遣除得果的障碍,比如说把见断、修断等遣除掉之后,相续当中就可以获得解脱道,得向者相当于把得果之前的障碍完全清净掉,之后就可以得果。果如果存在的话,向为了得果而遣除这些障碍就可以安立;如果没有果,遣除了障碍之后,得到什么本体呢?没有所得的缘故,遣除得果的障碍也无法安立。

如果没有四果,就没有四向了。没有四果四向八圣的缘故,就没有了僧宝。

 

失坏了僧宝,第一个就失坏了皈依处,因为僧宝是我们的皈依处。第二个,失坏修行的助伴。僧宝的意义是助伴,佛陀是引导者,法是我们趋向于解脱的方便,僧宝是我们的助伴。不管是菩萨也好,还是小乘的僧众或凡夫僧也好,僧众最主要的作用是作为修行者的助伴。如果没有僧宝,我们就没有修行的助伴了,就有这种过失。第三个,如果没有僧宝,世间当中佛法的流传等方面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没有人住持教义,没有人传戒,没有人传法等等,就有佛法失坏的过失。佛法的流传也是要经由僧宝弘扬才能够安立,如果没有僧宝,佛法就会逐渐地衰败了。

 

如果承许无实有,僧宝就可以安立;如果是承许实有,僧宝就无法安立了。

 

癸二、无有法宝之过:

 

无四圣谛故,亦无有法宝。

 

前面已经讲过,四圣谛实有的观点是没有办法安立的。苦如果是实有的,就没有办法安立生苦,也没有办法安立无常的苦义等等,一系列的观察方式让我们知道,实有的宗派无法安立四圣谛。

 

没有四圣谛,也就没有法宝。为什么呢?真正圆满的法宝应该是经由道谛而获得的灭谛,这是圆满究竟的法宝。但是经由道谛而趋向灭谛的法宝,要在四圣谛存在的前提之下,才可以说通过道谛而趋向于灭谛。当然我们直接讲道谛趋向于灭谛,好像只把四圣谛当中的道、灭拿出来作为法宝,真正分析时,所谓的道、灭和苦、集是有关系的,没有苦和集,修道证灭也就没有办法安立。从广义的角度讲,有了四圣谛就可以有道、灭,就有法宝;如果没有四圣谛,就不会有法宝。

 

进一步分析:法宝有教证二法,即教法和证法。教法主要是指文字、经书,乃至于一偈佛法也可以称之为教法,有的时候是文字,有的时候是语言,有的时候是经书来体现的。当然我们平时讲法宝,理解得最多的、最广义的是经书,比如说“经书法宝难得见到,恭敬获福,轻慢得罪。”有这样的说法,我们平时说“法宝”都是在说经书,请法宝也就是讲请经书。那经书经典到底是不是法宝呢?从一个角度来讲,通过经典可以真正地了知法的意义,这是把果放在因上面,实际上经典并不是真正的、了义究竟的法宝,它是趋向于或获得法的一种方便,必不可缺,因此把经书叫作法宝。把能诠叫作所诠的意义,果安在因上面取名,也有这样的安立方式。这是一种暂时的法宝。还有一种法宝是证法。证法就是相续当中乃至于守持一条戒律以上或者生起了对法的证悟,都叫作法宝,是属于道谛所摄。

 

经书虽然不是究竟的法宝,但平时我们都是从经书来理解法宝。证法,比如守戒或者相续中生起善心等等是法宝,我们也容易理解,毕竟是修道,是一个法。但是对于灭谛是法宝,就会想:灭谛是一个果,已经获得了这种境界,为什么它是一种法宝呢?就觉得不容易理解了。但是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就知道,灭谛也是法宝所摄。

 

法都有守持它自己本体的作用。世亲菩萨的《论义正理论》当中把法分了十种含义,对于法作了不同分类。“法者所知道”,法是所知,一切的有为法、无为法,这些所知都叫作法;道是修道的道。这是十种法里面的两种。还有“涅槃及意境”这两种,涅槃也是法。为什么说灭谛是一种法呢?灭谛实际上和涅槃是一个含义。在法宝的十种含义当中,涅槃是法,所以灭谛也是一种法,它守持它自己的本体。如果你获得了涅槃,永远不会再退失到恶趣,退失到凡夫的境界当中,不会再流入三界,守持这种殊胜体性的缘故,灭谛或者说涅槃也是法。意境就是意的对境,眼耳鼻舌身意的对境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意的对境就是法,所以意境是法。“福寿及教典”,福报还有寿命也是法;教典是法,就是平时我们讲的、前面刚刚分析过的经书、经典也包括在法当中。“未来决定规”,未来的法、决定的法、世间的法规都叫法。法有这十种含义。

 

法的十种含义中,有教典,有道谛,也有涅槃的法,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其他的法,这些都是法。那么法的十种含义,是否都能叫作法宝呢?为什么只说涅槃、道谛、教典叫法宝,既然法有十种含义,为什么其他的不叫法宝呢?实际上在法的十种含义当中,其中的教典、涅槃、道谛是法也是宝,其他的这些法,是法而不是宝。

 

为什么这样安立?在《宝性论》当中安立宝有六种含义,清净、无垢、难得等等,有不同的意义。像佛经、相续当中的涅槃、证悟等这些本体,既是法也是难得的、清净的(过一段时间我们学习《宝性论》,可以详细抉择宝的六种意义)。法的十种含义当中,有几种法既是法又是宝,因为它难得而且又是清净的本体,其余的法是法而不一定是宝。

 

分析法的十种含义,了知灭谛是一种法,道谛也是一种法,我们对于法宝的定义、看法就会扩展,就不会落到一个很狭隘的范围内,只认为法宝是经典、论典了。经典论典是法宝的一部分,而且是一种相似的法宝,不是真正的法宝,真正的法宝是道或灭,尤其是灭谛是真正究竟的法宝,守持究竟实相的缘故。

 

如果没有四圣谛,一切的法宝都会失坏,过患的来源就是来自于承许法实有,承许法实有,真正的法宝是无法安立的。

 

癸三、无有佛宝之过:

 

可以分为三段进行解释。下面颂词第一句第二句是总说;然后“汝说则不因”这个颂词主要讲:有佛和菩提不观待的过失;后面“若先非佛性”这个颂词讲:如果是实有的,则有精进修行也不得成佛的过失。从这三方面来详细抉择。

 

首先是总说:

 

无法宝僧宝,云何有佛宝?

 

佛宝是在僧和法宝的基础上安立的。首先释迦佛成佛,然后宣讲法,然后再有五比丘证道,成为世间的僧宝,这样三宝就具足了,有这种安立的方式。但是,从释迦佛他自己成佛的经历来看,首先有僧宝和法宝才有佛宝。因为释迦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肯定获得过僧宝,得到见道、修道这些地位,所以首先有僧宝。僧宝通过修持正法达到究竟的时候,就叫作佛宝。有了法宝和僧宝,最后才会有佛宝。最初没有法宝,那就不会通过修法达到究竟的安立;没有僧宝,就没有通过相续中有学道的证悟达到极致时佛宝的安立。

 

当然,从大乘的角度来讲,佛陀是直接从菩萨生的,菩萨就是僧宝,佛由僧宝而生,这是很明显的。从小乘的角度来讲,虽然小乘在《俱舍论》等经典中说,像佛陀还有缘觉是在一座上证无学的,这之前佛陀出家苦行的时候都是凡夫,后来在金刚座上证悟成佛。但是证悟时肯定是要经历见道、修道,这个时候他的身份可以安立为僧宝,因为毕竟还没有到达无学位,是有学的圣僧。后面当他们到达无学,相续当中所有的烦恼断除,这个时候现前正等正觉的佛果。所以也是经历了法宝和僧宝,才可以安立为佛宝的,如果没有法宝和僧宝,就没有佛宝。没有法宝和僧宝的原因在前面第一、二个科判已经作了解释,此处是从总说的角度讲,没有法宝僧宝就不可能有佛宝。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