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密钥》91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下面讲了知二谛的必要性。

 

若不依俗谛, 不得第一义。

不得第一义, 则不得涅槃。

 

为什么要通达二谛呢?必要性是非常明显的,如果没有依靠世俗谛就不能够获得第一义,没办法证悟胜义谛;不得第一义,则不得涅槃。每个人都想获得涅槃,小乘行者想获得涅槃,大乘行者也想获得大涅槃,但是怎么样才能够获得涅槃果?必须要证悟胜义谛。证悟胜义谛来自于什么?要依靠世俗谛。

 

依靠世俗谛而证悟胜义谛,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别和抉择。

 

第一个方面依靠世俗谛得到胜义谛。胜义谛当中的法以根本慧定为例,我们怎么样才能够趋入根本慧定?实际上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世俗的修法。世俗的修法有很多,比如做布施、持戒、听闻佛法、念咒等很多修法的资粮,依靠这些世俗的善根为辅助,就可以帮助我们趋向于胜义谛的证悟,这也是法性缘起的一种道理。还有在证悟胜义谛之前要打坐,实际上打坐修单空也好,修空性的总相也好,也是属于世俗的修法。所以如果我们非常看低世俗谛,一味地说胜义谛是最善妙的,世俗谛一无所取,一无是处,这样方向就错误了,态度也错误了。

 

我们在证悟圣者根本慧定之前,所作的一切修法都是世俗谛的修法,通过分别心修大圆满也好,修生圆次第也好,修空性的总相也好,都是属于世俗谛;作顶礼供养、赞叹、念咒,对传承上师作猛厉地祈祷来证悟空性,这也是属于世俗谛的修法。如果不依靠世俗谛是没办法真正趋向于胜义谛、获得胜义谛,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不依靠世俗谛就没办法得到胜义谛,没有得到胜义谛又怎么能获得涅槃?没办法息灭一切烦恼获得涅槃。所以我们一方面要着重于胜义谛的抉择修行,一方面也千万不要偏颇于世俗谛。法王仁波切把这个问题看得很清楚,教导他的传承弟子,一方面对于胜义谛空性方面的善根要修持,一方面对世俗法方面的善根也要多修持,鼓励每个弟子平时手中拿念珠,有空时就要念咒,拿转经轮,供灯供水,做转绕,很多很多福德善根都要多做。多做世俗谛的善根,福德就很深厚,福德深厚对于证悟胜义谛空性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自己抉择的修法不一定是真正的修法,圣者安立的修法才是真正的修法。有时候我们觉得:“这个法应该不做,我应该修那个法。”对于上师的教言、圣者的教言根本不当一回事情,觉得自己的智慧超胜了圣者的智慧,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如果我们的智慧真正超胜了圣者的智慧,何必依止上师呢?何必再依靠佛法修行?自己去摸索,自己去修行就够了!但真正通过自我摸索而成就的一个也没有,摸索很多年之后发现,还是没办法真正找到一个解脱之道,最后还是要回到这样的轨道上来。因此世俗谛的善根非常重要,依靠世俗谛的修法才能够达到胜义谛。(这是第一种解释的方式)

 

前面是从修行的角度来讲,第二个方面是从见解的角度来讲。(第二种解释方式)比如见解是胜义谛,胜义谛就是空性,怎么样才能达到空性的见解呢?必须要依靠世俗才能够抉择空性。我们说空性,空性是谁的空性?这是柱子的空性,柱子就是属于世俗谛,柱子的空性属于胜义谛,如果不依靠柱子就没办法了知柱子的空性。这只是一个例子而已,如果说不依靠柱子,依靠身体、依靠心,但是心和身体也是世俗谛。要了知一切万法皆空,首先要依靠一切万法,一切万法就是世俗,如果没有依靠一切万法就没办法了知一切万法皆空。一切万法皆空是谁的空?就是一切万法的空。所以二者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

 

我们在学习时,有时候就会觉得世俗是世俗,空性是空性,二者好象是分成两截的状态。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所谓的空就是法本身的空,并不是法离开之后再有其他的空,而是说法正在显现时它本身就是空。如果不依靠法,怎么知道法的空性呢?没办法了知法的空性,所以我们要依靠世俗来了知胜义。我们对柱子分析时,柱子是因缘和合的缘故没有本体,如果完全不依靠因缘和合的世俗法,怎么样了知空性?空性是没有办法了知的。

 

在抉择正见的前提之下我们必须要依靠世俗,如果不依靠世俗,抛开世俗之后空是显不出来的,显出来的空可能是一个顽空,就是完全相合于分别念面前的什么都没有的状态。柱子在显现时,柱子本体是没有自性的,现就是空、空就是现,这种缘起性空的抉择方法不会落入常边,也不会落入断边。

 

为什么不要抛开世俗去抉择胜义?因为我们执著的法就是世俗法,如果把世俗法抛开了单独去找空性,即便是找到了,但是对于我们打破世俗法的执著也没有丝毫的帮助。只有对我们所执著的法本身去分析观察时,既找到了空性,又打破了对世俗法的执著,才能达到效果。如果不依靠世俗谛去观察得不到胜义谛,即便得到了,也没有什么殊胜的必要性。所以这里讲:若不依俗谛,不得第一义。

 

我们要抉择空性必须要在世俗谛方面抉择,不单单抉择空性是这样的,抉择如来藏光明也是这样的。实际上一切的有法是法性,如果没有依靠有法,就没办法得到有法的法性。有法和法性之间,在暂时位抉择见解时,二者之间有这样的关系,如果完全把世俗法抛开去找其他法,找也找不到。如果要真正证悟必须要在世间当中找,如果离开了世间根本没办法寻找,六祖也是有这样的教言。这方面讲到了依靠二谛的必要性。

 

下面讲误解空性的过患。如果对空性误解,有什么过患呢?

 

不能正观空,钝根则自害。

如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

 

此处讲,对空性要正确地观照,如果不能正确地观照空性,钝根者就会自己伤害自己。有两个比喻:一、不善咒术,咒术反过来会伤害自己;二、不善捉毒蛇,毒蛇反过来会伤害自己。此处把空性比喻成咒术和毒蛇,它的利益很大,但是不注意好,过患有可能也很大。

 

怎么样才能避免歧途呢?唯一的方法就是正观空,正确地来观照空性,了知空性,这样会对我们产生最大的效力。怎么样正观空?对于龙树菩萨所开显的《中论》认认真真地学习,通过这样殊胜的引导去观察。首先对于二谛要分清楚,然后对于缘起性空——现就是空,空就是现的道理要了知清楚。了知清楚之后,基本上对于空性有了初步的认知,然后在缘起性空的基础上进一步了知离戏的本体,这就是真正的空。就像前面所讲的一样,了知了空本体和空的意义,再加上了知空因缘,就可以完全避免歧途,可以正观空。

 

空性是非常简单的,因为一切万法本来如是,但是我们无始以来的思想错位得太厉害了,思想过度错位的缘故,反而很难以了知很简单的事情。我们无始以来过于自恃聪明,所以对于非常简单的东西就是不愿意承认,觉得不可能有这么简单,对于一切万法的空性很难以认知。我们真正要回归空性,要纠正我们的思想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花上十几年的时间来研究空性应该不算很长,应该有这样的打算。如果认为两三个月或者几年当中就可以把空性吃透,除非是有宿善,以前对空性曾经学习过、了知过,一般的人在几年当中了知的空性可能都有点“走调”,所了知的空性不完全是空性的本体。怎么样做到正观空?就是来自于反复地观察、学习,不断地纠正我们内心当中对于空性的错误观念,最后真正了知了就会产生定解——空性就是离戏的本体。

 

此处讲必须要正观空,如果不正观空,钝根者就会自害。当然利根者一下子就能够了知空性的含义,不会自害。钝根者因为错误地认知空性就会自害。自害体现的方式有两种:

 

第一、不能正观空。对于空性错误的认知,认为既然是空性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就可以胡作非为,因果也不存在了。以前刚学佛时还有点因果观,还有点束缚、畏惧感,后面一接触空性之后,对于空性不能正确地观照的缘故,觉得既然因果不存在,一切都不存在就可以乱来了,可以做很多非法的事情,这就是自害。错误理解空性的缘故,开始做非法的事情,最后就会堕入地狱当中,这是一种自害。

第二、不接受空性。钝根者没办法正观空,他认为的空性就是什么都不存在,就像对方给中观宗发的过失,如果是空性就失坏四谛,失坏三宝等等,对空性作诽谤,这方面也是一种自害。钝根者不能够正确地观察空性,认为空性不是佛说的而是魔说的,对空性作大肆的诽谤。空性是最殊胜的法,最殊胜的甘露,如果对一般的佛法诽谤,过失都是非常严重的,如果对于了义的佛法——空性进行诽谤,过失就更加严重。

 

龙树菩萨在《宝鬘论》当中讲,这两种人死时“倒首堕无间”,就是说头朝下堕到无间地狱当中。这就是钝根自害的具体表现。

 

一般来讲,在修心到达一定程度时才能够讲空性,不是随随便便抓一个人就给他讲空性,他没办法理解的。对于听闻空性者,要不然他宿世有空性的习气,可以直接给他讲;要不然首先给他讲无常,讲四厌世心,把这些基础法打好,当他的根性逐渐成熟之后再给他讲空性,他慢慢就可以接受了。所以讲空性时还是要注意的,如果对方是根性,对他的利益非常大;如果不是根性,有可能对他做了最大的伤害,也不好说。

 

钝根者自害有两个比喻。1、咒术。在古印度有很多明咒、咒术,在佛教中也有很多咒术。龙力不可思议,咒术咒力不可思议(有很多种不可思议)。咒术是通过不可思议的因缘,力量不可思议,如果把咒术合理的作编排、念诵,缘起等都不错乱,咒术就会发生很大的效力。不管是招财,还是遣除障碍、降服怨敌等,咒术的力量都是非常大的。但是如果在使用咒术时不善咒术,念诵时没有如法的念诵,缘起错乱了,有时缘起稍微错乱之后,不但不会发生正确的效力,而且会对念咒者发生很大的伤害。空性也是一样,如果你善巧使用它会发生很大的作用;如果你不善巧使用,对你自己也许是最致命的一击。不善咒术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 捉毒蛇。为什么要捉毒蛇?因为在佛经、在印度的很多注释当中说,在毒蛇的头上有如意宝(是不是每条毒蛇都有如意宝?不好说,可能某种毒蛇头上有如意宝),把毒蛇抓住之后把如意宝取下来,如意宝可以遣除很多的衰败、疾病,可以如意自成,有很多很多殊妙的作用。但是前提在于你要懂得善妙捉毒蛇的方式,要完全掌握正确的方法,如果没有善巧捉毒蛇,不但得不到如意宝,反而会被毒蛇咬死,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钝根者自害就和不善咒术、不善捉毒蛇是一个意义。

 

我们在抉择空性时要非常谨慎,千万不要偏堕到前面所讲的两种歧途当中:一个是滥用空性,觉得既然是空性的,就什么都可以做,这方面一定要千方百计地避免;第二个是诽谤空性。即便没有真正通达空性,但是千万不要诽谤,在《经庄严论》等很多经论当中讲,对于甚深的教法不理解时,首先不要诽谤,要发愿:法太深了,以后当我的智慧成熟时,我要通达它、现证它。因为我们的分别念非常狭隘、不可靠,如果分别念可靠,那么很多事情我们可以自己抉择,但是很多时候自己分别念的抉择都是错误的。佛法这么甚深,空性的教义、密宗的教义这么甚深,怎么可能通过自己的分别念认定对就是对,认定错就是错?所以对于很难了知的法义,不要提早诽谤它,去下个定义——一定是错的,应该首先放置一边,不要作诽谤,当自己的智慧成熟之后逐渐去理解,这是非常善妙地保护自己的一个方法,是智者的做法。我们在学空性时,要避免出现这两种极端,否则是很危险的。如果能够在短时间当中掌握正确的空性,那是非常非常善妙的,空性能够发挥很大的调伏烦恼、证悟空性实相的作用。

 

以上讲了误解空性的过患,下面讲世尊最初不讲空性的原因。为什么

佛陀最初成佛没有讲空性?此处宣讲:

 

世尊知是法,甚深微妙相,

非钝根所及,是故不欲说。

 

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证悟了佛果,四十九天当中没有说法。不说法的原因,有些地方讲,佛陀了知自己所证悟的法太过于甚深,这种甚深微妙相非钝根所及,不是一般的凡夫人能够接受的,跟他们讲了反而会产生很大的过患,是故不欲说。

 

在很多经典当中直接提到,(偈颂:深寂离戏光明无为法,吾已获得甘露之妙法,纵于谁说他亦不了知,故当默然安住于林间。)佛陀说:这样甚深的微妙法,有如甘露的法性我已经证得了,但是对谁讲他都没办法了知,所以我应该默然地安住在林间,自己享受所证悟的法性。后来通过梵天、帝释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请,供养法轮、海螺等很多缘起物,后面佛陀答应传法。但是最初也没有直接宣讲他所证悟的殊妙如来藏,佛陀首先宣讲四谛法轮,然后宣讲人无我空性。初转法轮主要是四谛法轮,他在一个时期当中都是以四谛法轮为主要的宣讲法门,让众生的根性逐渐成熟;一段时间之后,佛陀开始宣讲般若法门,即二转无相法轮,这个时候宣讲了空性方面的教义;宣讲了很长时间之后,众生根性彻底成熟了,佛陀才宣讲真正的如来藏法门,就是他自己内心当中所证悟的法门,是在第三转法轮的最后才开始宣讲殊胜法轮的。

 

佛陀考虑到众生没办法接受空性,不想宣讲他所证悟的空性,因为不是钝根者所能够了知的,所以最初不想说法,后面经过以前发过善愿的梵天、帝释等再再劝请,佛陀才宣讲法轮。这是佛陀最初不讲法的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就是为了凸显出法的尊贵。法并不是像农贸市场的剩货烂菜叶一样,随时去都可以拿得到,法非常尊贵,非常难得。不是随随便便抓一个人,佛陀就给他讲“我证悟的法是这样的”,如果是这样,没有人会尊重法,所以佛陀最初在四十九天当中不讲法。尤其是在传记当中讲,梵天祈请了三次:第一次祈请,佛陀没有同意;第二次祈请,佛陀同意了,同意之后他们有说有笑的返回天界,佛陀看到他们态度还不是特别端正,所以又不讲法了;第三次梵天请了很多天神一起来劝请,佛陀最后才同意传法。所以也是为了显示法非常尊贵。

 

越难得的东西得到之后就会越珍惜。就像密勒日巴尊者求法时,经历那么大的苦行求法,得到法之后他就很珍惜法,修持时也是非常努力。常啼菩萨为了求般若也是付出非常大的苦行。为了让众生珍惜法宝,佛陀最初也不会随随便便讲法,因为法的确有这么高的价值。佛陀当年为了半句偈,可以把整个国家都布施出去求法,可以把自己的头砍下来去求法,他真正体会到了法的价值,所以才能做出这种苦行。

 

实际上佛陀也是为了给后代的讲法者作出一个表率——不要随随便便地乱讲佛法,法是很尊贵的。随便理解、随便讲法是对法的极度不尊重,这样没办法得到法的加持力,听法者也会认为随随便便就可以得到法,无所谓,反正天天都在讲法。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从佛陀本身的示范来看,法是非常尊贵的,我们在求法时也要以一种殷重心来求法。

 

以前在印度求法,都不是随便讲法的,求法者要带很多黄金去求法。并不是很多班智达都缺少黄金,而是说:我这个法就是这个价值,你要求法就要拿黄金来换,如果你舍不得,说明你对法没有信心,不给你讲,因为你不是法器。

 

当然现在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因为现在人的根性也劣了,对法的希求心也不像以前有这么大的兴趣,如果再把标准定这么高,更加没有人学了。现在几乎就到了末法了,是法追着人——你快来学法!快来学我!千方百计让人们去求法。上师仁波切也是千方百计地让大家学法、求法,还提供很多顺缘,以前是自己备干粮,给上师准备很多供养,现在是上师提供吃的、住的,还提供钱让你来学,千方百计地挽留你:一定要住在这儿学,出去之后对你没有利益。弟子还是觉得:上师肯定是想把我放到这个地方,让人多一点。像这样还有很多邪分别念。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法的确是很尊贵的。我们如果对于法太过于轻率,认为新时代的人有自由,随便怎么样都可以,但是从另外角度来讲,太过于轻率是得不到法的加持的。如果对法尊重,可以得到利益;如果对法不尊重,得不到利益,从自己的角度来讲,也有这样的关系。

 

为什么佛陀不讲法?一方面是法太深了,一方面是法太尊贵、太难得了。从方方面面观察,有最初不说法的缘起。但是真正佛的密意我们怎么样体会?没有办法体会。我们相似地体会佛陀的密意,有很多可以对我们后学者做警示的方面。

 

今天讲到这个地方。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