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辛四、与现见有许多未断烦恼者并不相违:

 

有些人就会想:既然生贪的本体、生贪的所缘境、生贪的因这些方面都是不存在的,为什么还有很多人没办法离开贪欲的束缚呢?从理论上抉择的时候好像是可以离开的,但是现量所见的时候很多众生没办法离开系缚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离开呢?

 

薄福于此法,都不生疑惑,

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

 

“薄福”主要是指没有福德的众生,相续当中既缺少福德也缺少智慧,“此法”主要是指无有自性的法,空性的法,这样缺少福慧的众生对于这样空性的法“都不生疑惑”,一点点合理的犹豫都没有产生。这就是他们如何被系缚,没办法离开贪欲的根本原因。那么从哪个角度可以离开贪欲呢?后面两句就抉择,“若谁略生疑,亦能坏三有”,不管是哪个众生,如果对空性的法略略地生起一点合理的怀疑的话,也能够迅速地毁坏三有轮回。

 

这个颂词主要是高度赞叹修持空性的功德,最主要的功德就是能够出离轮回,获得遍知的果位,这是最究竟的功德。暂时位的功德就是众生通过修持空性的教法能够离开烦恼,了解烦恼无自性,从这个方面可以离开烦恼而趣入正道。这是它的方便。

 

从对我们自己修行的角度来讲,必须要对空性生起一种定解,如果对空性生起一种坚定不移的定解的话,就可以非常迅速地息灭烦恼,生起殊胜的功德,在暂时位、究竟位都能够帮助自己调伏烦恼,断除烦恼障和所知障,所以必须要对它产生一种殊胜的信心。要对空性产生一种殊胜的信心的话,必须要积累很长时间的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才可以圆满,否则一般的薄福众生对这样的法没办法产生定解,在颂词当中讲,乃至于略略地生起合理怀疑的机会都是没有的。现在看很多世间的一般人,他们对空性的教法绝对是生不起信心的,他们有的时候口头上说出家人四大皆空的时候,就说酒色财气这四个出家人都要远离,对四大是什么都不知道。一般的世间人就是这样的。既然对空性方面完全没有产生定解的话,怎么可能迅速脱离三有呢?不可能的事情。

 

再观察已经入了佛门的人,很多修行人对增上生的法比较感兴趣,怎么样获得善的果报,怎么样离开恶趣,怎么样获得名声等等,这方面是较有兴趣的,但是一旦说到一切诸法无自性,人无我法无我空性的时候,很多人就完全不了解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如何抉择空性,为什么是空性的,一提到空性的时候就觉得是什么都没有,就产生了很大的恐惧心。在对空性产生恐惧心的时候,他的相续当中有没有一点点怀疑呢?对诸法也许是空性的这样一种合理的怀疑就没办法产生,主要是因为前世对空性的教法串习得太少了,相续当中的种子太薄弱了,所以对一切诸法都生起实执,认为有一个实有的轮回,自己是一个实有的众生,修持一个实有的教法,最后获得一个实有的解脱。他认为全部都是实有的,如果跟他说轮回也是虚假的,众生也是虚假的,所修的道也是虚假的,所获得的果也是虚假的,最后度化的众生也是虚假的话,他根本就没办法接受的。因为他相续当中没有成为这样一种殊胜的法器。

 

这个颂词主要是引导我们了解它的功德之后,乃至于生起怀疑也能坏三有,就说明它的功德是非常巨大、非常圆满的。但是作为我们现在来讲,可以说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学习,听了很多教法了,所以对一切诸法肯定是空性的定解可以说已经产生了,而不只是略略生疑,但是有的时候缺少理论,为什么是空性的,有些人就没有去钻研,没有真正从理论上去寻找为什么是空性的道理。

 

如果道理不知道的话,跟随教证当然也是有好处的,比如从自己现在的状态来讲,自己相续当中的分别心来讲,肯定相信佛菩萨所说的话,佛陀说一切都是空性的,肯定是这样的。但是如何抉择?有的时候就没办法抉择。一方面跟随教证是好的,但是一方面通过跟随教证而产生的信心是摇摆不定的,没办法保持它的稳固性,或者它的力量是比较微薄的。

 

那怎么办呢?我们必须要从本论当中后八品所讲到的抉择空性的根据、原因,从它种种的推理方法去了解之后,那个时候相续当中对空性的见解就比较稳固了。比较稳固之后当然就远远超过了这个地方所讲的“略生疑”,生起定解再去修行的话,它的力量绝对不是一般的。

 

“亦能坏三有”就说明了空性的巨大能力,引导修行人必须好好修持空性的教法。在很多中观的论典当中都引用这句话说明空性的殊胜。所以我们相续当中要生起空性的智慧的话,首先对空性不要有邪见,要对它有信心,既然它有这么大的功德,我一定要证悟空性!首先要有这样一种愿望,有了这样的愿望之后就进一步了解怎么样证悟空性呢?佛菩萨在经论当中开示,一方面要积累福德,一方面要积累智慧,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都必须同时去积累,同时去圆满。有了圆满的两种资粮之后才可以证悟空性,而且如果要证悟大乘的二种空性——人无我法无我空性的话,必须要发菩提心。不发菩提心是绝对不可能证悟法无我空性的,这是非常关键的。要证悟大乘的空性必须要修持大乘的菩提心,在这样的基础上摄持种种的资粮才可能证悟空性的。

 

这就是讲到福德和智慧必须要圆满。你相续当中的障碍比较重的话,肯定福德和智慧就很薄弱的,如果你相续当中福慧两种资粮非常雄厚的话,障碍肯定是很微小的,这个是决定的。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比较圆满的时候,迅速就会对空性产生信心,迅速能够抉择它的实相义,迅速就可以修行而证悟的。

 

在这个过程当中,一方面要积累两种资粮,一方面祈祷上师加持还是一种捷径,不管在听闻、思维,还是在修行的时候也好,在闻思修的三位当中不断地祈祷上师加持的话,通过上师殊胜的加持力,相续当中很快就可以契入空性,契入之后就产生定解,产生定解之后可以迅速从分别心的状态转成智慧的状态,所以在三个位当中,祈祷上师加持都是非常关键的窍决性的修法。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一个商主带领很多商人去大海当中取宝,遇到黑风船坏了,他们很多人漂到一个海岛上面,实际上那个海岛是罗刹洲,他们不知道,罗刹洲上面的很多罗刹女就变成了美女的形象,和这些商人结婚、生子,一起生活。刚开始的时候确实感觉到很悦意的,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逐渐逐渐都会把他们吃掉的。其中一个大商主,他也同样和罗刹女结婚了,结婚之后他妻子经常告诉他不要往南方去,刚开始的时候他没觉得什么,后来听了很多次之后,他就生起了怀疑,毕竟他是一个大商主,他的智慧方面是超过一般人的,他就想:“为什么不能到南方去呢?肯定有什么原因的。”有一天他就悄悄自己往南方去了,在其他经典当中记载,他首先看到一堵墙,他爬到一棵树上看到墙里面有很多很多以前的商主,有些已经被吃掉了,有些还没有,他向这些还没有死的商人打听,这些商人就说:“这些女人全部都是罗刹女,逐渐逐渐会把你们吃掉的。”他一听到就非常恐怖,就问到底有什么办法,他们说:“再往南边走,海边有一个‘叭拿哈戛’马王,你如果骑到它背上就可以离开罗刹洲,回到南赡部洲去。”

 

他知道这个“窍诀”之后,就回来和其他五百个商人说了这个消息,约定时间一起到马王身边,马王同意把他们五百个人全部带上飞离罗刹洲。到了时间之后,他们到了马王身边,马王让他们伏在自己背上,告诉他们:“等会腾空的时候,以前你们的妻子肯定会来挽留你们,而且还会抱着你们的孩子,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回头,一回头就会掉下去,被她们吃掉的。”他们就同意了。马王一起飞的时候,果然他们以前的罗刹女妻子全部在下面又哭又叫,诉说他们以前的种种恩爱,然后又抱着他们的儿子,乞求他们回来,除了这个商主以外,所有的商人都没办法忍受,他们全部回头,全部掉下去了,然后一个一个被吃掉了。只有这个大商主他自己牢记马王的话,根本不回头,所以马王带着他从海上飞回到南赡部洲。

 

讲记当中讲到这个马王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在其他经典当中记载的是大商主是释迦牟尼佛的前世,马王是观世音菩萨的前世,在《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里面是这样记载的,《白莲花论》当中也是这样记载的。

 

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这个商主对罗刹洲的本性略略地生了怀疑,刚开始稍微生了一点点怀疑,就以这个作为因,继续分析,继续观察,最后发现了这个罗刹洲的本性,然后又寻找到了从罗刹洲解脱的方法,最后从空中飞离了罗刹洲获得了解脱。

 

对照颂词的意义:现在一切众生都被五欲所诱惑,认为这一切都是实有的,没办法远离,但是如果你对五欲的体性、轮回的体性略略地产生一点怀疑,“它是不是空性的呢?”有这样一种怀疑的时候,以此为因就会引发你往下探讨的兴趣。既然是有可能有怀疑的,那么它到底是哪方面是空性的呢?就观察它的因、观察它的果、观察它的体性,一个一个观察的时候就可以了解,所有一切世间法全部都是空性的,无有自性的。然后再通过佛菩萨的加持就可以于空性道当中获得解脱,就像这个商主是从空中飞离罗刹洲一样,一切众生通过空性正道就可以迅速地离开三有,迅速地获得殊胜的解脱果位。从比喻和意义对照的时候就知道,对空性产生定解的利益是非常巨大的。

 

己二(广说断烦恼之方法)分四:一、教诲必须现证空性的意义;二、教诲希求解脱;三、引导趣入空性的次第;四、教诲烦恼决定能断。

 

庚一、(教诲必须现证空性的意义)分五:一、教诲应当敬重实际之理;二、示得解脱必须现证空性;三、示从流转趣入还灭的方便;四、示于空性远离怖畏;五、示应断特别贪著自宗。

 

辛一、教诲应当敬重实际之理:

 

什么是实际义呢?就是一切诸法是空性的,而且从它的因、从它的道、从它的本体,都应该对它生起一种信心,生起敬重,然后去修习之后才可以获得涅槃。

 

能仁说何法,增长至解脱,

若谁不重彼,显然非智者。

“能仁”在这个地方就是指佛陀,前面我们讲过能仁不一定专指佛陀,菩萨也可以称之为能仁,阿罗汉也可以称之为能仁。当然究竟圆满的能仁是佛陀,因为他完全已经寂灭了所有一切的障碍烦恼,而菩萨寂灭了一部分,阿罗汉寂灭了烦恼障的缘故,都可以称之为能仁。“何法”是代指一切诸法无自性的空性的教法,佛陀所宣讲的空性教法是从增长位一直到解脱位之间究竟不变的道,作为一个想要解脱的修行者来讲是必须要依靠的。

 

“若谁不重彼,显然非智者”,如果一个修行人对空性的教义根本不重视,而重视一些世间的因果的修法,或者重视一些其他的世间法的话,那么就“显然非智者”了,完全不是智者。这个地方就讲到了空性的殊胜义。

 

为什么要对空性生起一种殊胜的定解呢?因为它从“增长至解脱”都可以如是安立的。增长位,可以说从初发心一直到十地之间都是增长位,不断地在增长。空性的殊胜的功德从刚开始没有,然后产生微薄,然后再逐渐深入,最后就很坚固,到圣者位之后,入定的时候现证,然后二地到十地之间也是缘初地的时候所证悟的法性不断地增长,不断地圆满,到佛地的时候彻底圆满。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的话,从刚开始初发心位,一直到十地之间完全都是增长的过程,最后佛位的时候是获得究竟解脱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从凡夫位到解脱位,也可以这样安立。比如说凡夫位从刚发心一直到加行道的胜法位,是一种增长的过程,而到初地的时候就是解脱,凡夫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那么如何增长的呢?现在对我们来讲如何安立增长位?现在比如说众生对世间八法非常贪心,而且对众生生不起悲心,那么空性在这个位起了一个什么作用呢?刚开始的时候空性帮助我们产生厌离心,为什么从空性摄持可以产生出离心呢?比如说现在我们认为一切诸法都是实有的,是值得贪恋的,但是通过空性一观察的时候就了解这一切法全部都是无自性的,在产生空性正见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对一切世间的有漏法产生一种厌离,根本不想去贪著这些法,就想追求它的自性——远离一切诸法实有的、不悦意的、痛苦的自性之后,获得一种殊胜的解脱。从这个角度讲可以生起一种出离心。

 

那么又如何通过空性生起菩提心呢?一切众生也好,一切器世间也好,虽然都是空性的法,但是愚痴的众生就不了解这个体性,牢牢地执著一切诸法都是实有的,缘“一切诸法都是实有的”生起贪心、嗔心、痴心而入轮回受很多很多痛苦。菩萨自己相续当中已经有这个空性的正见了,他再一观察一切众生缘这些本来不存在的,本来是空性的法生起了贪心,所以当即就对他们生起了一种悲心,生起了愿度化他们成佛的菩提心。空性帮助生起入道的因缘,厌离心、菩提心就是这样的。生起了这样的心之后,菩萨必定要使空性不断地增长,所以他从资粮道、加行道不断地串习,不断地修行,到见道位的时候就获得解脱。有这样的解脱功德之后,他还可以帮助其他众生全部达到见道位。然后他通过对治烦恼障、所知障修行成佛,又可以把所有众生引到佛位。这就是自己和他人全部通过空性的修法“增长至解脱”的过程。

 

而且不仅仅是大乘行人,三乘众生都需要依靠空性获得解脱。比如说声闻乘、缘觉乘,小乘的这两种暂时乘也是必须要依靠空性的,要证悟人无我空性才能获得解脱的缘故。如果离开了人无我空性,单单是修持一个清净的戒律,单单是修持一些世间的善法不可能获得殊胜的解脱。而且就像萨绕哈巴尊者所讲的一样,不管什么样的大乘众生,如果他单单修持大悲心,不修持空性的话,不可能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的。

 

所以这个地方也是讲到,你修其他的世间法,乃至于修前五度,虽然功德是很大的,但是如果没有般若空性摄持的话,全部都成了(?)的善根,不可能获得菩提果位的。

 

三乘人都需要通过空性而获得解脱,想要获得解脱的众生必须要重视空性的修法。反过来讲“若谁不重彼,显然非智者”,如果对空性的教法产生不起信心,认为它是没有必要修学的,这就完全不是智者了。比如说有些密乘的修行者认为,显教当中所抉择的空性教法对我修习大圆满、修习本尊法是没有帮助的,没有实义的,我就观修一个本尊,念一个心咒就可以获得解脱了。但这样的话,也许长时间以后可以获得解脱,要迅速获得解脱必须通过空性见解的摄持自己的能修所修。有这样一种关系在里面,必须要重视空性,如果不重视空性的话,就不是智者。

 

肯定在座的人对空性都是有信心的,完全都想了解什么是空性,因为要证悟空性的话,必须了解它的自相。有了这样的信心之后,再通过如是宣讲它的功德、必要性,可以进一步增长,渴望获得空性的教义。

 

像以前的常啼菩萨,他为了获得空性的教法受了很多很多的苦行,从《大圆满前行》当中所讲的公案就可以知道,他为了获得般若波罗密多法门历尽了千辛万苦。获得之后有什么样的功德呢?他迅速就获得了三摩地门,迅速获得了种种菩萨的功德。

 

在佛陀宣讲的三转F轮当中,第二转F轮,般若F轮,主要是抉择一切诸法自性空的,通过非常大的篇幅介绍一切诸法是空性的道理。《般若十万颂》、《般若二万颂》、《般若一万颂》、《般若八千颂》等等,乃至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全部都是抉择一切诸法是空性的道理。这么广大的经典我们要一个一个去看,而且从里面发现一个殊胜的窍诀的话,对一般的众生来讲是很困难的。但是通过菩萨所造的论典,着重从如何获得空性方面,直接从理论方面抉择之后,通过菩萨的指点我们知道了空性义,再去看《般若经》的话,肯定就会理解佛陀所讲的空性的密意。这样一种不是有,也不是无,非有非无,离开二边的殊胜义,通过论典抉择了见解,再一看佛经的话,完全都了解了,完全知道佛陀所讲的殊胜密意了。所以对空性的希求是非常有必要的。

 

比喻当中讲到,甘蔗山上长的全部都是甜美的甘蔗,所以如果到了甘蔗山,应该品尝甜美的甘蔗的味道,如果没有品尝而空过的话就很可惜。同样的道理,佛法的教理当中也是遍满了宣讲一切诸法现空无二的殊胜教法的美味,你们现在如果已经遇到这样的美味的时候,如果没有好好去品尝,没有好好去抉择,这样空过自己一辈子也是非常可惜的事情。所以对空性方面必须要产生兴趣。

 

这个地方又有一个问题,有些人虽然有兴趣,确实想要抉择,在还没有抉择空性之前就下决心一定要把空性搞清楚,但后面真实开始抉择它的理论的时候,就觉得走不动了。怎么抉择好像都抉择不到空性,觉得这个是很枯燥的事情,这个时候可以说是自己相续当中的障碍在作怪,这个时候必须要发起猛厉的信心,对它的词句方面逐渐逐渐去理解,从它空性的意思逐渐去悟入,然后祈祷上师、积累资粮、忏悔罪障,我相信肯定逐渐逐渐都会对空性的教法产生一种信心,产生一种定解。只要自己下功夫去趣入就完全可以。

 

这也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吧,有些利根者一学到空性马上就可以了解它在讲什么,它的能诠所诠全部知道,但是有些就不一定,他怎么样去想,怎么样去思维好像都想不通似的,这方面就需要通过很多其他的方便法摄持之后,逐渐就可以对空性方面产生定解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八品 净治弟子品

 

第八品主要是令弟子能够成就殊胜的道器,也就是说,发起厌离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生起菩提心之后,能够接受空性的殊胜教法。

 

戊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分三:一、明烦恼能断之理由;二、广说断烦恼之方法;三、明后有结生无始有终之喻。

 

己二(广说断烦恼之方法)分四:一、教诲必须现证空性的意义;二、教诲希求解脱;三、引导趣入空性的次第;四、教诲烦恼决定能断。

 

庚一、(教诲必须现证空性的意义)分五:一、教诲应当敬重实际之理;二、示得解脱必须现证空性;三、示从流转趣入还灭的方便;四、示于空性远离怖畏;五、示应断特别贪著自宗。

 

辛二、示得解脱必须现证空性:

 

非不空观空,谓我得涅槃,

如来说邪见,不能得涅槃。

这个就很明显地讲到,“非不空观空”并不是把一个不空的法通过自己的分别念把它观想成空性,然后就认为自己已经得到涅槃了。如果是这样认为的话,如来说这是一种邪见,通过这样的邪见修习不可能获得涅槃。

 

“非不空观空,谓我得涅槃”这个是很多人还没有了解真实空性的时候,经常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相续当中经常认为空性就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存在的,有法就是实有存在的,看到佛菩萨在经教当中教导修持空性就认为,必须要把这些全部不空的法观成空性,修行之后,自己内心当中证悟或者了解空性之后就获得解脱。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结果呢?他们对空性的真正意趣完全没有了解到,但是又必须要修行,因为佛菩萨在经教当中已经强调了必须要修持空性,必须要证悟空性,这个时候才能获得解脱,但是他在这样的一种思想指导之下,没有正确地理解到空性的意义,所以就认为这些法在我们现在人面前全部都是实有的,然后必须通过佛菩萨的教导,这是佛经当中所说的,或者必须要修持的,作为佛教徒来讲必须要证悟的,所以他就把这些法用比较生硬的方式观想成空性。

 

这样观想成空性实际上是没办法获得解脱的,他认为在自己的分别心当中把这个法观成空性之后,自己再缘这个分别念修行就可以获得真实的涅槃,实际上这样一种修法是根本不可能获得真实的涅槃的,不可能获得殊胜的果的,因为这是一种邪见。

 

为什么称之为一种邪见呢?因为如果一切诸法首先本性是实有的法,那么无论怎么修持也没办法使它变为空性。因为它的本性就是实有的,不可能通过你的观想之后就变成空性。既然诸法没有变成空性,那你怎么证悟空性呢?你没有证悟空性的话,怎么能够对治烦恼呢?没对治烦恼就没办法获得涅槃了。如果一切诸法本身不是空性的话,那么你怎么样去生硬地观想都是没有办法的。

 

还有一些过失,比如说如果这些法本身是不空的,然后修行者通过长时间的打坐摄持之后,在初地菩萨的时候证悟了空性,那么初地菩萨在入定位现证诸法空性的时候就成为一种过失,也就是说菩萨入定的智慧必定要成为灭除诸法的因了,肯定是通过菩萨的智慧把一切显现法灭掉了,但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既然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空性的意义呢?空性的意义并不是说在我们没有接触到空性教法之前,比如说今天之前我们还没有接触到空性教法,但是今天我们听说到空性教法之后把以前的不空法观成空,并不是这样的。一切诸法本身,从无始以来就是空性的。既然本身是空性的,为什么众生还会对它产生一种实执呢?主要是从众生他自己的相续,众生他自己的分别念来讲,没有了解到这样的体性,所以说它是一种妄执而已。既然是一种妄执的话,就根本不可以信赖的。

 

为什么一切诸法从无始以来本身就是空性呢?也就是说一切诸法不管从什么时候开始显现,它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因缘聚合之后才如是显现的,既然通过因缘聚合而显现的话,它的本体正在显现的同时,本身就是空性的。就是佛陀在经典当中所讲到的,一切法正在显现的时候,同时就是空性的,显就是空,空就是显。必须从这个角度了解,了解之后再如是去修行,实际上我们这样修持空性只不过是寻找它本来的状态而已。一切诸法本来的状态实相是什么呢?我们从空性的观点去抉择的时候,就是在通过这个见解去寻找诸法本空的道理,通过闻思寻找到之后,在自己相续当中如是安住,如是去修持。应该从这个角度正确地了解空性的意义。

 

在很多经典或者论典当中讲到空性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从自己的内心当中如何去认识,仅仅是这点而已,除此之外根本没有一个重新获得的空性。可以说众所知的法界来讲,它从来没有变化过,无始以来都是空性的。现在我们要修持教法,重新要证悟的话,主要是从自己的内心当中入手。现在我们内心当中有很严重的实执,障碍我们不能见到本来的体性,通过闻思经教之后慢慢认识到以前我们所执著的这一切全部是错误的,必须要打破这样的错误,知道它空性的总相之后,不断通过抉择的方法、安住的方法,清净内心当中积累的种种实执的习气。慢慢把这些实执的习气通过空性的能力对治清净之后,自己的心和法界融为一体,这个时候就获得解脱了。并不是说有一个心,然后有一个智慧,自己心见到法界之后就获得解脱,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心什么时候和法界无二无别,这个时候我们就说已经证悟了空性,获得了解脱。

 

所以从这个方面分析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空性的法绝对不是不空观空的,如果是不空观空就绝对要入歧途,这是一种邪见,通过这样的邪见修持的话,永远没办法获得涅槃。因为这个修行的本体,把诸法观为不空的修法完全是一种分别念的修持,和究竟的实相义一点边都没沾到,所以根本没办法获得解脱。

 

真正通过了解一切诸法本身就是空性,在最初的时候虽然它也是一种分别念,但是这样一种分别念和法界的实相是比较契入,比如相合的,因为二者比较接近的缘故,所以通过不断地串习,最后就可以现证。有这样一种道理在里面,我们在修空性的时候对这样的道理必须要认识得比较透彻,否则总的目标没有抉择到的话,我们以后所做的一切努力全部都是白费力气而已。

 

我们现在刚开始学的时候,只要知道诸法本身就是空性的,现在我怎么去认识到它,从这个角度入门的话就对了,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在朝证悟空性的方面的正确方向在努力。这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比丘和一个沙弥,他们两个住在一起,有一次这个比丘饮用非时浆,按照戒律来讲这个是不允许的,沙弥就对他师父说:“你这样是不是犯戒的行为呢?因为在戒律中规定比丘在过午之后不能饮用非时浆的。”这个比丘回答说:“这个是没有过失的,因为我已经通过观想,把果汁观为清水了,所以我喝的时候实际上在喝清水。”又过了几天,他又让这个沙弥去取一些果汁来,沙弥就记得师父的话,就取了一些清水来,师父就很不高兴,他本来想喝橙汁、甘蔗汁这些好东西,但是看到弟子端了一钵清水肯定就不欢喜了,就呵斥他,这个沙弥就说:“师父,你上次不是说通过观想可以把果汁观想成清水吗?现在通过观想把清水观想成果汁就可以了。”

 

这个比喻说明的道理是什么呢?就像清水和果汁,在名言当中根本就是不相同的法,当然在如果在胜义当中,全部都是不成立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从名言显现的角度来讲,构成清水的因缘和构成果汁的因缘,从它们的因来讲完全不同,所以从不同的因所产生的果也是完全不同的。在名言的体性上面,清水不是果汁,果汁不是清水。就像比丘所说的,他可以通过观想把本来不是清水的观成清水,这在名言的角度来讲是完全不对的。

 

通过这样的比喻对照颂词的意义也是同样的,如果你本身认为一切诸法的显现是实有的,但是为了随顺经教的缘故,就很生硬地把它观想成空性的,这样根本没有任何实义,这样修下去的话,永远不可能得到解脱。所以教导我们应该了解的意义就是要从根本上抉择到现在我们修空性,就是把本身是空性的法从这个方面去修习。

 

辛三、示从流转趣入还灭的方便:

 

有些人就提问:既然不是把不空的法观成空性,一切诸法本身就是空性的,那么佛陀为什么还在经典当中宣讲一切诸法是无常的、痛苦的等等,这样流转的次第有什么必要呢?既然一切诸法都是空性的,那么直接趣入空性就可以了,不需要再去宣讲其他入门的法。

 

实际上这个颂词所抉择的内容,就讲到了二谛的内容。我们要学习诸佛精要的教法的话,缺少了二谛的智慧的话,绝对没办法趣入的。世间上的很多人就不知道二谛的分类,不知道什么是世俗谛和胜义谛的缘故,往往把二者混淆起来,讲空性的时候就把空性的理论扯到世俗当中,就觉得既然是空性的话,那么现在我们一切众生、一切的因果全部没有了。

 

在这个颂词当中就讲到了世俗和胜义。按中观宗自己所抉择的真实义来讲,它一般对世俗谛的问题是不广作抉择的,它主要是抉择一切显现法和世俗法的体相都是空性的,但是一般的众生刚开始的时候没办法直接趣入胜义谛的缘故,所以佛陀在经典当中,诸大论师在论典当中都提到了二谛的概念。通过二谛的概念,把这二者分清楚之后,我们就知道在世俗当中讲的时候是有因果、有众生,有轮回、有涅槃等等;在胜义谛当中讲的时候,这一切轮回、涅槃、众生、因果都是不存在的,这两者分清楚之后就帮助我们很清楚地了解到空性的意义。佛陀宣讲世间的理由,宣讲流转的次第,主要是为了引导众生趣向涅槃。

 

何经说世间,彼即说流转;

何经说胜义,彼即说还灭。

 

“世间”主要是讲世俗谛,“胜义”主要是讲胜义谛,“流转”主要是讲众生是通过什么样的因流转的,“还灭”就是从什么样的因趣于解脱。佛陀宣讲了很多佛经,总的归纳起来有十二部经教。在三藏十二部当中又可以把所有的佛经分成两大类,虽然它内部当中又可以分很多类,但是总的来讲可以从两大类进行抉择。一大类的经典主要是说世间,从世俗谛的角度进行抉择的,另一大类的经典主要是从胜义的角度进行抉择的。

 

宣讲世俗和宣讲胜义到底有什么目的呢?“何经说世间,彼即说流转”如果是在说世间上众生的痛苦、众生的业、众生的种种无明愚痴等等,在说这些问题的时候,肯定这个经典就是讲“流转”。“彼即说流转”并不是佛陀教导众生如何流转的方式,而是说众生流转在轮回当中的因是什么,主要是从正确的方式抉择众生流转轮回的根本因。

 

为什么要抉择这个问题呢?因为众生对自己流转在轮回当中的原因很迷茫的,根本不知道。一部分众生就认为是无因,比如顺世外道等等,就认为众生是没有因,突然之间就自然显现的,根本不需要依靠什么因缘。另一部分众生他执著非因,比如顺世外道的自生,胜论外道的他生,祼行外道的共生等等,他们就认为众生或者是自性当中产生的,或者是通过实有的其他因缘产生的等等,但其实上这一切完全都不是因。还有一些比如说大自在天派,他们就认为众生是大自在天所造的,有些认为是梵天所造的等等,他们讲了很多很多众生流转的因缘。

 

但是佛陀通过他的智慧一抉择之后,这一切全部都不对,无因不可能产生的,非因也不可能产生的。既然无因、非因都不可能产生众生的话,那么众生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因缘流转的呢?佛陀就讲到了缘起生的概念,在《入中论》当中破完了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等四生之后,紧接着就讲缘起生,一切诸法在名言当中可以成为是缘起产生的。最主要的理论就讲到了十二缘起。通过无明,然后造业,然后入胎、在胎中位、出胎位,不停的通过爱、取等等一环扣一环地流转下来。

 

这个方面主要是讲到有情界的流转次第。那么器世界是如何产生的呢?器世界我们说在不分析的情况下,它有外在的因缘,比如说从种子产生苗芽等等;外面的山河大地通过极微、四大产生的等等。有这样一种观念,但是这都是在不经过观察的情况下如是成立的,如果真正观察的话,这一切有情世界、器世界完全都是众生的心所造的,都是从众生的习气当中显现出来的。

 

所以说到最根本,说到最究竟的话,还是要落到众生的心上面去。众生如果有这样的烦恼心,他就绝对会造业而不停地流转在器情世界当中,如果通过种种方便把这个心息灭之后,就可以终止它的流转。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进行抉择。

 

佛陀彻底见到了众生如何流转的真实义,所以在佛经当中宣讲了这样的道理,宣讲了众生从无明乃至于老死之间的流转过程。比如说佛经当中讲到苦谛,讲完之后为了宣讲它的因又讲到集谛,集谛当中有烦恼、业等等,就讲到它的流转次第,这个方面就是非常正确的。佛经当中在讲世俗谛的时候,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可以知道这部分经典在宣讲众生流转的次第,肯定是世俗谛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何经说胜义,彼即说还灭”,如果在佛经当中讲到了一切业是空性的,一切果是空性的,一切众生是空性的等等,讲到胜义谛的时候,“彼即说还灭”,佛陀肯定是在讲众生通过什么方法还灭的道理,通过什么方法证悟寂灭,成为圣者的过程。讲世俗谛方面就属于不了义的经典,胜义谛空性方面就属于了义的经典,《入中论》当中就是这样抉择的。所以说“何经”,不管什么经典,讲到了一切诸法空性方面的胜义谛的话,它肯定就是说还灭的。

 

当然胜义也有不同的抉择方法,比如说从大乘的角度来讲,有两种方法抉择胜义,一种是只要讲显现的、世间的全部是世俗谛;讲空性的全部是胜义谛。从这个方面安立的。

 

三转F轮就不是这样安立的,而是讲到最为清净的,能取所取无二的真实义的法界就是胜义谛,除了这个之外,能取所取不相同的都是世俗谛。所以从三转F轮方面抉择胜义的时候,单单是佛陀的境界才是究竟的胜义谛,因为在佛陀的境界当中,能取所取已经完全泯灭了,实相和现相完全没有分别了,实相也是这个,现相也是这个。除了佛陀之外,比如说十地菩萨,他还有障碍的缘故,所以他的实相和现相还是分开的,还没办法真实的圆融。第三转F轮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讲。

 

二转F轮来讲,只要是显现的法,不管是佛陀的智慧也好,还是菩萨修道的次第也好,还是众生的种种显现也好,完全都是一种世俗。而且说到佛陀的智慧显现,它的本性是空性,地上菩萨种种的修道的本性是空性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讲是胜义谛的。在本论当中因为是跟随般若经典,跟随龙树菩萨的《中论》进行抉择,也就是跟随自空的观点进行抉择的缘故,所以“何经说胜义”应该理解成何经说空性的意义,它就是在讲还灭的次第。

 

为什么讲空性就必定是还灭的次第呢?因为众生流转在轮回当中就是不知道自己是无生的,在实相当中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器世间都是通过自己的习气所显现的,根本也是一种不存在等等,不了解这个道理虚妄地执著外境或者自己是实有的,通过这样积累业而流转轮回。宣讲了空性的道理之后,众生了解了空性的意义,就可以息灭贪欲,息灭嗔恨,息灭愚痴,因为一证悟缘起空性的道理之后绝对没有愚痴,光明智慧产生的时候,愚痴心不可能产生。愚痴心不可能产生之后,从无明愚痴当中产生的贪嗔痴等等种种烦恼也逐渐逐渐都会息灭的。所以从这个根本的无明方面一对治,了解了诸法实相的胜义,知道了有这样的光明的智慧之后,无明方面的违品必定息灭。第一个因缘息灭之后,后面的行、识等等十二缘起一个一个马上都会息灭的。从这个角度来讲,就讲到了还灭的次第,怎么样从轮回当中获得涅槃的方法。

 

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解释,在胜义当中一切诸法都是空性的,没有任何众生、轮回的概念,了解这个意义,安住这个意义,现证这个意义之后,就可以说是息灭了轮回。轮回本身就是一种虚妄的分别心而已,所以息灭这样虚妄的显现之后,自然而然就显现它的真实义。真实义是什么呢?就是解脱道。“何经说胜义,彼即说还灭”主要是从这两个角度讲。

 

所以世俗谛和胜义谛,作为我们来讲必须很清楚地了解到,只要是讲到种种流转的次第的时候,全部是世俗;讲到这一切流转的过程,所有一切法完全都是空性的,抉择这个的时候,就是在做还灭的次第。

 

这就回答了他们的问题,为什么虽然一切诸法是空性的,但还是要宣讲世俗谛流转的过程呢?原因就是众生马上了解到空性的意义是很困难的,所以首先佛陀在经典当中宣讲缘起生。讲缘起生就破除了很多很多虚妄的执著,不正确的观念;破除了不正确的观念之后,他已经成为法器了,成为法器之后,他就再会寻求缘起生的体性到底是什么?他如果了解到这一步,有这样的疑问的时候,佛陀见到他根器已经成熟了,就给他讲缘起生的本性就是空性, 一讲到这个马上就到胜义谛的境界了。就是这样从世俗过渡到胜义当中的。

 

有这样一种过程,首先众生执著一切都是实有的,然后通过缘起的教理了解到,这一切都是通过因缘而产生的,一切都是缘起的;再从第三步进去,这个缘起到底是什么呢?因为是缘起的缘故,它的体性就是空性。这样就接触到空性的教义,一接触到空性的教义之后就知道这是属于胜义谛了。因此宣讲流转的次第主要是为了让众生成为法器而趣入胜义谛的方便。

 

比喻当中讲到,如果要进入一个山洞的话,必须要把身上种种累赘的东西摘下来,才可以深入到山洞当中去。这可能是个小洞吧,如果是个很大洞的话就不需要这样进去,比如说峨嵋山的九老洞,那个洞特别高特别大,背着被子都可以进去,不需要把身上的东西摘下来。这个地方肯定是讲比较小的洞,如果衣服穿得稍微多一点就进不去,所以就必须把身上多的衣服,零零碎碎的东西摘下来才可以无有挂碍地进到山洞里面去。

 

听说拉萨有一个洞,好像是以前益西措嘉空行母修行的时候变成一个雪猪子然后钻到一个洞里面去的。这样的洞是很小很小的,但是可以进得去,自己有信心的话就可以进得去。要进入这样的小洞的话,肯定要把自己身上的东西摘下来。五台山的佛母洞,听说也是这样的洞吧,也是很小的,如果穿很厚的衣服也是进不去的。

 

我以前去(?)神山的时候也有一个这样的很小很小的洞,自己要进去的时候首先要做好准备,把身上的行李、包全部都要摘下来,然后还要经过一番祈祷,不祈祷好像还成问题似的,听说以前很多传说那个洞很奇怪的,如果是业障比较重的人就怎么样也进不去。不是很大的洞,但就是有些很胖的人能进去,很瘦的人不一定进得去,有这样一种说法。所以我们去的时候首先做祈祷再往里面钻,听说钻一次可以清净很多罪障。那次去的时候好像是夏天,只穿一个内裙和一个外裙,身上就一个背心而已,往上钻的时候还是很困难,但是钻过去了,下来的时候就卡住了,腰部捆裙子的地方有点褶皱,显得有点大,就卡住了,我记得好像有十秒钟,我觉得肯定要死在这里了,绝对没办法活了,那个时候很恐怖的,最后还是通过祈祷,必须要祈祷,业障很重,祈祷之后,慢慢慢慢就下来了。

 

像这样的洞要钻过去的话,必须要把身上的东西摘下来,没有牵挂。好像有一个很胖的喇嘛,他钻了一次没钻过去,然后他非常伤心失望,他想他业障很重,他下来的时候祈祷莲花生大士,猛力地祈祷之后又钻,又没过去,然后他把身上的衣服全部脱光了,无论如何死都要过去,发起很猛厉的信心,最后还是钻过去了,身上划了很多血口子。像这样的山洞,多一样东西可能都过不去的。

 

从这个比喻就讲到要证悟胜义谛的话就是这样的,必须要把众生身上的种种障碍去得差不多了,才能成为一种法器,才能真正证悟胜义谛。这些必须要遣除的障碍是什么呢?第一,必须要了解一切诸法不是无因生,或者不是非因生。这个必须要了解,这个不了解的话不能趣入佛道的修行。第二,必须要对轮回生起厌离心。你对轮回生不起厌离心,相续当中对轮回还很贪著,就说明你心里的包袱还很重的,贪这个贪那个。因为轮回当中的法是无量无边的,肯定在你面前显现悦意的法也是无量无边的,在你面前显现嗔恨的法也是无量无边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帮助自己产生愚痴的,如果没有对整个轮回生起厌离心的话,贪这个嗔那个,还要产生一些无明愚痴的话,那么自己相续当中的负担是相当重的,必须要把这些负担全部抛弃掉。抛弃掉的加行是什么呢?必须要通过经教,了解一切诸法是痛苦的体性,然后发起解脱的心。只要你什么时候发起了解脱心,那么整个轮回的重担可以说在你身上已经非常轻了。

 

确实是这样的,我们通过理论观察的时候,没生起厌离心的时候,确实自己想这个想那个,做这个事情、做那个事情,种种轮回当中的琐事绝对做不完的,既然做不完的话,你就没办法放下一切包袱去专心修持胜义谛的法。什么时候你看破了世间,觉得这一切法全部都没有意义,只有获得解脱、趣入空性才是真实有意义的法,什么时候生起这样一个观念的时候,你所有轮回的琐事在那一刹那全部已经放下了,这个时候你再去修持胜义谛的法,很快的时间当中就可以趣入。

 

从这个方面讲,就像进入山洞一样,这个山洞又小而且很深,你要进入山洞必须要没有什么挂碍。同样的道理,要趣入空性的话,也可以说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随随便便不可能趣入的,而且空性的教法是很甚深的,要进入很甚深的法当中的话,你自己必须要成为这样的根性。所以佛陀宣讲世俗谛的原因就是让我们去掉很多不必要的包袱,专心致志地修持胜义谛的法。

 

辛四、示于空性远离怖畏:

 

有些人就会想,所谓的空性,想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就会想到一切诸法无自性。既然一切都法都是空性的,那么一切业果难道不是已经成了空性吗?既然没有业的话,那么怎么通过业而产生解脱呢?这就完全不应理了。他就认为非常恐怖,认为大乘经典当中所讲到的空性的教法是非常值得恐怖的对境。实际上像这样一种恐怖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他完全没有了解到空性的意义就是现而无自性的意思。

 

诸法的显现在抉择空性的时候,可以说是空性的,但是在名言当中抉择的时候,它决定有显现的。显现是不破的,而且破也破不了。为什么破不了呢?因为这样的显现法是从每个众生内心的习气当中显现出来的,内心当中有这个习气存在的时候,就会显现外面各种各样的法。你想把外面的一切法一个一个去破除,这个是做不到的事情。所以在凡夫位的时候怎么破也破不了,不仅仅是凡夫,地上菩萨一出定的时候,在他面前都有各种各样的显现法。所以中观宗说,没有破显现的中观,主要是从这个角度讲的。

 

实际上中观所抉择的空性的意思就是说,一切诸法正在显现的同时是无有自性的,没有实有的,从这个角度了解。了解之后,我们就知道实际上中观宗在讲空性的时候,并没有破除显现法本身,或者没有否定显现法的种种作用,这些都没有。既然如此,那么在抉择空性的同时,也抉择到了一切诸法因果不虚的道理,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等等,或者在名言当中通过福德、空性对治障碍,这些方面都是从名言的显现方面讲,它的作用是不灭的。如果了解到这一点,在名言当中显现的时候,业果还是存在的。通过修持殊胜的佛法就会获得一种解脱果,这样一种名言理论还是存在的。

 

在胜义当中虽然没有轮回,也没有解脱,都是空性的,但是在众生面前,肯定有轮回,通过了解轮回的因就是业和惑,所以有这样的因的时候,虽然这一切都在空性当中,没有离开空性而显现的,但是必定会显现不悦意的果,然后在世俗谛当中,通过种种的修法对治业、对治惑,只要业和惑的因缘没有了,就会显现解脱果。所以在名言当中流转或者解脱都是可以安立的。根本没有任何必要生起怖畏心。

 

如果了解中观的意义,就对这一切了解得比较清楚的。

 

若汝生怖畏,皆非有何为,

若实有所作,此法非能灭。

 

这样生起怖畏心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为什么这样讲呢?“若汝生怖畏,皆非有何为”,主要是讲到其他宗派的观点,如果你们对空性生起了怖畏心,“皆非”就认为既然一切业惑烦恼、一切众生、一切佛、一切解脱都是空性的话,“有何为”?那么我们修法到底做什么呢?就没有任何意义了。一切诸法都是空性的,我们现在修道也是空性的,所以就没什么修的。那么按照佛经的观点,现在不修行的话,以后就没办法获得解脱,所以这方面也是不对的。然后佛经也好,中观宗当中所讲的一切都是空性的,这个也是和现量相矛盾的,因为在我们面前现量看到众生是存在的,一切山河大地是存在的。或者说一切都是空性的,它的果也是没有的话,那么现在我们修持了很多善业之后,最后什么都没有得到。这个时候是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呢?“若汝生怖畏,皆非有何为”就是从这个方面讲的。

 

实际上如果从正面讲的话,一个一个都可以给他们做解答,但这个时候圣天菩萨从一个反问的角度破除他的观点。“若实有所作,此法非能灭”,如果按照你的观点,业因果也是实有的,轮回也是实有的,解脱也是实有的,在轮回当中如果真实有一个不空的、堪忍的所作的自性的话,比如轮回的自性、因果的自性等等,如果全部都是实有的话,“此法非能灭”,“此法”就是轮回当中的种种业惑烦恼,就绝对不可能息灭了,没有息灭的机会了。因为对方也承许,息灭了业惑烦恼之后可以获得解脱,但实际上按照他们的观点来讲,一切都是实有的,不是空性的,既然如此就不能够改变,不能从有变成没有。既然没有这样的过程的话,那么轮回当中的业、烦恼、痛苦就无论如何不能灭。既然轮回当中的这一切法都不能灭的话,你的解脱从什么地方安立的呢?就没办法获得解脱了,因为你承许的解脱是把业惑烦恼灭尽之后才获得的解脱果,但这个时候你的业惑烦恼全部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既然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在胜义当中本身它就存在的,那么就无论通过什么方法去灭除它都没有任何利益了,永久要轮回,现在众生在轮回当中,以后也必须要轮回。所以如果承许实有的话,这个过失是没办法避免的。

 

既然承许首先有业惑烦恼,最后有它灭的过程,就说明业惑烦恼本身就是空性的,就因为它本身是空性的缘故,我们才可以对治,可以把它消灭。所以只有从一切诸法空性的角度才能安立解脱道。这样讲的时候,有些众生就会想,既然业惑烦恼可以灭除,灭除之后现前解脱,那么这个解脱应该是实有的。实际上这个解脱也不是实有的,为什么呢?这个所谓的解脱是观待于束缚的。众生有束缚的时候,把这个束缚解开就说得到解脱了,但是现在众生的束缚没有了,业惑烦恼不存在了,那解脱是谁的解脱?就没办法安立解脱。

 

从这两个角度来讲,中观宗所说的一切轮回无自性,一切解脱无自性,完全都是可以成立的。所以只有承许空性的宗派才可以安立名言和解脱,如果成立实有的宗派的话,永远不可能安立名言和解脱道的。

 

比喻中说就好像阳焰水一样,阳焰水通过各种各样的因缘聚集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远处水一样的流动。真实的阳焰水我是没见过的,据说有些师父看到过,一般来讲是在草原上面,比较空旷的旷野当中。《虚幻休息》当中讲阳焰这个比喻的时候,讲要在春末夏初的时候,这个时候天气转变得比较快,通过旷野的因缘,通过日光照射的因缘,通过一个众生相续当中比较口渴的因缘,各种各样的因缘聚合的时候,出现一种迷乱的显现,在远处的草原上面或者旷野当中就看见有蓝色的河水在流动。实际上河水正在显现的同时是不是一个真正的河水呢?完全不是,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因缘聚合之后,显现成河水的影像而已,实际上它是带有一种欺骗性的。阳焰还有一个名称叫“跑死鹿”,鹿看到阳焰水的时候跑过去想要喝,但是跑死也没办法喝到这个水。众生在旷野中行走的时候看到阳焰水,他很口渴想去喝,走到近前的时候什么都没有。

 

所以说通过各种各样的因缘显现的阳焰是一种欺骗性,如果我们了解到阳焰本身是一种不存在的法的时候,那么我们想寻求它,想喝水的念头也可以息灭,害怕水冲毁自己的房子等等的恐惧心也是可以消灭的,因为它本身就无自性。所以通过阳焰作比喻的时候,轮回和解脱就是这样一种法,只要了解所有一切轮回法都是无有自性的,都是空性的,不去希求它,去追求这样一个法有什么作用呢?也没有必要像小乘的行者一样对轮回生起一个很严重的,非常非常坚固的恐怖心,因为这个法本来就是无自性的法,所以贪求它或者生怖畏都是没有必要的,这全就是大乘空性的特色。

 

辛五、示应断特别贪著自宗:

 

有些人就会想:既然空性的法门这么殊胜,所以我们应该贪求自宗,单单学习自宗,单单弘扬赞叹空性的法门,对其他讲世俗谛的法门应该舍弃。虽然这个地方讲到的是对空性和其他有宗方面有这种看法,但实际上如果好好观察的话,对自宗他宗有时候如果不注意的话,也容易出现这样的观点——本派的传承就是很殊胜的,其他派的传承不殊胜,而且是应该舍弃的,不应该学习的。

 

如果自己本身对各个教派或者佛法都有一颗清净的心,但是鉴于自己的精力,鉴于自己的因缘,鉴于自己的时间,这个时候不成过失的。但是如果从内心当中认为其他教法不殊胜,不应该值得学习,应该舍弃,这样的想法就不对了。所以有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把这些情况分析清楚。这个地方就是针对这样一种贪求自宗,嗔恨他宗的人,不能趣入涅槃的道理。

 

若汝贪自品,不喜他品者,

不能趣涅槃,二行不寂灭。

 

“若汝贪自品”就是说这样一种众生,如果单单贪恋于自宗的观点,这一品就主要是讲自宗空性的观点,而不喜欢其他的宗派,比如说广大行派的观点、唯识宗的观点等等,像这样的很多很多观点,如果根本不喜欢,单单是空性最殊胜,除了空性之外,其他都不要学,有这样一种观念产生的时候,佛陀讲“不能趣涅槃”。

 

虽然你对你的自宗非常非常贪恋,但实际上你根本没办法趣入涅槃,原因是什么呢?一个方面讲,有这样的贪嗔心,贪恋自宗,嗔恨他宗,本身就造了舍弃正法罪。这个舍弃正法罪又是非常微细的,越微细的法越障碍自己解脱。所以从这样一种烦恼心出发,怎么可能证悟涅槃?如果不清净舍法的罪障的话,必定要下地狱去感受这个果报,去消尽这个果报的,怎么可能证悟涅槃呢?不可能的。一方面是这样的。

 

另一方面,有这样的贪心和嗔心,在不舍弃贪嗔的状态当中也不可能趣入涅槃,因为涅槃就是息灭了贪嗔的状态。还有从另一个比较微细的角度来讲,“二行不寂灭”,就是从能取所取这两个比较微细的法,如果你相续当中有乃至于比较微细的能取所取的话,都没有办法证悟寂灭,何况说对自宗他宗有这样一种比较现行的二取法,根本不可能证悟寂灭法的。

 

从这些方面一一观察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虽然空性殊胜,生起信心去修学是非常好的,但是就没必要对一个法生起信心的同时,对其他教法进行排斥。这就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佛陀讲过,我的教法就像蜜一样,不管是中或者边,你去品尝的时候都是甜的。从小乘的教法一直到密乘教法之间,所有的教法都是对治烦恼的,没有一个不是对治烦恼的教法。如果喜欢一个,舍弃另一个的话,绝对没办法获得寂灭的果。

 

这在我们学法的过程当中也是比较现实的一个问题,而且对这样的问题,还必须要深深扎在自己心里才行,并不是说了解了就够了,完全不足够。为什么这样讲?因为有的时候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如果这样的观念没有深深地植入自己的相续当中,有的时候跟道友聊天的过程当中,或者遇到其他派的修行者的时候,这样的习气很容易就会爆发出来。和道友谈天的时候说:“我们的宗派确实好,其他的宗派…….”怎么怎么不行,或者跟其他宗派的人聊天的时候说:“我们这个宗派好,你们的宗派完全不行,有什么什么过失。”这个时候就完全没有必要的,就造下了谤法的罪业。这个方面对自己的解脱有什么必要呢?对别人的相续有什么帮助呢?完全都没有任何帮助的。所以为什么讲必须要把这个观念深深地植入到自己相续当中去才行。

 

就好像出家人不能杀生,这个观念已经深深植入到我们相续当中去了,所以看到众生的时候马上就知道,不能杀害。或者自己守持不能做不净行的戒律的时候,马上应该能想得到,因为相续当中这样的观念是很深的,所以一旦遇到这个对境的时候,马上就可以提醒自己。同样的道理,不能贪自宗不能嗔他宗的观念,如果是深深扎到自己相续当去的时候,不管什么样的对境现前的时候,自己都会忆念到这样一种教法,就不会造这样的过失了。

 

比喻当中讲以前有一个圣部比丘,教导一些在家弟子,让他们出家的时候,这些在家弟子就说,我们对圣教方面很有信心的,但是对婆罗门方面非常嗔恨,所以不愿意出家。有这样一种公案。为什么他们对婆罗门方面有很大的嗔恨心,不想出家呢?原因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佛陀的教团当中有很多婆罗门种姓的出家者,他们自己对婆罗门种姓的人本身就很嗔恨的,所以他们看到佛陀的教团当中有这样一种婆罗门,他们就不愿意出家了,不愿意和他们共住在一起,是不是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如果他们对种姓方面的法都有一种排斥的话,那么肯定就没办法获得解脱,乃至于不能出家。不能出家就会产生很多障碍的。所以这个地方讲,你如果对自宗贪恋,对他宗嗔恨的话,绝对成为自己解脱的障碍,不能够顺利修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