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辛二、破积集非福业:

 

前面单单是从福德业方面断除,是不是不需要断除非福德业呢?绝对不是的,也需要断除非福德业。有些人就会这样问,既然上面已经抉择了福德业不应该积累,那么到底应该怎么样去断除福德业和非福德业的颠倒作意呢?

 

如佣人修福,全同为工资,

若尚不乐善,何能作不善。

 

“如佣人修福,全同为工资”就说到不对的方面,就是应该遣除的方面,“若尚不乐善,何能作不善”就讲到应该依止的方面。

 

首先,就好像一个佣人对主人做很多事情,他的相续当中没有很清净的像菩萨一样完全利他的发心,他完全是为了获得养家糊口的工资而已,他的发心就是为了自己而做的,所以不能成为一个殊胜的善根。

 

同样的道理,如果不了解修解脱道的方法,自己现在修持布施、持戒、忍辱乃至于修智慧,修持这六种修法,这里就不能说修六度,讲到六度必须是到彼岸,很清净的修法才称为度,一般人的布施、持戒就只能安立成布施持戒,不能称之为布施度、持戒度,要安立布施度、持戒度必须要到彼岸才行。你为了获得后世的安乐而修持布施、持戒等等种种善法,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获得后世的安乐,获得种种的人天福德,所以一对比的时候,这样以不清净的烦恼心引发所修持的种种善法,就像这个佣人一样,他为主人做事完全都是为了自己获得种种报酬。就像这个佣人的所做所为不能成为清净的资粮,同样的道理,现在自己处在修行位的时候如果不了解这样的道理,没有舍弃不清净的发心,这样所修的种种善根也完全是和这个佣人一模一样,不能成为清净的资粮,不能成为解脱的资粮,因为已经被烦恼所杂染了。

 

“若尚不乐善”,对于一个真正想出离轮回的修行人来讲,他对有漏的善法方面都没有耽执,何况说要去依止不善业呢?就完全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科判当中讲的时候是讲如何断除不善业,但是在抉择的时候是从两个方面同时抉择。比如说真正有智慧的人,他对世间轮回当中的种种有漏的安乐根本不产生一丝毫的贪执,既然对善业方面都没有贪执,那何况说他对不善业有贪执呢?绝对不会的。这方面就抉择到了如何去依止。

 

一方面来讲,我们平时要通过各种各样善巧的发心来断除不善法,依止殊胜的发心所摄持的善法,但是有漏方面的善、不善同时需要断除。这是共同的讲法。

 

针对菩萨来讲,菩萨的修法更加超胜也就是说他对不漏善方面的意义又进一步有理解的,也就是说,如果是他自己所修持的善法,不单单是不耽执有漏的轮回法,即使是声闻缘觉的善根,或者为了自己成佛的心所摄持的善法,完全不希求,单单是为了怎么样度化众生,怎么样使众生有利益。所以“不乐善,何能作不善”,从菩萨的境界来讲又深一层。

 

从我们自己来讲,首先断除有漏方面,然后再逐渐逐渐断除为了自己修习解脱,为了自己成佛这方面的不善发心,逐渐逐渐向菩萨的意乐靠拢,成为大乘的修行者。

 

比喻中讲到,有一个乞丐有一次乞讨的时候获得一些很下劣的食物,他把这样的食物包在粘满脓血的衣服里,放在他的住处就出去了。这个时候野狗进来把他的食物吃掉了。他回来之后看到食物不见了,就怀疑是旁边这个正在修断食苦行的王子偷吃了他的食物。但实际上真正分析的时候,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一方面王子是在修断食苦行,他任何饮食不进,所以他不可能去偷食东西的。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他的身份是王子,如果他要进食的话,回王宫肯定马上种种的山珍海味就可以享受,但是他舍弃了种种美好的饮食。这样美好的饮食都不希求的话,何况是你这样粘满了脓血的非常低等的食品呢?根本不可能希求的。

 

真正的修行者就是这样的,真正的修行者观察了有漏善法的过患之后,就对有漏的善法没有希求,何况说对贪嗔痴、贪嗔痴所摄持的杀生、偷盗、邪淫等等这样的不善业,绝对不会做。

 

这里一方面是赞叹修行者的功德,一方面是引导我们怎么样去修行。了解了这些颂词之后,我们就应该这样去修行,有漏方面的善法和不善法同等远离,必须要发起出离心修持。

 

己三、(明永断业的必要)分二:一、通达真如的智者永断爱染趣入解脱;二、诸智者于世间无有喜爱之处。

 

庚一、通达真如的智者永断爱染趣入解脱:

 

有人问:怎么样才能清净染污的发心趣入殊胜的解脱胜位?

 

若谁见众生,如机关幻人,

彼等极明显,能趣入胜位。

 

就讲到了怎么样趣入胜位的方法,怎么样灭尽染污的、烦恼的方便,在这个颂词当中讲得很清楚。“若谁见众生”,不管是什么样的修行人,他见到自己以及他人,一切众生完全都是犹如“机关幻人”一样,有时候是机器做的人,有时候是幻化的人,不管怎么样,如果见到众生的体性完全都是这样因缘聚合,毫无自性的法的时候,“彼等极明显,能趣入胜位”,他见到了这样的体性的时候,他相续当中就灭尽了染污,染污一灭尽之后,它的果就很明显了,就“趣入胜位”了。

 

小乘来讲就获得罗汉果,证悟了人无我的缘故。从小乘的角度来讲,主要是缘自己的相续观察的时候,断尽粗大的五蕴是“我”的实执,见到一切都是刹那的法,根本没有一个“我”的体性,他从了解自己是空性的,推知其他众生都是一样的无我的体性,他就可以灭尽染污。小乘主要是断尽自己的染污的,所以他灭尽染污之后就趣入胜位了。

 

大乘来讲,也需要修持人无我,但同时也修持法无我。大乘在修行的时候见到一切众生,不管自己也好,他人也好,根本都是像幻化一样的东西,完全都是不存在的体性,所以他只要了解幻化这个体性之后,绝对很明显就可以灭尽染污心,这样的话,对自己、对他人的贪执,或者对外器世间的种种贪执,就知道全部都是幻化的,都是通过自己的业,通过自己无明的烦恼而幻化的,全部都是因缘而产生的,根本没有一个真实的体性,所以这样一抉择之后就趣入初地菩萨位,然后通过修行再趣入更殊胜的佛位。这就是讲到如何灭尽染污呢?主要是修持空性,了解一切诸法都是如梦如幻的体性,了解这个之后就可以如是抉择,获得殊胜的解脱。

 

以前上师们在讲大乘和小乘见解的区别的时候,也讲到大乘见解的殊胜性也是在这个地方。比如说有的时候我们在抉择中观见的时候,首先把一切诸法分析成微尘,再观察这个微尘成不成立,这个时候就抉择空性;有的时候分析识,自己的识从粗大的方面抉择到微细,再把微细的识抉择为空性,有这样一种方便。但这际上这样一种方便不是大乘自己真正拥有的理论,这个理论是针对有实执的小乘者,为了破除他们认为极微或者刹那存在的方法,因为他们承认微尘或者刹那是实有的,所以大乘有些时候用理论观察的时候就说你这个极微是怎么不成立,刹那是怎么不成立。

 

实际上真正大乘殊胜的见解直接抉择的时候,不是从这个方面抉择的,它是直接抉择如梦如幻,既然一切都是梦幻一样的东西,哪里在梦幻当中有一个微尘存在?哪里有一个刹那存在?不管是粗大的法也好,微尘也好,同等不存在。就像做梦一样,梦中正在显现众生的时候,不需要从大的方面去分析众生怎么样成为微尘,最后才是空性,就是梦幻的,无而显现的。这样一抉择的时候就直接从本体上抉择它的空性了,大乘抉择空性的时候是从这个方面入手的。所以我们有的时候抉择空性的时候,直接从梦幻,直接从缘起性方面一抉择之后,它的刹那法和微尘法同时破除,不需要走很多弯路。这个是上师们以前在抉择殊胜见解的时候,提到的大乘抉择空性的不共同的方法。

 

通过这方面了解了自他都是梦幻一样的话,那么怎么可能产生一个染污心呢?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这就是“趣入胜位”的殊胜方便,灭尽染污心的殊胜方便。

 

比喻当中讲到有两个朋友,一个是工巧师,一个是画家,有一次这个工巧师请画家吃饭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手艺,就用机器做了一个美女,然后开动机关使这个美女端茶送饭。有的佛经当中说这个美女还会笑,还会做很多动作、表情,看起来就像真人一模一样的,这个画师一时之间就被蒙蔽了,就对这个美女产生了贪心,晚上他就想拥抱这个美女,一拥抱零件全部散了,美女就变成了一堆零件,这个时候他就觉得自己非常愚痴,实际上早就应该有准备的,因为知道这个工巧师对这方面非常擅长,所以他就很后悔,非常不好意思。

 

他为了报仇,也为了羞辱工巧师,他就在墙上画了一个自己上吊的画,因为他也是很高明的画家,所以画得非常逼真。第二天早上,因为工巧师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情,所以他想看看结果到底是怎么样,看看他被羞辱到什么程度了,开门一看的时候,对方已经不能够忍受这样的侮辱上吊了,那个时候他就生起很大的后悔心,所以马上想要去解开绳子把他放下来,一去的时候就碰在墙壁上,他才知道这个是画师为了报仇所作的画而已。

 

这个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有的时候现量见到的东西,如果不了解他的实相的话就会产生贪欲,就会产生种种烦恼实执。就像这个画师,他对这样一个根本不是实有自性的机器人就会产生贪欲心,什么原因呢?相续当中的遍计执著,完全是一种很粗大的实执,由贪引起,所以不见实相,而认为它有一个真实可以贪著的对境。工巧师他见到壁上的人,也是一时被蒙蔽之后,他见到这个就是一个真正的人,当时他相续当中的想法就是一个实有的人上吊了,所以他马上就急急忙忙去解绳子。

 

不解就不知道实相。一旦知道实相之后,前面这个画师知道实相之后生起很大的惭愧,后面这个工巧师知道这个是一个画的人的时候,他也生起了很大的惭愧。所以这个方面就说明,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这些有情,见到这些器世界,不观察的时候就认为这个是实有的,它就是值得我们去贪的,值得我们去追求的,但实际上通过这个理论一抉择,一知道实相之后,生起很大的惭愧心,生起很大的后悔心。明明都是幻化的东西,我还要去追求他干什么?确实自己的心已经颠倒了。

 

在宗喀巴大师的《入中论·善解密意疏》里面有这样的一个教证,他说:比如说一个人在看幻术师表演幻术的时候,他看到幻术师所幻变的美女,就生了贪心。他觉得不对:“我怎么对她生贪心呢?”然后他就离开这个场地,到偏僻的地方去修不净观,从这个方面去压制他的贪欲心。佛陀就问一个弟子:“你看这个人是有智慧的还是没有智慧的人?”弟子就回答:“他是没有智慧的人。”我们说她修不净观怎么还没有智慧呢?他是缘一个幻化的人在修不净观,这个女人根本就不存在,你修什么不净观?佛陀和弟子之间的问答就显示空性的意义。

 

现在我们所贪的这些有情,所贪的这些器世界,根本都是幻化的东西,根本都是空性的,但是现在我们贪得很起劲,追求这个追求那个,但实际上真正看起来的时候,一旦我们的见解到了一定的程度,或者我们证悟圣果的时候,再一回头看自己凡夫位的时候所做的事情,非常非常的可笑、可耻,或者产生后悔心,都会产生的。

 

佛陀的意思产并不是让我们登了圣地再回头来看,那个时候没有必要了,那个时候看不看都是这样的。主要是说明现在我们这个位置,虽然我们看到这些东西都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但实际情况它就是空性的,本来就是幻化的,不值得我们去贪执,如果把这些道理一个个了解之后,这个染污心就产生不起来了,贪心、痴心这方面全部产生不起来,产生不起来之后,颂词当中讲“彼等极明显,能趣入胜位”,绝对就可以获得解脱的胜位了。

 

庚二、诸智者于世间无有喜爱之处:

 

若谁于生死,诸境皆不喜,

则彼于此间,都无可爱乐。

 

通过前面的观察,修行者对于生死轮回的种种可意的或者不可意的诸境,都不产生欢喜心的时候,这样的修量达到的时候,“则彼于此间,都无可爱乐”,他肯定相续当中产生一个非常殊胜的修证的功德,对整个轮回世间完全没有一点点贪执心,没有一点点爱乐心,就可以灭除我们认为非常难以断除的贪欲、烦恼。这个来自于什么?就来自于不断地修持。不断修持的原因就是首先要听闻、思维。

 

从它的果慢慢知道它的原因是什么,知道之后,慢慢修持之后,现在我们认为非常麻烦的分别心,压也压不住的,抓也抓不住的分别心,真正自己修行到量的时候,修行上路的时候,从那个时候开始就认为心是最好调伏的,只要一调伏心之后,不需要去做外在的很多调伏烦恼的苦行。就好像船只还没有入海的时候,就需要功用去推动它,但是一旦入海之后,大风一吹起来的时候,就非常迅速的,一天可以跑很远很远。

 

我们现在认为烦恼心难调伏,主要是没有入道,真正一旦修行上路之后,和正法相应的时候,调伏烦恼就非常方便,分别心也很容易调伏了。所以主要是从这个角度勉励修行人应该励力地修行。有这样的隐藏的意思。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一个善见国王,他拥有很多很多美妙的享用,但是他自己通过观察,或者通过他自己的种姓苏醒之后,他就观察这一切所有的妙欲完全都是不可爱乐的,都是生厌离心的对境,所以他就生起很大的厌烦心,抛弃王位、王妃等等,到深山当中修持解脱行,通过他自己的不断修持,断尽了烦恼获得了罗汉果。从这个角度来讲,他对轮回已经没有一点喜欢、贪执的时候,他就绝对会趣入胜乐,绝对会趣入解脱道,灭除染污。所以现在的修行人也应该如此效法进行修行。

 

以上就讲完了如何远离烦恼的所缘境,对总的轮回,对分别的有漏业是如何远离,如何修持的次第已经作了抉择。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其中前面三品,也就是五六七三品已经讲完了,今天开始讲第八品,第四个科判,如何使弟子成为道器而净治身心。这也是个很关键的问题,一方面讲,我们自己在弟子位的时候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弟子也必须要学习这品所讲的如何使自己成为道器的方便法,如果以后因缘成熟需要弘法利生的时候,如何使听法的弟子成为道器,也需要如是的方便。所以从现在位,从未来位,第八品所讲到的如何净治自己身心的方便都是非常关键的内容。

 

尤其是第八品之后开始讲胜义谛空性的修法,接受空性的教法必须要成为一个殊胜的法器,所以如何能够成为接受空性教法的法器的道理必须要了解。

 

第八品 净治弟子品

 

戊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分三:一、明烦恼能断之理由;二、广说断烦恼之方法;三、明后有结生无始有终之喻。

 

己一、(明烦恼能断之理由)分二:一、正说;二、明烦恼可断之理由。

 

庚一、正说:

 

有些人就会这样认为,众生漂泊轮回已经非常长的时间了,在这样无始的时间当中,每一世都是受到烦恼的熏染,因此烦恼是极其坚固的,自己相续当中有这么坚固的烦恼,怎么可能断除呢?从这个方面提出疑问。实际上像这样的一种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烦恼虽然无始以来就已经熏习到我们相续当中,但是通过方便法对治之后,它是可以消除的。

 

如对不顺人,爱念不久住;

如是知众过,爱念不久存。

 

这是从总的方面讲,首先正明,第二个科判就是广讲。首先它可以远离可以对治的根本是什么呢?首先讲世间人都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喻。“如对不顺人,爱念不久住”,在世间当中如果自己和一个人相顺的话,对他就会产生爱念,比如对自己的亲友,还有世间的夫妻等等这样的关系,如果觉得对方随顺的话,就产生一种爱念,什么时候自己所贪爱的对境,变得不随顺自己的分别念了,自己对他没有什么可贪恋的了,这样的时候以前对他的爱念就自然而然不会久住了,逐渐从比较强烈变得比较微薄,从比较微薄变成没有,再从没有转成一种嗔恨,都是有这样一种过程的。这是世间上比较容易理解的比喻。

 

通过这样的比喻了解“如是知众过,爱念不久存”。通过佛法的教导我们可以知道一切“众过”,就是烦恼所具足的众多过失,对烦恼就绝对不会产生随顺之心,而可以远离种种生贪的对境。远离之后,自己相续当中对这些五欲、世间轮回八法的爱念,逐渐从强烈转为微薄,再从微薄转为消失,消失之后就产生一种厌离心而修持正道。

 

通过世间的比喻和殊胜的法义一对照之后,就可以了解像这样的烦恼虽然无始以来在熏习,无始以来在我们的相续当中已经串习得非常坚固了,但是只不过是没有遇到它的违品,没有遇到它的对治而已。通过了解佛法的殊胜义之后,就观察生贪的对境,或者观察烦恼本身的时候,就了解它具足了无量无边的过失。了解之后逐渐就可以舍弃烦恼了。

 

这是总的理论,必须要了解,打消因为烦恼长时间久住而不能铲除的疑虑。遣除了这样的疑虑之后就可以树立起对治烦恼的信心。比如说在《辨中边论》当中也讲过一个殊胜的理论,黑暗在山洞里面或者黑房子里面存在了一千年的时间,虽然时间存在很长很长了,但是毕竟黑暗是没有自性的,所以不管是哪天,只要一盏明灯进去之后,千年的黑暗马上一刹那就全部可以遣除。烦恼也是同样的,我们观察它的体性的时候,它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因缘而产生的,通过各种各样的非理作意、烦恼障、无明根和合起来产生的,虽然它存在的时间非常长,但是毕竟不是法界的自性,所以只要生起对治之后,只要智慧的明灯一产生之后,无始以来所具足的烦恼过患的黑暗刹那之间就会遣除的。所以根本不可能是实有的。了知它不是实有的之后,就应该依照佛菩萨所开示的妙法,精进地行持,精进地对治。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个婆罗门童子,有一次见到一个美女,对她生起了贪心,想要和这个美女成家,一起生活。正在这样的时候,遇到了世尊,世尊就对婆罗门童子开示,开示的内容主要是讲到了四谛的妙法,就是说:“如果你和烦恼系结,就是被束缚,如果离开了贪欲,就获得了解脱。”就开示了这样一个法。

 

因为这个婆罗门童子也是一个有善根的人,通过佛陀的加持,也通过他自己善根的醒悟,他从佛陀的这句开示当中就了解到,和烦恼系结就是集谛,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有无明而又生起烦恼的话,这就是集业,集轮回当中受苦的业,所以和烦恼系结就成了集谛;集谛的果是什么呢?就是苦谛,被束缚,就没有自在,在轮回当中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这就是苦谛的本性。远离贪欲主要是讲如何获得殊胜涅槃的方法,也就是说,如果想获得涅槃必须要从业惑烦恼当中解脱出来,如果离开烦恼,离开贪欲的话,就获得解脱。什么时候获得解脱呢?就是自己已经离开了轮回的痛苦,完全离开了集的束缚的时候,就获得解脱了。

 

婆罗门童子就从这样的一句话当中悟到了殊胜的法义,当时他就息灭了贪心,跟随佛陀出家,迅速证悟了罗汉果。

 

比喻的意义也是同样的,对我们自己来讲,对修行人来讲,如果了解到烦恼或者五欲的众多过失,知道它的实相之后,就可以很迅速地离开对它的贪欲心,就可以迅速地息灭烦恼。从这个方面一抉择的时候就了解,烦恼实际上是根本没有自性的法,所以一对治之后马上就可以息灭。

 

在这个故事当中实际上也说明了很多殊胜的道理。这个婆罗门童子是有善根的人,他宿世已经修习了善法。所以一个人能不能迅速获得解脱还是要观待他的根性的。有些人认为根性是不存在实有的,只要有信心、智慧强的话就是好的根性,但实际上信心也好,或者智慧敏锐也好,还是要靠前世的串习的,前世串习得多的话,转生之后才能更加迅速地发起信心,修习正法。

 

我们可以看到自己也是同样的,有的时候听闻佛法很长时间,总是不能契入佛法的深义,总是内心当中产生不了勇猛精进修习佛法的意乐,对殊胜的法宝、对上师、对佛陀,或者对轮回的种种观念生不起应有的信心的缘故,就是相续当中有障碍,可以说是宿世当中串习得比较少。这个童子他因为相续当中早就已经串习了比较圆满的福德,就是差那么一点点因缘,通过佛陀一指教,一加持,马上相续就和正法相应,迅速就获得了解脱果。

 

所以宿世积累善根还是非常有必要的,非常关键的。现在对我们自己来讲,想要迅速获得解脱的话,从方方面面积累殊胜的善根也是很关键的问题。

 

庚二、(明烦恼可断之理由)分四:一、烦恼所缘之事不定故能断;二、生烦恼的因非实有故可断;三、破许烦恼不能断的能立;四、与现见有许多未断烦恼者并不相违。

 

辛一、烦恼所缘之事不定故能断:

 

有些人就会想:烦恼是要通过所缘境而产生的,而所缘境观待凡夫众生来讲是比较难以远离的,既然难以远离所缘境的话,是不是这个烦恼就根本没办法离开了呢?针对这样的问题,圣天菩萨进行了破斥,实际上生烦恼的所缘境是不决定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是可以远离的。

 

有者于彼贪,有者于彼嗔,

有者于彼愚,故无可贪义。

 

这个地方以生起贪心为例,一个一般的人产生贪心的对境,他的所缘,有些人在这方面产生贪心,但是在这上面根本没有一个自相的生起贪心的因,从这个角度抉择。

 

针对同样一个东西,有些人认为这个东西善妙而生起贪欲心,有些人对这个东西就产生不了贪欲心,而产生一种厌恶心、嗔恨心,有些人看这个东西的时候,又不产生贪心又不产生嗔心,产生一种平庸的愚痴的状态,所以同样一个东西可以产生三种不同的心念的缘故,就说明所贪的对境上面根本不存在一个实有不变的生贪心的因。从这样的理论一抉择的时候,“故无可贪义”,从这个方面可以了解,对所缘境没什么可贪恋的。

 

这样的内容前面已经做过抉择了,以前讲中观的时候对这个方面也是做了抉择的。确确实实是这样的,如果真正外境有这样一种生贪的对境的话,不管是任何人看到这个对境的时候都要生起贪心,因为它是一个有自性的法的缘故。但是就是因为它本身来讲是没有自性的,完全都是众生相续当中的邪分别而引生的烦恼的缘故,所以在这个物体的本体上绝对不可能具足一个生起贪心的因缘。在同样的一物质上可以产生不同的心念的缘故,所以就不是实有的。

 

比喻当中讲到,以前有一个人娶了两个妻子,其中的一个妻子生了一个女儿,第二个没有生育。把这个女儿作为所缘境,同样是一个女儿,她没有变化的同时,她的母亲看到她的时候就生起贪爱;没有生育的妻子一看到对方所生的女儿就产生一种嗔恨心、厌恶心、不愉快的心情;家中其他的仆人,和她没有什么关系的,也不生贪也不生嗔,处在一种平庸的愚痴的状态当中。

 

我们通过这样的比喻观察的时候,这个女儿的本体根本没有任何变化,处在同样一个刹那,同样一个时位的时候,这个女儿没有什么变化,但是这三个人同时一见的时候,生起三种不同的心态。就说明所缘境上面没有一个产生贪心的必然因缘。

 

辛二、生烦恼的因非实有故可断:

 

有些人就会想:既然所缘境上面不可能真实有一个生起贪心的因缘,那么众生产生贪心的时候,它的因缘是什么,又如何能够灭除呢?从这个方面提出问题。

 

若无有分别,则无有贪等,

智者谁执著,真义谓分别。

 

“若无有分别,则无有贪等”如果一个人的相续当中对这个物体本身没有什么悦意或者不悦意的分别的话,就不会产生贪心、嗔心等等烦恼,既然如此的话“智者谁执著,真义谓分别”?真正一个有智慧的人就不会执著在真实义当中有一个实有的分别念是存在的,可以去分别好坏,可以产生贪嗔。实际上在真实义当中是根本没办法成立的。

 

在这个颂词当中也是分析了产生贪心、嗔心等主要是通过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非理作意,所以智者在修习正法的时候,他也是主要息灭自己相续当中的种种分别念,对外境的分别念必须要息灭,息灭之后自然就不会产生贪嗔痴。

 

如何去息灭分别念呢?没有因没有缘的话,是根本不可能息灭分别念的,它的根本的原因就是要通过正确的理论去对产生贪心等的对境进行观察,观察好之后,从所缘境方面对它的贪执息灭之后,自己的内心绝对不会产生贪心了。主要是能取所取的分别,如果所贪执的或者所取的外境根本不值得我们贪的话,那么自己的内心就不可能产生贪欲心了。所以从这个方面教导修行人息灭相续当中的分别念是非常关键的,从这个方面入手是很有必要的。

 

那么这个地方讲到的“无有分别”是不是什么都不想呢?实际上不是的,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想,完全处在一种迷迷茫茫的状态的话,不是这个地方讲的“无有分别”。虽然词是一个词,但是意义有天壤之别。比如说石头、外器世界也是无有分别的,但是我们处在这样的状态的话是不可能获得解脱的,所以这样的无分别状态是必须要远离的。还有一些无有分别,比如说修一些寂止的时候,通过寂止的能力压伏了自己的分别心,使自己的分别妄念不起现行,这个时候也是无有分别,但也不是这个地方所讲到的,我们所要追求的,想要得到的境界。还有一些我们现量见到的雪猪子,现在它们还在洞里面,按照很多大德的说法,它在冬季的几个月当中完全是处在一种无有分别的禅定的状态,根本不起分别念,这是不是我们所追求的?根本不是。

 

必须要离开这些歧途,实际上“无有分别”是什么样呢?它必定是要在一种产生定解的状态当中,也就是说通过自己的智慧进行善妙的观察,观察好之后在自己的内心当中产生一种殊胜的智慧,了解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可以分别的,既然所缘境也没有自己能够分别的因缘,自己的内心当中也不值得去分别,处在这样一种通过智慧观察的定解当中,安住在这样一种状态,就是佛教当中所承许的无分别的修法。所以在修行正法的时候必定是止观双运的,止观不双运的话不能成为一个殊胜的修法。止观的修法包括所有小乘、大乘、密乘的修法,如何抉择到一个殊胜的定解而安住在止观双运当中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般的外道单单就是修持一个寂止的修法,很长时间不起分别念,他就认为这是一个殊胜的修法,这方面也是应该遣除的。有些学者单单就是在分别念上抉择很多很多的法,无自性、一切诸法无常等等,通过分别念去抉择得很好,但是就没有通过寂止去摄持这样的智慧,这样的话永远就成为一种分别念的境界,永远不可能成为殊胜的自相,所以这两个边作为修行人来讲都需要远离的。一方面必须要抉择殊胜的定解,一方面抉择定解之后还需要通过寂止去摄持,去安住,使它从总相转为自相,从凡夫成为圣者。因为分别念面前的智慧对遣除烦恼障所知障是没有能力的,虽然是一种因,但是没有通过寂止摄持,没有使它变成一种真正的修法的力量的话,它是没办法遣除深厚的烦恼和所知障的习气的。

 

真正有智慧的人通过观察抉择好之后,他绝对不会在真实义当中去作种种分别的,真实义当中完全没有这种分别,也就是说,对东西的好坏的分别在真正的法性义当中完全都是不存在的。分别外境的好,或者自己内心当中所产生的种种状态,都是从相续当中的无明习气而产生的,而无明习气所产生的东西并不符合于法界的自相,所以在真实义当中没有如是的能分别、所分别的差别,智者就是了解了这些道理安住在这些道理当中,所以就绝对能够息灭烦恼。

 

当然有的时候在解释这些颂词的时候,可以从自己的定解方面,从自己的心的状态当中去解释,也可以从所缘境的角度去解释。现在我们了解这个法义,所了解的法义它自己的状态是怎么样呢?实际上在真实义当中,这一切能所都是没有的。从自己的内心方面去抉择的时候,就是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观察自己内心种种的习气,或者从习气当中所显现的种种分别,一切实际上都是根本不成立的,就知道现在所产生的分别完全都是虚妄的,不真实的。从这个方面入手就逐渐可以息灭种种分别心。

 

比喻中讲到以前有一个修行者,他长时间修习禅定,有一次他自己莫名其妙地就认为自己头上又多了一个头,就感觉非常忧愁,非常悲伤、痛苦。有一个智者了解到他的情况之后就决定治疗他的心病,因为他这是分别妄念所产生的。他在其他地方找了一个头,放在他旁边,就说我已经把你的病治好了,你看这个头已经摘下来了,他一看确实旁边有一个头摘下来,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放下了耽执,息灭了痛苦。这个就说明,本身他所执著的东西完全都是自己的一种妄执,他头上根本没有多一个头,但是他就认为自己头上有一个头,而缘这个产生了种种烦恼、忧愁。

 

从这个比喻就可以知道,现在众生所引发贪心的对境,根本是没有的,完全都是不存在的,就像这个修行者他产生悲伤,产生烦恼的原因就是因为头上多了一个头。众生现在相续当中产生很多很多的烦恼,来源是什么?就认为外境有一个值得我们贪执的。但是通过智者的真实智慧一分析的时候,外境根本不存在,所以它的因根本无实有的缘故,缘这个无实有的外境所产生的烦恼绝对也是无实有的。通过这个方面就可以对治众生相续当中的种种恐惧,种种认为诸法实有的颠倒执。

 

辛三、破许烦恼不能断的能立:

 

能立就是它的根据,或者原因,所立就是他所提出的观点。要成立观点必须要说出种种的原因,为什么这个观点能成立?

 

有些人就执著烦恼根本不能断除,他就说出他的种种根据。他们是如何成立这个观点的呢?他们认为在欲界男女之间所产生的贪欲心是一种实有存在的法,而把男女紧紧地束缚在一起,必须要离开他的所缘境之后,这样的贪心才可以息灭。而这样的所缘境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远离的缘故,所以通过这个方面就可以知道烦恼是不可以断除的。实际上这个方面也是没有作详细分析的粗大的立宗而已,也是一种粗大的能立。如果真正通过理论详细观察的时候,他这种根据绝对不能成立的。

 

任谁与他人,都无同系缚,

若与他同系,分离则非理。

 

“任谁与他人”不管是任何一个众生,和他人之间产生贪欲心,是没有一个实有的系缚的,“都无同系缚”,绝对没有一个贪欲心作为实有的法在中间联系,把双方系缚在一起,没办法分离,没办法离开烦恼,并不是这样的。“若与他同系”如果存在这样一种实有的系缚的关系,那么“分离则非理”,现量所见到的男女有分开的现象就不应该成立了,但是这是整个世间上比比皆是的。有些刚开始的时候关系非常非常好,互相之间产生很大的贪欲心,但是过了几天,或者过了几个月,过了几年之后就分开了也有的。有的时候虽然在几十年当中关系很好,但是一个人死了之后也是分开的。有很多很多分开的缘故,所以中间有实有的贪欲作为系缚的理论就根本没办法成立。这样观察之后就知道他们的能立是不确定的。

 

在讲记当中就提到两种观察方法。第一个观察方法就是观察贪欲的本性,第二个就观察男女自己的本性。这两个角度观察完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结论,绝对没有一个实有的系缚。

 

首先观察贪欲心,就和前面这个理论所成立的一样,你自己认为对方悦意、善妙,这个时候才对他产生一种贪心的,你认为他不善妙或者厌烦,就不可能对他产生贪心。从贪心的本身来讲,它是跟随分别念而转的。所以根本不成立的。分别念认为他值得贪著的时候才产生贪心的,所以贪心本身来讲是没有自性的,既然没有自性的话,从贪欲作为系缚的绳子一样的东西,就根本不可能成立。

 

从第二个角度来讲,贪心所系缚的对象就是男女双方,观察他们的本性的时候,有没有一个实有的所系的本体呢?根本没有。也就是说男人和女人,他们本身是通过五蕴和合的五蕴的聚合体,而五蕴每一个蕴也是很多微细法的聚合体。既然他们本身没有一个实有的关系的话,即使是退一万步说,这个贪欲心是实有的,那么系缚一个无实有的法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比如说要用一个绳子把石女儿捆起来,这个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或者男女双方是实有的,但是贪欲本身不实有的话,也是没办法成立的,更何况说贪欲的本身和男女双方的本身都是同样的无自性,所以没有能系所系的关系。既然没有能系所系的关系的话,怎么不可以远离呢?肯定是可以远离的。

 

这里破斥的对象主要是生邪见的,或者他的智慧比较粗大,对这样的种种关系没办法理清楚,所以必须要通过佛菩萨的殊胜智慧所开示的妙方进行观察之后,相续当中就产生一种定解认为烦恼是绝对是可以离开的。

 

比喻当中就讲到黑牛和白牛一起拉犁耕地的时候,黑牛和白牛之间是通过绳子和犁联系起来的,我们观察它们之间的系缚的时候,这种系缚只是一种暂时的系缚,通过绳子暂时系缚的,它没有一个永远不可能分离的现象。只要把绳子解开,或者绳子断掉之后,它们两个就可以分开的。所以从这个方面一观察的时候,完全都是一种可以分开的法,并不是实有的系缚。

 

同样的道理,男女之间,或者亲友之间所产生的种种爱恋,也是一种无有实有的系缚的关系。不观察的情况下,好像是互相之间系缚得很深,没办法远离贪欲似的,但是如果仔细一分析,实有的系缚的关系根本就没办法安立。通过这样的一种方法观察好之后,我们就可以从内心当中了解这个道理,然后就可以下决心把它断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