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辛六、(不应贪爱女人的其他理由)分五:一、与女人相会的欲乐并非胜乐;二、贪爱女人不能随自主宰;三、若贪为乐即不应依女人;四、与女人相合之乐因非唯女人;五、明贪欲之过失。

 

壬一、与女人相会的欲乐并非胜乐:

 

这是针对什么样的邪见呢?有些人会想,作为欲界众生来讲,贪恋女人,和女人相合是最殊胜的快乐,从这个理由出发,应该贪恋女人。针对这样的邪执,下面破斥的时候这样讲:

 

不贪者无乐,非愚亦无贪,

若意常外驰,彼乐为何等。

 

和女人相合的安乐绝对不是最殊胜的快乐,因为真正贪恋女人的人一方面是很愚痴的,而且贪欲心很大,在生起贪心追求女人的过程中,他的意识经常外驰,在这样的状态当中哪里有什么真实的安乐可言呢?绝对没有真实的快乐可言。

 

“不贪者无乐”,对女人不生起贪欲心的相续比较清净的人,他不会因为女人而生起快乐的;“非愚亦无贪”,不是愚痴的人也不会对女人生起贪欲。像这样内心当中没有贪欲的比较有清醒头脑的,比较有智慧的人绝对不会认为追求女人是享受胜妙的因。

 

反之,具有贪欲心的人才觉得和女人相合有一种真正的快乐可言,这样的想法完全都是愚痴的本性当中显现出来的,说这样的话的人不可以作为一种正量。

 

“若意常外驰,彼乐为何等。”自己在追求女人的过程中,心意经常在外面驰散,担心得不到女人的喜欢,怕女人被其他男人夺走,经常处在这样的期盼、焦虑、痛苦、伤心、失望等等状态当中,“彼乐为何等”?在这样的一种状态当中,哪里有什么快乐可言?你认为追求女人应该获得最殊胜的快乐,你所认为的最殊胜的快乐难道就是焦虑?内心当中生起种种热恼?或者在愚痴的状态当中?实际上这些全部都不是胜乐,全部都是痛苦,愚人所做的引发痛苦的行为而已,根本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

 

在比喻当中如是讲道,一个放牛的青年对国王的公主生起很大的贪恋心,想和公主接触,他想了一个办法,买通了公主的侍女,转达了他的请求,这个公主也比较愚笨,也同意了,但是因为她身边有很多侍卫经常保护,所以她不方便,她让侍女带话给青年说她同意了,只不过要等机会。这个青年就非常欢喜,打扫房间,准备了很多鲜花(准备鲜花干什么呢?鲜花很快就会枯萎的)、花蔓放在家里,还有很多妙香等等,等待公主的到来。过了一年的时间之后,公主找到一个机会,由侍女带领到男青年的家里,这个时候恰巧这个男青年所放的牛丢失了,主人派他去寻找,恰好就错过了这个机会,这个公主等了一会儿看他没来就很扫兴地回去了。男青年回来之后听说了这个消息就非常痛苦,他辛辛苦苦地在期盼、焦虑的状态当中等了一年的时间,最后还是一场空,最后还没有得到公主,感到非常悲伤痛心。

 

通过这个比喻公案说明,这个男青年刚开始的时候想得到公主,得不到的时候就产生一种痛苦;后来获知公主要来的时候产生一点欢喜,但是在短暂的欢喜之后马上就陷入了一年的相思的痛苦当中,他的心中恒时是不快乐的,恒时在希望和焦虑当中等待的,最后结果就是他的心愿没有得到满足,自己又是痛苦。

 

我们从这个故事的最初、中间、结尾,整个系统观察的时候,这个男青年他所受的痛苦是非常非常大的,百分之九十九是在痛苦当中度过的,其中只有一点点所谓的安乐,但是都是心里得到一点安慰而已,实际上根本没有什么快乐可言。

 

对照意义来讲也是同样的,像这样具有很大贪欲心的人,刚开始见到异性的时候想要追求,这个时候也是处在痛苦当中;在整个追求的过程当中,他的身语意都是处在痛苦焦虑的状态当中,在追求女人的过程当中,可以说根本没有真正的快乐可言,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痛苦,这样的意义和比喻了解之后,实际上认为追求女人是一种安乐的话是绝对不应理的。从颂词、讲义和比喻都可以知道这是在追求女人的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痛苦。

 

下面一颂是说得到女人之后有没有快乐呢?还是没有的。

 

壬二、贪爱女人不能随自主宰:

 

有些贪欲心很重的人会想,追求的过程当中虽然有很多很多痛苦,但是一旦得到女人之后,就可以和她成家,把她执为我所有,然后恒时受用,难道这样不是一种生起快乐的因吗?他认为过程虽然痛苦,但是从果来讲,一旦得到了之后就应该是安乐的。他从这个角度进行观察,圣天菩萨就从这个角度再进行破斥。肯定是成立不了的,为什么呢?因为不净和痛苦都是名言的体性,怎么样也没办法超越的,就好像法界的自性是空性一样,再怎么说也没办法成立实有,因为它本性如此。所以他说一个理由就破一个理由,他的理由根本就是不合理的。

 

如汝常爱重,不能常与合,

属我非他有,此摄持何为。

 

虽然你经常爱重自己的妻子或女人,但是不可能经常和她交合,既然这样的话,你认为这样的女人是属于我所有的有什么必要呢?没有任何必要。这个颂词所讲的意义就是,你得到女人之后真正和她交合的时间非常短暂的,在其他的绝大多数时间当中,你因为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的缘故(讲记当中讲,欲界众生只有这样的能力),不可能经常和这个女人交合。既然是这样一种本性,你认为这个女人是我的,属于我所,经常可以受用,这就是一种妄执。像这样的摄持到底有什么必要呢?绝对没有任何的必要。

 

在世间的体性来看,是同样的道理,世间人把女人认为是我的,属于我,非常害怕其他的男人看或者有所沾染,经常非常害怕爱著。实际上你这样长期摄持这个女人没有很大的必要,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贪恋她,因为通过这样的女人所产生的痛苦远远胜过你从她那里得到的微少的安乐。两者相比较之后,绝对是不成比例的。为了一点点的乐受而受这么大的痛苦的话,没什么必要。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婆罗门,他自己得了胃病,吃不下食物,但是他是一个很富裕的人,他的房子里面经常堆满了很多美食,他自己吃不了,也舍不得把这些东西给别人,成天看着这些食品哀声叹气,觉得非常痛苦。从这个比喻就可以知道,一般世间上的众生,自己真正享用女人的时间很少,虽然他大多数时间都没有享用,但是他又舍不得给别人,让别人享用,因为他认为这个是我所拥有的。在绝大多数时间当中他都是处在悲伤或痛苦的状态,就像这个婆罗门,他绝大多数时间都是看着这个食品哀声叹气一样,怕别人抢夺,怕妻子变心,很多时间都是在防护,在痛苦当中度过,真实受用的时间非常非常少。

 

既然这样就没有必要为了这样微少的乐因去贪著女人,追求女人。所以前面这个人认为得到女人之后就可以长时受用的观点完全是不成立的。这样的道理应该仔细思维在自己相续当中进行修行。

 

壬三、若贪为乐即不应依女人:

 

有些人认为虽然自己不能长时间受用女人,这是一个事实,但是犹如世间人所说的一样,贪爱的本身就是快乐,所以贪恋追求女人是应该做的事情。他跟随世间的邪分别提出这样的理由。下面针对这个观点进行破斥。

 

若贪即是乐,妇女应无用,

未曾见有说,乐是所弃舍。

 

如果贪心就是快乐的话,那么要妇女干什么呢?不需要再追求女人了,因为贪心本身就是快乐。没听见世间人说乐是所舍弃的,世间人都是说乐是应该牢牢抓住的,应该追求的,但是从你们的种种行为,前后两种说法就成了自相矛盾,所以你这种观点是绝对不能成立的。

 

“若贪即是乐”可以从自己的内心去安立。第一层意思,贪心是从心识的角度安立的,每个众生都有贪心,如果贪心就是快乐的话,一旦生贪心的时候就会产生快乐,就不需要去追求外境的女人,因为贪心就是快乐,快乐就是贪心,而这个贪心是在自己的内心当中,既然是在自己的内心当中,那你追求外境的妇女有什么作用呢?所以如果贪心就是快乐的话,妇女应该没有用处,每个人生贪心就应该满足了。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实际上世间上的做法是生起贪心还要苦苦去追求外境的种种女人。

 

另一个角度来讲,如果贪心就是快乐,妇女应该没有用。因为你生起贪心和妇女相合的时候,通过妇女平息了你的贪欲心,贪欲心一平息你的快乐就没有了,那么这个时候妇女就应该成了毁坏你快乐的因了,这个时候你肯定是不愿意的吧。所以“未曾见有说,乐是所弃舍。”,没见到世间人有说快乐是应该舍弃的,但是你现在通过妇女这样的外缘,已经把你的快乐舍弃了,所以前面所说的和后面的实际情况就成了自相矛盾,根本就是不应理的行为。

 

这里有两层推理方法,一方面如果贪心就是快乐,贪心就是自己内心的觉受,不应该依靠外缘;另一方面如果贪心就是快乐的话,那么你不应该依靠妇女,因为妇女是息灭你贪心的方便。你依靠和妇女交合之后,贪心息灭了,息灭之后快乐就没有了,所以这个妇女也应该没有用。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讲,绝对不应该依靠妇女的,妇女不是真正生起快乐的因。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人发了高烧,这个过程当中他很饥饿,他想到隔壁人家去找一些吃的,他在比较昏沉的状态去的时候,看到一缸水和一缸面粉,他认为把面粉和水调和起来吃就可以解除饥渴,吃完之后他的饥饿平息了,高烧也减退了,他想到灰土是退烧的,现在我吃了这个东西之后高烧退了,这个肯定是灰土。他仔细再一看确实是灰土,这时他就生起很大的厌烦心,病好之后看到饮食也不想受用了。

 

比喻对照意义,又饥饿又发高烧就代表世间一般贪欲心很重的人,发高烧就是对女人生起贪恋的时候相续当中的冲动、热恼,饥饿的状态就是说他非常想要得到这个女人,就好像饥饿的人很想得到饮食一样。像这样贪欲心很重的人,一方面他的贪欲心被热恼所控制,一方面他非常想要得到这个女人。这个饥饿的人通过食用土灰平息了他自己的高烧,最后看到饮食再不想受用,就说明世间上的人通过女人平息了他相续当中的热恼,也平息了他的贪欲。按照对方的说法,贪心就是快乐,现在通过女人息灭了相续中的贪欲的时候,快乐就没有了,就好像看到饮食都不想吃一样。

 

由此可知,世间上的人贪执女人,认为贪欲就是快乐是不对的,我们应该知道贪心绝对不是快乐,从它的本性来讲不是快乐,从它所引发的果来讲也不是快乐,从它的过程来讲也不是快乐。既然贪心的本性也不是快乐,在追求女人的过程当中也会引发很多痛苦,最后也会产生很多今生后世的痛苦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就不应该随顺贪心。

 

有时候我们在相续当中生起贪心的时候,应该马上发现,也上认识它,这绝对不是快乐的因缘。有些人认为在自己家里想入非非是一种快乐,实际上哪里是什么快乐呢?根本没有快乐可言。既然不是快乐,而且是引发未来痛苦的因的话,一旦生起的时候要马上认识到,这是比较重要的。

 

虽然把贪心息灭也很重要,但是刚开始的时候,贪心一旦生起的时候有个正知正念去认识它,这就是对治的第一步,这在整个对治烦恼的过程当中是最关键的,最重要的,因为有个正知正念在里面,一旦生起贪心,正知正念一了解发现,才产生后面的对治力,所以刚开始的时候认识到它就比较关键。有些人对治力不是很强的话,生起的时候也没有认识,中间发展的过程也没有认识,最后很严重的时候才认识,那个时候对治就比较困难。如果刚开始一生起的时候马上认识到它,就比较容易对治,因为刚开始产生的时候力量比较弱。

 

我们应该好好对照自己以前的行为,如果以前对这样的对境生起过贪心的话,就想以前生起贪心的过程是比较长的,刚开始的时候没有认识到,中间的时候也没有认识到,在这个过程当中已经造了很多罪了,虽然自己的身语没有现行,但是心中一发起这样强烈的贪心的时候,意业已经造了很多罪过了。我们以后一定要养成这样的习惯,一旦产生的时候马上学会认识到它,这是非常非常关键的,然后再进行对治。

 

壬四、与女人相合之乐因非唯女人:

 

有些人想,和女人相合是非常安乐的,一定要去追求,他认为女人就是产生快乐的因,其他都没有。针对这样的邪执,圣天菩萨说和女人相合产生乐触的因不单单是女人,还有其他的因,你不能单单把妇女执著为唯一的因。

 

虽与妇相合,乐从余缘生,

非愚孰妄执,唯妇为乐因。

 

和妇人相合所产生的快乐,实际上是从其他的因缘所产生的,如果不是一个愚痴的人,谁会错误地执著单单妇女是产生快乐的因?绝对不会这样认识的。

 

按照佛教的理论仔细观察分析的时候,和女人相合的时候所产生的快乐,是以贪欲心为因,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种非理作意,认为依靠妇女已经产生乐受了,“余缘”是指贪欲烦恼和非理作意,这两者是产生快乐的因。从讲记当中其他公案和比喻推理也可以知道,有很多圣者已经断贪的、没有贪欲的,虽然他和妇女相合,但是根本没有产生乐受。

 

如果妇女真正是产生快乐的因的话,不管什么样的人一接触的时候,都会产生快乐的,但实际上很多断绝了贪欲的圣者修行人和妇女接触的时候不可能产生乐触,所以我们可以推知,一般的男人和妇女接触产生了乐触,认为妇女是乐因,首先是因为相续当中有贪欲的烦恼,这个贪欲的烦恼现行了,然后你想要得到乐受,再加上一种非理作意,认为通过这样的行为获得了种种快乐。

 

从这两个角度来看,妇女作为乐受的因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从圣者的境界和贪欲心很重的人的境界对比观察,妇女作为生起乐受的助缘来讲非常微小,最直接的就是贪欲心和非理作意。这样的一对比,这个观点就很明显地显露出来。如果不是愚痴的人,谁会妄执“唯妇是乐因”呢?绝对不会的。

 

比喻中说,一个人想要洗澡使身体获得清爽,他就命令仆人准备火、盆子、毛巾、水、涂身油等等,这些都是使身体清爽的因,通过火把水烧热,自己到水里去把身体洗干净,然后用毛巾把水擦干,再涂上身油,就会觉得身体很清爽。但是他认为以前都是涂了身油之后身体很清爽,所以他就认为单单涂身油是产生身体清爽的因,最后他就只是涂了身油。这完全是一种妄执,实际上前面的水火等等很多都是产生身体清爽的因。

 

从比喻对照意义,实际上和妇女相合的时候,还有很多很多其他产生乐受的因缘,但是愚痴的人单单认为作为对境的妇女就是产生快乐的因。

 

我们学习了这些颂词之后,应该在相续当中好好思维,思维之后就知道妇女肯定不是产生快乐的因,肯定是自己相续当中的贪心和非理作意在作怪。既然如此,我们现在要获得解脱的话,就要对治相续当中的贪欲心,在凡夫位的时候通过种种方便把贪欲心压制住,在粗大的方面认识它,让它不要现行,现在很多时候都是贪欲心现行,很粗重地显现在自己的相续当中,现在我们通过种种方便首先把它压住,不要让它现行,然后再通过各种方便慢慢把它消除。这样就不会对自己的修行产生障碍。这对我们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如是发了菩提心之后,我们继续讲圣天菩萨所造的《中观四百论》

 

全论分三: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分四:一、明由广思维念死门断除常执颠倒之理;二、明由修有漏身皆苦之门断除乐执颠倒之方便;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四、示于有漏法不应执为我及我所之门而断除我执颠倒之方便。

 

戊三、(由思维生死体性的不净门断除净执颠倒之方便)分五:一、破享用美境而生乐受;二、广说不应执身为净之理;三、破由香等严饰后执为净;四、破于应当远离之贪境而执为净;五、观待名言于一事上容有四种不颠倒境。

 

己二、(广说不应执身为净之理)分二:一、破贪爱女人之身;二、破现见身不净而生贪爱。

 

庚一、(破贪爱女人之身)分六:一、不应贪爱女人之美色;二、不应以美色难得而生贪;三、破贪爱有德相之女;四、不应对深爱自己的女人生贪;五、世规典籍中讲须依女人是颠倒之说;六、不应贪爱女人的其他理由。

 

辛六、(不应贪爱女人的其他理由)分五:一、与女人相会的欲乐并非胜乐;二、贪爱女人不能随自主宰;三、若贪为乐即不应依女人;四、与女人相合之乐因非唯女人;五、明贪欲之过失。

 

壬五、明贪欲之过失:

 

前面所抉择的这些内容,也就是说一般的人认为妇女是应该贪执的,而且女人是生起乐受的唯一的因,像这样的种种邪执通过圣天菩萨上面的种种金刚句已经做了破斥。有些人他又会想,实际上女人方面还是应该有快乐的,如果没有快乐的话,很多男人去数数地追求就不会有很多的意义,就是因为他们追求能够获得安乐的缘故,所以他们才会去追求,所以通过他们很愿意追求这个角度,应该安立女人这际上还是可以去贪执的。有这样的一种邪分别。

 

针对这样的邪分别,圣天菩萨讲:

 

贪蔽如搔癞,不见欲过失,

离欲者则见,贪苦如癞者。

 

“贪蔽如搔癞”,像这样被贪心所蒙蔽的男人追求欲乐,实际上就像患癞病的人搔癞一样,他根本见不到贪欲的过失,所以才会如是数数地去追求,在已经离开贪欲的圣者看来的话,被贪欲所逼迫受痛苦的人,就好像癞者一样,实际上根本不是真实值得贪著的。这就是这个颂词主要所讲的意思。

 

进一步分析,有些人患了癞病,在讲义当中也提到了,癞病就是一种麻风病。实际上癞病有两种,一种是麻风病,一种是癞病,就是头上生一些黄疮等等,然后逐渐逐渐头发脱落,头上的这些癞,就是平时所讲的癞子,有这样的一种病。在讲义当中所解释主要是从麻风病的角度进行诠释的。麻风病的主要来源,按照佛教来讲和龙有关,如果自己平时在水井边打水的时候,洗衣服的时候,把水泉污染了,或者得罪了龙王的话,它就会找你,找到你之后,给你施加很多很多障碍违缘,一旦你被龙抓住之后,就很难以摆脱它的控制。因为龙的能力是很大的,一方面它是属于旁生当中的,但是一方面它通过以前自己的一些福德力,它有很大的神通力,而且它有些时候也产生很大的恶心等等,所以这样的话平时我们应该注意,千万不要把水泉弄脏,因为龙王特别喜欢干净的。所以说平时如果不注意把水泉弄脏之后,一旦得到像这样的麻风病、癞病的时候,特别麻烦。

 

还有一些地方讲的心脏病、风湿等等,很多病都是和龙王有关系。因此一方面要注意水泉,还有一方面以前上师也讲过,在火烧得很旺的时候,千万不要往里面加水,想把火灭除。这方面有一种因缘,这样一做的时候,龙就感觉特别难受,所以它肯定不高兴,就会给这个修行者造很多委多障碍违缘。就没有必要。虽然在有些修法当中讲到,通过大鹏金翅鸟可以对治,但实际上一旦自己患上这些病的时候,非常痛苦,尤其是麻风病,一旦得了这个病之后,往往要远离人群,因为这样的病是有传染性的,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接触。而且自己如果在人群当中的话,会传染很多其他的人,因此不得不离群独居,像这样就感受很多不便,而且自己身上有这样的痛苦的话,修行正法肯定也不是特别地会精进去修持。所以应该注意这方面的内容。

 

像这样得了麻风病人的人,因为他身上的这些癞虫穿破皮肤的时候,就感觉到非常的痒痛,他为了制止这样的痒痛,忍不住要用手去抓挠,抓挠的时候他感觉很舒服。实际上这个抓是不是真正生起安乐的因呢?绝对不是生起安乐的,正在抓挠的时候好像是一种快乐产生,但实际上一抓的时候,他的伤口又进一步地感染、恶化,伤口进一步恶化之后,又会带来更大面积的痛痒。所以一方面他会去感受如是的恶的果报,或者一种负面的影响,而且这样下去之后,自己的病一方面也不会好,一方面会更加恶化,所以说没有任何的安乐可言。

 

这个搔癞者正在搔癞的时候,他就觉得是很舒服、很痛快的,实际上有智者看起来的话,完全是一种颠倒,这是从比喻方面讲的。颂词当中的比喻,颂词当中所对应的意义“贪蔽如搔癞,不见欲过失”,就是被贪心所蒙蔽的愚夫,他认为在数数追求女人的过程当中,可以获得种种的快乐,但实际上他已经被无明和贪欲所蒙蔽了,根本见不到追求女人、追求欲妙所产生的种种过失。

 

那么这个地方有什么样的过失呢?就像前面说搔癞这个人的种种过失一样,有现在的,还有未来的,更加刺痛的等等副作用。同样的道理,在追求女人的过程当中,女人本身是一种痛苦的来源,首先他就是不了解这个,他认为应该可以去追求,获得一种殊胜的快乐,但是追求的时候,当时好像是一种快乐,好像得到一种满足,但是通过像这样的一种贪欲,它所引发的种种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一方面通过追求女人满足之后,他自己相续当中的贪心又增长了,就像那个搔癞者,他一抓的时候,他的伤口又扩大了,所以像这样的人,他去追求女人,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的贪心又进一步猛烈了,进一步猛烈之后,他又想追求。这样的话,他的这种贪心就没办法控制。这方面是当时的一种不好的后果。也就是贪心在自己相续当中又进一步地加深了,通过进一步加深的贪心的痛苦,肯定会引发后面的接二连三的痛苦,在今生当中,或者在后世当中,像这样的痛苦都是没有办法避免的。也就是说,像这样的搔癞者,他的伤口进一步恶化之后,对他后面的生活肯定是更加带来不便的。所以从这两方面对比的时候,追求女人从他当时产生的结果,以及从这个作为因所产生的后面的结果,从这方面观察起来的话,全部都不是什么真正安乐的因,这是科判讲的贪欲的过患。

 

“离欲者则见,贪苦如癞者”,已经离开了对女人贪欲的离欲者,或者在世间当中也有一些离欲者,通过修持禅定,离开如是的贪欲,这方面主要是压制而言的。真正的离贪者来讲的话,比如说菩萨,登地的菩萨,一地到七地之间,虽然他们相续当中还有烦恼障的种子没有真正的灭尽,但是也可以承许他们是离贪者,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有殊胜的方便,一方面证悟了一切诸法的空性的智慧,再一方面有很多把烦恼转为道用的殊胜方便,所以虽然相续当中有如是的烦恼障种子,但是他们绝对不会产生非理作意的缘故,他们不会产生对女人、对世间欲妙方面的贪欲心,所以说登地的菩萨可以称之为离欲者。

 

当然还有阿罗汉,他真的已经断尽了烦恼障的种子,所以他彻底已经离欲了。当然还有佛陀。像这样的离欲者通过他们的智慧眼一见到这样被贪欲所蒙蔽的凡夫,为了得到暂时的欲妙去追求女人的时候,他们就知道“贪苦如癞者”,就像这个癞者是一模一样的,通过暂时的方便想要获得快乐,完全是一种颠倒。或者直接看到这些贪欲心很强烈的人的相续当中认为贪恋女人就是一种快乐,看到他们这个想法的时候,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悲悯心,所以像这样的话是绝对不应理的。

 

从两个角度来讲,从贪心本身的角度来讲,或者从离欲者他们的眼光,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的时候,都是不应理的。所以现在我们思维的时候,我们对治自己相续当中对女人方面的贪执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这两方面的理论来进行对治。一方面我们应该思维贪心本身的过患而慢慢慢慢离贪;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想到真正的离欲者他们所见的是最为清净的,因为他们没有无明的眼翳所障蔽,所以他们的清净眼所见到的一切都是真理,我们现在不能够随顺颠倒理,而应该随顺真理而行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可以帮助我们离开贪欲。

 

比喻在讲记当中讲到,就好像那些贪杯者,或者像赌鬼、酒鬼等等,比如说酒鬼在享用酒的时候,认为喝酒就是很快乐的,有些人受到一些世间不好的观点影响,认为男子汉就应该喝酒,不会喝酒就不是男子汉等等,受到这样的一种蛊惑,他们有了酒瘾之后,不喝就不行,每一顿都必须要喝一点酒。但是喝酒的同时,一方面麻醉了他们自己的神经,觉得是很快乐很舒服的,但是通过这个酒产生的副作用,一方面当即可以使他们的神志不清醒,可能在座的都有这样一种体会,不一定自己有这样一种经历,但肯定是看过的,有些喝酒喝得比较多的时候,舌头也好像伸不直了,说话说不清楚,走路的时候偏偏倒倒的,当时一喝酒之后,马上产生的副作用就是这个。或者有的时候一喝酒的时候,他的火性非常大,非常容易发脾气,这也是它的一种马上的过患,马上就可以见得到。通过这样喝酒成瘾之后,每次都想喝,每次都想喝,又不断地串习,每次都要感受如是的痛苦,被别人骂为酒鬼等等。这样的话名声也不好听,而且他自己喝醉酒之后说些胡话,走路不稳,很容易摔跤等等等等,有很多很多种种过患 ,这是显而易见的。当然从佛法的道理来讲,喝酒损伤自己的智慧,这是肯定的。还有导致疯狂的因就是饮酒,所以如果今生当中自己喜欢饮酒,在后世当中很容易导致自己变成疯狂者,也是非常可怜的。

 

这些酒鬼认为通过喝酒可以获得安乐,但实际上从整个角度来看的话,根本没有任何安乐可言,所以不应该耽执。还有一些赌鬼,也是可以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它的道理基本上是一样的。

 

所以从这样的比喻、意义结合的时候,贪恋女人,认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安乐,当时就使自己的贪欲心猛烈,然后增长,然后引发以后各种各样的痛苦等等,绝对没有真实的安乐可言。这是从它的过患而讲的。这个科判讲完之后,第一个大科判从不应该贪变女人这个侧面已经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