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密钥》20

 

 

下面是观察因色果色是否相同而破:

 

若果似于因,是事则不然。

果若不似因,是事亦不然。

 

如果果色和因色相同,这是不成立的。如果果色和因色完全不同,这也不成立。

“若果似于因”,“似”就是相似或相同,“是事则不然”,没有这种道理,虽然果法由因产生,但果和因是否完全相同?不完全相同。为什么不是完全相同呢?我们分析因色——四大种,地大是坚硬,水大是潮湿,火大是热性,风大是飘移、移动,这四大种都属于色声香味触这五外境的“触”。我们觉得这个东西坚硬,用手去摸一下有坚硬的感觉,这是属于触; 觉得水潮湿,这个潮湿的感觉也是通过身体去感觉,用手去摸,这个也是触,火的热性、风的移动也是身体去感受的。因此,地水火风这四种法的因是属于触境,实际上是身根的对境。

 

但色声香味这些法,或者说我们平时看到的瓶子这些东西,和因之间是不是完全相同的呢?有一部分相同,但是有一部分是不相同的。比如说平时我们看到的柱子、瓶子,它是属于眼根的对境,属于色法。它的因都是触,但是显现为果色的时候,很大一部分显现为眼根的对境、耳根的对境,这样一种自性。所以说,因和果如果是完全相同的话,它的因是触,它的果一概要显现成触,是触的境才对。但现在显现的时候都变成眼根的对境了。

 

有时候我们看到一大片田地,也是眼根的对境,有时候我们看到一潭水,或者是流动的河,这个也是眼根的对境,看到红红的火、黑色的风似乎也是眼根的对境,所以因和果不是完全相同的,因是触境,但果很多时候变成了色法。所以色法从因和果二者分析,有不相同的地方。

 

而且如果因和果完全一样的话,因果之间就没办法分析了,分辨不出各自的自性。四大种真正来讲是没办法被眼根看到的,它是触的对境,眼根取不到,但是显现成果色的时候,眼根就能取了,这也是因色和果色不相同的地方。所以说若果似于因,是事则不然。”

 

果若不似因”应该可以了?“果若不似因,是事亦不然”,因和果之间完全不相同也不对。如果因和果完全不同,就会变成:因是色法,果可能变成心法,它们不是同类了。但是因和果都是色法的自性。如果因和果完全不同类的话,你造了善业,这个善业是因,果法如果和它完全不相同的话,就可能受痛苦,就会出现造善业受痛苦的完全不相干的事情。如稻种种下去之后,秋天收成的时候,这个果和因是一种相似的本体,否则你种了稻种下去,秋天收上来西瓜,因果完全不相干,这完全是不对的。所以因和果内部也有一个相似的相续。所以因和果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也不是完全不同的。这就说明因和果都没有实有的本体可得。通过这样的分析,就可以了知它的自性。

 

己二、以此理亦可遮破他法。

 

通过遮破色蕴,以同样的推理方式亦可遮破其他四蕴。

 

受阴及想阴,行阴识阴等,

其余一切法,皆同为色阴。

 

受就是我们平时的感受,苦受、乐受和舍受,各种乐受等,或苦受等积聚在一起叫受蕴。受分很多种,从眼根的受乃至于到意根的受,有很多很多种不同的受,不同的受也分了苦受、乐受和舍受,实际上这个受在我们一天当中经历了无数次,非常多的受积聚在一起就叫受蕴。

 

想蕴,就是能取相。这个想不单单是思想,有的时候思想是一种第六意识,是一种总相,我们坐在那胡思乱想也是一种想。但是这个想不单单是有分别的,无分别当中也有想。

 

慈诚罗珠堪布在注释中讲,当眼识取到一个法的时候,这个里面也有想,只不过这个想和我们平时思想的想出入比较大。平时的思想是总相,但这里所说的想,它的法相是能取相,总相也能取相,思想也能取相,眼识也能取相,只要能够取自相、取总相、在眼识当中形成一定的影像,能够把这个影像取到,这就叫想蕴。所以眼识等无分别识当中也有想蕴。任何一个心王在生起的时候,都不可能单独地生起,都有心所法。比如说眼识,眼识在生起的时候,有很多心所和它一起生起。想蕴就是一种心所,它能够取相,能够在眼识当中取它的自相,在第六意识当中也能够取相。

 

所以所谓的想蕴就是能取相,对人、对物体的总相、自相,都能取它的影像。

 

行蕴,也是包括很多心所和不相应行,行蕴的法相是能造作。比如明显的是思心所,思能发动自己的身语。有的时候思本身就是一种造作,再加上我想要做一个事情”,通过这种思心推动,我要去听法了”,这个想法一起来就推动我的身体开始往经堂走。或者我想说话,我想说这句话,当他的心中生起这个思之后,就开始发言,就开始把他的想法说出来,这些都属于行蕴,它是比较明显属于造作的。但这个里面也有很多种心所法。

 

实际上来讲,受和想都是心所法包括的,但是《俱舍论》当中讲了,因为受和想有它单独的作用,就把它从行蕴当中提出来,单独安立受蕴和想蕴,实际上它们都是属于心所所摄的。

 

除了心所法之外,还有不相应行。得、非得、时间、方向等等,这些都属于行蕴。具体在《俱舍论》当中,还有唯识的法相当中都有介绍。

 

还有识蕴,就是六识,从眼识、耳识乃至于意识之间,有的时候加上后面两个识,就是八识。识蕴也是属于心法,但它是心王。前面受、想、行是属于心所所摄的。一个是王,一个是眷属,心所就是心王所有的法。受想行识四个蕴是属于心法所摄的。

 

其余一切法,皆同为色阴。受想行识等四蕴不存在的道理皆同于色蕴。观察的方式有三类,和前面观察色蕴的方式是一样的:

 

第一类是因和果互相观待(“若离于色因,色则不可得;若当离于色,色因不可得。”);第二类是有果的因、无果的因;有因的果,无因的果;(“若已有色者,则不用色因。若无有色者,亦不用色因。”“无因而有色,是事终不然。”)第三类是因和果相似不相似。(“若果似于因,是事则不然。果若不似因,是事亦不然。”)

 

己三、辩驳之理:

 

辩驳之理有两个颂词:第一个是在辩论空性的时候,辩驳对方答复之理;第二个解说空性时辩驳对方说过失之理。

 

以空辩论时,若人欲答辩,

是则不成答,俱同所立故。

 

  以空辩论时通过空性来辩论一切万法无自性,若人欲答辩他说一切万法不是空性的,怎么应该不是空性的呢?现量见到了,怎么是空的呢?”“我摸到了,怎么是空的呢?这是属于一种答辩;还有一种答辩就说,如果是空的,它就怎么怎么样。或者说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五蕴是存在的,或者哪个大德在论典当中讲,这些法都是有的。等等,他想要通过答辩来证成一切万法不空。

 

是则不成答,但是在分析的时候,你这些理论都不成一个真实的回答,俱同所立故,全部变成所立,所立就是一切万法是空性的。我们把所立确定下来之后,对于对方的答复一个一个地观察,全部都变成空性,全部都变成所立,这个就叫能立等同所立不成因

 

比如对方说,我眼睛现量见到的东西应该是实有的,我们说眼睛现量见到的东西应该不是实有,如果你眼睛见到,第一、怎么见的?眼根和外境是什么关系?接触还是不接触?眼根的本体在哪里?所见的外境在哪里?你怎么样见的?像这样一个一个分析的时候,全都不成答,最后就变成眼根没办见色法了,见不到。见不到你怎么说因为现量见到的缘故,色法存在”?

 

解说空性时,若人言其过,

是则不成过,俱同于所立。

 

中观师在解说万法皆空的时候,若人言其过,这个其就是讲空性的过失,如果认为是空性的话,有什么什么的过失。对方认为一切万法应该是存在的,应该是不空的,空就意味着根本没有,意味着断灭,意味着不存在,所以中观宗说人空法空,他就觉得人不存在了,法不存在了。中观宗说一切万法皆空、因缘空、四谛空、道空、佛空、众生空,这样讲的时候,他就觉得全都成了空荡荡的,他的世界就坍塌了。对方为了建立自我的缘故,他就说这是有过失的。如果一切成了空性了,应该见不到万法。或者说如果一切成空性了,就没有人成道,没有人宣讲空性,没有人能证悟空性,等等等等,讲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根据,讲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所谓的空性的过失。

 

我们说“是则不成过”,对方说如果是空性的话,就应没有一切万法——没有道、没有果、没有众生,他就把个这作为过失。中观宗从两个方面回答:第一、这根本不是过失,为什么?法界当中的确不存在,空性中就是没有道、果、众生。这个怎么成为过失呢?实际的情况不会成为过失。这不是过失,而是一切万法的实相。第二、对方对空性并未正确了知,他认为的空就是分别念面前的不存在,这完全是错误的。

 

中观宗在讲空的时候,让学习者先正确树立对空的概念或见解是非常重要的。他可以把所谓的空分成两个步骤来理解:第一、无自性叫空,并不是不存在显现,而是显现的本质没有实有。这样讲的话,众生容易理解,有点接近自续派讲空的方式。我们所说的空并不是把身心世界彻底否定,这是堕入顽空、落入什么都不存在了。明明在众生面前存在柱子瓶子等色法,这个时候不能说这个不存在,名言当中有,我们在引导众生的时候说这一切显现是存在的,只不过显现的时候,它是虚幻的显现,这个虚幻就叫空。这样他就明白空不是连显现都没有,空是没有它的自性,没有实有叫空,这个对他的分别念来讲比较契合。

 

有的时候我们在接受空性时候,也是在这个层次上。这个层次也不是不对。但真正中观宗来讲,是不是只是打破这个呢?

 

  • 中观宗进一步分析,在究竟实相当中,连这个显现也是不存在的。这个对一般的众生来讲,是一个大的秘密,直接说一切都不存在,他接受不了,但我们首先说这个东西存在,然后再说这个东西是假的,他就容易接受。

 

比如说要引导一个有眼病的众生逐渐趋向于健康,医生不会跟你说这个海螺是没有的,这个黄的海螺根本不存在,他说这个海螺是有的,但是黄海螺的本体,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渐去引导,他的分别心容易接受,他就愿意听从医生的教诲,慢慢吃药,当他吃完药之后就发现了,不单单这个黄色的东西是假的,而且这个黄色的东西根本就不存在,最后他就可能接受“这个黄色的海螺(物体)不存在”的这种真实。但是医生最初给他这样说的话,他就不会接受,说虽然有,但是它是假有,对他执著的东西没有完全打破的话,他可以接受。慢慢吃药之后,病一好,他就可以接受不单单是假的,而且根本就没有。

 

 

中观师或者佛陀给我们说,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是如梦如幻的,这个里面的意思实际上很深。按照我们的理解,这些东西有是有,但是一种虚幻的有,这里面既保留了我们无始以来认为物质存在的观点,也打破了我们认为它实有的观点。所以对我们来说,这个说法很正确。

 

但佛陀真正要表达的意思是:这个如梦如幻的有实际上是没有的。佛陀讲这句话的时候,有表面的意思,也有深层次的意思,但我们理解的时候,有可能只是第一层意思理解了,第二层还没理解。

 

如果我们在第一层意思的基础上再深入下去的话,就会慢慢了知所显现的万法、凡夫的身心、分别念、这一切的山河大地等,在究竟实相当中都是无明习性显现的,没有一个是真实成立的,按照究竟实相的角度讲,这一切都一概没有,从来没有,全都是虚幻的显现。

 

所以如果没有通过学习并逐渐深入的话,就没办法了知它的真实。只有站在一个高度再继续学习更深的教法时,才可以了知这个所谓的最终极的“不存在”和我最初认为的“不存在”,两者的意义相差非常远。

 

我们刚开始学中观看到“一切都没有了,一切都空了,堕入一种极大的恐怖当中。这个所谓的”一切万法不存在”和最后你学完无自性,再过渡到一切万法的实相当中,在如来藏的光明当中,再看这一切虚妄法的时候,再看众生面前的法,这个”不存在”就生起很大的欢喜了。

 

的确一切万法除了究竟实相之外,这一切通过无明、通过分别心显现出来的法都是不存在的。这种”不存在”和刚开始的”不存在,觉受和认知方式差得非常远。

 

所以佛陀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循序渐进地引导众生过渡到一切万法的实相当中去。

 

所以我们分别念面前、六识或六识面前的法、八识或八识面前的法,按照中观宗的角度来讲,一概都是没有的。到底什么是没有呢?中观宗说,可以理解为“无自性”的没有,也可以理解为根本慧定当中的没有,都是可以的。

 

所以“是则不成过”,在宣讲空性的时候这不成为过失,对方对空性没有理解、认为空是分别心面前的不存在,根本不是。所谓的不存在,连你的分别念都要颠覆的,你分别念面前的法没有一个是对的,所以我们说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

 

这样分析下去之后,对方所谓的过失落入了一个庸俗的对空性的理解当中,所以当然“俱同于所立”我们在解说空性时,如果有人要宣讲空性的过失,全都不成为过失。不管是从暂时还是究竟的角度而言都没有过失。

 

这两个颂词实际上可以周遍整个二十七品当中,可以周遍整个中观的体系,可以周遍整个佛法的体系。所以对这样的问题,内心当中生起这种体会之后,别人再怎么给你说过失,再怎么说一切万法实有,都有一种空性的智慧去遣除这样一种邪说,遣除这样一种邪知。

 

《中观根本慧论》之第四观五阴品宣讲圆满。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