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108课

 

今天开始学习《中观根本慧论》的最后一品《观邪见品》。

 

二十七观邪见品

 

◎何为邪见

 

对于什么是邪见,人们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认为,对别人的言行不起信心,或者对别人生了不好的看法就是邪见;《俱舍论》中小乘认为,邪见是指不相信三宝四谛、否认因果的恶见,是五见28中的一种;按照大乘《大般涅槃经》的说法,“若依声闻,言不见施及施果报,是则名为破戒邪见。若依如是《大涅槃经》,不见惠施及施果报,是则名为持戒正见。”意思是,若不依大乘不堕二边的见解,而以声闻的见解而说不见施及施果报,则是一种邪见;《金刚般若经》中对于邪见有不同的说法,如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见,不能见如来”。全知无垢光尊者在《七宝藏》中说:按最究竟的大圆满观点来讲,大乘显宗也是一种邪见。

 

[28] 五见:坏聚见、边执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

 

由此可见,邪见的范围有广狭之别。所以我们不能执一处的定义来否定另一处,否则就不能圆满解释其含义。

 

本品所说的邪见是指我见和边见。我见和边见可以包括一切邪见,破除了这两种见,也就破除了一切邪见,以此便可抉择出离一切戏论的中观正见,进而通达缘起空性。中观所求的意义即是如此,所以,闻思本品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于品关联的不同解释

 

关于本品的品关联,各大注疏持不同的观点,麦彭仁波切的《中论释》对此做了阐述:

 

“按照《无畏论》与《佛护论》两大论著的解释,本品的品关联应为:如果对方提出:现在应该依靠与声闻乘观点一致的经典内容,来宣说诸见不存在的道理。

 

本品的内容,即为针对以上说法而做出的答复。

 

按照清辩论师的解释,本品的品关联应为:如果对方提出:五蕴是存在的,因为诸见存在的缘故。本品的内容是为了宣说诸见不存在的观点。

 

按照月称菩萨的解释,本品的品关联应为:如果对方提出:按照经书的说法‘若能现见缘起,则不依前后际’,那么又是怎样不依前后际的呢?本品的内容,就是为了回答对方的提问。”

 

丙三(证悟缘起之功德——观邪见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丁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认知所破之邪见;二、宣说能破之推理。

 

戊一(认知所破之邪见)分二:一、宣说依靠前际之八种邪见;二、宣说依靠后际之八种邪见。

 

外道持有各种各样的邪见,广分有十六种、六十二种乃至三百六十种之多,但归纳起来就是两种:常见和断见。本品将常断见分为十六种,从两方面进行阐述:一是依前际(即依靠过去世)而生的八种邪见;二是依后际(即依靠未来世)而生的八种邪见。

 

己一(宣说依靠前际之八种邪见):

 

我于过去世,为有为是无,

世间常等见,皆依过去世。

 

藏文译本颂词:

 

我于过去世,有生与无生,

世间常等见,皆依过去世。

 

我在过去世有生、无生、二者兼具、二者皆非四种见解,世间在过去世恒常、无常、二者兼具、二者皆非四种见解,这八种见都是依靠前际而安立的。

 

“前际”即过去世之意,以今世为标准,之前的事情称为“前”,很多生世连串起来叫做“际”。

 

外道依靠前际产生了八种邪见:补特伽罗人我在过去世中有生、无生、二者兼具、二者皆非;器情世间在过去世中是恒常、无常、二者兼具、二者皆非。

 

此处“人我在过去世有生”等说法,与“世间界为恒常”等说法,二者的含义其实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局部与总体的关系,或者说以不同的执著方式而划分为异体。

 

一般来讲,外道徒都承许有前生后世,并执著我和世间实有,因此经常思考它们的存在方式,而大部分世间人都认为自己只有今生这一世,并没有前后世,故而对此问题思考得比较少,包括很多哲学家、理论学家或者科学家,都很少涉及这些问题,鲜有自我分析方面的论著。

 

所谓的我,在过去世中到底存在、不存在、二者兼具,还是二者皆非呢?所谓的世间,在过去的时候到底是恒常、无常、二者兼具,还是二者皆非呢?实际上,依过去世而产生的这八种见解都不合理,利用缘起的智慧,就可以将彼等彻底铲除,后面会具体宣讲。

 

己二(宣说依靠后际之八种邪见):

 

我于未来世,为作为无作,

有边等诸见,皆依未来世。

 

藏文译本颂词:

 

我于未来世,有生及无生,

有边等诸见,皆依未来世。

 

我在未来世有生、无生、二者兼具以及二者皆非四种见解,世间界在未来世有边、无边、二者兼具以及二者皆非四种见解,这八种见都是依靠后际而安立的。

 

◎何为后际

 

《显句论》云:“观待现在我的有实法,未来的身体称为后际,生世接连辗转的后面部分是后际。”“际”是边际之意。麦彭仁波切的《中论释》云:“所谓的前后际,是指依靠现有的身体五蕴而安立的过去以及未来的情形。‘际’就是指其前后的阶段。也包括在未来世,也即现在之后的其他时刻,究竟是有生还是无生等见解。”

 

◎依后际而生八种邪见

 

世间人、外道徒乃至有些内道行人,对于我在未来世到底有生还是无生,始终充满疑惑。顺世外道认为,在未来世我肯定不存在;有些外道则认为,我在未来肯定存在;还有些人认为,我在未来既有亦无,或者非有非无。此外,他们对于器情世间在未来世有边、无边、二者兼具,还是二者皆非也各持己见。这八种邪见都是依后际而产生的。实际上,这些见解要么堕入常边,要么堕入断边,都不能成立。

 

◎十六邪见与十四无记法之关联

 

以上所讲的十六种邪见,与十四无记法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十四无记法中的八种见——世间是否存在,世间是否有边际,已涵括在十六种邪见当中,而其他六种见——佛陀涅槃以后是否存在,生命与身体一体异体,则没有包括在十六种邪见当中。

 

遮破十四无记法和十六邪见的方式稍有不同,十四无记法主要从对境角度遮破,即佛陀没有回答对方十四个问题,因为对方是非法器,不能接受的缘故;这里是将十六种见解作为外道的十六种邪见,以胜义理论来破。

 

◎为何十六种见是邪见

 

对方之所以提出这十六种见,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找到真理,对万法的实相仍然一无所知。因为有悖于真理,故这些见解都属于邪见。

当然,邪见的定义有广狭之别、分界也不尽相同,这一点前面已经说过。因此,若给“邪见”规定一个非常小的范围,认为单单只能指某一点,则不能圆满它的含义。

 

◎如何圆满解释法义

 

大家不论学习哪一部论典,对于里面名词所指的范围一定要清楚,有时需要广,有时一定要窄,不能随随便便,想怎样解释便怎样解释。我发现有些道友讲考时就存在这种问题,有时对于对方提出的因明或中观方面的尖锐问题,以特别广的方式应对:“一切万法在世俗中都是如幻如梦的,在胜义中都是空性的、远离了一切戏论……”,这其实没有真正回答对方的问题,应该抓住重点,先以理证分析清楚,再辅以教证进行说明,不能什么都好像融入虚空一样。

 

此外,不做针对性的解释,只以其他方式敷衍了事,也不是特别好。昨天我在一本书中看到有个人问一位法师:“藏传佛教中说,如果舍弃了一个众生,就已经舍弃了菩提心,既然如此,那寺院开除破戒的人,是不是已经舍弃菩提心了呢?您怎样看待这一矛盾?”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但这位法师并没有直接答复。

 

以上宣讲了外道的十六种邪见,下面具体阐述如何遮破这十六种邪见。

 

戊二(宣说能破之推理)分二:一、广说;二、摄义。

 

己一(广说)分四:一、破依前际而安立之生等四见;二、破依后际而安立之生等四见;三、破依前际而安立之常等四见;四、破依后际而安立之有边等四见。

 

庚一(破依前际而安立之生等四见)分三:一、破前际之生;二、破前际之未生;三、归摄。

 

辛一(破前际之生)分三:一、破人我之产生;二、破我与五蕴一体异体成立;三、摄义。

 

壬一(破人我之产生)分二:一、过去现在不可得我;二、除蕴以外不可得我。

 

希望大家能仔细分析本品的科判,这对理解会有很大帮助。我们这次使用的科判以全知果仁巴的科判为主,同时参照了麦彭仁波切、宗喀巴大师等论师的科判。果仁巴大师的智慧极其尖锐,整个推理非常严密,利根者仅仅依靠这一科判,就能完全明白《中论》的内容。若将科判弃置一旁,恐怕很难领会颂词的意思。

 

刚才讲过,对方依前际产生了补特伽罗人我有生、无生、二俱、二非四种邪见。首先,遮破对方人我前际有生的观点,是从“过去现在不可得我”和“除蕴以外不可得我”两方面观察,下面讲第一个问题。

 

癸一(过去现在不可得我):

 

过去、现在的所谓我根本得不到。为什么呢?

 

过去世有我,是事不可得。

过去世中我,不作今日我。

 

说人我在过去世中有生不合理,因为在过去世中产生的那个人我,并不是现在的这个人我的缘故。

 

从名言角度,可以说我在过去是什么样,比如,可以说我昨天做了什么、小时候什么样、前世是什么……

 

不仅凡夫人这样说,佛菩萨也经常说“我在因地的时候……”但这只是未经观察时,众生面前的迷乱显现而已,真正经得起观察的所谓过去的我,根本不存在。为什么呢?

 

◎过去现在我不存在之因

 

如果认为过去的我存在,那可以观察,过去的我是不是现在的我呢?如果认为是,就会有我常有的过失,或者过去我与现在我一体的过失。比如,现在的我当中有没有昨天的我呢?肯定没有,如果有,我已经恒常存在了。又如,我前世是地狱众生,今世通过各种因缘转生为人道众生。如果说原来地狱众生的我和现在人类众生的我是同一个我,那么我在不舍地狱众生五蕴的前提下,还应当有人类的五蕴了,但这显然不合理。

 

月称论师的《显句论》中有人问曰:“经中记载:佛说‘我曾于彼时成为众敬转轮王。’那如何理解?”类似的疑问可能很多道友也会有,比如《释迦牟尼佛广传》里很多公案讲“我于多少劫前成为……”,如果我在过去世真的不存在,佛陀为何这么说呢?

 

月称论师对此回答说:“应当了知,此经是为了遮破他体,而并不是说一体,因此是说当时不是他体。”意思是,佛陀这样说并非承许过去的我(众敬王)存在,也并非承许现在的我和过去世的我是无二无别的一体,只是遮破他体而已。圣者的金刚语非常有分量,希望大家善加思维,通达其意。

 

由此可知,过去的我和今生的我一体不成立,他体也不成立;如果一体他体都不成立,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就不可能真实存在。既然如此,前后世的我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实际上,他们只是一个假立的相续。

 

那天有道友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广传》中讲的大多是得地菩萨的境界,比如布施身体之后,一会儿就恢复了……为什么不讲一些凡夫的公案呢?《百业经》里讲了很多出家人堕落的公案,讲一些在家人堕落的故事多好啊!”其实,很多佛经都讲过佛陀在凡夫地的经历,也常讲在家人堕落的公案,只不过某些经典针对一些众生特意这样宣说而已,其中具有甚深的意义。

 

癸二(除蕴以外不可得我):

 

若谓我即是,而身有异相。

若当离于身,何处别有我?

 

如果说前后世的人我是一体,只是前后世的五蕴有差异,这不合理。因为离开了五蕴,哪里还有一个我呢?

 

清辩论师的《般若灯论》和藏文译本都将颂词中的“身”译为“取”,其实译为“蕴”也可以。“身”一般指五蕴中的色蕴,不能诠释其他四蕴,因此说“取”或“蕴”范围会广一点。

 

对方提出:“若谓我即是,而身有异相”,过去世中的人我,就是现在的人我,两者是一体的,只不过我前后世的五蕴有些变化,不相同而已。比如,我过去世是旁生,有旁生的五蕴,现在世变成人,有人的五蕴;虽然旁生和人的五蕴不同,但前后世的人我应该是一体的,并没有差异。

 

龙猛菩萨驳曰:“若当离于身,何处别有我?”众生仅仅将五蕴执著为我,在离开所取五蕴的情况下,所谓的人我又能在别的什么地方存在呢?不可能得到。如果像你们说的那样前后世的五蕴不同,那么前后世的人我也不会相同,因为我与五蕴绝非异体。

 

当然,名言中从一个相续而言,可以说我前世是旁生的相续,现在变成了人的相续;我前几年是在家人,现在变成了出家人等等,只不过当时的数取趣29不同。但这只是未经观察的说法而已,若真正详细观察,前几年你没有出家的五蕴和现在的五蕴是一体还是异体呢?若以第四品《观五阴品》的推理分析,一体异体都不能成立,因为所谓的五蕴根本得不到,既然如此,又如何得到实质性的我呢?所以,五蕴不同而我是一体的观点

根本不合理。

 

[29] 数取趣:梵语曰补特伽罗,有情流转,数数取诸趣者。旧译曰人。玄应音译一曰:“补特伽罗,此云数取趣也,言数数往来诸趣也。”

 

◎让正见之光照亮自他

 

学习中观并非只为破斥他宗,主要是让我们反观自心,打破自相续的我执。虽然我们现在学了大乘法,但相续中可能还留存外道的邪见、小乘的见解等等,因此,运用中观理证反观自心,破除自相续中的邪见非常重要!

 

当自己有了中观正见之后,有机会也要弘扬这样殊胜的中观法。众生非常可怜,将本不存在的我执为我,无意义地流转轮回,枉受各种痛苦。

 

旁生、饿鬼、地狱道的众生非常愚昧,肯定不知无我之理,就连绝大多数人类,对于我到底存不存在也茫然无知。有时看到城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每个人都行色匆匆,都在为今世的生活而奔波忙碌,但他们对于人生最关键问题——我到底是什么样,却从来没有思考、观察过。别说普通人,就连最高学府里的专家学者、引领社会发展的科学家等,也从未以智慧分析过。

 

如果真正证悟了无我空性,就会对众生自然而然生起悲心,想要全力救护他们。就如释迦牟尼佛在《般若摄颂》中所说:“勇士所行依般若,真超三界非解脱,虽除烦恼示投生,无老病死示死殁。”尽管菩萨们从根本上已经断除了老病死,但对众生有极大悲心的缘故,仍会投生轮回并示现生病、衰老和死亡,以此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

 

◎依闻而知,依修而得

 

无我空性法门非常殊胜,世间再没有比这更殊胜的见解了,很多人依靠传承上师的加持,从理论上已经相似地通达了空性,了知我不存在。但只从理论上了知远远不够,还应实际修持,应在自相续中再三串习空性或大圆满本来清净的道理。通过串习,本来非常难办的事情也会变得容易成办,就像以前很多人都不习惯一边念咒一边用转经轮,但串习久了也就习惯成自然了。

 

如果自相续没有反复串习,即使通过闻思对空性有了一点认识,这一见解也很容易消失,难以抵挡无始以来的习气,就像在乌云密布的空中,偶然显露的太阳很快就会被云层遮住一样。如果没有实际修持,当离开上师、离开这个环境之后,很可能又恢复如初。所以,修行非常重要,如果不实际修行,口头上再会说也没有多大用。

 

希望大家每天能抽出半小时或一小时来修习空性,在平时的行住坐卧中也不要离开空性的修行,要尽量将空性的道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这样坚持几十年,修行自然会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