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105课

 

今天开始学习第二十六品《观十二因缘品》。

 

《中观根本慧论》的“论义”部分分三:一、宣说见解而顶礼;二、抉择宣说中观之见;三、忆念恩德而顶礼。

 

其中第二部分“抉择宣说中观之见”分三:一、宣说缘起特法;二、宣说缘起空性;三、证悟缘起之功德。

 

前面通过第一品至第二十五品,已经将第一个问题“宣说缘起特法”宣说完毕,今天开始学习第二个问题“宣说缘起空性”。

 

二十六观十二因缘品

 

丙二(宣说缘起空性——观十二因缘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丁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广说顺行缘起;二、对此取舍之理;三、略说逆行缘起。

 

戊一(广说顺行缘起)分二:一、能引因果;二、能成因果。

 

己一(能引因果)分二:一、能引之因;二、所引之果。

 

◎为何宣讲本品

 

无论大乘还是小乘都承认十二缘起法,但关于十二支缘起,大小乘所持的观点不完全相同。《俱舍论》中讲了小乘的十二缘起;全知麦彭仁波切在《智者入门论》里广讲了大乘的十二缘起。

 

《现观庄严论》也讲了十二支缘起,它被视为较难懂的一门。宗喀巴大师在有些论著中也把十二缘起列为难题并作了解释。格鲁派在学习《因明》《现观庄严论》时,一般都将二十僧伽和十二支缘起视作较难懂的议题。

 

本品之所以观察十二缘起,是因为没有学过宗派的人对缘起一无所知,而学过宗派的内道有实宗又往往认为十二缘起实有存在。实际在抉择胜义谛的时候,十二缘起也是无生、空性的,如佛陀云“以缘起无生,故为缘起”。为了打破有实宗这种坚固的执著,龙猛菩萨宣说了本品。

 

◎关于品关联的不同观点

 

麦彭仁波切的《中论释》中,介绍了佛护论师、清辩论师、月称论师关于本品品关联的不同观点:

 

按照《无畏论》与《佛护论》两大论著的解释,本品的品关联应为:如果对方提出:既然你已经将趋入大乘胜义之法门宣说完毕,那么现在就应该阐述趋入小乘论典的胜义法门了吧!本品的内容,即为针对以上说法的答复。

 

按照清辩论师在《般若灯论》中的解释,本品的品关联应为:如果对方提出:既然你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任何人也没有宣说过一句法,这里[经部关联]又说佛宣讲了缘起之理,这种前后矛盾的说法,难道对你们的立论不会有所危害吗?本品的内容是为了说明,我们并没有否认现象,而只是否认了“诸法以本体而存在”的观点。

 

按照月称菩萨的解释,本品的品关联应为:如果对方提出:依照你们的说法“是故经中说,若见因缘法,则为能见苦,亦见集灭道。”那么轮回和涅槃,不就分别成了顺应或者违背缘起法则的法了吗?既然轮涅无二,那么轮回和涅槃的两种现象又作何解释呢?既然有寂无二,那么世俗名言又怎么会还灭呢?本品的内容,就是为了宣说无而显现的缘起,或者是为了阐明“乃因真如法性而现见四谛”的观点。

 

虽然各论师的说法不同,但实际并没有矛盾之处。

 

庚一(能引之因):

 

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

以起是行故,随行入六趣。

 

众生因被无明愚痴所覆盖,为后世造作了三种行业,以起了这三种行业的缘故,就随业入于六趣。

 

所谓十二缘起,是以无明的因缘产生行,以行的因缘产生识,以识的因缘产生名色……这样前前产生后后,后后以前前为因,就构成顺行的十二缘起。三界中的任何一个众生,都是以十二缘起在轮回中不断流转。

 

十二缘起最初的开端是什么呢?是无明。虽然最初支是无明,但它又连接着老死。《俱舍论释》云:十二缘起是无始无终的一种旋转,并非像绳子一样有头有尾。《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讲:“所谓的轮回,如同陶师手中的轮盘、井中的水车、瓶中的蜜蜂一样,接连不断地旋转。”这样的轮回,难以寻觅其真实的开端。

 

“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尚未证悟真实义的众生,当被无明愚痴覆盖了本来的心性之后,为了后世而造作了三种行蕴。“三行”,月称论师解释为身口意三业,或者善业、不善业和不动业三种业。

 

所谓善业,《俱舍论》云:赐予安乐的业为善业;《大圆满前行》讲过十种善业18。所谓不善业,《俱舍论》云:带来痛苦的业为不善业;《前行》当中讲了十种不善业19,此外还有五无间罪等等。所谓不动业,一般指四禅八定,它是色界和无色界的因;不动业不像欲界的有漏业那样遇缘就会转到其他趣成熟果报,因为这种业为禅定所摄,不易动摇,故异熟果报的界、地都是决定的。

 

[18] 《大圆满前行》:十善业:三种身善业,不杀生:断除杀生,爱护生命;不偷盗:断不与取,行持布施;不邪淫:断除邪淫,护持戒律。四种语善业。不妄语:断除妄语,说谛实语;不两舌:断离间语,化解怨恨;不恶语:断除恶语,说悦耳语;不绮语:断除绮语,精进念诵。三种意善业。不贪心:断除贪心,当持舍心;不害心:断除害心,修饶益心;不邪见:断除邪见,当依正见。

 

众生被这三种业风吹动,在三界中不断漂泊而投生到六趣当中(有些小乘宗,比如犊子部承许五趣20,大乘一般认为有六趣21)。以十善业可投生到欲界天等善趣;以十不善业则转生三恶趣;以不动业将会转生到色界与无色界。

 

整个十二缘起可分为两重因果:一、能引所引因果;二、能成因果。第一重因果“能引所引因果”分为“能引之因”和“所引之果”。本颂主要讲述“能引之

因”,即十二缘起的开端是无明,众生被无明所覆出现了三种业,依靠这三业而流转于六趣,故无明和行是轮回最根本的因。下四颂是讲“所引之果”——识、名色、六入、触、受。

 

[19] 十不善业分三:身恶业,语恶业,意恶业。身恶业分三:杀生,不与取,邪淫;语恶业分四: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意恶业分三:贪心,害心,邪见。

 

[20] 小乘俱舍、正理、显宗、杂心等诸论皆立五趣: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人,五天。五趣中,地狱、饿鬼、畜生三者为纯恶之所趣,人、天为善恶杂业之所趣,皆属有漏,与无漏之净土相对,故总立名为恶趣。

 

[21] 大乘经中则多说六道(趣),即于五趣之外别立阿修罗,而有三善道(阿修罗、人、天)、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之别。

 

《俱舍论》等经论中也讲述了这个道理:十二缘起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它们可分为三部分,前世有无明与行二支,后世有生与老死两支,中间从识到有之间有八支,并分出了两重因果。

 

庚二(所引之果):

 

以诸行因缘,识受六道身。

以有识著故,增长于名色。

 

藏文译本颂词:

 

随诸行因缘,识受六道身;

依靠诸识故,而成于名色。

 

随着诸行业的因缘,识将受身六道;依靠诸识的缘故,先形成了名色。

 

这一颂是讲十二缘起中的识和名色。众生在流转轮回的过程中,因被无明所覆而造作了诸行;之后随着十二缘起支中的行支——善恶等业的因缘,而受身六道成为天人等众生之识;在诸识形成之后,依靠诸识又形成了受、想、行、识四名蕴422,以及凝酪23、膜疱等色蕴。依前前产生了后后。

 

所谓“名”,是指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这样无有阻碍、无有直接的形成、不能现量见到但却存在的法。比如,中阴身没有色蕴,但它有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因此可称之为名。所谓“色”,是指身体、手脚等尚未真正形成之前的凝酪等。比如,一个人因为无明未断的缘故,造了转生人道的业,当他死亡之后,心识依前世的业而转生到中阴,形成了中阴身,此为“名”,之后投为人胎形成了“色”。

 

◎其他论典的解释

 

《俱舍论释》云:“名色:从结生刹那起到显露出六处之前的五蕴,名是指受想行识,只有名称无有阻碍故;色则指凝酪等。”

 

[22] 四名蕴:受、想、行、识四者集聚成蕴,即意身。谓身心两分中之属于心之一分者。

 

[23] 凝酪:胎藏五位之第一位或结胎第一七日。父精母血初成,凝酪尚未形成薄膜。亦名芥子位或羯罗蓝位。

 

《显句论》云:“此等诸法,皆如色法与影像之理。若最终死亡之诸蕴毁灭,则仅于第一刹那,即如同秤杆两端之高低般形成所生之诸蕴,且随业力趋往之方向而受生。是故,于母胎中识蕴闷绝之时,识蕴之果法——名色亦由此而生……”意思是,众生这一世的五蕴刚刚灭尽,后世的识蕴就开始出现,这个过程是同时的,就像色法和其影像是同时的、秤杆一边高的同时一边低一样。之后,随业力趋往之方向而受生,当意识刚刚进入母胎的时候就昏厥了,此时识蕴之果法——名色亦由此而生。

 

有情受生有四种情况,《显句论》中主要讲了胎生的过程,关于其他三种——卵生、湿生和化生的过程,印顺法师的《中观论颂讲记》中引用了《解深密经》的教证进行说明,经云:“于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堕彼彼有情界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湿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于中最初一切种子心识成熟……”

 

◎依“心识”受六道身

 

了知我们在六道中流转的时候,是“识”受六道身这一点很重要。众生命终之时色蕴就要被舍弃,身体并不随业力而在六道中不断流转,但识蕴并不像身体那样被抛弃,而是随着前前的行支而不断产生,之后入胎形成了后世的色身。《阿难入胎经》中说:如果识未入胎,那么凝酪等后面诸支不会形成,只有心识入胎,凝酪等才能形成。

 

◎心的直接因是心

 

心识最初从哪里产生的呢?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它是有神论和无神论辩论的焦点。世间学者关于意识和精神方面的研究也相当多,但以佛教观点来看,心识并非从身体中产生,而是由前面的心识产生。按照因明的观点,任何法都是从它同类物质当中产生,不可能从非同类物质中产生,也就是说,诸法都是依靠它的直接因——同类因而产生。同样,心的本性是明清的24,它的来源只能是同类明清的法——前面的心,而不可能从无情法中产生,因为无情法是非明清的本性,非明清之法不可能产生明清的心。如果一直这样追溯,就会了知心是无始无终的。

 

[24] 因明《释量论》和《量理宝藏论》当中都认为,心的本体是明清的。

 

名言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心并非像唯物论所说,是从暂时的四大聚合中产生的,心只能依靠它同类的因——前一刹那的心而产生。虽然这个问题极其关键,但愚者一般都置之不理,觉得无所谓,世间智者虽然思考过,但对于遇到的难题,仅依世间理论根本解决不了。事实上,只有依靠佛教,尤其因明《释量论》和《量理宝藏论》中的推断,才能真正解开他们心中所有的疑惑。

 

有一本叫《僧侣与科学家》的书,作者是法国人马修·李卡德。他以前是分子生物学博士,后来到印度、不丹、锡金等很多地方求学佛法,之后在顶果钦哲仁波切面前出家,追随顶果钦哲仁波切十二年,并担任仁波切的外交翻译。有些道友可能看过他的另一本颇具影响力的书——《僧侣与哲学家》,书中他以出家人的身份与哲学家的父亲展开对话。据说这本书已经译成了18种语言。

 

写完《僧侣与哲学家》之后,他又写了《僧侣与科学家》,书中记录了他与美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郑春淳教授的深入对谈,探讨宇宙及人生的奥秘。这本书中间有一段内容专门讲前世今生,把心识问题分析得非常清楚。书中引用了一位大德的观点:佛教中最可靠、最有说服力的就是两种因:直接因和间接因。直接因对事物本体的形成有决定性影响,而间接因对事物的差别有影响。心的直接因是前刹那的心,前刹那心的因又是再前

刹那的心……

 

关于这个道理,也可以用比喻来说明:木材、火石等因缘聚合之后会燃起火,而火的直接因应该是火分子,其他只是一种间接因。如果没有火分子,即使所有的间接因缘都具足,也不可能燃起火。而火的直接因——火分子这种原始物质,无始以来都存在,这从化学角度分析也是成立的。又如,青稞的直接因(近取因或亲因)是青稞种子,因为青稞种子当中才有直接产生青稞的能力,而地、水、火、风等虽能影响青稞的生长,但都只是间接因(俱有缘)。而青稞种子的根本因又是前面的种子,所以可以无穷无尽地追溯下去。

 

所以,心的因也是心,在无始的轮回中,心的因也是无始无终的。

 

◎无明只是忽现

 

那无明是否是产生心的因呢?实际上,无明只是忽然出现的。为什么这样讲呢?明朗大师在他的《大幻化网总疏》中说:我们这颗心相当于铁,铁放在潮湿的绿草中很容易生锈,无明就如同锈一样,是依靠一些因缘忽然出现的。名言中铁的性质肯定不是锈,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清楚。

 

所谓的心,如果按照密宗较高的见解,就是本具的光明本性,但显宗并没有这样讲,按照显宗《释量论》的观点,心的本体是明清的,众生这种明清的心从初始到现在一直不断产生。

 

◎依佛法才能了知生命奥秘

 

佛教当中因明、中观的推理非常具有说服力。刚才《僧侣与科学家》里提到的郑春淳教授,是美国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曾在弗吉利亚大学任教。他没有接触佛教之前,对佛教所说的前世今生、六道轮回等观点比较排斥,但在遇到一些上师并闻思了因明等佛典之后,通过自己亲自论证,最后已经心服口服。

 

佛教宣说的生命观最可靠,没有任何值得怀疑之处,因为其推理无懈可击。我只是担心有些人因为智慧不够或不习惯这种推导方式,又没有通过辩论把很多问题辨析清楚,致使难以从疑网中摆脱出来。

 

作为佛教徒,必须清楚自己生命的源头,因此学习十二缘起非常有必要。很多道友以前都受过唯物论的熏染,对生命真相一无所知,以致在学习《释迦牟尼佛广传》时产生了很多疑惑,觉得佛陀怎么会转生成这么多不同身份的众生啊?实际上,我们在轮回中所经历的生死不可计数,宿世所造之业比海水还要多。依靠佛教来研究深奥的生命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