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89课

前面“宣说缘起特法”科判分三:一、宣说主要特法;二、宣说其他特法;三、断除太过。其中第二部分“宣说其他特法”从法我空性、人我空性、有实法为空性、时间为空性、轮回为空性五个方面已经做了抉择,今天开始宣讲第三部分“断除太过”。

 

丁三(断除太过)分二:一、断除无有四谛之太过;二、断除无有涅槳之太过。

 

有实宗向中观宗发出两大太过:一、无有四谛不合理;二、无有涅槃不合理。中观宗首先破除对方第一个太过。

 

二十四观四谛品

 

戊一(断除无有四谛之太过——观四谛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己一(以理证广说)分二:一、宣说对方观点;二、破彼等观点。

 

◎本品缘起

 

前面中观宗从五个方面将万法抉择为空性之后,对方争论说:你们中观派居然敢说“一切所知都无有自性”,从而遮破了一切诸法,这显然不合理,如此一来,就无可避免会有苦、集、灭、道四谛不存在的过失。然而,佛法的精髓就是四谛法,如果把这些修道不可或缺的善妙之法全部遮破,就与外道所持的断见无有差别了。

 

对方这一太过不能成立,因为很多佛经都说过无有四谛的道理,如经云:“文殊见诸行无生故,而了知痛苦……”。为了彻底排除众生的困惑、解答疑难,龙猛菩萨宣说了本品。

 

◎谁为所化

 

很多大德认为,本品并非针对世间人和外道徒。因为,世间人和外道对四谛一无所知,根本不知整个世间是苦谛,一切痛苦的来源是集谛,要断除集谛必须现前灭谛,要现前灭谛必须依靠道谛,所以对其宣讲无有必要。

 

本品应该是针对那些学了佛法,但学得不究竟、尚未通达空性的内道行人宣讲的,比如,小乘宗和部分唯识宗修行人认为苦集灭道真实存在,对此始终持有坚固的执著。对他们而言,宣讲这一品非常有必要。

 

◎远离断无

 

关于四谛等不存在的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避免堕入断无的陷阱。所谓不存在,是从胜义究竟实相角度而言的,在名言当中,在我们的能取所取未消于法界之前,应该承认四谛是成佛之因,承认其以如梦如幻的方式无欺存在。

 

我很担心有些人没有真正理解二谛,一听说苦集灭道、三宝、业因果都不存在,自此便不再约束自己的行为,过得非常“潇洒”(众笑),觉得身心自在、任运自成了……如果这样放任自己,无视业因果,将会堕入极其可怕的恶趣深渊。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真正分清二谛。

 

首先,对方从六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庚一(宣说对方观点)分六:一、无有四谛之过;二、无有有境智慧之过;三、无有八果之过;四、无有三宝之过;五、无有因果之过;六、无有世间名言之过。

 

辛一(无有四谛之过):

 

若一切皆空,无生亦无灭。

如是则无有,四圣谛之法。

 

如果器情世界所摄的一切万法都是空性,无生亦无灭,就没有苦、集、灭、道四圣谛法了。

 

有实宗向中观宗发出太过:如果你们想建立“内外诸法皆为空性”的理论,那么一切万法都如同石女的儿子一般,首先不会产生,最终也不会坏灭;如果无生无灭,就不会有苦集灭道四圣谛法了。如果失坏了四谛法,会有极大的过失,因为这是释迦牟尼佛所亲证的真理,很多佛经都宣讲过。

 

◎为何叫四圣谛

 

四谛也叫四圣谛,“圣”即圣者之意。为什么叫圣谛呢?《显句论》云:“由于只有圣者前才真实,因此安立为‘圣谛’。”

 

灭谛和道谛是圣者断除烦恼的所证和所修,故而称圣谛非常合理,但苦谛和集谛为何也叫圣谛呢?因为,虽然苦谛和集谛从其自本体来讲是有漏法,不应说是圣者的无漏法,但因为五蕴痛苦的本性(苦),以及它的来源——业和烦恼(集)这二者都是圣者所见,即只有圣者才能通达,并非凡夫所能了知。从圣者才能通达、证悟、断除的角度来讲,苦、集也属于圣谛。

 

◎为何圣者才能通达苦、集

 

本来五蕴都是痛苦的本性,但凡夫人因为被无明病患所蒙蔽,没有敏锐的觉受,故而根本不知五蕴是苦,就像有些人因为生病,把苦味反而执为甜味一样。而圣者对于五蕴是苦的道理完全通达,并深知苦的来源是集谛。《显句论》引用教证说:“手掌有一毛,众人皆不觉,唯有入眼时,方生不乐恼。凡愚如手掌,不证行苦毛,圣者如眼目,亦生细微意。”意思是,若将一根细毛放在手掌上,众人都感觉不到,但若落到眼睛里面,则马上就会知道。在这个比喻中,手掌代表凡夫,眼睛代表圣者。

 

《显句论》中对方提出一问:凡夫人也经常感受痛苦,也以苦受而肯定地说是苦,为何说圣者前苦才是圣谛呢?

 

因为,受蕴只是五蕴之一,仅仅通达受蕴是苦是不足够、不完整的,所有五蕴都应了知为苦,而五蕴苦苦、变苦、行苦的本性只有圣者才能彻知,并且知道产生痛苦的因具有爱、业和烦恼的法相,它称为集。因此,苦谛、集谛被称为圣谛。

 

◎圣言是最殊胜之教授

 

对于凡夫一无所知的很多道理,圣者们都一清二楚。凡夫就像孩童一样,对一切事理茫然无知,只关心眼前的快乐享受,而圣者就像大人,对于诸法的真相了然于心。很多时候,即使圣者告诉世人生活的真实本面——苦,世人也无动于衷,只有自己得到圣果时,才会真正明了圣言的殊胜意义。

 

同样的道理,我们因被无明遮障,根本不知闻思的重要性,只有得圣果时才会真正明白听法的意义,就像对于十几岁的小孩子,尽管家长老师们再三叮嘱:“一定要好好学习啊,这对将来很重要……”但这时小孩根本不懂读书的重要性,只有当他长大后才会明白读书的意义。

 

从了知世间真理的角度考量,也可以明白这种差别。比如,我们闻思佛法之后,都会相信因果、前后世等名言真理,智慧比世人要成熟一些,对于世间诸多现象也很容易理解,而世间人对很多问题都疑惑重重,很难从迷网中拔出来。

 

辛二(无有有境智慧之过):

 

以无四谛故,见苦与断集,

证灭及修道,如是事皆无。

 

因为没有四谛的缘故,见苦谛、断集谛、证灭谛、修道谛,这些事都不存在。

 

对方提出:如果由集而生苦,以道而灭苦这四圣谛法不存在,则了知苦谛、断除集谛、修持道谛、现证灭谛,在任何时候也不可能成立,但这不合理,因为佛陀曾劝告世人:此是苦,汝应知;此是集,汝应断;此是灭,汝应证;此是道,汝应修。《俱舍论》亦云:“一切真谛说四种,苦集如是灭与道。彼等自体亦复然,彼之次第依现证。”可见,你们的说法根本不合理。

 

◎四谛的体相

 

苦谛是指五蕴。五蕴是苦苦、变苦、行苦的本性,因为众生恒常为无常患累所逼恼,故而名为苦。众生依靠无常的五蕴,会接连不断地感受痛苦,在轮回中一直流转。

 

集谛是指业和烦恼。当依靠善知识的教授,见到轮回和五蕴或者说器世界和有情世界,都是痛苦的本性之后,进而就会了知痛苦的来源是集——业和烦恼。所谓业,分为有漏业49和无漏业50、十善业和十不善业、五无间罪等等;所谓烦恼,可分为六根本烦恼,或者十根本烦恼、二十支分烦恼等。

 

[49] 有漏业:指不离烦恼过非之诸善恶业。在黑白等四业中,以招欲界恶果之黑黑业、招色界善果之白白业及招欲界善果之黑白业等三业为有漏业;非黑非白业断尽前三业,是为无漏业。[俱舍论卷十六]

 

[50] 无漏业:能灭尽断除黑、白、杂三业与异熟的业是无漏业。非黑,非白,不生异熟果,不属于界,是对治法。——《俱舍论释》

 

如果不想受苦,就必须断掉集谛,即把苦的根本断除,就好比不想要毒树的果,就必须断掉毒树的根一样。集谛依靠什么方法断呢?必须依靠道谛——见道和修道此二道来断。

 

修道究竟也就现前了灭谛。现前灭谛之时,业和烦恼已连根断除,不会再有复还、回流的现象,由此而获得了解脱。

 

对方认为,佛教中最根本的修法就是四谛法门——见苦谛、断集谛、修道谛,最后现前灭谛(即得到阿罗汉果位),这是佛教公认的修行步骤和次第,如果连这都予以否认,你们中观宗所秉持的是多么可怕的见解啊!

 

在本品的开头,龙猛菩萨先把对方观点全部罗列出来,之后再一一观察、遮破,所以后面的任务会比较重。

 

下面是对方第三个责难——无有八种果之过。

 

辛三(无有八果之过):

 

以是事无故,则无有四果。

无有四果故,得向者亦无。

 

因为四谛不存在的缘故,就不会有四种圣果;四果缘故,得四向的圣者也不存在。

 

对方又提出:如果四谛法不存在,那么四种圣果——预流果、一来果、无来果和阿罗汉果也不应该有;如果没有四圣果,则安住四果者以及获得四向者也都不会有。

 

沙门四果是指预流果、一来果、无来果和阿罗汉果,四果再加上四向(预流向、一来向、无来向和阿罗汉向),就是此处所说的八果。按照小乘观点,沙门四果可以对应见道、修道以及无学道,而这些都离不开四谛。所以,如果四谛不存在,四果四向都无法安立。

 

◎介绍四果

 

一、预流果。它是见道位,一般见道分十六个刹那,前十五刹那是预流向,第十六刹那才得预流果。见道之后开始修道,在十六刹那以后,所证方面,已经证了所有四谛法;所断方面,修道所断共分三界九地,每一地又分九品;欲界烦恼分为上中下三品,上中下各自又分为上中下三品。一般而言,获得预流果时,欲界一至五品的烦恼已经断除。

 

二、一来果。“一来”指还要再来欲界一次,获得一来果时,前六品烦恼已经断尽,后三品还未断。

 

三、不来果。获得不来果时,欲界的九品烦恼已全部断尽,但上面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尚未断尽。“不来”是指不再来欲界,因为声闻缘觉不像菩萨一样有发愿力,会乘愿再来度化欲界众生,他们一味追求自己的安乐和涅槃,所以当断完欲界九品烦恼之后,便永远离开了欲界,再也不会回来,故叫做不来果。

 

四、阿罗汉果。当把欲界、色界、无色界的烦恼全部断尽之后,就获得了阿罗汉果。按照大乘观点,阿罗汉断尽的只是烦恼障,相续中还有所知障。

 

◎介绍四向

 

一、预流向,是指尚未获得预流果而正在趋向于它,也就是说,见道位第十六刹那已经证悟了预流果,预流向是住于见道位十五刹那,将要遍证四谛的境界。

 

二、一来向包括预流果,是指预流圣者正趋向一来果、还未得到一来果的状态。它已超越预流果而趋向于后果。也可以说,前前的果是后后的向。

 

三、不来向包括一来果,是指获得一来果后正在前往不来果的圣者。

 

四、阿罗汉向包括不来果,是指获得不来果后正在前往阿罗汉果的圣者。

 

四果四向是声闻承许的八种圣贤。按照小乘观点,要想获得这些圣果,必须先知道苦谛,然后了知苦谛的来源是集谛,要断集谛必须依道谛,在修道过程中,八种圣果会依次现前,最后获得无学道阿罗汉果。整个过程必须按照这种次第进行。如果四圣谛不存在,那么住于四果的圣者就不会存在;如果四果圣者不存在,也不会有住四向者。

 

关于小乘所许的八果,《显句论》中阐述得非常广,几乎都是《俱舍论》中的观点,里面还讲了圣者之间的辩论,大家可以参考。

 

下面宣讲对方的第四个责难——无有三宝之过。

 

辛四(无有三宝之过)分二:一、广说;二、摄义。

 

壬一(广说)分三:一、僧宝不存在之过;二、法宝不存在之过;三、佛宝不存在之过。

 

癸一(僧宝不存在之过):

 

若无八贤圣,则无有僧宝。

 

如果没有八种贤圣,就不会有僧宝。

 

对方认为:如果获得四果与四向的八种圣贤补特伽罗不存在,就无有皈依三宝当中的僧宝了,这将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可能有人产生疑问:为什么说没有八种圣者,就不存在僧宝了呢?应该还有吧,比如很多寺院都有比丘僧团、沙弥僧团等。

 

◎何为僧宝

 

此处对方意指会有圣者僧不存在的过失。僧宝分为凡夫僧和圣者僧两种。从凡夫僧的角度讲,四个比丘就可以称为僧众,但真正的僧宝是指圣者僧。如《宝性论》云:“佛法僧界觉,功德佛事业,略摄全论体,此七金刚处。”这里的僧就是指具足二智不复退转的圣僧,比如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相续已经真正转依51了。在《毗奈耶经》中,佛陀也提及过大比丘、大僧众等。

 

[51] 转依:佛教用语,大乘佛教瑜伽行派指阿赖耶识断除烦恼和所知障的种子,转换成涅槃和智能的清净种子。因为阿赖耶识是一切烦恼和解脱的依据,所以转换阿赖耶识的性质谓之转依。

 

《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也对此阐述过,如云:“共同小乘中承认……僧众有凡夫僧众与圣者僧众两种,凡夫小僧为沙弥、沙弥尼及居士,是众生之福田故;大僧为具近圆戒者,即是说比丘为大僧众,四位比丘以上称为僧众;圣者僧众是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

 

从这个教证当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凡夫小僧当中包括了居士。以前,法王如意宝不确定居士与学院僧众一起应供是否如法,后来根据《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的这个教证,确认居士也是众生的福田,也应该成为应供处,所以后来学院便开许居士也可以应供。《释迦牟尼佛广传》中也说:“天人妙衣饮食等,恒沙劫中供众生,不若布施一居士,一日所获功德大。”可见,在家人若对居士供养,功德也是非常大的。

 

癸二(法宝不存在之过):

 

以无四谛故,亦无有法宝。

 

因为没有四谛的缘故,也不会有法宝。

 

对方又提出:如果四圣谛不存在,则法宝也不应该存在。

 

◎何为法宝

 

最究竟的法宝是指相续中获得了灭谛。如《俱舍论释》云:“皈依法是指皈依唯一的涅槃灭谛。”印顺法师的《中观论颂讲记》亦云:“法宝最究竟的,即是寂灭的实相。所以法宝有深刻的内容,不是口头的几句话,书本上的几个字。”

 

但从广义角度讲,大小乘都承许法宝包括教法和证法。比如,如果没有明白《金刚经》的经义,那么《金刚经》只算一种教法法宝,但若通达了其中含义,并且相续中获得了《金刚经》所讲的如幻如梦境界,就获得了证法法宝。证法在自相续现前的助缘是教法,即依靠教法可以现前证法。此外,道谛也可以称为法宝,因为道谛是现前灭谛的因。

 

总之,对方认为:如果苦、集、灭、道四谛不存在,那么对道谛进行诠释、帮助灭谛显现的教法法宝就不可能存在;如果没有教法法宝,也不会有灭谛——证法法宝。

 

癸三(佛宝不存在之过):

 

以无法僧宝,亦无有佛宝。

 

藏文译本颂词:

 

若无法僧宝,岂能有佛宝?

 

如果没有法宝和僧宝,怎么能有佛宝呢?

 

对方继续发难道:如果所领受的圣法与领受者僧宝二者都不存在,则其果法——佛宝怎么会有呢?

 

◎为何说无法宝和僧宝,即无佛宝

 

《显句论》中云:“世尊先前也必定趋入某一果,由于是住果者,因此世尊也属于僧宝中。如果无有僧宝,必定无有佛出有坏。或者,佛陀摄于属无学者的僧宝中。有些人说:佛陀出有坏等称为比丘僧的缘故,出有坏摄于僧宝中。”

 

《释迦牟尼佛广传》中记载,佛陀在因地布施身肉以后,以谛实语能令身体马上恢复如初。由此可见,佛陀以前一定当过圣者(圣僧),否则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虽然凡夫中也有以大悲心布施身体的,比如,阿底峡尊者的上师达玛绕杰达当凡夫的时候,因为大悲心非常强烈而布施过身体,但只有圣者才能做到让身体马上恢复。

 

既然释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必定当过圣者,即得过沙门四果中的一种或者一地以上菩萨果位而成为僧宝,那么相续中所修持的法宝也必定具足。由此推知,如果法宝和僧宝不存在,佛宝也就不可能存在。

 

实际上,佛宝本身即是僧宝和法宝。首先,佛陀已经修道圆满,故可以摄属于究竟无学的僧宝中,佛经也讲,得地者就是所谓的僧众;其次,佛陀已证得究竟灭谛,所以也是究竟的法宝。

 

鉴于以上原因对方认为:如果四谛不存在,那么僧宝、法宝都将不复存在,这样佛陀的来源又是何处呢?

 

显而易见,你们中观宗的观点完全不合理。

 

◎分清二谛,方解圣道

 

若从名言角度讲,对方的观点确实可以成立。然而,中观宗并未遮破名言中的四谛、三宝,只是在抉择胜义谛时才遮破了一切。在观察的时候,一定要会区分胜义谛和世俗谛。

 

很多人没有学过《中观根本慧论》这样的中观论典,解释《金刚经》等般若经典时非常困难,讲解《华严经》更是困难重重,一方面要将万法全部空掉,另一方面三宝、因果等又不能空。如果不分二谛地说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则显然互相矛盾,但如果善于区分二谛,胜义中将万法抉择为空,名言中承许万法显现不灭,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如果像小乘宗一样闻思不究竟,只知佛陀一转法轮的教义,对于《中观根本慧论》等二转空性法完全不解,就会觉得如果万法皆空,不仅四谛、沙门四果、三宝会被摧毁,乃至因果等一切名言法都会灭尽无余,这样否定一切太可怕了,已经成了地道的断见派,相续中难免不生这样的邪见。所以,一定要通达空性的真正含义,以区分二谛的方式来抉择。

 

现在我们正在学习《释迦牟尼佛广传·布施品》,里面讲了很多佛陀在因地发心、布施的公案。虽然胜义中万法皆空,但名言中并非一切都不存在,应该随学释迦牟尼佛广行六度万行。虽然于凡夫而言,完全按照佛陀的诸行去做非常困难,但作为后学者,一定要尽力效仿。如果觉得佛行佛的菩提道,我走我自己的道,自相续与法背道而驰,则是非常不应理的。

 

壬二(摄义):

 

如是说空者,是则破三宝。

 

这样宣说空性的人就破坏了三宝。

 

对方认为:如果像“佛宝等诸法皆空”这样宣说空性,则完全是对三宝的破坏。这岂不断了众生的慧命吗?

 

《显句论》中详述了对方的观点,论云:“难以获得的缘故,偶尔出现、福德浅薄者不能值遇的缘故,价值连城的缘故,称为佛法僧宝,如果声称空性之义那就破了三宝。”意思是,人身极为难得,即使得到人身,如果福德浅薄,也很难值遇佛法僧;因为难值难遇、价值连城,故称其为三宝。如果否认三宝存在,就无法在众生心田上播撒解脱的种子,如此也就断了他们的善根和慧命。因此,对方认为中观宗的见解非常可怕!

 

下节课对方发完剩下的两个太过之后,中观宗就开始一一破斥。希望大家今晚好好思考一下,看看自己能否对有实宗的太过做出合理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