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闻思切要

 

第19节 年轻人闻思重于修行

 

一些年轻的小僧人说:“现在就应该修行。像我们这样的深山太愦闹嘈杂了,修行不会成就的。为此,我要去一个寂静的地方修行。”

 

但实际上,年轻人不应该太急于修行。华智仁波切曾说:“少年修行、老年求学,是很难弘法利生的。”作为一个濒临死亡的老年人,如果重新开始闻思,当然会有闻法的功德利益,但除此之外,要达到自利断除增益、他利弘法利生的目标,真的很难。在二三十岁的青春阶段,着急忙慌地修行,是不会走上正轨的。年轻人很容易跟着外缘跑,一个人打坐也不会善始善终,不会有很大的利益,不如在具相善知识和金刚道友等人面前进行闻思,正确无误地了解正法。老年人奋力读书、年轻人拼命修行,这两者都是错误的。

 

(听打稿,仅供参考)

 

第4章 闻思切要

 

  • 第19节·年轻人闻思重于修行

 

一些年轻的小僧人说:“现在就应该修行。

 

去闭关啊,就经常跑到修行班去,有些刚来都是要去。年轻的,不到三十岁的,跑到净土宗去了,真的好意思啊,跟那些老年人一起,一个年轻人,什么问题啊?法师也是什么都不排斥,就装着不知道一样的,可能他在老年人当中有点待不住了,所以看到一两个年轻人就默默地答应了。这样的话也没必要。

 

法王在这里说,有些年轻人说他要去修行,要闭关。

 

像我们这样的深山太愦闹嘈杂了,修行不会成就的。为此,我要去一个寂静的地方修行。”

 

上师面前敢这样说吗?可能,不知道,有些,法王面前还是会有敢说的人。

 

但实际上,年轻人不应该太急于修行。华智仁波切曾说:“少年修行、老年求学,是很难弘法利生的。”

 

这句话是法王经常引用的,少年人去修行,老年人去求学。一个牙齿都没有,然后讲因明里面的,“三相推理,三相推理里面的第一个推理是怎么做的呢?”这样的话还是……老年人去参加因明班,年轻人参加净土班是大错特错,知道吧?

 

作为一个濒临死亡的老年人,如果重新开始闻思,当然会有闻法的功德利益,

 

听了法的话,肯定有功德。

 

但除此之外,要达到自利断除增益、他利弘法利生的目标,真的很难。

 

所以我们还是,人的年龄的话,就已经固定在那里,我们也是现在已经固定完了,没办法。但有些年轻人真的,一直在老年人的班里面待着,年轻的时候进入老年班,现在都已经老了,有些也有这样的。我都认识的好多人都也是这样的,后来也没说,算了吧,反正老年人当中,现在也该老了。

 

然后有些老年人的话,一直是在什么闻法班呐、因明班呐、俱舍班呐,然后一个牙齿都没有,还学俱舍俱舍,还在学俱舍……

 

在二三十岁的青春阶段,着急忙慌地修行,是不会走上正轨的。

 

你看,二三十岁,法王说二十岁、三十岁去闭关、去修行的话,早了一些。我们有些道友还是,至少是四十五岁之前都是好好地闻思,五部大论呐,以后不一定有机会。修行的话,如果人生还是有一点时间的话,可以自己修行的,因为修行不需要什么嘛,自己断除增益以后的话,自己可以修。

 

年轻人很容易跟着外缘跑,一个人打坐也不会善始善终,不会有很大的利益,不如在具相善知识和金刚道友等人面前进行闻思,正确无误地了解正法。

 

这个机会还是很难得的,所以我们,凡是大家也想想,虽然声音不是法王的,但是这些语言、文字都是法王说的,原原本本地翻译出来的。如果法王真的在当场的话呢,除了这个以外没有什么说的。我们依止了这么多年,也是基本上说这些。说完了以后我们有些人是得到一点利益,我们有些人是没有得到利益,这样就过了。

 

老年人奋力读书、年轻人拼命修行,这两者都是错误的。

 

法王说的,不是我说的。他这里“读书”是指的闻思的意思。

第20节 闻思需切要

 

华智仁波切说:“如果以闻法成熟相续,则没有一个像闻法这么大的功德,如云:闻法利后世,布施亦不及。”也就是说,上供下施也比不上闻法更有利。

 

如果闻法不切要,那么就应了无等达波瓦大师所说的:“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由此可见,如果闻法不切中要点,就会成为不见自过只观他过、偏袒宗派、谤法谤人的因,那么你闻法不仅没有意义,反而会成为堕入恶趣的因。所以,我们耍谨慎再谨慎,对佛法和持教大德要有信心、要观清净心,看能不能为珍贵的佛法做一点贡献。

 

从世间人规来看,我们嘴里有吃的、身上有穿的,这都是源于佛法的恩德。如果没有佛法,我们取“上师”和“善知识”的名称也没有意义,这也是珍贵佛法的恩德。从后世来看,我们很难一再地遇到妙法,就像《入行论》说的那样:“犹于乌云暗夜中,刹那闪电极明亮,如是因佛威德力,世人暂萌修福意。”也就是说,正法千载难逢,诸经藏中广泛宣称佛陀出世极难、遇到正法极难。现在,我们遇到了正法,看能不能对佛法做出一些贡献。

华智仁波切说:“如果以闻法成熟相续,则没有一个像闻法这么大的功德,

 

闻法的话,要成熟自己的相续嘛,在这个世界上是没有闻法这么大的功德。

 

如云:闻法利后世,布施亦不及。”

 

闻法利益后世那样,布施,本来是菩萨六度当中很重要的,但也没有这么大的功德。

 

也就是说,上供下施也比不上闻法更有利。

 

如果闻法不切要,那么就应了无等达波瓦大师所说的:

 

“闻法不切要”的意思是听了很多的,但是有些是听听听,最后都变成了一个诽谤别人的,说别人的过失。

 

我们有一种不太好的说法叫做:“学好了因明爱诽谤,学好了俱舍爱生邪见”还是什么的,也有这样的,因为因明学好了之后经常爱诽谤,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然后俱舍学好了以后的话呢,又很容易产生这里也这样的,那里也这样的,如果没有正确的见解的话呢,很容易生邪见的。

 

闻法切要,这个很重要,有些人真的闻法特别到位,自己成熟自己的相续,越来越堪能、调柔。有些人闻着闻着,最后都是给别人吵架的时候很会的。所以以前的有一些格西最后堕入地狱的时候,有些上师给他超度的时候,他就开始在中阴身的时候给他辩论,说是:“你这个超度者也不成立,我这个中阴身也不成立……”也有这样的公案,

就这样的。所以说,有时候自己,因为自己的这种相续一直是被语言,外面的形象,没有引入正道。这样的话,你看达波瓦仁波切,这个《前行》里面也有。

 

“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成恶趣因。”

 

我们如果没有如法地行持的话呢,那依靠正法最后自己都是堕入恶趣。其实堕入恶趣的话,不用佛法,但有些是真的依靠佛法来堕入恶趣的。因为他在学佛法的时候……

 

那天都是我看到有一个藏族老头子,他是经常爱说一些邪见的,他一边抽烟:“你看你看,有人说抽烟堕地狱,你看我没有堕地狱吧。你看你看,我堕了地狱没有?”这样的邪知邪见的话,谁也不会……

 

就是我们藏族人当中的话,现在很多有一些人吧,也有各种各样的这样的人。所以说还是很可怜的,一方面是自己应该是在智慧各方面都是,还是有局限性嘛,但另一方面的话,我们有一些可能闻法,他们什么事情都是会说一点,口才还不算特别好,但是说邪知邪见方面还是有一点口才。

 

那这样的话,法没有入于心的话,我们闻思的人真的也要注意。我也经常观察他们辩论这些,但基本上语言是比较正确的,这个倒是,但是从来没有诽谤大德们,说因果不存在啊,这些即便是你心里想的话呢,在《中论》当中说的话,也许可能造了很大的业。

 

由此可见,如果闻法不切中要点,就会成为不见自过只观他过、偏袒宗派、谤法谤人的因,那么你闻法不仅没有意义,反而会成为堕入恶趣的因。

 

我们讲了《大乘方广总持经》,当时我觉得我们刚开始很多人都不闻法,可能要学一下,以后看看,尤其是他们刚开始学加行的时候。刚开始学加行的时候都有一点,对佛法很有信心的,那个时候就知道,哇,谤法有那么多的过失啊。以后的话看看,我们从入门的时候,不然一辈子就开始谤法谤法谤法,最后看的话……我们去年学的时候,很多人都特别后悔,“哎哟,我好像,如果刚开始学的话,可能比较好一点……”法王也是传的时候很晚年,晚年的时候传的《大乘方广总持经》,这个时候法王他自己也是发愿以后不谤,但这个是显现的。

 

其实我们很多人应该是看看,不然的话闻法不切要,这个是有点麻烦的。看起来好像你就什么都懂,但实际上法没有融入心,甚至依靠你的辩论、依靠你的口才、依靠你懂得的佛教,我们现在有些人,包括佛教徒当中有些人生邪见的时候,跟金刚道友,听说吵架还是邪见比较重的人说得很厉害的:“啊,不怕破誓言,破誓言不容易破……”就各种各样的理由,似是而非的,他举得出来嘛,因为听过这些,那这样的话,自己又没有恐惧心的话,更什么都会说出来。

 

所以没有闻法的话,他连这个都不会说,可能也不会造这个业,因为闻了法以后,基本上是这样的。所以以前为什么《百业经》里面有很多法师堕落啊,尤其是前面讲经说法,迦叶佛时代的很多讲经说法的那些法师,堕地狱里面比较多的原因,他们口才是很好的,但是法没有融入心,这样的原因,依靠自己的口才,依靠自己的辩才,然后开始诋毁佛教,甚至可能诽谤佛教,诽谤高僧大德。这样以后,自己没有清净观真的很危险的。这个大家也要看一下。

 

你看法王在这里确实讲得很重要的。

 

所以,我们耍谨慎再谨慎,对佛法和持教大德要有信心、要观清净心,看能不能为珍贵的佛法做一点贡献。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