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密钥》88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下面讲非颠倒不实有或者说是不存在的。

 

若我常乐净,而实无有者。

无常苦不净,是则亦应无。

 

前面讲,如果常乐我净是实有的,那么常乐我净应该变成非颠倒,对方不敢承许常乐我净是实有的,转而承许常乐我净是实无有,它的确是不存在。“若我常乐净,而实无有者。”如果常乐我净不存在,的确是没有常乐我净。“无常苦不净,是则也应无。”那么观待于颠倒的非颠倒,也不应该存在了。

 

也许有人会想,常乐我净的法的确是属于非理作意,是属于增益出来的一种执著分别念,而无常、苦、无我、不净应该是名言的实相,而且很多阿罗汉也是完全证悟了这种本体,它是一种清净的所证。如果说我常乐净不存在,无常苦不净等也就不存在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对此进行分析。

 

在名言当中可以说,实际上常乐我净是不存在的,而无常、苦、无我、不净是名言的实相,应该是存在的。但是所谓的存在也是暂时的存在,它是对治众生执著常乐我净的实有分别念而引发的一种方便修法。的确从暂时的角度来讲,了知或者现前安住无常、苦、无我、不净状态的时候,相续当中常乐我净的分别念就没有立足之地了,肯定会被完全遣除掉。

 

但是无常、苦、无我、不净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因为颠倒和非颠倒是相互观待的法,如果一个存在,另一个就可以存在;一个不存在,另外一个就不存在。二者是观待的缘故,就不会出现一个法存在的时候,另一个法不存在的情况。尤其是此处所讲,如果常乐我净是属于非理作意,属于迷乱法而的确不存在,那么无常、苦、无我、不净也不应该存在。

 

前面我们讲过很多次的比喻:如果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大象,就不会出现所谓的无象。如果有象,就会有大象死亡、大象走了等无象的安立;如果从来就没有象,象也好,无象也好,这两种概念都不应该有。同样,我们现在抉择究竟实相,常也好,无常也好,实际上二者之间是相互观待的。所谓无常是指什么?就是无有常有法的意思,常有法不存在叫作无常。如果首先有常,就会有无常;如果没有常,就不会有无常。

 

进一步思维:常法的确是不存在的,那么无常是怎么样出现的?的确已经出现了无常。从有情分别念的角度来讲,可以安立常的名称概念。名言当中,所谓的常法在实际情况当中的确不存在,但是众生对于物体可以执著或者安立一个常的概念,为了打破常的概念而说——实际上法是无常的,是刹那生灭的缘故,所以叫作无常,它没有常的本体。无常必须要观待常,有常的概念出现,打破常之后而安立无常的法。

 

通过前面的颂词分析,常乐我净的确不存在,或者说如果认为常乐我净是不存在的,那么无常等又怎么样去执著呢?无常等也没办法执著。众生认为法是恒常不变的,然后把它打破说它是刹那生灭的无常法,但是无常法的本体在空性当中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通过前面分析的道理,常不存在的缘故,无常也不存在,就知道无常也是一种分别概念,也是暂时的安立法而已。如果你执著无常,那就不符合于法界的自性了,反而又成为另外一种颠倒法。从这方面也可以安立。

 

再从另外角度分析无常法是不是可以存在。无常存在的基础就是法本身,如果有了法就可以安立常或者无常,但是身体的法也好,心的法也好,或者说色法和心法也好,实际上分析观察的时候,没有一个法可以真正存在。连身心的法都不存在,在哪个上面安立无常?谁是无常的?身体是不存在的,所以身体的无常也不存在;如果说心是无常的,心不存在,哪里有心的无常呢!所以,如果常不存在,无常也就不可能存在了。

 

那么以此类推,所谓的乐和苦二者之间也是相互观待才可以安立,二者之间也是相对的。如果觉得乐和苦互相观待有点难以理解,可以把苦变成不乐,乐和不乐相当于常和无常一样,也是一个意义。如果首先有了乐,才会有不乐的这种苦,如果没有乐了又哪里来不乐这种苦,这方面也是不存在的。我和无我也容易理解,净和不净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了净才会有不净,如果没有净,也就不可能有不净了。所以说“无常苦不净,是则亦应无。”

 

颂词的意思主要是说,如果承许常乐我净有自性,要么就是实有的法,要么就是无实有的法,但是对实有和无实有两个法观察之后,都没有办法真实安立常乐我净,所以说常乐我净是无自性的。有的时候是讲无自性,有的时候直接说常乐我净就是空性的、不存在的,从这方面也可以理解。我们观察完之后,就知道常乐我净的执著分别念是完全错误的、虚幻的,它没有本体,我们为什么要去执著它?它没有本体就没办法执著,这个时候就把我们的心安住在常乐我净不存在的状态当中。

 

我们不要把分别念或者观修的对境放在常乐我净虽然没有自性,但是还是有现象,不要放在这种现象上面,如果放在现象上还是没有完全了知它的空性、无自性。

 

我们在观察抉择时,常乐我净是无自性的缘故,它是空的,就把观修的对境放在空、无自性上面,常乐我净的确是不存在的,是空的,放在“无自性”上面,而不是放在“现”上面——“现而无自性”有两个反体,放在“空”上面的时候,这样常乐我净的颠倒法自然而然就没办法真正地起到作用了。

 

以上讲颠倒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非颠倒的无常等在究竟的实相当中也是不存在的。通过抉择之后,一切的执著,一切的增益都可以从我们的心中完全消失,安住在空性的状态当中。

 

壬二、以破成立之果:

 

 “以破成立之果”意思是说,如果破掉了颠倒会安立什么样的善妙之果。做一个事情,如果没有一个果我们就不愿意做;如果有个善妙之果,观待众生分别的喜好来讲,肯定愿意去做的。同样道理,在本品当中分析了颠倒不成立,对我们而言有什么样实际的效用呢?如果有非常实际的效用,我们就愿意去抉择,愿意去修持殊胜的空性实相。所以下面安立破斥颠倒之后成立的殊妙之果。

 

如是颠倒灭,无明则亦灭。

以无明灭故,诸行等亦灭。

 

颂词的意思:如果颠倒灭了,轮回就灭了,也就是说能够帮助我们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这个法是能够产生实际效用的法,它不单纯是世间的学术知识,而是抉择一切万法不存在,尤其是抉择颠倒法不存在,直接帮助我们从三有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从三有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又意味着什么?从小乘的角度来讲,意味着现在在我们身体上面、心上面所感受到的一切痛苦,在解脱轮回时彻底消失,不会再感受痛苦,而感受永久的涅槃大乐;从大乘的角度来讲,如果灭掉了颠倒,一切的无明、行等也会灭,烦恼障、所知障也就跟随灭了,就会现前菩萨的殊胜证悟,二无我空性的智慧就会现前,然后修持殊胜的六度万行。一方面自己可以从一切的身体和心的痛苦当中能够解脱出来;一方面也能够帮助其他众生解脱痛苦,自他一切都能够获得殊胜的佛果。

 

打破颠倒可以帮助我们证悟二无我空性,趋入菩萨道,最终可以获得殊胜的佛果,从此展开无有穷尽的弘法利生的事业,这就是殊胜的功效。

 

“如是颠倒灭,无明则亦灭。”前面我们分析了颠倒是不存在的,如果缘这种见解修持下去,就不是在我们分别心面前说颠倒不存在的、颠倒是空性的,而是在觉受、证悟当中的确完全把颠倒——不管是非理作意还是烦恼全都可以灭掉。

 

颠倒灭之后,无明则亦灭。这方面讲到了流转轮回顺行的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等,乃至生缘老死,这是一切有情流转的次第,如果有了无明,一定会产生行业,有了行业一定会投生,一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痛苦。无明实际上是缘颠倒,以颠倒为基础,如果没有颠倒就不会有无明,有了颠倒就会有无明。无明实际上就是对于万法本性的愚痴、不了知,或者说是执著其他的方面,本体就是颠倒。前面通过观察分析贪心、嗔心乃至于愚痴都完全灭掉之后,颠倒灭了,颠倒一灭就不会有无明,实际上颠倒一灭智慧生,智慧产生时怎么可能有无明?不可能有无明,所以说无明则亦灭。

 

“以无明灭故,诸行等亦灭。”没有十二缘起第一支无明支的缘故,第二支的行业也不可能有了,不可能造业,不管是流转善趣的业,还是流转恶趣的业,都是不可能产生的。

 

流转善趣的业实际上是属于有漏业,漏是烦恼的意思,通过烦恼摄受的善业称之为有漏善业,这是转生轮回善趣的因;通过烦恼引发恶业就会堕入恶趣当中感受痛苦。如果相续当中生起了智慧,没有非理作意的缘故,就不会造恶业;虽然造善业,但是不会变成有漏的善业,因为烦恼已经灭掉了,属于无漏所摄受的善法,所以也不会成为转生轮回善趣的因。如是可以了知。

 

行灭了之后就不会通过行推动去投生。虽然菩萨也会投生,但是他不是通过行业——通过有漏善或通过恶业推动无自在投生,他相续当中有殊胜的愿力,有禅定力,有自在力。学习过《经庄严论》的道友都知道,他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投生的,他不会像有情一样以无自在的方式去投生。行灭之后投生的识就灭了,识一灭之后,名色、六处,还有出胎之后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轮回当中次第次第显现的缘起链的法全都已经断掉了,最后生灭故老死灭,没有老死之后就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所以,如果破了颠倒,那就会破了无明,一切的十二缘起都会破掉,这个时候就会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因此,如果能够打破颠倒,打破无明,就可以得到如是的效力。

 

当然从表面上看,本品只是说颠倒不存在,实际上本品主要宣说了在名言当中颠倒如何产生的方式,就是说我们的烦恼(颠倒)是怎么样生起来的,了知它生起的过程;然后又讲到了怎么样让颠倒灭掉的过程,实际上里面也有让烦恼、颠倒灭尽的修法。不单单是说颠倒不存在,而是讲到了颠倒生起的方式和还灭的方式。

 

我们平时也知道烦恼是怎样产生的,但是如果不把它的根本——非理作意消灭掉,还会不间断地产生烦恼,把非理作意打破之后烦恼就不会产生。怎么样打破非理作意?此处就讲了贪心产生的方式,它的对境是无自性的。非理作意缘嗔心、痴心的对境是不存在的。

 

一一分析之后,我们就了知了对境的实相,实际上我们所生贪的对境、生嗔的对境、生痴的对境,都不存在真实实有的本体,都是空性的。对境是离戏的缘故,我们认知的柱子、瓶子、一切的有情都是离戏的,把对境的本体认清楚之后,又怎么样产生非理作意呢?

 

非理作意就是不了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虚妄分别,如果对它的本体认知得很清楚,贪者无可贪,嗔者无可嗔,痴者无可痴,了知之后安住在实相当中,这个时候内心当中只能生起智慧,不可能生起烦恼等颠倒妄念。

 

我们要再再地对柱子、瓶子等外境作分析,来了知它的空性、离戏,如果暂时没办法安住在离戏当中,那么一定要知道对境是空性的,暂时安住单空。暂时安住单空也是很善秒的,贪的对境、嗔的对境、愚痴的对境都是空性的,如是虽然不可能产生离戏智慧,但是可以产生无我智,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修持,离戏的智慧就会生起来。

 

我们生起智慧的方式也就是缘所执著的这些法,再再去分析观察之后而产生的。当观察比较成熟之后,可以把观察的重点、修行的重点从外境的柱子、瓶子慢慢转移到自己的心上面,自己的心正在起心动念时就是空性的,就像虚空一样的本体,可以如是地安住。

 

我们最初修的时候,如果心还不定,可以缘外境当中相对来讲比较固定的法,比如木块、柱子、瓶子、杯子等等进行观察。因为它必定不动,我们就反复观察实际上它是离开有、离开无、离开是非的本体,是完全离戏的。

 

习惯之后,就可以把重点转移到内心,因为我们的分别念是在快速地移动,对于初学者来讲很难以去观察它的空性,观察它离戏的本体,所以当我们对空性稍微有一点感觉时,可以把重点放在观察心上面,这样有一点把握。

 

我们最后还是要证悟心的空性,因为心是一切的根本,如果证悟了心的空性,就证悟了一切空性。我们在起心动念时,可以把专注力放在心的空性上面,正在起心动念时它就是空性的,这个修法要慢慢转移,慢慢适应。这是讲诸行等亦灭,可以帮助我们趋入空性当中。

 

上师在《中论讲记》当中讲,修行人如果不了知修行的方法也是一种歧途,闻思的人也应该知道,必须要在相续当中产生修证的智慧,不是说单单闻思了知之后就足够了。通过闻思了知只是第一步,只是大概掌握了一种修行的方法,并不是万事大吉了,而是从此时才开始展开真实修行的次第。我们不能够贡高我慢,实际上没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对于诸佛菩萨所现证的实相刚刚探头探脑,了知一点点皮毛,了知一点总相而已,相对于究竟智慧,或者对于真正证悟的大自在者来讲,不算什么殊妙的功德。

 

我们处在凡夫位时,应该了知自己到底是什么样一种状态,这对自己修行是非常有用的。否则,在修行时自己的心、自己的状态处在凡夫的状态,自己的执著、贡高我慢认为处在了菩萨状态,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

 

所以经常问:我自己是谁?我处在什么状态?这是很有用的。自己就是一个凡夫,自相续当中的烦恼是很粗重的,所以不要显现菩萨的行为,不要显现很多超凡的行为,凡夫人就做凡夫人的事情,该取舍因果都要取舍,该做的很多事情都要去做,只有这样慢慢去做,相续才能逐渐成熟。

 

己二、遮破烦恼存在之能立:

 

对方认为,如果烦恼不存在就会失坏很多法,所以烦恼是存在的。烦恼的能立是什么?或者认为烦恼是实有存在,或者认为烦恼是无性无属的。中观宗要把烦恼的能立打破,不管从哪个方面讲,能立都是不可以安立的。

 

下面有两个颂词:第一颂,如果说烦恼的本性是实有的则有过失;第二颂,如果烦恼的本性是虚幻的也有过失。认为烦恼存在,能立的根据要么认为烦恼实有,要么是无实有,但是这两个方面实际上都不可安立。

 

若烦恼性实,而有所属者。

云何当可断?谁能断其性?

 

“若烦恼性实,而有所属者。”如果烦恼的本体是实有存在的,且有所归属。“而有所属”,意思就是烦恼的本体是实有存在,它有一个归属,归属在谁?就归属在有情,有情具有烦恼,烦恼是属于有情的,叫作“而有所属者。”烦恼要不然属于张三,要不然属于李四,烦恼属于每个有情,有情是存在的,烦恼也是存在的。

 

“云何当可断?谁能断其性?”我们分析,如果烦恼的本体真正存在,而有一个所属,那么烦恼就没办法断了,谁能够断除实有烦恼的本体?没办法断除。

 

因为烦恼的本体如果是实有,就会变成诸法的实相,就是万法的本体,万法的本体是没办法去断除的,我们断除的是虚妄分别或者说迷乱性、客尘性,这方面是可以远离的。或者说如果烦恼的本体是真实实有的,即便是相续当中生起了无常的智慧,但是内心当中的常执也是永远没办法消失的。因为常执是实有的,所以不管怎么样修无常,即便是内心当中已经完全生起了无常的觉受、证悟,但是常有的执著还是会永远安住,也就是说无常和常的两种执著方式会在一个人的相续当中同时具足。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相续当中有常执时不会有无常智慧,有无常智慧时不会有常执,二者不可能同时存在。

 

再讲个例子:我和无我,如果“我”是实有存在的,即便像阿罗汉、像佛一样完全证悟了无我,但是“我”还是没办法断除,因为“我”是实有的。所以讲“云何当可断?”怎么可能断掉?即便生起了它的能对治,能对治的自性已经完全圆满了,但还是没有办法断除实有的烦恼。谁能够断除实有的烦恼本体?是完全不可能的。

 

反过来讲,就是因为烦恼的本性是虚妄、无实的才可以断,烦恼本性实有则不可断。烦恼的本体是无实有,就是依缘产生的一种虚妄分别念,以前虽然占据我们相续很长时间,但是当我们内心当中产生了无常、无我的智慧时,烦恼的本体就没有办法安住,马上从我们相续当中分离掉了,所谓的常乐我净的这些颠倒分别念全都可以被断掉。

 

烦恼就是无实有的法,不可能是实有的法,就是因为烦恼是无实有的,我们才愿意去修道,因为烦恼必定是可断的。如果烦恼是实有不可断,那么我们修道也没有用,还不如像世间人一样该享受就享受,该放纵就放纵。修道要守持很多禁戒,守持很多苦行,最后到头来烦恼一点都断不了,像这样两边都抓不到,还不如和世间人一样去享受比较好。

 

烦恼是无实的缘故,它可以断掉,所以我们才出家、修行、皈依等等,做很多很多苦行,以期通过这种修行方式灭除相续当中的烦恼,让我们的心获得解脱,获得自在。所以不可能承许烦恼是实有的。

 

下面讲烦恼是虚妄的、实无的,又如何能断除。

 

若烦恼虚妄,无性无属者。

云何当可断,谁能断无性?

 

如果认为烦恼是虚幻性,它是无性,本体是属于没有的自性,无属,也不属于众生。那么对于这样的烦恼又怎么样断,谁能断无性?也没办法断除无的自性。

 

对方认为烦恼是存在的,但是这种烦恼的本体是属于无性、无属的本体,它有两个特性:一、烦恼是有的。中观宗承许烦恼的本性是无实有的,是现而无自性的,从究竟的意义上来讲是没有的。但是对方所承许的烦恼虚妄、烦恼无性无属和中观宗的观点并不一样,并不是站在中观宗的高度,抉择到了烦恼的现而无自性。第一个前提烦恼是有的、是存在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记住。二、烦恼是无性无属的。第二个属性才是虚妄,这种烦恼是无性无属的,但是烦恼还是存在。

 

我们对比一下,前面一个颂词也有两个属性:第一个烦恼是有的,第二个烦恼是实有的。这个颂词讲到:第一个烦恼是有的,第二个烦恼的本体是无性无属。前后两个颂词相同点是在哪里?相同点就是烦恼都是存在的。这就是对方的能立,中观宗要观察破斥掉这个安立。

 

“云何当可断?”如果烦恼是属于虚妄、无性无属,怎么可以断除烦恼?“谁能断无性?”因为所谓没有的烦恼、无属的烦恼就像虚空、石女儿、兔角一样,谁能够斩断石女儿的头?谁能够掰断兔角?兔角和石女儿都是不存在的,既然不存在又怎么样断掉它?对方认为的烦恼有,只不过是分别念面前的有,只是概念的有而己。但是对方认为当然不是概念,认为烦恼就是存在的。比如,一方面我们相续当中的贪心、嗔心是有的,一方面是可断的,但是它可断的本体是什么?它是无性无属!从方方面面汇集起来时,无论如何没办法安立一个圆融无违的观点,它既然可以断就不可能是无性无属,也不可能是实有的。

 

两个颂词比较起来就知道,对方认为烦恼存在的能立,从方方面面观察都不可能存在。最后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烦恼名言当中是虚幻的自性,胜义当中一切都是本体离戏,烦恼的本体一丝一毫都不存在。我们要安住在胜义的状态当中,了知烦恼本来不生,不存在本体,帮助众生获得解脱。

 

《中观根本慧论》之第二十三观颠倒品终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