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密钥》47

 

 

四、宣说空性之必要:

 

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

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颂词前两句说佛陀宣说空性之究竟意趣;后两句说修学空性者没有善巧地理解佛陀的空性教义,就会成为另外一种歧途。

 

“大圣”指佛陀。佛陀宣讲空性是为了让众生离开诸见——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或者现、空、世俗、胜义等等。佛陀宣讲一切万法空性的意思就是一切万法离戏。戏论当中主要包括有、无、是、非四种戏论,或者《定解宝灯论》中讲的三十二种增益。

 

佛陀宣讲空性法的意思就是让众生离开分别念能执取的所有的见,如刚才说的四种见,以及戒禁取见、萨迦耶见、邪见、边执见等,这些见在以智慧观察的时候,没有一个可以立足的。

 

我们修学抉择空性是为让自心离开种种分别、执着。佛经当中说一切无所缘、无所取,窍诀当中也说一切显现不执、禅宗也有很多讲空性、不执着的教言。

 

作为修行者来说,如果是利根者,他福报深厚、慧根很利,通过这样的语句一指点,马上能够认识心性。但是对钝根人,讲一切不执着、一切不无所缘,他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没办法真正做到不执着、不缘取,这样就浪费很多时间。

 

所以正确了知为什么一切不缘、不执着显得非常重要。有了这个目标之后,再逐渐去靠近,就很有次第性,很有把握。

 

虽然这是一种渐次的修法,但针对分别心比较重、福报和善根都比较浅的人来说,这种修法的操作性很强。

 

否则,一个钝根者去使用利根者的修行方式,对修行不但没有利益反成延缓之道。

 

跟随自己的根性去寻找一种修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末法时代的很多众生,福报善根微弱,罪障深重,高深的教法刚开始很难相应,所以通过次第的修法,当心相续成熟到一定阶段之时,再去修持高超之法容易接受,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

 

此处大圣说空法是为了离一切见。

 

“若复见有空,诸佛所不化”

 

我们学习、抉择空性,如果最后得出空性实有的结论,执持这样的见解佛陀也没办法调化。

 

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我们相续当中有实执,可以通过空性来调化;当空性变成实有执著的时候,就没办法调化了,佛陀出世也没办法调化。

 

佛陀在经典中讲到,通过空性打破一切见的观点,现在如果把佛陀的教义也执著为实有,那就没有对治的法了。

 

《宝积经》中的比喻说——为治病而服药,病的对治是药,吃了药以后可以把病排出去。但如果药吃下去变成了毒,或者没有消化,就没有其他办法来让药消化了。

 

空性是对治实执的一种方便,如果我们转而执著空性实有的时候,那就实在没办法用其他的方法来对治。

 

月称菩萨的《显句论》中比喻——一个乞丐向人行乞,那个人说“我没什么可给你的东西”,但乞丐没有了解这个意思,他认为“没有可给的东西”是一种东西,他就说:“把你没有可给的东西给我吧。”

 

如果有东西当然可以给,没有东西怎么给呢?这个人就不知该怎么样回答乞丐了。

 

同样的道理,佛说一切万法是空性的,他就说这个空性的东西怎么得到?这个时候就没办法了知佛陀所说的空性义。

 

我们在修行佛法时,暂时当然是要依靠空性,但我们也要知道空性只是一种方便,并不是说一切万法的究竟当中有一个空的自性存在。如果认为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当中还有一个所谓空的自性存在,对治起来就比较麻烦。

 

所以说我们暂时要依靠空性,究竟也要通过修行对治空执。

 

这里的教言清楚地宣讲了怎么样离空:如果执着实有,就通过空性来对治;然后怎样进一步远离空性?“实无不空法,何得有空法?”,因为没有不空法的缘故,空的法也没办法安立。

 

就像一个人有病,可以服药,如果没病就不需要服药了。我们相续当中如果有实执,可以修空性,如果实执消亡了,空性也就不需要了。这个时候就要舍弃空性了。

 

《入行论·智慧品》中也说, 首先通过空性打破实执,然后善巧断除空执。

 

中观四步境界也是先通过空性来对治实执,之后通过双运、离戏的方式舍弃对空性的执着,最后趋入离戏的法界。

 

对我们来说,刚开始修单空非常保险,但在抉择见地之时必须究竟、彻底。

 

这样我们就知道,究竟而言,一切无所缘、无所执;但从暂时来说,没有单空见的执着,实执难以对治。原因是究竟离戏的空性非常微细,现在我们处在一种实执的状态,分别念很粗的状态,一下子要去缘一个一无所取、万法平等的空性,根本缘不了。

 

在此前提之下,我们选择使用较为粗浅的方法,以分别念对治分别念。使用一种比较善巧的分别念,这个就是单空。

 

实执和单空离得很近,我们相续中有实有的执著,这个时候说实有不存在是完全可以操作的,而且很简单。只要把方法掌握了,就反复思维、反复观修。

 

在慈诚罗珠堪布所著《慧灯之光》的中论讲记后面,所附的中观修法也是如此:首先再三观察、思维得到单空的见解,之后尽量安住,如果实执再现,又重新开始新一轮的观察、安住,不断交替而行。这个修法非常简单,容易操作。

 

如果我们有一点中观的基础,知道为什么是空性的,把抉择空性的过程掌握之后,这个修法就很简单。

 

如果说有不容易的地方,可能就是耐心不够。修行佛法需要一种耐心,不是说修三两天就能得到什么感觉,它是一种相对枯燥的过程。当我们在抉择完空性之后,反复去观察,在看似没有意义当中反复观察,在没有觉受的过程中反复观察,这个过程比较难。当你一旦得到觉受之后,又觉得不是很难了。关键问题在于抉择见解之后,去反复修习到生起觉受之间,一般人耐不住这种枯燥的感觉,中间就容易退失了。

 

好像修了一段时间没什么感觉,就认为这个法和我没有缘,或者这个法可能只是一种理论,没什么加持,其他的法是不是对我更有利呢?实际上并不是这样,任何一个法马上修马上有感应是很少很少的。

 

所以中观的修法,通过观察思维修的最初级修法是很容易操作的,我们把一系列的方法掌握之后,就可以通过不断观修的方式,观察一切万法的空性,这就是单空的修法。有了单空的修法,就可以把相续当中执为实有的我、法、有情、财物等都可以观察,内心当中生起了“的的确确是空性的”这样的觉受的时候,我们相续中粗大的烦恼就很容易被压制住。压制住烦恼之后,自己就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更清净的心去修持正法了。而且也是通过觉受到单空的法味,离离戏的空性也近了一步。

 

暂时来说,执着单空不是诸佛所不化,因为我们知道这是暂时的修法,究竟来讲,这也是要舍弃的。如果有这样的见解就很好。这也是为什么首先就抉择究竟见,但修要依照单空的方法次第修,二者之间是不矛盾的。

 

 《中观根本慧论》之第十三观行品终。

 

 

第十四品——观和合品。

 

前面已略提过观察和合之方法,本品详细分析抉择。

 

“观和合”可以解释为观接触,和合的因是接触,到底有没有接触是这品的核心、重点。

 

如果没有接触就不会有和合,当然在名言中有很多和合的情况,总的来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

 

因缘聚集的时候,法就显现出来了。有名言中的和合就有名言中的分散,这是万法的法尔规律。

 

因缘不可能一直和合,它是有为法、无常的缘故,一段时间当中可以和合,显现一种现象。但因缘不会常驻,一旦因缘分散就会出现离合。在轮回当中有合有离,这是一切万法的规律。

 

还有人与人的和合,还有根境和合产生心识等等,或者说我们投生之后身心的和合,有很多和合的情况。

 

分散的时候也有很多分散的情况,如死亡的时候四大分解,因缘散了以后就各奔东西。

 

这些和也好,离也好都是一种假相。众生不了知这种假相,当悦意的因缘和合之时感觉非常高兴、欢喜,当因缘分散的时候就感觉非常痛苦。或者坏的因缘和合的时候就很痛苦,坏的因缘分散的时候就很高兴。众生总是处在这种亦喜亦忧的感受当中,造下很多贪心、嗔心、嫉妒等的罪业。

 

实际上真正分析的时候,和也好,离也好,就是一种假相。中观者如果真正了知了、领会了和与离的假相,就会安住在无离无合的状态当中,离开了喜忧的感觉,他就会很自在。当一切万法和合的时候,他能够坦然面对,当因缘分散的时候,他仍然可以坦然面对。安住在法性当中,一切万法就是无合无离。当名言当中出现和和离的时候,他也知道这是一个假相,不会像一般人有这么强的执著,对他的修行境界不会有丝毫影响。

  

众生很容易受到大喜大悲情绪的影响, 当我们处于极度欢喜的状态的时候,要去打坐、观修是做不到的,大悲也是一样。这个时候受情绪的影响是很明显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观无常,但从根本上我们要知道无合无离是一切万法的平等实相。

 

很多高僧大德也说过无离无合的教言,法王如意宝也曾经说过证悟无离无合而顶礼。

 

我们学习和合品就是要知道没有合,也没有离,合也是假立的,离也是假立的。我们每天经历很多悲欢离合,怎样看破它的假相,安住在究竟实相当中?没有经过一番观修是很难做到的。

 

因为因缘和合的缘故,所以本体是没有自性的,这是总的原则。这品主要观察接触,没有接触就不可能有和合。

 

丁十四(观和合品)分二:一、经部关联;二、品关联

 

戊一、经部关联:

 

《妙力伏请问经》中说:“色法无有离合”等,一切色法无合无离。

 

在显现中它有合有离,比如瓶子,因缘和合时就显现成瓶子的形象,因缘散坏之后,瓶子就坏掉了。

 

又如我们的色身,显现上也是有合有离:首先是父精母血的因缘和合,接着摄取各种营养色身逐渐形成、长大,当生命结束时四大分解,或是在尸陀林当中被老鹰吃了,或者埋在土里变成尘土了,或者在火葬场被火烧成灰烬。不管怎么样,因缘分散之后就会有这样一种分离,但在究竟实相当中,色法无合无离。

 

色法本来就是幻化的,哪里有合呢?没有合又哪有离呢?

 

不单是色法无合无离,我们的情绪、想法、信心、烦恼,如根境和合产生的贪心,是不是有自性的呢?和合的缘故皆属假相,和合是假立的,分散也是假立的。

 

信心也是这样,我们看到一个生信心的对境,加上内心当中的善根,这时就生起信心。这个信心也是一个假相。

 

这些都不是究竟的实相,究竟的实相是无合无离。不单单是色法无离无合,一切万法都是无离无合。

 

戊二、品关联。

 

 为什么要讲观和合品?因为前一品观了有实法不存在,但对方没有完全了知有实法不存在的道理,还想成立有实法。

 

他认为有实法是存在的,因为有实法有接触、有和合的缘故。这种方法其实是在火上加薪,加的柴最多,火越大。中观宗把和合一观察不成立,就把它烧尽了,中观的火越烧越旺。

 

通过这一品观察和合不成立,对方想要成立有实法实有的能立还是等同所立,不成立。

 

此品分三:一、以立宗而略说;二、广说合理论据;三、摄义破成立之义。

 

己一、以立宗略说:

 

见可见见者,是三各异方,

如是三法异,终无有合时。

 

以立宗略说有两颂,第一颂宣讲见等没有接触之理;第二颂讲染等无有接触之理,以此二为例类推一切法。

 

(一)、见等接触不成立:见、可见、见者三法各处异方,由于三法互为异体故,究竟无有接触之时。

 

“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指见的行为,相当于作业。比如眼睛看外境,整个过程中的行为叫做“见”,这是慈诚罗珠堪布的解释。第二种解释,“见”指眼根; “可见”就是所见,即色法;“见者”指眼识。

 

根境识三者有没有和合呢?对方的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有和合,佛说“根境和合而生识”怎么可能没有接触?

 

佛陀讲有接触是不了义说:即名言中假立接触, 观待世俗谛可说根境和合而生识。真实观察根境压根没办法和合生识。并非一概否认名言假立之和合,但必须分清场合而说。

 

为什么确定胜义中无和合呢?因为“见可见见者,是三各异方,”这三法是各处不同方位之别异法,所以没有和合。真正的和合是合而为一。但是见、可见、见者处在不同的方位,怎么可能和合?

 

通过见可见两法或根境识三法一起观察,都没有和合。

 

首先,见和可见有没有和合?见指眼根,可见指瓶子,眼根和瓶子有没有和合?不观察时似乎好像有接触和合,我的眼睛看到了瓶子。但是眼根是在眼睛里,瓶子在外面,这样根本没办法和合。

 

和合的意思是说,要不然你的眼根跑出去到瓶子上,要不然瓶子跑到眼睛里面,这样才有可能接触,否则哪里有接触呢?根本不可能的事。所以见、可见根本无和合。

 

可见和见者有没有和合?见者是眼识,眼识和瓶子也没有和合。从一个角度讲,心识不可能跑到瓶子上,瓶子也无法跑到眼识里面。从另一个角度讲,二者也没有和合的机会,因为瓶子是色法,眼识属心法,无形无相的心识怎么可能和有形有质碍的色法和合呢?这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见和见者有没有和合? 也没有和合。见是眼根,眼根和眼识也没有和合,眼根是色法,眼识是心法,所以二者之间也没有和合。它们虽然很近,但也没有和合。似乎眼根在见到色法的时候,眼识就存在了,但真正分析的时候,眼根是色法,它怎么可能和眼识心法和合接触呢?

 

无论二法一起观察或是三法一起分析都是诸法各住一方,没办法和合。

 

平时我们说看到了东西,应该有一个和合,但仔细一观察,它就是一个假相。我们看到了东西,既不是眼睛跑出去看外面,也不是外面的东西跑到眼睛里面,实际上是没有接触的。这就是一种缘起,眼根没有接触外境,但是就可以取境,眼识和眼根也没有接触,但也可以有一种了别的功能,这就是一种缘起,没有和合的情况下也可以显现一切万法。

 

所以一切万法——因、缘、果之间没有真正的接触,人和人之间、人和万物之间都没有任何接触,但没有接触却可以显现,这些显现就是虚幻的法,这就是缘起的力量。如《入中论》中所讲水中的日影和天空的太阳,没有接触但因缘和合就会显现。一切万法就是这样在空性当中显现,通过一系列这样的推理,我们就要去了知它深层次的意思。如果有各自存在的自性,那就有接触或不接触的问题,但是本来因缘之间也没有实有的自体,接触的方法上也没有自体,所以这里面没有经得起观察的和合接触。

  

接下来讲第二个问题:染等法和合不成立。

 

染与于可染,染者亦复然。

余入余烦恼,皆亦复如是。

 

 颂词前两句讲具体观察染、可染和染者之间是否和合;后两句讲类推其他法。

 

首先解释三法:“染”就是烦恼,以心所为例如贪心。“可染”又名所染,我们的身心相续假立可染。“染者”即心王。此三者有没有和合呢?各处各位故没有和合。引前颂说:“是三各异方,如是三法异,终无有合时。”

 

染和可染没有真正的和合。染是烦恼,可染是相续,烦恼不是相续,二者无法成立是一个。如果说烦恼就是相续,当贪心生起时永远只有贪心。或者从另一方面审察,染和所染是同时成立还是前后成立?如果首先有染,这个染是谁的染,没有相续烦恼染污谁?如果首先有所染,没有染,哪来的所染?像前面观察染染者品一样,染与所染同时、前后次第都无法安立。

 

所染和染者也是一样。所染的相续和染者的心王,如果没有染的加入,所染也不成为所染,染者也不成为染者。二者之间也是各处各位的。

 

无论从同时的角度还是次第的角度都无法真实成立染、所染和染者。

 

“余入余烦恼,皆亦复如是”。此处“入”可解释为“十二处[2]”或“十二入”,“处”是产生心识之处。六根六境和合产生六识,六根属内六处, 六境是外六处,这十二种内外法是产生六种识的依处。

 

“入”是涉入的意思。名言当中可以讲根境互相涉入。还有一种说法是心识可以入于根境,或根境可以入于眼识。“入”和“处”是从不同的侧面讲,是一个意思。

  

余入亦如是,前面讲到了眼处,可以类推其余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都可以这样观察,还有外境当中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都可以这样观察,都“亦复如是”,都是不存在的。

 

所以十二处一一分析观察之后,是没有办法安立的,因为佛经当中讲根境和合而生识,前面通过眼根和外面的色法观察没办法接触,其余的耳根和声音也没有办法接触,剩下的十种处都没办法和合,还有余烦恼,除前面分析过的贪心外,还有嗔心等八万四千烦恼,一一观察都是不存在的,没有接触的本体如何安立呢?

 

己二(广说合理论据)分二:一、以有法不成立证明接触不成立;二、以无有一异证明接触不成立。

 

庚一(以有法不成立证明接触不成立)分二:一、略说;二、广说理证。

 

辛一、略说:

 

异法当有合,见等无有异,

异相不成故,见等云何合?

  

首先讲有法不成立。在因三相当中,将因和所诤事进行观察,成立有法。

 

见等法(所诤事)接触不成立(所立),因为没有异体的缘故。

 

破的核心是异体,因是异体。如果有异体就会有和合,就会有接触,但是没有异体,有法不成立,所以接触不成立。

 

对方认为见等法应该有接触,因为异体成立故。

 

所以我们就观察三相当中第一相,有法成不成立?有法是不成立的,因为见等法不成立异体。有法不成立,同品遍和异品遍都不用观察了。

 

“异法当有合”,如果说有异法,就可以说有和合。前面说,“如是三法异,终无有和合。”见等法是没有和合的,因为三法各处异方。前面说因为异体的缘故,所以没有和合,下面又说如果要和合一定要是异体的,这二者之间有没有矛盾呢?没有矛盾,从中观宗的究竟意趣来讲,一体也没办法和合,异体也没办法和合,任何和合都没有。但是如果从名言的暂时的角度来讲,只有在两个法成立的时候才会有和合,如手接触瓶子,要手和瓶子分别成立的时候才可以说有接触,一个法没办法和合。

 

“异法当有合”是从暂时的角度来讲,从习惯性的安立角度来讲,首先成立异法,然后才有和合。前面的颂词讲“如是三法异,终无有和合。”是从究竟意义上来讲的。

 

真正意义上的和合是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完全和为一体。从严格的角度来讲,“如是三法异”当然没有和合。

 

所以不管怎么样和合都是不成立的,即使成立了异体,也没办法和合。

 

暂时来说“异法当有合”,但“见等无有异”,实有的异体意味着互相不观待,不观待对方自己可以成立本体,这个叫异体。但是见、可见和见者有没有办法离开其他两个法而单独成立呢?根本不可能。

 

“异相不成故,见等云何合?”这样分别的异相不成的缘故,见等法是怎么和合的呢?实际上也没有和合。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