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密钥》41

 

 

庚三、摄以破成立之义:

 

这个“摄以破成立之义”是大的,对前面破一体异体的摄义。在摄义当中,一方面是对前面理论的归摄,另一个方面,以集中的方式讲到了五相推理,也可以说五木车因,在这个颂词当中完全提到了。抉择人我空性,通过五相推理或七相推理了知我不存在的道理。通过学习这个颂词之后对这样的推理就会比较通达了。

 

可燃即非燃,离可燃无燃,

燃无有可燃,燃中无可然。

 

前三句分别是三个推理,第四句包括了第四和第五相推理,总共加起来有五相推理。

 

这个五相推理,有的时候是使用五木车因。车和零件的关系非常相似于燃和可燃,也非常相似于人与五蕴之间的关系。

 

很多地方是通过可燃和所燃,或者通过车和零件来抉择无我空性。因为本品是在抉择人我空,所以可以这样介绍。

 

1、二者非一体

 

首先五相推理当中,第一个就是讲“可燃即非燃。”,就是讲二者不是一体的。

 

我们分析一辆车,木车或现代的小车,都是通过很多零件组装之后,显现一辆车的样子,我们可以使用它、保养它等等。

 

这里面有两个概念,一个是车,一个是车的零件。如果车是自性有的话,那么车和支分的零件是不是一体的?

 

如果说车和零件是一体的,由于车的零件有很多,(当然古代马车的零件就比较简单了,几个木头,几个轮子就是马车了。现在车的零件多得不得了,可能有成千上万个零件吧。),如果说这些零件和车是一体的话,那么就有——有多少零件就有多少辆车的过失;反过来,车是一辆,如果车和零件一体的话,那么零件也只有一个,因为它们是一体的。

 

观察可燃和所燃也是这样。可燃和所燃如果是一体的话,就有作业和作者成为一体的过失。

 

如果放在五蕴和人我的角度观察,我们执五蕴为我。如果我和五蕴是一体的话,第一,五蕴有五个,我就变成五个我了,是一体之故。

 

再分析,色蕴分十一大类,五根、五境再加无表色。那在色蕴上面也有十一个我,再分析眼耳鼻或者色声香味触的,都是很多很多的色法微尘组成的,像这样分析下去,我在色蕴上的安立都无量无边了。

 

受呢,总的来分有三个——苦乐舍,或者说苦乐喜忧舍五个。再看这个苦受,有没有吃饭的苦受、挨打的苦受、被骂的苦受等等,苦受种类是非常多的;乐受也有很多,你看到蓝天白云的乐受,你觉得睡觉很舒服的乐受,这样的乐受在生活中无量无边,很多很多。如果说我和五蕴是一体的话,也会变成很多。

 

想也是多得不得了,缘自相的想、缘总相的想,每天都取无数的相。

 

行蕴的话,五十一心所也好,四十六心所也好,心所法也非常多,每一个心所又可以分很多,这样分下去也是无量无边。

 

识蕴有六识或者八识。

 

如果我和五蕴是一体的话,我就会变成很多。反过来说,因为我只有一个的缘故,这些五蕴的分类也全部都要泯灭,全都变成一个了。色蕴就是识蕴,你的苦受也就是乐受了,你取男相也是取女相。因为只是综合成一的时候成是一,没有差别了才是一。

 

 

 

如果说是一体的话,我们执着的人我就一个,所以所有的五蕴都会变成唯一的过失。所以五蕴和我一体是不可能的。

 

这是第一个,“可燃即非燃,”,二者不是一体的,主要是遮破一体。

 

2、二者非异体

 

第二相推理是遮破异体的。

 

“离可燃无燃。”如果不是一体,就是分开的他体吧,那么离开了可燃之后有单独的能燃吗?

 

“离可燃无燃”已经说明了这个问题。还是用车的比喻来说,车和零件如果是他体的话,那就应该出现这样一种情况——离开零件之外,还有一辆车,或者离开这个整车之外,还有一堆零件,但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离开零件的车根本没有,离开车的零件也不可能存在。所以,二者分开也是无法安立的。

 

同样道理,人我和五蕴是不是别别他体的?如果是别别他体的,要么离开人我之外有个五蕴——那么离开人我之外的五蕴是谁的五蕴?像这样实际也是无法安立的。

 

如果说人我离开了五蕴,那就是“离蕴我”——可是众生谁执着一个离开五蕴之外的“我”?所以离开五蕴之外,无法找到一个所谓的“我”的相。我思考、我做事情、我痛苦、我快乐,这些都是在五蕴上面安立的。

 

如果你的色也没有,受想行识都没有了,五蕴完全抛开之后,有一个“我”——这个“我”在哪里?无论如何也找不到的。所以说,离开五蕴之外也不可能有“我”。

 

颂词说“离可燃无燃。”离开了所燃的木头之外,没有一个真实的火,离开火之外也没有正在燃烧的木头。所以二者不可能是他体。

 

一体不存在,他体也不存在,这两个根据是最主要的。前面已经对一体和他体别别的破斥了,所以这里也是一种摄义。如果把这两个根本理论掌握之后,后面的三相推理就比较容易了。

 

3、二者非具有

 

第三个是“燃无有可燃”,我们首先要知道关键词是“有”。“有”知道了,这个推理就容易了。

 

 

 

“有”是具有的“有”,无有就是不具有的意思,燃不具有可燃。

 

首先到底什么是具有呢?具有有二种,一个是他体的具有,一个是一体的具有。

 

他体的具有——比如我有钱。我和钱是可以分开的,现在由于某种因缘和合,我有钱了,这叫他体的具有。我的房子我的牛、或者我的钱等等,这些都属于他体的具有。

 

还有一种是一体的具有——比如火具有热性,火和热性是不可分的,是一体的,这就是一体的具有。

 

那我们观察燃和可燃之间,能不能够成立具有呢?是不能的。

 

放在木车因当中,车能不能具有它的零件?前面我们分析了总的前提,具有就两种,一个是他体的,一个是一体的。

 

车具有零件的时候, 是他体的“具有”还是一体的“具有”呢?他体是不成立的。为什么呢?如果要成立他体的“具有”, 首先要存在他体,在存在他体的前提下,才能够说他体的“具有”,如果连他体都没有,如何成立他体的“具有”呢。

 

前面在第二个步骤当中,已经把他体彻底遮破了。没有他体,当然也就不可能成立他体的具有。

 

既然没有他体的“具有”,那一体的“具有”有吧?一体的“具有”也没有, 为什么呢?一体是不存在,第一相已经推理了。

 

没有一体,也不可能有一体的“具有”。因此没办法说车具有零件。

 

再观察我是不是具有五蕴,在不观察的时候——当然我具有五蕴了,这个五蕴是我的。但是你具有的五蕴和你的“我”是不是他体的呢?一分析的时候,没有办法离开五蕴之外,来单独安立一个所谓的“我”。所以,也没办法说二者是他体的,没有他体就没有他体的“具有”。

 

那么我和五蕴是不是一体的呢?有的时候似乎觉得是一体的,但是仔细分析,如果是一体的话,前面讲过, 会有五蕴有五个,我至少变成五个等一系列的过失。既然我和五蕴既不是一体也不是他体, 那么怎么可以说我具有五蕴呢?一体和他体的“具有”都不可以存在的。

 

 

再看颂词中的能燃和所燃,火是不是具有木柴呢?如果存在他体或一体的关系,那就可以成立一体或他体的“具有”,如果没有,那就无法具有。这也是建立在前面两个破一破异的基础上,如果把前面两个理论精通了,后面的第三相推理就是在一异的基础上,安立一个“具有”的关系而已,如果没有一异的话,就不可能有“具有”。所以第三个推理主要是“一”和“异”和合起来的观察方式。

 

4、二者非能依 5、二者非所依

 

第四第五观察的重点是放在他体上面,讲能依和所依的关系,观察的重点放在他体上面。不管是火作为能依,还是可燃作为所依,都是无法安立的。

 

能依所依是一个法依止另外一个法,比如说我把这个瓶子放在桌子上,桌子就是所依,瓶子就是能依。或者我把水果放在盘子里面,盘子就是所依,水果就是能依。或者颂词当中老虎依止森林,森林是所依,老虎是能依。鸟站在树上,树是所依,鸟是能依。

 

车和它的零件,谁是能依?谁是所依?我们分析观察的时候,如果说我是所依,五蕴是能依,五蕴依靠我,那么我就大五蕴就小,因为是五蕴依止“我”嘛,就像水果依止盘子,盘子大水果小,像这样有所依能依的关系。

 

所有所依能依的关系都是他体的,老虎和森林也好,水果和盘子也好,还是其他的鸟和树也好,都是他体的关系。

 

如果说车和零件存在他体的关系,那就可以说车作为所依,零件作为能依,有这样的能依所依关系。或者反过来说,车依靠零件,零件作为所依,车作为能依,不管怎么样,如果要安立能依所依,必须要成立他体(他性)。

 

所以说,不论是车和零件互相作为能依所依也好,还是说人我和五蕴互相作为能依所依,二者之间都必须安立他体。

 

能燃和所燃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火依靠于柴,柴大火小,或者木材依靠火,火大柴小, 都必须要有他体关系为前提,否则无法安立能依所依了。

 

所以说,第四和第五个推理的基础在于精通第二相根本推理,就是他体。如果有他体,在他体的基础上可以安立能依所依,如果没有他体,就没办法安立能依所依。

 

所以,为什么说五相推理当中最根本的是前面两个呢?把前面两个——一体不存在、他体不存在的推理精通了,后面的三个推理都是在一异的基础上建立的。

 

比如说第三相就是统一了第一和第二相的推理——一体的“具有”和他体的“具有”。如果有一异,就有一体和他体的“具有”,如果没有就没办法安立。第四第五个推理就更明显,它们都是在他体上面安立的。

 

所以通过五相推理分析观察,如果人我存在,那就肯定只有在这五相当中去推求、去寻找,如果找得到一个,能在一个上面安立,我们就说,人我是实有的,但是这五相推理当中都没办法安立,怎么可以说人我是存在的呢?

 

所以众生觉得“我”存在,那只是个想当然安立而已,只是觉得应该是存在。但是为什么存在?存在的根据是什么呢?

 

难道感受到了还不是真实的吗?我们说,感受还有错觉的成分。比如说做梦,梦中你看到的当时都觉得是真实的,摸到的当时也觉得是真实的,梦中吃饭可以吃饱,吃菜的味道也可以品尝出来,但是无论你梦中感受多么真实,这的的确确只是一个错觉。或者你看幻术的时候,你觉得很真实,也是一个错觉。还有的病人受了刺激之后,面前显现很多的幻像,他感受的是真实的,但是仍然是错觉。所以我们觉得人我存在,或者觉得法我存在,这还是错觉。

 

我们说,看到的东西不一定是真实的,关键在于能不能够经得起分析和观察。

 

像这样经过分析观察后,一体他体任何关系都没办法成立,所以就只能说燃和可燃只是一种假立的法、车和零件也是一个假立的法,我和五蕴也是假立的法,一切都是假立的,没有一个是真实的法。

 

这是完全通过推理得到的结论。

 

相对于众生的分别心来说,这种真相很容易被接受,为什么呢?如果我们只是说佛说的,有教证成立,但是为什么我要诚信佛说的呢?有些人信根不是很强,就会对佛的教言产生分别,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嘛,他内心当中没办法打消这个疑虑。但是《中论》当中通过详细的理证,把可能的情况都列出来,一个一个让你去观察、拣别、挑选,这里面到底哪一个是符合真实的呢?观察之后会发现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过失,都没办法真实安立。

 

所以我们经过这一轮的挑选之后,心里就很踏实,觉得“我”的的确确就是不存在的,这样就很直接的接受了“无我”的理论。接受之后,就会进一步地思考,我现在感受的这些痛苦,实际上是可以避免的,因为这些痛苦都是来自于我执,而我执是可以被消除的,如果有我执就会有痛苦,我执一旦泯灭了,痛苦不就没有了吗?

 

而且关键问题是我执是可以被泯灭的,有方法,佛陀也把方法给我们讲了。如此一旦通过这一轮的分析观察,的的确确信受了“我”不存在,就会很有意乐去修持,为什么呢?它是永远息苦的方便。不是暂时通过什么样的因缘得到一个世间的享受,暂时息灭了世间的痛苦,或者是找到一顿饭吃,就把你肚子饿的痛苦消亡了,这只是暂时的,还会反复的,因为痛苦的根还在,你现在只是缓解而已,以后遇到因缘还会再再生起来。

 

如果有一个永远的息苦之道,当然就很高兴去修持无我空性。所以通过学习这些理证推理,详细地分别观察,当自己的分别念再没有什么可以分别怀疑的时候,对佛陀所说的无我空性的的确确就会从内心深处产生殊胜的定解,殊胜的信受,这样的信心会产生出来。

 

这就是著名的五相推理。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这样的推理去观察“我”不存在的道理,从而信受“我”的的确确是空性的。

 

已二、以此理可类理他法

 

以燃可燃法,说受受者法,

及以说瓶衣,一切等诸法。

 

通过燃和可燃的推理方式,也可以进一步的去推理受和受者。

 

受和受者也可以还原到第十品中的本住,本住就是能受,五蕴就是所受,最后完全可以了知受和受者的确是空性的,是无自性的。

 

也可以理解受就是五种受,受者就是心,这样分析也可以抉择为无自性的,然后再推及一切,如瓶子衣服等。

 

瓶子和瓶子的因,瓶子的有支和瓶子的分支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还有大家都执著的衣服,在家人执著时髦光鲜的衣服,出家人执著袈裟,汉传的、藏传的、新的、旧的等等,我们分析衣服的有支和支分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还有饮食、财富、房子等等,所有的这些能够被我们执着,能够引发我们烦恼的法,都可以通过已燃可燃的推理一个一个去分析观察,最后知道的的确确是观待成立的缘故,没有一个是真实的。

 

我们在如此观察的过程中,如果对一个理论比较精通的话,类推其他的法时,稍微作意就知道了,比如说对燃和可燃的推理已经非常精通,就不需要像刚开始学习推理一样再去很完整的推理瓶子或衣服,你稍微思维一下瓶子、车等马上就能通达了,所以一切诸法都可以这样通过推理完全通达。

 

包括平时我们生烦恼的时候或生贪心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观察贪者和贪之间的关系,生嗔心的时候也这样观察,郁闷的时候也这样观察,每一个能够影响你的,能够让你情绪波动的,或者让你烦恼痛苦的,有的时候是通过痛苦而(产生)烦恼,有的时候是通过快乐而产生烦恼,(因为太快乐了,所以飘飘然不知道自己是谁,这样也会影响修行。)这些都可以这样观察。

 

也可以观察你的信心和生信心者是怎么样的关系,或者你的菩提心、你度众生的时候谁是能度谁是所度?这些都可以观察,一切都是无所缘,都是空性的,没有一个真实可以成立。

 

所以对一切万法这样分析推理的话,就可以了知一切万法的空性。

 

每一品中所讲的意思都可以类推,都可以含摄一切万法,关键就在于我们能不能精通地去使用它了。

 

己三、呵斥违品之见:

 

若人说有我,诸法各异相,

当知如是人,不得佛法味。

 

如果有人说有我存在的,而且诸法是通过不同的相而存在的,当知这个人没有尝到佛法的妙味。

 

不管是犊子部、外道或者我们自己,如果还认为有我,认为我存在,我坐在这里听法,我在思维,并且“诸法各异相”,法也存在,我的五蕴也存在,五蕴和五蕴之间是异相,通过不同的相而成立有自性,这些房子等等也是有自性存在的,通过不同的相而存在的。

 

应该知道这样的人还没有得到佛法味。也许形像上已经入了佛门,已经皈依出家多年了,但是实际上内心当中还没有感受到真正的佛法妙味。即使自己认为已经法喜充满,但是也许只是在边缘修一些法而已,修一些人天的善果,对这些法产生一些所谓的法喜,但是真正的佛法妙味没有体会到。

 

佛法的妙味是什么呢?注释当中说,佛法妙味就是缘起空性。

 

缘起性空注释当中讲有两种,一种是世间的缘起,通过这样的法缘起和合而产生那样的法,这是从假相方面讲;还有一种是本来的缘起,一切万法显现的当下本来就是离戏空性的,它就是一个法尔的缘起性,只要是显现的法全都是离戏空性的,这是从胜义的角度来安立缘起。所以说缘起性空就是佛法的妙味。

 

有的时候,我们容易把缘起性空理解成单空。当然,理解的时候,根据你分别的层次,可以理解成单空。乃至小乘的行者也可以把缘起理解成实有,我们暂时理解为单空也是可以的。

 

但关键问题在于,真正的缘起性空一定是离戏的。前面我们讲了很多原因,真正的缘起性空就是离戏。

 

所以我们在看到“缘起性空”的时候,有的时候虽然没有出现离戏的字眼,我们会觉得说这是不是在讲单空?但不一定是单空,讲缘起的时候不一定是在讲单空。

 

实际上一切万法都是缘起的,没有丝毫自性,所以缘起就是性空。这个性空是什么意思?你当然可以理解成单空,(但也要知道)这个性空也是离戏空。

 

在讲的时候都是讲因缘,都是讲缘起,都是讲性空,但月称菩萨解释的时候说,龙树菩萨的《中论》不能够按照其他的解释,只能按照大空性,也就是按照应成派的观点来解释,这个就已经说明问题了。

 

所以我们说如梦如幻的时候,(就想)这是不是在讲一个世俗法?是不是讲单空?不一定。讲如梦如幻不一定就是单空,关键是你是怎么样去看这个问题,你可以把它理解成单空,你也可以把如梦如幻理解成离戏空,它没有本体没有自性,这个就是它完全的本体。

 

所以如果有人分别人和我的话,他就没有真正尝到佛法的味道。如果真正开始趋入到如梦如幻的意义,了知了空性的意义时,就逐渐逐渐在靠近诸法实相。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想知道我们内心当中到底有没有空性正见,你就把《中论》或上师的解释翻开,对照一下自己的想法,看自己有没有如梦如幻的定解,有没有一切万法的确是空性的见解,如果有的话的确非常好;如果还没有的话,如果你觉得相续中的空还是抓不住,还是无法确定的话,那么还是要依靠《中论》颂词再再学习,学习几遍之后,空性的见解就会确定下来,因为它的加持力的确非常大的,他抉择空性的方式也非常直接,很容易被众生所信受。当相续当中产生如梦如幻或者空性的正见,在内心当中有所体会,就可以逐渐逐渐体味到佛法的妙味。

 

《中观根本慧论》第十品燃可燃品终。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今天继续宣讲龙树菩萨所造《中观根本慧论》,《中论》共二十七品,前十品已经讲完,今天开始讲第十一品——观本际品。

 

本际,有不同的安立方式。上师注释中,“本际”指轮回的边际,际就是边际的意思。

 

观察轮回到底有没有边际,就是观察本际,或者说是观察轮回品,观察生死品。

 

慈诚罗珠堪布的注释中,“本”和“际”是分别安立的。“本”是开始,“际”是终结——就是始终。对轮回有没有开始、有没有终结做分析和观察。

 

还有一些讲法:本际指起始之处——开始的地方就叫本际。结合本品而言,就是轮回到底有没有开始的边际?对本际,佛经中出现了很多说法,轮回也可以叫作本际、或生死等等,本际就是讲生死轮回的一种其余的异名而已。

 

本品观本际并非在名言中观察本际有没有开始、有没有终结,而是观察本际(轮回)的本性是否成立。因为《中论》都是在破斥对一切万法的执着,所以如果我们认为轮回存在、本际存在,就成为实执,针对这样的实执,有必要进行观察和分析。

 

总的来说,观本际就是观本际本空的意思,观轮回本空的意思,不是在名言当中安立这个轮回的体性是什么,流转的情况怎么样,没有从它的显现上面分析,而是从它的自性是否真正具备实体的角度分析的,最后得到一个轮回本来也是空性的结论。

 

丁十一(观本际品)分二:一、经部关联;二、品关联。

 

戊一、经部关联:

 

经部关联就是说,观轮回本空,佛经当中有没有依据?

 

在《般若经》中有宣讲 “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部不可得”的观点。

 

佛陀在经典中曾提到:一切的前际是本空不可得;后际是本空不可得;中部,所谓的中际也是本空不可得的。这就是经部关联。

 

戊二、品关联:

 

本品主要讲什么?本品和前后品有什么关联?

 

这几品都在讲人我不存在。前面我们对于本住本身进行了遮破,对燃可燃的比喻也进行了遮破。对方说,虽然对“人我”本性、燃可燃,比喻和意义都已经作了遮破,但“人我”还是应该存在的。为什么呢?他找出了另外一个根据,因为轮回存在的缘故。

 

因为轮回是众生流转之处,有了流转之处,当然就必需要有流转者,只有流转之处没有流转者,流转处也不能叫流转处了,轮回就不叫轮回了。

 

到底是谁在轮回?就是人我在轮回,众生在轮回。如果轮回这个所流转的地方成立, 当然能流转的众生——人我应该是有,应该是实有存在的。对方安立存在“人我”的根据——轮回实有、轮回是存在的。

 

我们为了打破对方的能立(根据),也为了说明轮回本空的道理,而宣讲本品,这就是品关联的意思。

 

此品分三:一、所依之轮回不成立;二、能依之生死法不成立;三、以此理亦可类推他法。

 

己一、所依之轮回不成立:

 

前两个科判是从所依和能依分析。所依是一切众生、生死的依靠处,即流转的地方叫所依的轮回;能依是众生流转的时候生生死死。

 

前面破人我五相理论中,曾经有一个理论:如果有所依能依,一定是他体的,一定要成立他性才能有所依能依。本品此处讲到的所依轮回、能依的生死,二者之间是不是他体?实际上真正分析时找不到一个他体的法。

 

实际上有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叫轮回呢?没有的。只不过众生一期生死、又一期生死,这样连续不断地相续下去,叫作每个众生的轮回;所有的众生这样一期生死、一期生死下去,总的现象叫作总的轮回。

 

离开了生死没有轮回,二者间不是他体。既然不是他体,为什么我们此处讲——所依的轮回,能依的生死?这是假立的说法。

 

我们使用的不是通过宗派的观点,详细分析之后,说有一个所依的轮回,有一个能依的生死,二者是他体的。

 

前品为什么要这样分析呢?前面是针对实有的人我到底存不存在而进行分析的。

 

名言中可以使用所依和能依这样的词,但并不是通过仔细分析、观察来承许一个实有的观点。

 

所以,此处自宗使用的所依轮回和能依生死,虽然没有别别他体的法,但仍然可以在科判中安立的原因就是这样:它不是一个真实安立,而是一个假立。是随顺大家的习惯, 随顺大家执着的方法而安立的方式。

 

我们解释的时候可以大概从轮回的角度不成立,生死的角度不成立进行分析。除了单个众生的生死和一切众生死之外,不存在一个所谓轮回。有些地方也说,除了十二缘起之外,也没有一个轮回,所谓的轮回就是十二因缘(无明缘行,行缘识等等)。这样从前世到今生,今生到后世,就有一种连续不断生死的过程,把这样一种状态称之为轮回。实际上,轮回也是一种总相,一种假立而已。

 

但是我们有时候会认为,怎么没有一个真实的轮回呢?这个世界、这个地球是坚住的,天界也是坚住的,我们在这些地方滚来滚去的,这不就是轮回吗?但这一切都是除了众生单个的业之外,没有一个实实在在所依的一个器世界叫作轮回之处。

 

如果你有这个业,在你面前会显现所谓的人的境界、所谓的饿鬼境界等等。

 

我们在学《定解宝灯论》的时候,第六品中讲的很清楚——实际上这一切,除了观待有情的能境的业之外,外境的法的确是不存在的。我们认为如此坚住、井然有序的世界,饿鬼一看,完全另外一个样子。我们看到的水,饿鬼看到就是脓血,怎么有这么大的差别?是不是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器世间放在这个地方,等我们转来转去的,从这个地方到那个地方呢?如果不仔细观察的话,似乎是这样的。但只要你今生的业一消失,整个世界马上就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这样我们就了知,除了有情的个别的业、相续中所显现的法之外,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处叫作轮回之处。不管从有情生死的角度,还是从器世间流转之处的角度,除了有情的生死之外,不存在所谓的一个轮回之处。

 

下面从颂词逐一作分析。

 

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

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

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

 

在这个科判中讲到三个问题:轮回的开始,轮回的终结和轮回的中部,到底有没有存在?

 

这个法如果是存在的,它一定存在一个开始、一个终结、一个中间,这样的部分。如果找不到开始,找不到终结,也没有它的中部的话,实际上它的本体完全是不存在的。

 

我们通过这样一种观察方式,观察始终——开始、中间和最后结束,这三个部分,来了知这个法的本体的确是现而无自性。

 

首先是引教证成。

 

“大圣之所说,本际不可得。”大圣是佛陀,为什么佛陀称之为大圣呢?因为圣有很多种,有些时候,世间的人他具备某种很高超的道德规范,称之为圣人、圣贤——他的人品很好,他的学识很好,受到大家的追捧,这是一种世间的圣人。还有一种,外道将有五通的人称之为圣人——他有具有五通的缘故,具有超凡入圣的能力,叫作圣人。

这两种圣人实际上是将凡夫安立成贤圣的名称。

 

实际上从真正断除烦恼,超凡入圣,从凡夫到圣者的角度来讲,前面这两种还不算是真正的圣人,但世间人有这种说法。从某个角度来讲,他们可以称为圣的名字。

 

后面还有已经真正出离三界的小乘圣人——不管是罗汉也好、还是缘觉也好,内心当中有无漏的智慧,已经彻底远离了三界的烦恼,称之为无学圣。还有有学的圣者,也算圣者。

 

还有大乘的圣者——像一地到十地的菩萨都称之为圣者。

 

但他们都不能称为大圣,“大圣”是圣中之圣的意思。

 

当然凡夫、外道无法和佛陀相比,不但他们无法相比,二乘的圣者、有学道的菩萨也都无法和佛陀相比。从这个方面而言,大圣就是专指佛陀,佛陀才称之为大圣。

 

此处“大圣之所说”,佛陀在经典中讲:“本际不可得”,即没有本际。

 

如果我们把这个本际,按照前边和后边的角度进行观察,或轮回的边际,它的起始之处,轮回开始的地方来理解的时候,“本际不可得”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

 

一、它的开始是找不到的。

 

佛陀教导弟子的时候说,一切轮回没有开始,它是无始无终的状态,这个时候就引导弟子心生厌离。流转轮回都没有开始的时间了,你就可想而知这个轮回有多长。

 

佛陀这样的讲法是引导有情、引导弟子生起厌离心,所以说这个轮回是没有开始的。

 

然后佛陀又说:如果你不修行,轮回也是无终的,你会一直这样流转下去,一直这样受着很大的痛苦。以前你曾经轮回的时候受了这么多的痛苦,现在你还在受这个痛苦,如果现在不修行以后还会受这么多痛苦。

 

弟子听到这些教言后就奋发向上了,开始对整个轮回生死生起了极强的厌离心,开始修行、证悟空性,顿断生死……

 

此处“本际不可得”,也可以说它长得找不到边际,从这个角度来讲的。

 

二、也可以理解成中观当中讲到的——本身没有。轮回就叫本际,它没有一个开始,像这样叫做无有本际。此处中观宗说没有本际,是讲它的本体是空性的,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轮回有,但长得没有边。”——不是从这个角度去讲的,而是说轮回本身就没有,所以叫无本际。

 

“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

 

佛陀在讲到“本际不可得”的时候,通过这句话引发了很多观点。

 

有一种观点认为,轮回无始有终。无始有终不是说单个的众生有终,而是整个轮回无始有终。开始是找不到的,没有开始,但是有终点。为什么有终点呢?因为众生再多,总是有一定数量的,因为没有新生的有情。众生再多,依靠佛陀不断地出世、不断地教化众生,众生在没有新增加的前提之下,逐渐逐渐就会减少,最后整个轮回就会变得空无。所以整个轮回是没有开始的,但是整个轮回它一定是有终结的。这是一种观点,阐示轮回始终的问题。

 

还有一种观点是:整个轮回、总的轮回是无始无终的。没有一个无始,他们的观点是说佛陀的智慧观察时也看不到轮回的边际(看不到轮回的开始),但无始这个问题佛陀看到了,所以说轮回是无始的。

 

总的轮回无终:前面的观点是说,众生不断地被度化,总有穷尽的时候,这有一个前提——众生有一定的数量,虽然他也叫无量,但是有量的无量,就是很多的意思,把很多叫无量。

 

比如说无量劫,或阿僧祇,这个无量是不是找不到边际呢?不是,在数字当中,这个阿僧祇就是60位(或者64位)数,所以虽然它的名字叫无量,但实际它仍然是有量的。

 

所以说,如果整个轮回它一定有一个数字,虽然这个数字大得无边,但是它终究有个边际的话,它终究会变得空无的。

 

但实际上,所谓的众生无量就像虚空一样,它是无量的无量,它没办法衡量的,它不是有个确定的数字的。所以它没有边际,所以佛经中讲众生无法度尽。很多大成就者讲就是无法度尽的,有这样一种说法。所以总的轮回它是无量的、无终的。

 

但是单个有情他是可以被度尽的,他的开始虽然找不到,但结束是有的。

 

什么时候结束呢?什么时候你证悟空性、证悟法身,这个时候你的轮回就终结了。

 

所以,有些观点就这样讲:总的轮回是无始无终,但单个有情来讲是无始有终的。

 

还有一种观点是讲有始有终。众生的开始在哪里呢?最初的无明托空而起之时就是轮回的开始。每个有情最初无明产生(托空而起?),在空性中产生时,就开始产生流转,这是开始。之后轮回有没有终结呢?当然有。若你修习了佛法,证悟了法身之后,你的轮回就终结了。也有这样一种有始有终的观点。

 

佛陀对轮回的问题非常清楚,但在教导众生时,他的重点放在让有情当下解脱。如果你好好修行,不管流转了多长时间,只要你从现在开始修行,就很快可以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所以为了不让这些修行人在其他的这些支分末节的问题上去纠缠,就给弟子讲了轮回是无始的。

 

无始,就找不到边际,这样就产生了很强的厌离心。而且佛陀说:如果你现在开始修行,马上就可以斩断轮回。尤其在小乘教义中,最快三生就可以成就阿罗汉果。像这样讲的时候,众生会发起极强的厌离心开始求道,求道之后不管轮回有没有开始,反正终点是可以找到的。证悟了人我空性之后,当下完全可以证悟法身。有这样必要的缘故,很多观点中讲轮回是没有开始的。

 

但对单个众生来讲,完全可以通过证悟人我空性的方式、断尽三界烦恼的方式,从轮回中获得解脱。

 

但实际上,我们分别轮回有始也好、无始也好,究竟而言都是戏论。在慈诚罗珠堪布讲义中, 曾提到十四种无记法。十四无记法当中,就有生死有边、无边的问题。你说生死有边也不对,说生死无边也不对。佛陀为了避免让众生落入戏论,当时佛是没有回答的,这个叫做无记(没有做记别,没有做回答)。

 

如果你一定要说生死有边,有一个开始或有一个终结,这是一种邪见;一定要说生死是无边,也是种邪见。到底应该怎样?佛陀的意思是很明显的:这个所谓的轮回本身就是幻像。如果它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当然可以去找所谓的开始和终结,但它本来是幻变的、无自性的法。所以,认为它有始是邪见,认为它无始还是种邪见。

 

所以中观宗抉择一切轮回本来就是一种幻变出来的东西,在空性当中因缘合和就出现,是一个假像。假像哪里有一个开始或一个终结呢?

 

所以从这个方面出现了很多观点,按照一般的讲法,取的比较多的是对单个众生来讲无始有终这个说法,显教中用的比较多一点。这个轮回是无始的,如果你修行的话它就有终结。

 

有时候用种子的比喻:种子生种子,种子又生种子,前际找不到,但终点找得到。什么时候你把这粒种子用火烧焦了,它的能力就没有了,从此后就再不可能延续下去。

 

当然用种子做比喻也是一种阶段性的说法。为什么呢?因为在我们可见的以前,它是找不到的,因为它总是有前面的因才能产生。但是如果把这个种子的因一直往前推,推到空劫就推不下去了,空劫的时候一切都变成虚空,全部毁坏了。虚空之后种子从哪里来?从有情的业力逐渐形成,劫又开始慢慢开始成、住。

 

但有情的生死没有这么大的局限性,有情的生推到空劫,还可以往前推。因为这个世界虽然被火烧了,被水淹了,被风吹了,但还有很多众生转生到其它世界,或从第四禅天转生到大梵天,一直流转下去。可见有情生死的情况和种子的比喻不是完全相同,只是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可以做这个比喻。

 

“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小乘宗的解释是不同的。

 

小乘生死的轮回找不到开始,“亦复无有终”也没有终结。这个说法和中观宗是否相同?根本不同。

 

为什么呢?他想要通过轮回没有开始、没有终结来说明这个轮回是有的。

 

换句话讲,就是有一个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的轮回,重点放在轮回的存在——只不过这个轮回的存在没有开始、没有终结。

 

小乘的重点是什么?重点就是已经证成轮回有了。如果这个轮回没有,怎么可以说它没有开始、没有终结呢?小乘也说本际不可得、找不到本际,也说没有终结,但他的意思是说轮回本身是有的,只不过长的没有边而已。小乘的意味非常明显,就是说,轮回一定是实实在在的,它是没有开始、没有终结的。

 

但是中观宗在解释本际——“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的时候,和小乘宗解释的方式完全不一样,立足点完全不相同。

 

如果我们从小乘的观点来讲,或者从世间名言的角度来讲,可以按照前面的解释。

 

但是中观宗毕竟是安立究竟实相,不是说显现法到底怎么样、是说实相到底存不存在。所以,中观宗在解释“生死无有始,亦复无有终”的时候说始是不存在的,终是不存在的,轮回是不存在的。

 

小乘宗说有轮回,轮回是无始无终的;中观宗说轮回本身都没有,哪里有始有终呢?

 

字句上都是无始无终,但中观宗所说的无始是完全否定了开始,而不是在承认轮回的前提下来说轮回无始,而是说这个轮回本身就没有一个法存在,连本体都没有,哪里有开始呢?开始是不存在的,落在了空性上面。也没有一个终,如果这个法存在,可以说它有终,或者无终,但是法本身不存在的话,就没有它的终了。

 

“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如果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那“中”部又是怎么有的呢?中部也没有。

 

就算按照名言宗的角度,这个中也没有。为什么呢?如果在名言中把前际确定了,又把后际确定了,那可以确定中。比如:我确定这张桌子是一米长,起始于零、终于一百,这样的前际后际确定后,就可以说中间在五十公分处。但没有找到轮回的前际,也没有找到它的后际,中间如何确定呢?中间无法确定。

 

如果按空性宗的角度就更明显了。如果观待了开始和结束,才可以说一个中。如果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哪里来个中呢?所谓的中也是不存在,也是观待于开始和结束才安立的。

 

“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这个意思了解之后,我们可以引申,再进一步分析,所谓的中道到底有没有?

 

我们说中道当然有,我们现在学的就是中观道,这个中道一定是有的,而且是佛陀教导我们走中道。

 

但实际上中道也是分别念安立的,中道的确也是不存在的。为什么中道这么究竟了义的东西还是不了义,还是分别心安立的?

 

的确是分别心安立的。为什么?什么叫中道?遣除了常断叫中道——遣除常断行为中道,遣除有无行为中道,遣除现空行为中道。讲的时候似乎有一个中道,但所谓的中道是什么?所谓的中道就是遣除常断,遣除有无之后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到底是存在还是不存在?

 

我们说如果有常有断,就可以有中道,无常无断又何来中道?常被遣除掉了,断被遣除掉了,这种状态是一无所有的状态,你能够执着的东西都已经不存在了,哪里还有执着一个中的道理呢?没办法执着一个中的道理。

 

所以,所谓的中道也是随顺我们分别念的讲法,只有通过这样一种文字来描绘这种境界,只有通过中道这个名词让我们不要堕常、不要堕断。

 

但如果我们真正通过殊胜的理证把常的执着遣除了、把断的执着都遣除了,这个时候佛陀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什么境界呢?什么都不要执着的境界,没有一切可执的境界,这个叫中道。

 

本身就说明了不能够执着任何法,但这个时候你还要执着一个中的话,那根本就没有完全理解佛陀的密义。

 

换句话讲,所谓的中道就是一无所执的异名。如果你执着一个中道,就落入了实执了。所以,所谓的中道并不是你在走山路,既不能靠近悬崖边,也不能靠近陡峭的山壁一边,要走中间,这样的中道。或者你踩在翘翘板上,脚不能往左偏,也不能往右偏,你只能站在中间保持平衡,像这样的中道是没有的,没有这么一个实实在在的一个东西叫做中道。我们将离戏论的本体,取名为中道而已。

 

《三摩地王经》(还是《宝积经》?)也讲:智者不执有,不执无,破完有无后也不执中间。在我们的概念中,有两边就一定有中,但在佛法中,两边破完之后中间也就不存在。什么都不存在,取名为中道而已,没有一个所谓的究竟的境界叫中道,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叫中道,没有一个你的分别心可以执着的状态叫做中道,所以所谓的中道就是一切不执。

 

如果要理解,就理解这个,理解离戏就是中道,除了这个之外,没有了。

 

所以《中论》中所讲的,我们很容易从字面上理解为不要偏左不要偏右、要中立,这就是一个好的修行方式。但《中论》所讲的是离一切戏论——怎样离一切戏论,怎么样不执着,这样一种本体状态给你指点出来。如果你能够安住,那就是这个;你不能安住,那就无法理解所谓的中道。所以说“若无有始终,中当云何有”,我们在讲生死的轮回的过程当中可以理解开始、终结、中间都不存在。把意义延伸到所谓的中道上,也是相同的道理。

 

所以中观所讲到的轮回没有开始、没有中间、没有结束,意思就是说整个轮回是不存在的。如果轮回存在的话,一定可以找到它的开始、它的终结。和小乘不一样的。

 

小乘虽然也说轮回没有开始、没有中间、没有终结,但认为有一个轮回的存在,它存在的方式是没有开始没有中间,没有终结。

 

但我们中观认为轮回本体是没有的,没有本体当然就不可能有它的始终和中部了,所谓的轮回也就不成立。

 

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己二(能依之生死法不成立)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释义。

 

庚一、略说:

 

是故于此中,先后共亦无。

 

 

科判安立能依的生死法,是指有情每一期生死的延续,相续不断,这状态延续下去就叫做轮回。生死每一期有尽,轮回持续上看是一个大的法,所以叫所依;生死是一期一期的,所以它比较窄,叫能依。

 

前面所依的轮回已经破完了,它是没有本体的,那么能依的生死法是否能安立呢?也无法安立。如果我们从观待的角度分析,按照前面破燃可燃的推理的方式——所依如果不存在(整个轮回不存在),它能依的生死也就不存在。离开了生死无法安立轮回。如果整个轮回都不存在本体,那么一期一期的生死如何成立?也不成立。

 

现在通过更细的方式,来抉择能依的生死法是不成立的。

 

略说中“是故于此中,先后共亦无”的意思如何理解?此中是什么?就是能依的生死。在能依的生、老、死当中,先、后、共都没有,三个层次都没有。

 

谁是先?谁是后?谁是共?——生在老、死之先,是不存在的;生在老、死之后也是不存在的,生和老死同时存在,也是没有的,因此叫“是故于此中,先后共亦无。”。

 

如果真正有生和老死,那么在分析此三种情况的时候,就能够找得到,但如果找不到,就不可能存在生死的本体。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