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发了菩提心之后,今天继续宣讲龙树菩萨所造的《中观根本慧论》。本论宣讲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宣讲一切万法究竟离戏的殊胜观点。

 

针对于《中论》,唯识宗是抉择二取空,自续派抉择单空,还有应成派是抉择离戏空。月称论师在《入中论》当中,针对二取空发了很多过失,别破了唯识,所以以唯识宗的观点来解释《中论》是不合适的;对于自续派的观点也发了三大太过,所以通过自续派的观点来解释《中论》也是不合适的;只有通过应成派的观点详尽地观察抉择之后,了知了空性和缘起之间的关系,或者说在究竟的本性当中一切万法离戏的观点,非常符合龙树菩萨《中论》的意趣。因此《中论》的意趣应该按照应成派的观点来进行观察和抉择。我们也全都是按照月称论师的意趣,来讲解《中论》当中的观点。虽然也提到了单空的修法,或者暂时抉择单空的方式,但是究竟的观点一定是离开一切戏论的,没有丝毫的执著可以被安立。《中论》从开始到最后,全都是按照离戏的观点进行抉择。

 

全论二十七品,前面已讲了二十五品,今天要讲的是二十六——观十二因缘品。一般来说,在佛法当中为了断除贪欲心要观修不净观,如果要断除嗔恨心要修持慈悲观,如果要断除愚痴要修持缘起观,这个缘起就是十二因缘。

 

一部分人不了知自己如何流转的,以前怎么样流转到现在?以后又通过什么因缘流转?对于流转的方式不了知,所以就产生了很多其他的解释方式,有些人认为是一种万能神造了自己,自己掌控在别人手中等等,有很多安立的方式。佛陀宣讲了缘起观对治这种愚痴,不了知自己从何而来,也不了知自己现在所做的行为对以后会产生什么样影响。也就是说自己的前际是怎么样产生的?自己的后际又通过什么样因缘产生?对此如果一无所知的话,通过学习十二因缘就完全可以了知,打破这样的愚痴。

 

由安立的十二因缘了知,众生流转轮回完全是因为前面有无明和行,因为有了无明和行的因缘就会产生今生当中的从识乃至于受之间所有的法,这些法都是通过前面的无明造业之后流转到现在的。这不是谁造作的,自己因为愚痴无明而造业之后如是流转的。后世又怎么样呢?后世通过今世当中的爱取,然后产生后世的业,通过业就产生生、老死。前世也是通过因缘而有的,后世还是通过因缘而有的,如果我们想要解脱轮回,必须要斩断这些因缘。

 

这就是佛法当中的顺观十二缘起和逆观十二缘起,或者说顺行和逆行十二缘起。顺行的十二缘起是讲流转的次第,逆行的十二缘起是讲还灭的次第。首先给我们宣讲怎么样流转的,通过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于生缘老死的方式开始流转。那么怎么样才可以解脱呢?无明灭故行灭,乃至于生灭故老死灭。如果没有修持殊胜的善法,缘起链还会不间断地连接下去,就会不间断地显现轮回。如果想要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必须要斩断缘起链。要斩断缘起链,前世的无明和行已经成了过去了,对于今世来讲就是爱取,如果把爱取缘起链斩断之后,不会有有和生老死。下面我们次第抉择这个问题。

 

当然我们抉择十二因缘,不是怎么样安立十二因缘。因为一般人对十二因缘一无所知,有一种愚痴,有一部分人接触到十二因缘以后,又把十二因缘执为一种实有的本体。我们知道,不管是顺行的十二因缘还是逆行的十二因缘,实际上本体都是离戏空的。如果不了知十二因缘当然会通过无明而造业,而从某种程度来讲,了知了部分的十二因缘的本性就可以获得解脱。但是此处宣讲大乘的殊胜修法,没有停留在某种层次上面,而是抉择一切万法的自性,十二因缘属于流转还灭的安立,必须要彻观实相到底是如何的。在《观十二因缘品》当中,顺观十二因缘是无自性的,逆行的十二因缘还是无自性的。十二因缘都是无自性的,我们要了知它的究竟意趣。

 

丁二十六(观十二因缘品)分二:一、经部关联;二、品关联。

 

戊一、经部关联:

 

缘起不存在的道理有无佛经的依据呢?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以缘起无生,故为缘起。”缘起的法实际上是无生的,这种无生就叫作缘起,宣讲了没有十二因缘的道理。为什么没有十二因缘呢?不是说“缘起无生,故为缘起”吗?好像是承认了有缘起,但是缘起无生。所谓的缘起就是空性、无生的道理,十二因缘实际上也是不存在的。

 

还有我们平时念的《心经》当中,也有对于十二因缘的观察:“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实际上这句话已经把顺行和逆行的两种缘起都抉择为了空性。“无无明”,无明当然是讲顺行的缘起,有了无明就会有行,有了行就会有识等,所以是顺行的十二缘起,《心经》说无无明,这种顺行的十二缘起是不存在的。“亦无无明尽”,无明尽就是逆行的缘起,无明尽故行尽,前面讲过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最后生老死灭,所以亦无无明尽,这种逆行的无明尽的本体也不存在。“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从无明乃至于老死之间,顺行最后的果就是老死,老死的果是不存在的,乃至无老死尽,最后老死的尽也不存在。顺行的十二缘起和逆行的十二缘起,《心经》当中说是不存在的。我宗当然是有佛经的依据。

 

戊二、品关联:

 

本品和前品有什么关联呢?或者本品和整个总品有什么关联呢?因为前面第二十五品最后一个颂词讲:“诸法不可得,灭一切戏论,无人亦无处,佛亦无所说。”佛陀没有讲任何法。对方说,既然你们前面说“佛亦无所说”,佛陀没有讲一句法,为什么在讲经部关联时,又说佛陀说“缘起无生,故为缘起”?一方面说没有任何所说,一方面说佛陀说有缘起,二者之间有没有矛盾呢?

 

前面已经解释了,在名言当中有佛出世,有佛说教法等一系列的安立,但是在胜义当中一无所有。同样道理,在名言当中佛陀宣讲有缘起,众生通过缘起而流转,因为了悟缘起而还灭等等。但是《中论》毕竟是在抉择胜义谛的实相,一切的能缘所缘都不存在,缘起的本性也不存在。所以说二者之间实际上是不矛盾的,是这样安立的。

 

也有些论师认为,十二因缘品是随顺于小乘观察的。但是月称论师等很多大德认为,《中论》主要的所化不是小乘,主要是让大乘的行者趋入究竟实相。所以,本品虽然观察十二因缘,但是并没有停留在小乘的十二因缘的基础之上,而是相合于大乘中观的思想,抉择一切万法的究竟实相。

 

按照月称菩萨的解释(本品的品关联应为):怎么样了知缘起,了知十二因缘?所以宣讲了《观十二因缘品》。

 

此品分三:一、宣说缘起之理;二、行与非行之差别;三、阐释破十二有支之次第。

 

宣说缘起之理,对于十二因缘作了介绍,不是最广的,但主要的意义都已经包括在里面了;行与非行,是对行和非行之间的差别进行观察。

 

己一、宣说缘起之理:

 

颂词大概分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属于能引和所引,即能引的因果,能引的因果又分了能引之因和所引之果,第一颂宣讲的是能引之因,从第二颂开始的四个颂词宣讲的是所引之果。第二部分是讲能成和所成的因果。

 

第一部分能引和所引的因果。能引就是讲前世通过什么样的因,引起了今世当中的种种现象,前世的因缘称之为能引。今世当中显现的从识到受之间,实际上是所引之果,通过前面的无明和行引发,而引起了今生当中的其他的识等等的诸法。

 

首先讲能引之因:

 

众生痴所覆,为后起三行,

以起是行故,随行入六趣。

 

这个颂词讲到十二因缘当中的第一支和第二支,即无明支和行支。首先讲的是无明,“众生痴所覆”,一切众生没有了知一切万法实相的缘故,或者就小乘的观点来讲,没有了知人无我空性,我是假立的,粗大的五蕴不存在。从这个方面来安立愚痴。

 

大乘安立的愚痴不仅是人无我空性和粗大的五蕴。大乘安立的十二缘起当中的愚痴这个无明支,范围要深要广,一切的人我和法我,只要对于实相不了知的部分都叫作愚痴。不单单是对于粗大的五蕴执为实有,如果对于细微的刹那、细微的微尘执为实有,乃至于对于空性执为实有,都叫作愚痴,称之为痴。从这方面安立“众生痴所覆”。

 

因为众生相续当中有无明愚痴,没有了知实相,被无明愚痴所覆盖的缘故,所以“为后起三行”,为了后世就产生了三行。行就是业的意思,平时讲行业,把行和业连在一起叫行业。为什么业也叫行呢?因为业都是一种行为,有的时候是属于身体的行为,有的时候属于语言、心的行为。造业实际上就是你的身语意在做某种行为。这个业要成为果,按照佛陀的观点,你现在所做的任何行为,后面你自己都要去承受的,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佛经当中讲,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没有谁来操纵你,真正能够操纵的就是你自己的心。

 

如果能了知业果,不产生业果愚的话,就会产生正确的因果观——现在我做的行为,以后要相应成熟结果。果报就是结果,业就是行为的意思,也就是说你的这种行为,以后要承受某种结果,在世间当中说,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实际上因果就是这样的,你做的任何一个行为,后面都要成熟相应的果,善的行为成熟善果,恶的行为成熟恶果。如果不了知业果,产生业果愚(即业果的愚痴),就会产生很多的恶业,自己不想要感受的很多恶业果报也会成熟。

 

“众生痴所覆”,如果对于实相有愚痴,对于解脱道就没有办法产生定解。所以我们要打破业果愚,也要打破对实相的愚痴,最后才可以真正地趋向于解脱。

 

此处在讲顺行的缘起。“为后起三行”,三行可以解释成身、语、意的三种行为,也可以解释成福业、非福业和不动业三种。上师《中论讲记》当中是按照后面的解释,安立福业、非福业和不动业。因为相续当中有了无明、我执等的缘故,为了后世而生起了三种业。

 

第一种是福业,福业即以无明为前提做一些十善法,被无明所盖而造十善法就叫福德业,这种福德业会引起安乐,所以称为福德业。第二种行叫作非福业,非福业就是讲十恶业或十不善。为什么叫非福业呢?因为这种行为会引起不悦意的果报,所以叫非福业。第三种业叫作不动业,不动业是相对于福业和非福业而言的。因为福业和非福业都是在欲界当中做,欲界当中成熟,如果遇到了其他的因缘它就会变化,所以叫作动摇的业。什么叫作不动业呢?不动业就是修持四禅八定,修成禅定成为一种势力之后不会再变化,转生到色界天、无色界天,它是不动的,不会受其他的因缘而改变,所以称之为不动业。

 

归纳起来,福业和非福业是属于欲界的业,或者说感受欲界果的业;不动业是感受色界和无色界上二界的业,把三界全部包括在里面了。

 

三行可以细分为身语意。“为后起三行”,通过无明引发,而生起了三种行。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每天所做所想肯定是包括在三行当中。一部分人乐于修禅定,在湖边、在森林当中冥想,如果没有胜观智慧的话,这种业就称之为不动业了;有一部分人拼命在造恶业,杀生偷盗邪淫等等,是在造非福业;一部分人在修善法,归摄在福德业当中。所有的人几乎都是在这三种行当中造作,所以果是无可避免地趋入到六趣当中。因为这三种业都没有智慧的成分,福德业、非福业和不动业都是为痴所缚的,都是属于流转轮回的业。

 

“以起是行故,随行入六趣。”因为生起了三种行,随行而入六趣,跟随业就会趋入到六道当中。我们知道,六道虽然有三善趣,暂时来说安乐多一点,但是也是变化的自性,没有任何的保证,没有坚固性,即便是得到了善趣的身体也会失坏。按照佛陀的眼光看,我们自己以前也是无数次的投生到了天界,投生到了梵天、无色界,感受了这些快乐。但现在也是要感受各种各样的痛苦,如果现在不修行还是会堕入到恶趣当中。尤其在很多经典当中讲,生善趣是很困难的,要励力地修善法才能够得到善趣的身份,而堕恶趣基本上是很自然的,你不需要任何的造作,只要随顺平常的行为,最后的结果肯定是堕恶趣的。堕恶趣是不需要功用的,任运堕落,生善趣必须要励力地去争取,在轮回当中的确是非常危险的,因此说“随行入六趣”。

 

以上讲了能引的业。能引的因就是无明和行,“随行入六趣”,六趣实际上已经是属于后面的,这里是做一个连接。行支以前是属于第一支、第二支。

 

无明缘行,通过无明而造业,有了业之后就会趋入六趣当中,所以下面讲所引之果。所引之果是通过什么所引呢?主要是通过业,当然没有离开无明,六趣的主要引因就是业,通过业而引发后面的六道。如何次第引发的呢?下面讲从第三支开始的缘起支。

 

随诸行因缘,识受六道身;

依靠诸识故,而成于名色。

 

这个颂词讲到了第三支和第四支。“随诸行因缘”,随诸行就是跟随前面所讲的三种行诸种业的因缘。“识受六道身”,心识就会感受六道的身,实际上就是讲心识加入之后,就开始感受六道的身份。在这两句当中,尤其是第二句讲到了识,这个识就是十二因缘当中的第三支识支,通过业而引发识。识是什么意思呢?按照很多经论当中所述,以胎生为例,入胎的第一刹那就是识支。任何一个六趣的众生都要显现投生,当然是不是入胎不好说,因为有些是化生的,有些是其他的身份,入胎只是以胎生而言的,针对于人道,入胎的第一刹那就安立作为识支。六道的身份都需要心识的加入,有些时候直接说中阴身。中阴身心识的加入,开始逐渐形成六道的身体,如果没有中阴身也反正需要心识的加入。有些宗派承许八识,就是讲阿赖耶识投生;有些宗派不承许八识,承许六识,就是意识而投生的。识受六道身就是讲第三支识支。

 

针对于人道而言,要入胎之前会现起颠倒相,在《俱舍论》《广论》当中也是讲到,要投生的时候,看到后世的父母做不净行,生起贪爱然后趣入到母胎当中受生的,也是中阴身的心识漂流趋入到母胎当中。入胎的第一刹那就叫作识支,时间是很短的,只是入胎这一刹那,入完胎之后第三支就灭了。

 

第三支灭了之后就马上引发第四支,“依靠诸识故,而成于名色。”依靠诸识的缘故,不同的心识形成不同的名色。以胎生为例,入胎的时候所趣入的胎实际上就是受精卵,我们现在的身心,心这一部分是来自于自己前世的心识,身体部分是来自于父精母血的和合体受精卵。所谓的名色是从受精卵开始乃至到诸根显现之前,即一切的根已经明显长出来之前,这个阶段都叫作名色位。

 

名色是通过什么而来的呢?名色是通过识为因缘引发的。我们看这个缘起,无名为因而生起行业,通过行业牵引而受今生入胎的第一刹那心识,就是显现入胎的心识。心识是一直相续而有的,但是为什么是第三支呢?你要受哪一道的身体,第一位就叫作识位、识支。开始显现识,通过识才开始有名色。也就是说如果识不加入的话,没办法形成真正的名色位,它可以是受精卵,但是如果没有心识加入的话不叫名色,没办法形成一个真正的有情,一个生命。所以说依靠诸识故,而成于名色。

 

名色,即名和色,这个“名”字就是讲心识,叫作四名蕴,就是受想行识四位。但是在此处,最初入胎就是讲心识,由于加入心识就叫名。为什么叫名呢?它有名称但是没有阻碍,针对于色来讲,色法是有阻碍的,它是名称无阻碍。什么无阻碍呢?实际上心识是无阻碍的。所以只是叫一个名而已,没有一个阻碍的法存在。因此把心识称之为名,色就是讲受精卵。

 

最初入胎是这样,然后受精卵逐渐发育,随着时间变化会形成不同的形状,先是鱼形状,然后是乌龟的形状,最后就显现成小儿的形状,逐渐逐渐眼根耳根等诸根就开始形成了。在诸根形成之前的这个阶段就叫作名色,名色是通过识而有的,通过识为因而引发名色不断地生长。也就说如果心识不摄入的话,受精卵是没办法发育的,有了心识的加入,心识摄受之后,通过有情的业力就开始逐渐发育,在名色位慢慢变化。这是讲第三支第四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