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笔录仅供参考,请以音频讲解为准。)

 

己四、劣慧小乘怖畏大乘的原因:

 

提问:既然大乘菩萨行这么殊胜,为什么还有一些凡夫人或者小乘者他们对大乘法非常恐怖呢?按照前面所抉择的理由来讲,绝对应该信仰大乘,绝对应该趣入大乘的修行,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小乘种姓的人对大乘佛法还产生恐怖心,有的时候还诽谤呢?下面讲原因:

 

如是甚深法,愚夫生恐惧,

如是劣根者,怖最稀有法。

 

这个颂词一方面直接提到了小乘为什么恐怖大乘,从另一个角度,对我们自己相应我们现在的修法来讲,应该知道对甚深法生恐怖是一个大的歧途,如果不把这个违缘遣除,自己相续当中有疑惑,不可能顺利地趣入菩萨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非常有必要抉择。就像《定解宝灯论》第二个问题,明明是在讲最殊胜的空性,为什么第二品马上紧接着要抉择声闻缘觉证悟的是什么,看起来好像没有很大的必要,实际上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宣讲了殊胜最圆满空性的歧途,就是入小乘或者证悟人无我空性,这个是修大乘空性的歧途。

 

这个地方也是一样的,抉择为什么小乘要恐怖大乘法,了解了它的原因之后我们应该知道对大乘法不应该恐怖,对大乘的恐怖唯一都是对大乘的自性没有了解而产生的,所以它是一种妄执,是不需要产生的法。现在我们就应该发起菩提心,发起勇猛心,调正自己相续当中自私自利的,求自利解脱的小乘心,必须要从如是甚深的理论了解之后,从相续深处去调伏。这个时候才可以使自己从歧途当中解脱出来。否则的话很容易就进入歧途,然后求小乘的果位。

 

“如是甚深法,愚夫生恐惧”,因为大乘教法从见解的角度来讲是非常甚深的,完全抉择到一切诸法无自性,一切都是缘起产生的殊胜的见解,愚夫是绝对生起恐惧的,一般的没有智慧的人是产生很大的恐怖心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他们认为明明在我们面前,这一切法都是显现的,都是实实在在有它的作用,为什么大乘教法当中讲一切都是空性的呢?既然都是空性的,他们肯定就接受不了,所以愚夫就生起恐怖,不单单是恐怖,而且极力地诽谤。为什么要诽谤呢?因为他想把这个理论遣除了,生活就比较舒服快乐了,反之,如果这个空性的理论一直存在下去的话,对他们就有很大的威胁。他们有这样的一种想法。但是通过愚夫的智慧要遣除佛陀相续当中现证的甚深的空性的教法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月称菩萨也是讲过,你越用更多的理论想要灭除空性,越能显出空性的殊胜。你不用还好,你用一百个理论,一百个理论全部成为成立空性的因,根本没办法把空性的理论灭除。但是就是因为愚夫智慧不深广的缘故,他对殊胜甚深的空性教法产生很大的恐怖心。

 

“如是劣根者,怖最稀有法”。“稀有法”主要是讲非常稀有的菩萨行,广大的菩萨行是很稀有的,布施自己的头目脑髓等等,修持最殊胜的菩萨行,通过这样的稀有法可以成就非常稀有的佛陀的功德,而且在大乘当中讲,每一个众生都具有佛陀的功德。这样宣讲的时候,很多劣根者就接受不了了,“我现在就是佛,我现在就具足佛的功德”很多众生接受不了。

 

不仅仅是这里讲的,从以前印度的很多例子都可以了解,佛陀在宣讲大乘法的时候,很多比丘当时接受不了,纷纷退席的也有,口吐鲜血的也有,生起邪见堕地狱的也有。劣根者对殊胜的大乘教法没办法接受,所以产生种种恐怖。实际上我们观察的时候,这种种恐怖单单就是他们自己的根性没有办法了解甚深法而产生的,并不是这个甚深法真的是我们所恐怖的地方,绝对不是的。

 

比如密法也是这样,密法为什么要保密呢?并不是密法本身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就是因为众生的根性没办法接受,所以对这样的人要保密。同样的道理,殊胜的大乘教法本身来讲绝对不是生起恐怖的因,或者恐怖的对境,就是因为凡夫的相续当中没办法了解,从这个角度产生恐怖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一一分析的时候,如果现在我们对大乘教法,非常甚深的教法没办法产生定解,有的时候没办法接受的时候,首先不要诽谤,放在那个地方,这样就不会造罪。弥勒菩萨在《经庄严论》当中也是讲过,你如果现在不能了解,不能修持这些很甚深的教法,你暂时放下来,也不修持,也不诽谤,这样相续当中就不会造罪业。

 

对我们现在来讲,单单是放下还不够,现在我们不能证悟,但是我发愿以后我一定要修持,一定要证悟。这是很有必要的。为什么呢?我们不能认为我们现在是大乘行者,我们对空性,对种种的菩萨行都能够接受,但是还有很多大乘和密乘当中的殊胜的见解、行为,双运也好、降伏也好,我们有时候看起来就接受不了,产生邪见。我们不应该认为这个是不好的东西,应该舍弃,首先不要这样,因为这是佛陀亲口所宣讲的,无数大乘行者亲自现证的东西,不可能是虚假的。现在我接受不了,仅仅是说明我自己的根性还不圆满的缘故,我不诽谤,我先放下来,我发愿以后一定要通达,一定要修持。这样一方面发了一个殊胜的愿,种下了很深的习气,一方面不会造下诽谤正法的过失。所以有很大的必要。

 

这里是讲到有些小乘行人不信解大乘法的原因,当然这里说的小乘行人并不是指所有的小乘行人。以前我们分析过,罗汉绝对不会诽谤的,对再甚深的空性教法他绝对不会诽谤,因为他相续当中已经现见空性了,所以他虽然对法无我的空性没办法现证,一听到法无我空性,他马上理解成人无我空性了。佛陀当进对很多罗汉讲法的时候,即使在宣讲《般若经》,宣讲很殊胜的空性的教法,那些已经证果的罗汉听到的时候,他就认为佛陀在宣讲人无我的修法,他把佛陀的词句一个一个对应到人无我方面去,所以他绝对一刹那不会产生邪见,不会产生恐怖的,就怕一些傲慢的声闻,相续当中没有甚深的智慧,没有现证法性的,他们见到大乘法的时候接受不了,这个时候就生起恐怖。大乘法讲不仅仅是人我是空性,法我也是空性的,这个小乘就接受不了。他们认为法我应该是有的,是应该现证的,获得解脱的。他们从这个角度进行证悟,他们现量见到无分刹那和无分微尘就是存在,不能空,但是菩萨就说这个是空性的,这样一讲的时候,对于没有入道的这些圣人来讲,他们就接受不了,马上就开始生恐怖、诽谤等等。

我们了解这些之后,就要发殊胜的愿,不要入歧途。

 

比喻中讲到一个叫身圣的外道,他有一次在出游的时候,偶尔见到兽行外道和野兽在做不净行,他看到的时候就产生一种邪念,他认为像这样的苦行外道,平时行持很多苦行,他们都没办法远离贪欲,而且还和野兽做不净行,他想到佛教当中的比丘、沙门这样的出家人,他们没有像外道这样修持苦行,他们的享受观待外道来讲是比较豪华的,一切都不缺少的,他们肯定更没有办法调伏烦恼了。他就下令沙门从今以后不能进王宫,怕他们和王妃有染。真正观察的时候,他的想法对不对呢?绝对是不对的。为什么这样讲呢?出家的沙门或者佛教修行者,他们和外道不一样,他们是跟随佛陀正确的教育去行持的,不会去做这些非法的行为,虽然他们在行为上显现吃穿都是不缺的,但实际上调伏相续的烦恼方面,他们远远超胜于外道。国王不了解,所以就下了这样一种非常荒唐的命令。

 

这个比喻对照,小乘的愚夫,他们只是跟随自己相续当中的见解,推测别人也应该是这样的,或者他自己接受不了的法就认为是不应理。他自己接受不了法无我空性,广大的菩萨行,他就认为菩萨的空性是不对的,或者修持菩萨行而成佛是非常恐怖的,他通过自己方面的劣根所引生的劣慧,诽谤、恐怖大乘法也是完全不应该的。

 

以上就抉择了第五品——明菩萨行品。

 

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

自现圆满三身游舞力

离障本来怙主龙钦巴

祈请无垢光尊常护我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甲一、初义;甲二、正释论义;甲三、末义。

 

甲二、(正释论义)分二:一、总义;二、别义。

 

乙二、(别义)分二: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二、释胜义谛的道次第。

 

丙一、(明依世俗谛的道次第)分二:一、明由断除四颠倒门修习中士意乐发起愿菩提心之轨则;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

 

丁二、(明发起行菩提心已而学菩萨行之轨则)分四:一、正说菩萨行;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三、明远离耽著烦恼所缘境的方便;四、明为成就道器而净治弟子身心的方便。

 

第六品 明断烦恼方便品

 

为什么要讲这样一个方便呢?我们可以从论文当中看到,这一品当中所讲的内容主要是断除贪嗔痴。断除贪嗔痴和修菩萨行有什么关联呢?关联是非常明显的,前面是总明了菩萨行,对应该如何发起菩提心,如何修持菩萨行的殊胜作了抉择,在作抉择的时候,对初学者来讲,刚开始发起菩提心的时候,相续当中肯定还有很多现行的烦恼,这样现行的烦恼一旦产生,就会很严重的障碍菩提心和菩萨行。为了更加迅速地,无有障碍地修持菩萨行,必须要断除烦恼。有这样一种关联,第五品是正明菩萨行,第六、第七是帮助菩萨行的修行的助缘方面的。没有助缘,一边修菩提心,一边产生很多烦恼的话是不应理的。为了好好修持菩提心,所以要断除它的违品贪嗔痴的种种烦恼。在这一品就专门抉择这个问题。

 

本品断除烦恼的方便是从世间道进行修持的,真正要断除烦恼的话,就是通过修持空性的智慧,现证空性的智慧的时候,遍计的烦恼、俱生的烦恼,种种烦恼都可以彻底消尽。但是还没有到达圣地,在凡夫位的时候,只有通过这样的世间道的方式,了解烦恼的过患,然后通过世间道的对治方法使它不产生,使它压伏。

 

戊二、(明断菩萨行的障碍——烦恼之方便)分二: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烦恼;二、明断烦恼之方便。

 

己一、破许逼身苦行能断除业烦恼:

 

有些人想,产生三有的根本是业惑烦恼,如果相续当中存在这样的业惑的话,必定会引发三有轮回。但是现见佛道的修行者,他们在享受广大舒适的住房,接受百味饮食的供养,在这样一种状态下,一方面住处是很安乐的,一方面饮食也是非常丰盛的,相续当中很容易引发贪心,通过贪心就会造业,有了业和烦恼就没办法脱离轮回。他们就认为佛道当中这样的修行方法是不对的,应该怎么去修行呢?他们说应该按照苦行外道的方式,通过断食,通过忍受寒热等等来断除贪欲心,他们认为通过苦行的方式断除贪欲心才能够不造业。没有贪欲心,也不造业的话,才可以从轮回当中获得解脱。

实际上佛陀在佛法当中对弟子所宣讲的修行方法是趣入中道的,佛陀既不赞成世间上的人拼命地追求资具,拼命地追求享受,佛陀是遮止的,我们通过断杀生、断偷盗、断邪淫、断妄语等等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断除过分享受的方面。佛陀也断除了过度的苦行,因为佛陀自己就亲历过这样的过程,刚开始佛陀在王宫的时候,他种种的享受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最后佛陀出家的时候,跟随一些外道的观点修持了六年苦行,佛陀发现修了六年苦行,如果相续当中没有趣入中道的话,那么这样修苦行实际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佛陀最后放弃苦行,趣入中道,最后才悟道的。因此说这样的话的人也许是没有了解到佛法的真谛,或者是针对于有些修行人过度地贪执,他有这样的一种疑问。

 

一方面我们认为这样的疑问是没有了解佛法的要义,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提醒自己,通过这样的疑问看看自己在进行世间种种享受的时候,有没有增加贪欲心,有没有成为障道的因缘,如果有的话,那么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所做的行为没有符合佛陀的教义,佛陀的教义是必须要离开享乐和苦行两边。现在我们如果依靠世间的资具过分的享受的话,肯定就已经偏离了佛陀所制的正道了。所以我们不应该一味地破斥别人,而不观察自己的相续。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衣服、食品和住房,仅仅能够保持自己修行稳定就足够了,不需要在此基础上再去过分地享受,如果这样的话,肯定会引发很多不如法的烦恼。

 

由乐增长贪,由苦增长嗔,

若乐非苦行,苦何为苦行。

 

如果按照外道的观点来分析,佛道的修行者依靠住房、饮食会增长贪欲,所以应该通过修苦行的方法来制止,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内道修行人观察外道的修法,“由苦增长嗔”,如果通过享受快乐可以增长贪心的话,由痛苦是绝对可以增长嗔心的,自己的身体过分地受苦的时候,相续当中的种种不如意就会引发嗔心的增长,所以为了对治嗔心的增长,必须通过享受,通过衣服、饮食来制止嗔心的增长。外道也承认,不管是贪心也好,嗔心也好,都是一种烦恼,都是应该断除的。但是他们单单一味地指责佛道的修行者通过享受快乐而增长贪心,他们就没有发现自己通过苦行增长嗔心,所以这个地方讲“若乐非苦行,苦何为苦行”,如果享受快乐不是苦行的话,一味地使自己的身体受痛苦,哪里成为一种苦行呢?也不成为真正的苦行。所以从这个角度就破斥了他们的观点。

 

前面我们分析过,实际上佛陀所宣讲的这些,主要是从自己的内心下手的,如果一个修行者对一切三界轮回的资财没有任何贪欲的话,那么佛陀也开许他坐黄金的宝座,享受百味的饮食等等,这些都是开许的。但是对于相续当中的功德没有自在,相续当中的烦恼还很旺盛的人,佛陀也会宣讲十二头陀行,或者受持清净的戒律,通过这样的方法制止过分的贪欲。

 

所以外在的行为都是一种助缘,是帮助调伏自心的,主要的修法还是在自己的内心当中,还是应该对增长贪心、增长嗔心的种种因缘,通过智慧去观察,相续当中引发定解之后,跟随定解去修行,这个是最为关键的。所以佛陀所宣讲的教法,主要是从内心当中如何去制止贪心、嗔心、痴心的增长,根本就没有外道所讲的这种过失。

 

比喻当中讲到,比如说通过压榨甘蔗就能够获得非常甘美的糖汁,我们的蔗糖、白糖都是通过压榨甘蔗而取得的。这个比喻说明什么道理呢?甘蔗的外皮是很粗糙的,看起来没什么精华的,但是实际上通过合适的方法压榨之后,皮所包裹的里面的精华就会显露出来。比喻所说明的意义就是我们在修行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我们现在通过业力所显现的不清净的五蕴,是一种外在的现象,实际上这样不清净的五蕴的本体是清净的智慧,这个在大乘的教法当中都是非常普遍的宣说的,既然如此的话,我们就必须要通过合理的方式,使相续当中的种种智慧显露出来。这才是佛陀的真正教义,并不是说一味地通过外在的苦行就能结束业惑烦恼,这个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身体不是为主的,意是为主的,前面也讲过,一切业当中意业为主。

 

如果这些外道没有了解到五蕴的根本,或者真正脱离轮回的方便,什么是产生轮回的因,这一切都不了解,没有从根本上下手,单单在外表上行持一些苦行,这个完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从这个颂词我们可以知道,佛道的修行者应该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培养殊胜的正见,而这样殊胜的正见必须要缘殊胜的经论去作意。不缘经论去作意,从你自己的自力来讲,绝对产生不了正见的。所以我们要从经和论去作意之后,引发殊胜的正见,再通过这个殊胜的正见内观自心,内观自心之后我们就知道自己相续当中本身就具足殊胜的智慧,如是去修行的话,才能逐渐断尽业惑烦恼。

 

这是破除了一些外道或者不了解佛法的人的邪见或者观点,破除了这样一种观点之后,那么真正断除烦恼的方便是什么呢?下面讲第二个科判。

 

己二、(明断烦恼之方便)分二:一、断现行烦恼之理;二、断除烦恼种子而修习对治之理。

 

这里出现了“现行”和“种子”,也是在佛经论典当中经常出现的,以前我们分析过,所谓的“现行”就是比较粗大的,比如现在我们产生一个很猛烈的贪心,这个就是说我们相续当中的烦恼的种子现行了,现于外表,很容易被发现;或者比较好理解的话就是粗大的意思。

 

“种子”就是虽然这样的烦恼有的时候不产生,但是不产生并不表示它没有,它确实是通一种隐藏的形式存在的,或者通过种子的形式,或者通过习气的形式。所以如何断除相续当中比较隐藏的烦恼,这个也是需要断除的,而且这个是很关键的。因为现在我们外在一切的山河大地,现在我们现行的烦恼,都是从相续当中的习气而产生的,如果通过殊胜的微细的智慧断除了相续当中的种子的话,它就再不可能现行,不可能再有它的行为,不可能再有粗大的烦恼现起。

 

所以这两个角度都是需要的,一个方面从粗大的方式压制它,第二个从比较微细的地方铲除它的根本。这两者对修行人来讲非常关键,除了这两者之外,没有其他的事情。一切修行人都是做断除烦恼的事业。莲花生大士在达那够夏海诞生的时候,有大臣问他在这个地方做什么?莲师说我唯一所做的事情就是杀烦恼,每天都在杀烦恼,其他没什么事情可做。寂天菩萨也说过“制惑真勇士,余唯弑尸者”,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把烦恼调伏了才是真正的勇士,也就是说世间上真正的勇士是调伏烦恼者,其他的在世间上杀几个人,完全是杀尸体一样的,不算什么。所以在修行当中,断除烦恼才是一个修行的状态。

 

至于断除烦恼的方式,下面还要讲不同的方法。

 

庚一、(断现行烦恼之理)分三:一、总示断除三毒之理;二、别说断三毒之理;三、分别阐述断贪嗔之理。

 

辛一、(总示断除三毒之理)分五:一、应知三毒的作业;二、必须断三毒的理由;三、明贪嗔不同之喻;四、摄受有贪嗔弟子之理;五、了知生烦恼的次第后依止对治。

都是我们平时实修的时候必须要了解的,不了解这些内容的话,我们在真正断烦恼的时候,就好像没有一个目标一样,没有目标的话我们射箭就不知道往哪射。如果我们对烦恼的体性、必要都一个个了解得很清楚,我们才有殊胜的动力去断除它。或者有一个目标,怎么去断除它,针对谁去断除,这样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壬一、应知三毒的作业:

 

有些人会想,既然要断烦恼,那么烦恼的功用到底是什么?它的危害性是什么?这个首先要了解。否则我们不了解一个东西对我们的损害的话,我们就不可能真实对它产生一种嗔恨心,就不会去断除它。对烦恼应该产生嗔恨,这个在《入行论》当中讲得很清楚,作了很详细的抉择。对烦恼产生嗔恨虽然还是一种所知障,但是不可能成为自己积累罪业的因,因此我们必须要了解三毒烦恼对我们作的损害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现在产生很多痛苦,相续当中很多烦恼,都是因为无始以来三毒自在才有这样的结果。因此现在我们必须认识它,认识之后通过各种方法断除它,断除它之后就可以获得解脱。有这样的一种殊胜的必要。

 

贪业能摄集,嗔业起斗争,

痴业能增长,如风于大种。

 

颂词当中讲到贪嗔痴三种烦恼各有它的体相。第一“贪业能摄集”,贪业主要是能摄集,摄集什么呢?摄集有情,摄集财物,也就是说一个众生相续当中具足贪心烦恼的时候,他总是有一种希求,想要得到种种财物,看到一些比较悦意的众生的时候,比如男性对女性有一种贪心,想要得到,看到之后就想要拥有。所以贪心就能摄集有情和财物。

 

第二“嗔业起斗争”,嗔业的作用是什么呢?主要是引起斗争,因为在日常生活当中有些自己不想遇到的痛苦,偏偏要遇到,这个时候为了断除它的根本必须要做很多事业,在做这些事业的时候,很多斗争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比如说我不想得到某种痛苦,别人就把这个痛苦强加在我身上,一定要让我接受,这个时候他要给我,我要排斥,两方面观点不一样的时候,肯定会产生斗争的。

 

第三“痴业能增长”,痴心的业能增长贪心和嗔心这两种。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贪心和嗔心呢?实际上就是愚痴而引起的,为什么愚痴能够引起贪心和嗔心呢?因为我们不了解所贪的东西为什么不值得贪,比如说一个有情也好,一个财物也好,真正通过前面几品观察的时候,都是无常的,痛苦的本性,都是幻化的体性,都是无实有的,既然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要贪执它,为什么千方百计要把它据为己有呢?就是认为这个所贪的有情是实有的、清净的、快乐的体性,被四种颠倒执蒙蔽了,不了解它们不净等的体性。所以通过痴心绝对可以增长贪心的。嗔心也是同样的,自己遇到痛苦的时候,或者自己想要得到东西受阻碍的时候,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自己会产生一种嗔恨心,但实际上真正观察的时候,你想要得到这个东西,在追求的过程当中遇到了障碍,这个时候会生起嗔心,但是如果通过前面观察贪心的理由一观察的时候,你没有一个可以生起嗔心的对象。这是一般共同乘来讲,如果按照大乘来讲,自己所嗔恨的众生实际上应该是发菩提心、大悲心的对象,实际上是曾经做过自己的父母的,只不过转了几世之后,互相之间不认识了而已。对这样的一个对境不可能产生嗔心。或者这样的众生是自己必须依靠成佛的根本,所以为什么要对他生起嗔心呢?应该生起欢喜心。大乘的很多教义中讲,看到有情的时候应该视为如意宝一样生起恭敬。所以你生起嗔心的话,绝对就是愚痴而生起的。所以从愚痴能增长贪心和嗔心。

 

打比喻讲“如风于大种”,主要是说痴心就好像风一样,风对其他的三大种都有一种增长的作用。通过痴心能够增长贪心和嗔心,一个一个观察的时候,痴心、无明作为根本,如果我们在内心当中对贪心和嗔心的对境,通过殊胜的智慧作观察能够断除它的非理作意的话,实际上产生贪心和嗔心的机会就相当少了。所以我们非常强调必须要通过佛法的理论了解一切外境如梦如幻、无实有的道理,了解之后对如梦如幻的东西不会再产生贪心、嗔心等等,这确实是一种殊胜的方便。也就是说自己内心当中有正确的认识之后,就会通过这种正确的认识纠正自己平时的各种不好的心态和不好的行为。下面对破除痴心方面还要着重讲解的。

 

这里既然讲到了“贪业能摄集,嗔业起斗争,痴业能增长”就说明贪嗔痴三业对众生的危害是相当大的,既然如是大,那么如何去对治呢?讲记当中也是简单提及了分别对治贪嗔痴的方法。

 

对治贪业也有小乘大乘的区别,小乘对治贪心的时候又分了暂时和究竟两种,暂时的修法比如说白骨观、不净观等等,通过这些修法把外境暂时压制,肯定只是暂时的。比如说看到一个有情,对他生起贪心的时候,就长时间的串习不净观,缘这个有情反复了解他身体内外不清净的体性,修习好之后产生一个很殊胜的定解,这样的修法很纯熟的时候,一见到这个众生的时候不需要再观想了,马上就了解这个是不净的体性,因为他已经反复串习了很长时间,这个力量是相当强大的。不像有些修行者,虽然了解不净观的修法,但是只是修一两次,修过一两个月,这样的习气还是很弱的,虽然自己在座上修的时候了解不净,但是这个习气一起座之后马上就变得更微弱了,所以看到有情的时候就很难产生,虽然自己的内心当中有一个总相,了解这个众生是不净的,但实际上力量太弱的缘故,没办法压制贪心的烦恼。所以必须要像小乘的行者一样,反复地串习这样的修法,最后串习到什么程度?不需要再作意,一看到这个生贪的对境,马上从内心当中了解他是不净的。如果从内心当中生起不净的话,完全不可能产生贪欲心的。

 

串习白骨观的时候也是这样的,首先他是在自己的家里开始修,修纯熟的时候,睁眼闭眼全部都是白骨,没有一个自己想要贪的对象了,那个时候修法就比较圆满了,缘有情的贪欲心绝对不会产生了。现在我们接触的小乘的不净观、白骨观这样的教法是非常纯正的,但就是没有和自心相应的缘故,它的力量显不出来,单单是这个而已。这个是小乘暂时的压制方法。

 

小乘究竟的断除方法是什么呢?就是证悟人无我空性。他证悟人无我空性的时候,了解自己、他人所有一切众生都是无我的体性,既然是无我,那么“我想到得到这个众生”的想法就没有一个基础了。我现在想要贪这个众生的根本来源是什么?就是因为有一个“我”,我想要把他拥有,然后成为我所的东西,这样就产生烦恼了,但是现在我没有了,就不会缘这个我而产生我所的东西了。所以小乘道的究竟修法,证悟无我的时候肯定就没有缘我的我所执。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小乘是究竟断除。而且从断除烦恼障的角度来讲,和八地菩萨、和佛陀可以说是平等的。佛陀相续当中也是没有烦恼障,八地菩萨相续当中也是没有烦恼障,罗汉相续当中也是没有烦恼障,从这个角度来讲可以说是相同的。一旦断除绝对不会产生贪嗔痴等的烦恼。这是小乘方面如是断除。

 

大乘方面断除的时候更有一个善巧方便,一方面他了解小乘的修法,作为一个大乘行者来讲,他必须要广泛地了解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乘)教法,所以大乘在断贪的时候,一方面对人无我空性、不净观等等这些修法是完全了解的,但是他修的时候,因为大乘菩萨是利根的缘故,如果他的种姓苏醒了,他是不需要依靠小乘的修法去作意的,他就通过大乘的修法去作意,他了解如梦如幻的道理,或者唯识宗的,他就了解这些无外乎都是我心的自现而已,习气而已,除了心识之外没有一个外境,所以他从这个角度马上就可以息贪的。还有从大乘正行的修法来讲,大乘显教正行的修法也是提到贪心的本性就是法界,除了贪心之外没有单独的法界存在。

 

这个在《庄严经论》当中是讲得很清楚的,在修心品当中讲正行的时候,一个是智慧,一个是大悲。在讲智慧的时候就是讲除了贪心之外没有一个单独的法界存在,所以你要证悟法界,必须在贪心上入手,生起贪心的时候,马上了解贪心的本性是什么,它的本性就是法界的体性。法界的体性当中没有一个能贪所贪,没有贪心的自相,了解这个,串习这个,反复地进行修持,它的力量是相当巨大的。远远超胜于不净观的修法,远远超胜于白骨观的修法,因为他是从根本上入手的,并不是说一种表面上压制的。所以我们平时如果要很迅速地收效的话,大乘的空性是最殊胜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在内心当中产生一种定解。

 

平时我们宣讲的产生信心也是同样的,我们说要对教法、对上师产生信心,这是缘外境有一个生信心的对境,然后缘这个生信心的对境产生一种清净心,但实际上大乘最殊胜的信心并不是缘外境产生,而是在自己的内心当中如何具足佛的功德,从这个角度必须要产生一个殊胜的信心,这样的信心远远超胜所有一切信心。现在我们修习这些大乘的教法,它的目的,它的根本就是为了了解我们自己的本性就是佛陀,一切烦恼本身不存在,一切都是光明智慧,从这个角度必须要产生一个殊胜的定解。从这个角度如果有一天产生定解的时候,任何违缘,任何邪魔外道不可能对你作一刹那的障碍的,你的智慧非常深广的时候,天魔是作不了障碍的。《虚幻休息》当中讲到,魔对很精进但是智慧很小的人可以作障碍,但是对相续当中具有殊胜智慧的行者,他作不了障碍,一刹那也作不了障碍。原因就是因为他相续当中有一个殊胜的智慧,一旦魔不管显现什么样的形象,是显现青面獠牙的形象也好,还是显现一个外表很悦意的美女也好,还是显现成种种世间八法的欲妙也好,不管显现什么,他相续当中有一个殊胜的智慧,他通过智慧一观察的时候,这些全部都是虚假的,一刹那执著也不会产生。所以这个魔就根本没有一丝毫的机会给他作障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要在内心当中生起殊胜佛法的必要性。我们一样一样分析的时候,确确实实是很有必要。大乘的修法就是很殊胜。

 

从这个角度来讲,大乘直接观贪心的本性的时候就可以解脱的。但是我们一观的时候是不是马上解脱呢?这个不一定,还是需要一个串习,还是需要相续当中生起一个非常稳固的定解。这个时间是比较漫长的。针对一般的根性,中根和下根者来讲,要在相续当中引发一个非常清净的定解,这个需要苦行,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是利根者,他马上可以悟入的。他在前一世的时候已经反复串习过了,今世当中就好像把以前的东西拣回来再使用一样,就这么简单。但是如果不是一个利根者,中根下根者,现在我们要产生一个定解很困难的话,我现在必须还要加倍地精进,通过任何方式加倍精进,一方面通过听闻教义、再思维教义,思维完之后还要对照自己的相续去不断地串习。也就是说我们抉择这个见解之后要使用,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到达一心实修的阶段,因为我们现在毕竟着重在闻思的阶段,但是在这个阶段必须把它的理论,它的定解深深植入到自己相续当中去,一方面是通过背诵、思维的方法,一方面得到定解之后还要安住,把这个定解往内观,使自己产生一个非常殊胜的定解。这个定解如果产生之后确实是很殊胜的,它的力量非常强大。其他的这种贪心、嗔心的烦恼是一种客尘,是后面染上的,可以消除的,但是这种清净的定解的智慧现在虽然也是通过种种因缘产生,但是它是符合于法性的,它和本性是特别接近的,不像烦恼,烦恼和法性两者绝对是格格不入的,烦恼不是法性。但是我们所产生的相合于法性的定解,虽然现在是以总相的方式存在,但是它和真正的法性特别相似。所以它的能力是非常巨大的。而烦恼不是这样,所以一旦产生这样的定解的时候,绝对烦恼是没办法产生的。暂时位大乘在凡夫位的时候,就是通过这个方面去压制的,方法根本和小乘的方法不一样。在究竟位的时候,他就通过修持人无我、法无我现证空性,所以他的究竟位也是根本不相同。

 

嗔心也是有这样的差别,小乘对治嗔心的时候修持慈心观,可以压制嗔心。究竟方面还是证悟人无我,证悟人无我的时候能嗔所嗔都是空性的。大乘就是在现在位的时候,通过修持世俗菩提心的方法,一旦相续当中产生了菩提心的时候,一切众生都是我自己度化的对象,一切众生我都需要给他们最究竟的安乐,怎么可能对他们产生嗔恨心呢?绝对不可能产生的。现在我们有的时候产生嗔心的原因,相续当中的菩提心还不究竟、不圆满,所以一旦对境现前的时候,自己相续当中的菩提心的定解就没办法发生作用。实际上真正的菩提心的本体和嗔心的本体是违背的,所以大乘暂时位的时候就通过这个方面去修持。究竟位的时候,在证悟的时候,全部都是一个本体,完全都是融入法性当中,所以也没有刻意去断除嗔心的方便。或者大乘在修行的时候,产生嗔心的时候就是缘这个嗔心本身去了解嗔心的本体就是智慧。所以我们讲佛果并不是在很远的地方,我们要去寻找,好像以前的商主去大海里面寻如意宝一样,非常非常艰苦,实际上真正的佛法的精华要义就是在自己的心中,就是在产生分别念的同时,它的本性就是最殊胜的佛性。认识到了就是法性,不认识到就是烦恼的体性,所以我们现在通过很多方法,在这方面要进行努力,就非常迅速的。从这个角度可以止息嗔心。如果这样止息之后,斗争方面的功用就不会现起了。

 

痴业,从小乘来讲主要是从十二缘起方面入手的,观十二缘起,顺观、逆观两种方法。顺观十二缘起主要是流转的次第,无明缘行,行缘识,有了无明就肯定会产生后面十一种缘起,一个一个不会间断的,顺观的时候就了解了众生是如何流转的。如何息灭呢?如果无明息灭了,行就会息灭。所以他就从根本上断除无明,在无明上面入手,一旦产生正见之后,后面的行、识一个一个地全部会灭尽的。小乘是从这个角度断除愚痴的。

 

大乘也用这样的观点,但是大乘断除愚痴的时候主要是了解诸法的本性,贪心的本性,或者贪心自己的状态的本性,或者贪心所产生的对境全部都是空性的体性,或者按照第三转F轮来讲,全部都是光明的体性,都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当中哪里有贪心、痴心的本性,绝对是没有的。就在凡夫位的时候了解这个体性,然后把它转为道用。所以它发起的时候根就是很殊胜的,它的道——对治力也是很殊胜的,所以大乘对治痴心的时候有一种更究竟的角度,完全符合于法界自相的角度,进行修持的。小乘所证的十二缘起只是法界的一个小的部分而已,大乘所修持的断除痴心的范围是符合于真实的法性的,是缘圆满的法界的自性而进行断除的,他的所缘广大,他所断除的烦恼才会越广大,他所获得的智慧也会越广大。佛就是断除了一切障碍,证悟了一切法的所知,如是成为一切智智的。因此从它的发心、它的根、它的道、它的果一个一个分析的时候,大乘的修法确实是非常殊胜的。我们知道这些之后,应该从究竟的心的方面去入手,从大乘了义的人无我和法无我空性这个角度去入手,他的速度就非常快。

 

这是讲到小乘、大乘对治贪嗔痴的三种不同的方法,当然密乘当中还有更殊胜的方法,在大乘显教的基础上直接修持一切诸法的本性,这个当然它有不共的作用。

 

比喻当中讲到海里的鲨鱼,它在水里的时候力量很大,它咬住人的时候不会轻易放下的,这个时候要通过其他的方法使他松口很困难,但是有个窍诀就是用火攻,用火投到它身上,一烧它的皮肤,它马上就会非常疼痛,然后就放弃自己所咬的东西逃跑了。这说明什么道理呢?要对治鲨鱼,必须要了解它最怕什么,它直接的违品是什么,了解之后就很快可以见效的,通过其他的方法是无法见效的。通过这个比喻来讲,断除贪心、断除嗔心、断除痴心,可以说用其他各种各样的方法有的时候效果是显不出来的,必须用它直接的违品,它直接的违品一了解,一断除之后就很容易见效。小乘为什么生贪呢?就是因为它清净、可爱,马上用它直接的违品,它是不清净的、不可爱的,相续当中生起一种定解的时候,从小乘的角度来讲,马上就可以压制。大乘也是这样的,最好的方法是什么?生贪心的时候,观它的本性是空性的,既然是空性的,那有什么贪心可以生呢?这就是更直接的方法断除的。从比喻和意义对照可以如是了解。

 

壬二、必须断三毒的理由:

 

有些人会想,既然有对治烦恼的方便,是不是就没有必要彻底去断除它们呢?实际上还是有必要的,虽然对治暂时可以起作用,但是如果要彻底使烦恼寂灭的话,必须要从根本上断除它。而不能够耽著于现在的一点对治方法。现在的一点对治方法,只是使贪心等烦恼不现行,使它的能力减弱而已,但是你的对治力一弱的时候,它马上就会死灰复燃。所以要断除烦恼必须要从根本上断除,斩草除根。如果把它的根本断除之后,它再不可能对修行者造成任何危害。所以从根本上拔除烦恼是很有必要的。

 

不会故贪苦,无助故嗔苦,

无知故愚痴,由彼不达彼。

 

“不会故贪苦”也就是说自己在追求自己所悦意的对境的时候,如果和殊胜的对境没有会遇,没办法得到,就会产生贪心所引发的痛苦。“无助故嗔苦”,自己要灭除某种自己不想要的对境,在这个过程当中,自己没有帮助的力量,没办法远离,没办法断除的话,这个时候就生起嗔心,产生一种嗔心的痛苦。“无知故愚痴”,主要是对法理,对殊胜的等性、对无二的道理不了解,不知道的缘故,所以产生很多愚痴。“由彼不达彼”,第一个“彼”是愚痴,由于无明愚痴“不达彼”,就不能够了解贪心和嗔心这两者的自性,以及断除它们的方法。“由彼不达彼”也是说愚痴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

 

从表面上看起来,颂词和必须要断除三毒的意义好像联系不上,实际上肯定是联系得上的。因为要从根本上断除的话,首先要了解它们各自为什么是“不会故贪苦,无助故嗔苦”等等,了解了之后要断除贪苦、嗔苦、痴苦必须要从根本上入手。因为如果他的烦恼心还存在的话,还有可能再次和外境结合之后,再次产生愚痴,所以了解之后为了断除这样的种种痛苦,必须要彻底断除贪嗔痴本身。贪嗔痴本身断除之后才不会产生“不会故贪苦,无助故嗔苦”等等种种痛苦。所以从这个角度了解的话,是从比较微细的地方作了抉择。所以是非常有必要断除三毒的。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穷人,有一次偶尔见到了国王的王妃,生起很大的贪心,经常思念王妃,想要和王妃一起生活,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是感受贪欲的痛苦,又因为他自己孤立无助的缘故,他见到其他人都看不顺眼,因为他相续当中很苦闷的缘故,自己相续当中的想法没办法圆满的缘故,他看到其他的事物,其他的人都好像是引他生嗔心的因,在这个过程当中“无助故”又产生了嗔苦。实际上他的贪苦和嗔苦是一种愚痴,因为国王的王妃不可能无因无缘地就和你这个穷人生活在一起的,他根本没考虑到这个不可能性,就在这种愚痴的状态当中引发了各种各样没有必要的痛苦。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要彻底断除的话,必须要从殊胜的智慧去了解一切的本性,如果存在贪嗔痴的话,绝对会引发他不悦意的痛苦,从这个角度了解的时候,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断除它,一定要从根本上把这些烦恼断除,而不能够满足于单单一点对治而已。单单一点点对治,暂时可以起作用,但是从根本上来讲的话,还是会引发自己的种种痛苦,尤其是对现在来讲。

 

为什么我们现在要下一个决心必须要断除呢?因为在即生当中,我们如果单单满足于一个对治,贪心产生的时候,我们通过一个修法去把它压制住,贪心产生的时候又把它压制住,根本没想怎么从根本上断除的话,今生我们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也许不会遇到很多的障碍违缘,但是如果自己今生修行没有成就,换一个身体之后,下一世再转世的时候,通过胎障,一出世之后很多自己的修法全部忘记了,而俱生的烦恼又会重新现起,因为贪嗔痴本身没有从根本上铲除的缘故,所以还是会重新产生,又会死灰复燃,所以我们现在就必须从比较微细的角度,比较猛烈的角度,现在我们就要下定决心,一定要从根本上铲除它。从这些角度来讲就是必须要断除三毒的理由。

 

壬三、明贪嗔不同之喻:

 

有些人就会这样想,痴心和贪心或者嗔心二者都可以同时产生,那么贪心和嗔心能不能同时产生呢?

 

如现见痰病、胆病不俱起;

如是现见嗔,与贪不俱起。

 

通过愚痴心引发贪心,二者在一个人的相续中产生是可以的,或者愚痴心不了解嗔恨心的对境,从无明愚痴的角度引发嗔心也是可以的,但是正在产生贪心的时候,嗔心不可能同时引起。我们观察这个有什么必要呢?在讲记中讲得很清楚,就是为了分别对治贪心和嗔心,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准确地进行对治。因为贪心和嗔心不可能同时俱起,所以贪心产生的时候,就着重去对治,嗔心产生的时候就着重去对治,这样的话目标就很明确了,目标明确就比较容易见效,把它们二者一个一个分析得很清楚的时候,对治起来也减少很多麻烦。

 

这里通过比喻的方式进行宣讲。“如现见痰病、胆病不俱起”,痰病和胆病在佛法的医典当中讲得很清楚,它们两者不可能一起产生,痰病是水大增盛的时候所引发的一种疾病,胆病是火大增盛的时候所引发的一种疾病,水和火二者是没办法相容的,因此只要生痰病的时候,同时绝不可能生胆病,生胆病的同时绝对不会生痰病的。就像世间当中现见痰病、胆病不俱起一样,“如是现见嗔,与贪不俱起”,所以也可以现见正在生嗔心的时候,正处在非常愤怒的状态的时候,贪欲心是绝对不会有的。贪欲心是见到外境悦意,想要获得的一种心态,嗔心是根本不想要得到,见到对方或者见到任何东西,完全是一种排斥,完全是一种抵制,所以这两种心态完全本性都不相同的,“如是现见嗔,与贪不俱起”,就是从这个角度了解贪心和嗔心是不相同的,但是可以和痴心在一起,就是因为不了解嗔心或者生贪的本性的缘故,才产生的嗔和贪,如果相续当中离开了无明愚痴,也不可能引发贪和嗔了。

 

通过这样解释,我们明确地了解了各各的所治之后,在以能治法对治的时候,就很明确了。相续当中生嗔了,就用对治嗔心的方法,马上就可以见效。

 

比喻当中讲到有一个人想方设法,想要把水和火放在一个瓶子里面,他试验了很多次都不成功,实际上他就不了解水和火二者完全是相违的体性,放在一起是不可能成办的事情。通过水和火的比喻也可以知道,贪和嗔也是不可能同时产生的。

 

壬四、摄受有贪嗔弟子之理:

 

一个上师要摄受弟子的时候,弟子或者是贪心比较增盛的,或者是嗔心比较增盛的,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什么样的善巧方便进行摄持呢?

 

役贪如奴仆,不爱治彼故;

敬嗔如事主,爱敬治彼故。

 

上师在摄受不同根性的弟子的时候,无始以来每个众生的串习力是不相同的,如果他以前贪心的方面串习得很多的话,今生当中他的贪心也会比较猛厉一点。一个人如果平时总是贪心比较占上风的话,他的嗔心肯定不是很强烈的,就像平时我们所说的,有些人脾气很好,性格很好,但是他如果脾气好的话,可能他的贪心就要重一点。有些人的脾气很大的话,他也许贪欲心方面就会弱一点,这是从一个人一生当中哪个比较严重,总的来讲的,并不是说一个人的相续当中不可能有贪嗔痴同时出现。这个方面主要是从前世的串习,在现在位的时候,有些人贪心确实比较重,有些人嗔心确实比较重,这个是显而易见的。贪心比较重的话,看到一个平时别人看起来不容易引发贪心的对境的时候,他就马上可以产生一个贪欲心。有些嗔心很重的人,别人看起来一个很小的事情,根本不足以发脾气的,但是这个人马上就发很大的脾气。这样一观察的时候,相续当中有的贪心重,有的嗔心重。针对 这样的情况,上师如何调伏呢?

 

“役贪如奴仆,不爱治彼故”对贪心重的众生应该像对待奴仆一样,奴仆在主人手下干活的时候,肯定一方面是没有自在的,衣服是穿得很差的,食品是吃得很粗糙的,他睡的地方也不是非常柔软,并不是很豪华的,奴仆就是这样一种生活。上师要调伏具有贪心的弟子的时候,他就用这样的方法,就不让你去发展这方面的,所以对于贪心重的众生,就让他受苦,做很多别人不做 苦力活,或者让他穿一些破衣服,或者让他吃很差的饮食等等,通过这样的方法,逐渐逐渐调伏他相续当中的贪欲心,使他的贪欲心逐渐逐渐淡泊下来。这个时候就堪为入道。

 

“敬嗔如事主,爱敬治彼故”对于嗔心重的众生主要是通过敬重的方式,“如事主”,就像奴仆承事主人一样,奴仆承事主人的时候都是百依百顺的。上师在调伏嗔心重的众生的时候,刚开始就不会经常去打骂,让他受苦,因为他本身嗔心就很重了,再让他吃苦,嗔心会更重,所以要调伏嗔心重的众生,给他说一些好话,给他一些好东西,使他非常猛烈的嗔心逐渐逐渐淡化、软化,最后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再从全方位进行调化。

 

这是从上师调化弟子方面讲,我们对照自己来讲的话,实际上方法也是这样的。虽然有时候上师没让我们这样做,但是一旦我们观察到相续当中某种烦恼比较粗猛的时候,现行得比较厉害的时候,就用这个方法去做,自己的贪心重就不能够接触很多欲妙,非常好的东西。比如说房子住得很好的话,本来自己贪心就重,住进很高档的房子的话,肯定会引发非常强烈的贪心的。或者自己本来很贪财,再去积累很多财产,结缘很多施主的话,肯定就进一步引发自己相续当中的贪心了。自己本来就对女色方面非常喜欢的话,绝对不能去接触,这个方面是肯定的。通过这样的方法去推理的时候,大概都知道自己平时应该怎么做。如果自己嗔心重的话,就对容易发脾气的对境要远离,或者平时自己在住房子的时候,房子做得比较好一点,吃的东西比较高档一点,这是暂时的一种方便,因为他根性就是这样的,嗔心很重,如果再住一个很差的房子,更容易有了大发脾气的对境了,所以嗔心重的人就可以在享受方面好一点,这样可以淡化他的嗔心。也可以从这个颂词当中大概了解平时的对治方法。有这样殊胜的教言来进行抉择,对贪心也好,嗔心也好,都有不同的对治方法。

 

比喻当中讲到一个洗衣服的人,他有一头毛驴,他有时候出去外面办事,为了使毛驴听话,就狠狠地用鞭子抽打它,它的毛驴就非常温顺,不敢闹事。回来之后主人又用很好的饲料去喂养它,用很柔软的刷子去刷它的毛,做很多事情去平息它相续当中不满的情绪。这个洗衣服的人就通过这样善巧的方式调化驯伏他的毛驴的。同样的道理,上师或者自己来讲的话,调伏自己的相续的时候,也通过这样一种方法,有的时候使用“不爱”去对治它,有的时候通过“爱敬”去对治它。不管怎么样需要善巧方便,只有有善巧方便之后,才可以真实地对治种种烦恼。这也是修法过程当中必须要了解的殊胜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