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85课

众生相续中最可怕、最严重的烦恼就是贪嗔痴三毒。没有观察的时候,三毒好像真的存在,但若详细观察其本体或来龙去脉,则根本得不到。所谓的三毒烦恼,只是众生无始以来的颠倒串习而已。

 

前面“总破三毒”部分,我们通过四种推理遮破了烦恼:贪嗔痴无有自性,因为是缘起性的缘故、没有所依的缘故、没有因的缘故、没有所缘的缘故。今天开始讲“别破三毒”。

 

壬二(别破三毒)分二:一、破贪嗔;二、破愚痴。

 

癸一(破贪嗔)分二:一、破因法净不净;二、以此而破彼果。

 

子一(破因法净不净)分二:一、以所依虚妄而破;二、以互相观待而破。

 

本品的科判与麦彭仁波切《中论释》的科判基本相同。了解科判非常重要,知道一个颂词归在哪个科判,对于该颂讲了什么内容、以何种推理来宣讲等问题就会非常清楚。

 

丑一(以所依虚妄而破):

 

“别破三毒”当中,最先遮破贪心和嗔心,分别从因和果两方面分析。首先,观察产生贪嗔的因——净不净是否成立,观察之后,净不净的所依——色声香味等六境完全是虚妄的,以此就遮破了贪嗔。下面宣讲这个道理。

 

如是六种中,何有净不净?

犹如幻化人,亦如镜中像。

 

藏文译本颂词:

 

犹如幻化人,亦如镜中像。

如是六种中,何有净不净?

 

色、声、香、味、触、法六境,就如幻化之人、镜中之像一样,怎么会有净和不净呢?

 

贪嗔的产生需要因法——净相和不净相,然而净不净相的所依——色声香味等六境无有任何自性,如同幻化人和镜中像一般。既然六境皆为虚妄,从中如何得到真实的净不净相呢?不可能得到。若没有净不净相,贪嗔也就无法生起。

 

◎六境皆虚妄,贪嗔无所依

 

古代有很多幻化师,他们对木块、石头等物品做意念、咒语等加持之后,这些物品就会变成幻化人。这些幻化人能做行走、打仗等事业。现代科学家制造的机器人也是一种幻化人。电影电视里的人其实也是幻化人,这些屏幕上的人物有美不美、可爱不可爱等差别,观众看后就会生起贪心或嗔心。但这没有真实的意义,因为幻化人并没有实体。同样,依靠外境等因缘,镜中就会显现出美丑等各种影像,然而里里外外观察时,镜中的影像没有任何实有的本体。实际上,色声香味等六境与幻化人和镜中像一样,也没有丝毫本体。

 

既然六境没有实体,清净可爱或者不清净可恶的本性,就不可能依六境而产生。也就是说,因为没有外境的缘故,分别念就无法在中间起助缘而生起净不净等颠倒相;没有净不净相,相续中的贪心和嗔心就无从生起。

 

◎明确所断

 

由此可见,烦恼只是人们颠倒分别念所产生的幻象。如果继续追溯根源,最后就会落在“我执”上,所以,断了我执,才能彻底断除烦恼、出离轮回。

 

破我执是学佛的根本,不管修无上大圆满,还是学禅宗等任何宗派,这都是前提,否则就无法从轮回的网罟中解脱出来。如果不能摆脱我执和我所执,不要说大乘,连小乘也算不上,因为小乘也要证悟人无我才能获证阿罗汉果。因此,如果所作所为始终建立在实有、牢固的我执基础上,修行是无法成功的。

 

而要想破除我执,必须依靠空性的力量。所以,佛法最根本的就是无我空性。佛陀、圣者们宣讲了这么多中观般若法,目的就是要推翻我们相续中如山王般坚固的我执。打破了我执,就解决了最根本的问题。

 

◎明确所求

 

断完我执以后该做什么呢?或者说,我们获得佛果的目的是什么呢?

 

很多人认为,学佛的目的就是要像佛陀一样功德圆满,尽除自相续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在轮回中漂泊太苦了,成佛之后才能获得永恒的安乐。虽然这暂时也可以是一种所求,但作为大乘行人,若把这个作为成佛的究竟目的,那就完全错了。

 

我们学习中观、《宝性论》、行持各种善法,乃至希求佛果,最终都要为了利益众生。华智仁波切再三强调:获得佛果并不是修行最究竟的目的,最究竟的目的是利益众生。以后大家学习《现观庄严论总义》37就会知道。

 

[37] 《现观庄严论总义》云:“大乘道的主要追求目标,就是将普天下的所有众生安置于圆满正等觉的无上果位的佛陀之事业。诸大菩萨的善根也不但不会穷尽,而且还会无穷无尽,就像《普贤行愿品》所说的一样:‘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否则,如果以为大乘道的暂时追寻目标,是证悟甚深空性之义;而究竟的追寻目标,仅仅是获得自相续解脱于二障之束缚的佛果,那么诸大菩萨的善根也只有就此而穷尽了,就像小乘道行人获得了无余涅槃一样。”

 

而要想真正利益众生,必须断除我执、证得空性,否则很难做到圆满。比如,凡夫虽然也能行持布施、持戒等六度,但因为六度的违品38——吝啬、破戒等尚未断除,且有三轮的执著,与得地菩萨相比,只能算相似地行持六波罗蜜多。所以,凡夫人的利众行为是带有一种虚假成分的,只有获得佛果时,才能圆满地利益众生。

 

[38]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六度的违品分别是:悭吝、毁犯、嗔恚、懈怠、散乱、愚痴。

 

现在大多数佛教徒,连成佛的目的都不一定有。尤其在佛教教育未普及的地方,很多人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今生能健康、发财;稍微好一点的,求佛果只是为了自己解脱,自己离苦得乐,就像有些学生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当官或者找个好工作,这样就会有钱、过上幸福生活……

 

我们学修大乘的最终目的是否也是这样呢?当然不是。虽然断我执、得解脱非常重要,无论前行还是中观当中,都强调了断除我执我所执的重要性,但求解脱并非只是为了自己断烦恼、获安乐。如果只求自乐,那获得阿罗汉果就可以了。阿罗汉的相续中,贪嗔痴等烦恼一点一滴都没有,特别快乐,然而小乘果并不究竟,最终还要回小向大39。

 

[39] 又作回心向大,意即回转小乘之心而趣向大乘心,以求无上菩提。小乘唯求自利,遂致灰身灭智,由于身心皆灭,故归于空寂而达涅槃;大乘则起二利之大心,证得圆满之佛果,乃真涅槃。小乘心较浅劣,必回转其心向大心,故称回心向大。如舍利弗,目犍连本二乘人,皆于法华经会坐回心向大而入菩萨位也。《菩提心论》曰:‘若不定性者,无论劫限,遇缘便回心向大,从化城立以为超三界,谓信佛故。乃蒙诸佛菩萨加持力,而以方便遂发大心,乃从初十信下遍历诸位,经三无数劫难行苦行,然得成佛。’全知麦彭仁波切说过:“一旦必定需证悟,经说十千劫之后,罗汉出定入大乘。”《白莲花经》云:“如此所谓诸涅槃,汝虽解脱轮回苦,然尚未得真涅槃,当寻殊胜此佛乘。”《宝性论》云:“是故乃至未得佛,真实涅槃不可得。”《菩提心释》中也说:“诸声闻未得佛之功德前,以慧身入定,经佛唤醒劝告,再以种种身相利众积累二资后,方可得到究竟菩提果。”

 

所以,大家现在学修时就应注意,一方面,要知道自己相续中的贪嗔痴非常严重,必须尽力断除,可以运用中观的方法或者以大圆满的窍诀来对治,另一方面,一定要明确成佛的目的——利益众生。

 

◎正确的发心

 

大家最好这样发心:我要成就佛果,因为若想利益众生,佛陀的果位是最殊胜的!

 

就像一个世间人很想服务大众,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百姓,那只能利益极少数人,但如果他是国家领导,就完全不同了。他当领导的目的并非为了自己发财、有吃有穿、生活快乐,而是要为百姓造福。同样,我们证悟空性、希求佛果也一定要和利益众生结合起来。

 

希望大家都能有正确的发心,哪怕听一堂课、参加一次辅导,也要尽量发愿: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听闻佛法,愿自己获得佛果之后能圆满地利益众生……若能这样发愿,最后愿望必定会实现。实际上,如果只想获得佛果而不想利益众生,最终也不可能成佛。

 

◎远离增上慢歧途

 

在学修过程中,大家也要知道,虽然通过学习中观,相似地证悟空性不算太难,但像一地菩萨那样真正证悟空性,还是比较困难的。

 

听到有人说,附近某某寺院有很多圣者,一地菩萨有多少位,七地菩萨有多少位……当然,如果他们真的具有了得地菩萨的所有功德,我们是非常随喜的,但如果只有称谓而没有功德,则不太合理。大家学了《入中论》之后,对于一至十地的菩萨会具有怎样的功德,都会非常清楚。无垢光尊者在《法界宝藏论》中说:已经地道圆满却没有功德的修行人,在世界上根本不存在。

 

作为修行人,千万不要自诩过高,如果一点境界都没有,却自称已经开悟了,会对自己的闻思修、积资净障乃至成就造成很大障碍,没有任何必要。

 

密宗的见修行果,应该依照无垢光尊者的《七宝藏》《四心滴》等密宗典籍来衡量。获得大圆满的四步境界并不是特别容易。《上师心滴》里怎么讲的,大家应该都有印象。对于这些教义大家一定要掌握,这样就会知道自己现在的境界到底如何。以前学院个别人到外面待了几天之后,回来就自诩为圣者了,模仿圣者做出各种行为。其实,自己到底是不是圣者,对照一下经论就会非常清楚了。

 

丑二(以互相观待而破)分二:一、清净可爱不成立;二、不清净可恶不成立。

 

寅一(清净可爱不成立):

 

不因于不净,则亦无有净。

因不净有净,是故无有净。

 

(此偈颂与下一偈颂在藏文版中顺序颠倒。)

 

不观待不净,则不会有净,因为观待不净才有净,所以净的自性不成立。

 

第一句中的“因”是观待之意。这一颂说明了,清净不会单独存在,它要观待不清净才能成立。既然观待才能成立,清净就无有本体。如果清净不存在,依靠清净而生起的贪心自然就会土崩瓦解。(此处的清净不清净都是指对境。)

 

清辩论师的《般若灯论》中说的是“爱”和“不爱”,藏文颂词也有“可爱”“不可爱”之意。以“可爱”“不可爱”两种对境来对应生贪心和生嗔心,可能比较容易理解。

 

◎以瓶喻说明“净”无自性

 

解释这一颂的时候,全知果仁巴用了瓶子的比喻来说明:有金瓶、银瓶、铜瓶、瓦瓶四种瓶子。银瓶的清净可爱是否观待其他瓶子呢?

 

如果不观待,那么银瓶的清净可爱就是自性成立的,这样它比金瓶还可爱,还珍贵了,但谁会这样承认呢?

 

如果银瓶的清净可爱是观待铜瓶、瓦瓶的不清净不可爱而安立,就说明银瓶的清净可爱没有自性。因为,铜瓶瓦瓶的不清净不可爱,也要观待银瓶的清净可爱才能成立,否则就无法成立。也就是说,不清净未成立之前,清净不可能存在;清净未成立之前,不清净不可能有。如果彼此一直这样观待,最后就变成了无穷,永远也得不到真实的清净或不清净。

 

◎“净不净”是观待的假法

 

这样从观待的角度分析非常好,否则,在外境上如何安立净不净、可爱可恶等非常难以决定。世间很多法,比如你我、大小、长短等,也是观待而假立的,否则都无法安立。《显句论》云:“安立净,由于所要观待的不净有实法相属的他法并不存在,因此净不存在,如同无有短就无有长,或者无有此岸就无有彼岸一样。”

 

人们一般都认为,世间肯定存在清净、可爱的事物,但所谓的清净可爱,只是观待众生业感而言的。《定解宝灯论》云:“水见为脓水甘露,此时三者非聚合,彼三何者均非量,则除彼外见他法,依据正量不能立,所见三者皆成无”意思是,一碗水,恶鬼见为脓、人见为水、天人见为甘露。饿鬼所见之脓,于人和天人根本不承认,而天人所见之甘露,于饿鬼与人也是不承认的。如此一来,就导致所谓的脓、水、甘露根本无法成立,均如虚空一般无有。所以,这些都是观待六道众生各自的业力而现。

 

◎“美”也是妄念分别

 

同样,所谓的美,在外境上也不存在,只是众生分别念的假立,是习气在中间作怪。比如,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诗学家形容她们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所谓“沉鱼”,据说西施因为长得太美,到水池边时,鱼儿都因为难为情而沉下去了。实际上,我们到水池边时,鱼因为有点害怕也会往下跑,所以不一定是因为长得美,鱼才会沉下去的。

 

所谓“落雁”,据说南飞的大雁看见美丽的王昭君之后,忘记了扇翅膀,结果坠落地上。也许是大雁飞得太久了自然落地休息,不一定是因为人长得美才落下来的。

 

所谓“闭月”,据说月亮见了貂蝉,害羞地躲到云后,这种比喻在藏地和印度诗学中也有,形容一个人长得很美,月亮看了都自愧不如而躲起来。实际上,不管是见了美人,还是见了丑人,月亮都会躲到云后,这是一种自然规律。

 

再说“羞花”,据说杨贵妃来到花园,花儿看见她后害羞地低下头。但我想是不是头天晚上下了霜呢?不一定是因为她的美貌花才垂下头。我的玻璃房有一盆水仙花,早上我去看的时候花都有点蔫了,这是不是因为我长得非常好看呢?(众笑)

 

虽然诗人们著有无数的诗篇赞叹他们心目中的美人,但绝对美的标准其实并没有。不仅古代,现代人的审美也是如此,都是因人而异。我曾问过一些“世界小姐”的评委:“你们是怎样评判竞选者的?”他们对于美的标准好像也不尽相同。有的人说:“仅仅依靠外表来判断确实有点困难,我们也要观察参赛者的心灵和行为等方面。”

 

确实如此,单靠外表很难评判一个人美不美,美的标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等。比如,古代的四大美女,现在人要一致认同恐怕非常困难;非洲人认为特别美的,我们也许觉得不好看;东方人认为非常美的,西方人可能觉得一般般。如果在外境上真有所谓的美,那谁见了都应该生贪心、欢喜心,但实际并非如此。

 

因此,外境上并没有所谓的清净、可爱、美丽等,一切均是众生的业力所感。业感面前什么都可以说清净或不清净,分别念在中间有各种各样的判断,而这些分别妄念并不真实存在。关于“一切外境都不成立,皆为众生业感所现”的观点,中观宗和唯识宗一致承许。

 

◎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大家一定要对这些道理生起定解。其实,如果具足了信心,想要通达甚深的中观理也不是特别难。若想对中观法生信,一方面要闻思中观论典,另一方面也要深知佛陀的功德。

 

慈诚罗珠堪布的《中观根本慧论讲记》中说:“佛所作出的判断,无论外道的六师,还是从古至今的哲学家、科学家,都不能够推翻,因为他们的思维还远远没有达到佛的境界。就像箭和靶之间的距离有一公里,而箭的射程却只有半公里,所以箭就始终不能射中靶心一样,佛的境界也是世间外道与其他学科所不可企及的。”

 

在整个世间,唯一通达万法究竟真相的就是佛陀,凡夫人的相续由于被二障遮蔽,智慧非常有限,因而得出的结论就像只能射半公里的箭一样,始终射不中靶心。我们应对佛陀不共的智慧和悲心生起强烈的信心,这对今生和来世都有极大的利益。

 

对佛生信与对人生贪完全不同,佛陀是非常殊胜的对境,哪怕对佛生起一刹那的信心,功德也不可估量。大家现在正在学习《释迦牟尼佛广传》,对此应该非常清楚。

 

寅二(不清净可恶不成立):

 

不因于净相,则无有不净。

因净有不净,是故无不净。

 

不观待清净的相,则不会有不清净,正因为依靠清净才有不清净,所以不清净的自性不成立。

 

这一颂主要讲“不清净可恶”不成立。为什么呢?因为依靠“净相”,才能合理安立“不净相”,如果不观待“净”,所谓的“不净”就不能成立。既然观待才能成立,就只是分别念而已,不可能真实存在。

 

◎以瓶喻说明“不净”无自性

 

上一颂引用了果仁巴大师的瓶喻,说明了清净可爱不成立,以此也可说明不清净可恶不能成立:铜瓶的不清净,是观待而安立,还是不观待而安立?

 

如果不观待,它就比瓦瓶还不清净了,因为它的不清净是自性成立的,但这显然不合理,人们一般都认为铜瓶在价值和质量方面都比瓦瓶好。如果观待他瓶,比如观待银瓶的清净而安立了铜瓶的不清净,那么银瓶的清净是观待谁呢?需要观待铜瓶的不清净而安立。如果铜瓶和银瓶之间一直这样互相观待——一个不成立,另一个也不成立……那么铜瓶的不清净永远无法成立。所以,并没有真实的不清净。

 

世人通常认为金瓶最好,银瓶中等,铜瓶次之,瓦瓶最差,但所谓的好中差并非一成不变,因为它们都是众生以分别念安立的,外境上并没有真实的好坏、珍贵不珍贵。

 

◎“丑”亦无自性

 

所谓的丑,也是观待的假法,同样是众生以自己的习气、串习力或者实执而安立的。

 

《释迦牟尼佛广传》中讲过一些丑陋婆罗门的公案,但所谓的“丑陋”,也只是当时当地人的标准而已。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生动塑造了一个丑陋的敲钟人,但也有人认为他很美,并不丑。因为这本书的原因,巴黎圣母院非常著名,我跟法王如意宝去巴黎时,很想去参观一下,但法王不愿意去,他老人家只愿去一些佛教圣地,对世间的名胜古迹毫无兴趣。法王说,这些都是世人的说法,没什么可去的……

 

其实,美丑应该从心上看,法王如意宝说过:看人不能只看外表,外表丑但内心不一定丑,有人说布敦大师40相貌特别丑,但他的内心其实非常美,他对佛教做出过很大贡献,不仅校对了藏文《大藏经》,并且撰写了《布敦佛教史》等很多经典的论著。传说诸葛亮的妻子41长得也很丑,但诸葛亮不一定觉得她丑,因为她既有才又贤惠。

 

[40] 布敦大师(西元1290-1364年)布敦大师,名宝成,是西藏迦举派中绰普系的一位名学者。是夏鲁派的创始人。布敦大师一生有很多编著,其全集共有三十余函,200余种。1322年写成的《布敦佛教史》最为典型作,它是西藏历史上第一部成型的教法史,后期同类著作都是以它为蓝本的。

 

[41] 诸葛亮之妻叫黄月英,又叫黄阿丑,传说长相丑陋、黄头发、黑皮肤,但才华却与诸葛亮相称,黄月英不仅聪明而且贤惠,据说二人婚后生活得很幸福。

 

由此可见,所谓的不清净、不可爱、丑陋等也是由自己的分别念所立,本质并不存在。

 

◎以精进为助伴

 

我们每天只讲四五个颂词,希望大家一定把这些推理搞明白。只在课上听一遍不一定能懂,课后应该反复听、认真思维。如果这样学,我想除了有些年龄较大的人,一般人都应该能通达。

 

虽然按格鲁派的说法,最好二十五岁以下学因明,二十五岁以上学中观,但当今时代,按照这个规律衡量可能比较困难。很多二十五岁以下的人不要说因明,连《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也没学过,有的人六十多岁才开始学中观,甚至才皈依佛门。但不管怎样,大家现在有了闻思中观的宝贵机会,一定要精进努力!

 

子二(以此而破彼果):

 

前面我们遮破了贪嗔的因法——清净和不清净,下面宣讲果——贪嗔不成立。颂云:

 

若无有净者,由何而有贪?

若无有不净,何由而有恚?

 

如果没有清净,那依靠什么而生起贪心呢?如果没有不清净,那如何而生起嗔恚心呢?

 

贪心和嗔心是依靠清净和不净清产生的。《释量论》云:“视德而爱恋”,当我们认为对境清净可爱、具有功德,就会产生贪心。反之,如果认为对境不清净、具有过失,就会生起嗔心

 

虽然清净可爱、不清净可恶在众生面前似乎存在,但它们没有丝毫真实的本体,前面我们以各种推理已经做了抉择。

 

“若无有净者,由何而有贪?”如果贪心之因——颠倒之相的清净,与石女的儿子和虚空的鲜花一样虚妄、无实,那依它而起的贪欲又如何成立呢?不可能成立,就像没有种子,就不可能生果一样。《宝鬘论》云:“我执生诸蕴,我执实虚妄,虚妄之种子,所生岂能真?”意思是,由我执产生了种种蕴,我执完全是虚妄分别,就像种子若是虚假的,那种子的果怎么会真实呢?

 

同样的道理,“若无有不净,何由而有恚?”如果对境的本质上并没有不净可恶的成分,那众生怎么会依此而生嗔呢?

 

最后,应像寂天菩萨在《入菩萨行论》中所讲:“若实无实法,悉不住心前,彼时无余相,无缘最寂灭。”真正证悟空性时,引生贪嗔痴的所有对境皆不住于心前,那时不会有任何成实之相,心无有任何成实之所缘,即是离戏之最寂灭境界。然而,世人不明此理,被爱等紧紧捆缚于轮回的业网中而无法出离,非常可怜!因此,寂天菩萨发出悲叹:“惑流不易断,呜呼苦相续!”

 

◎把烦恼之风融入虚空

 

当我们明白此理之后,就要通过认真修行,将贪嗔痴的因——净不净等真正视为虚妄,这样一来,果——贪嗔痴就不会再产生。即使偶尔生起,力量也非常薄弱。以前上师如意宝说过:如果对大圆满和大中观真正有所了解,烦恼一般不易产生,即使产生,力量也非常弱,如同春天的微风一般。

 

藏地冬天非常寒冷,风如刀割,如果出门不戴帽子,耳朵都像被风割掉了又重新长出来一样。但春暖花开时,风就变得非常柔和,不管在白天还是晚上,出门不戴帽子耳朵也不会有任何问题。我们现在的烦恼,就像寒冬腊月的风一样猛厉,但如果具有了大中观或大圆满的见解,烦恼就变得像春天的微风一样,不会再伤到我们。

 

如果通达了中观、大圆满的意义,不可能不对贪嗔有所损害,大家一定要明白学修中观的重要性,应经常思维它的功德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