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24课

 

 

 

今天继续学习第六品《观染染者品》。昨天讲完了“观察一异体而破”中的第一部分“总破一异体”,下面讲第二部分“别破异体”。

 

丑二(别破异体)分二:一、结合不成立;二、互相依存之过失。

 

寅一(结合不成立)分二:一、结合无有异体;二、异体无有结合。

 

对方坚持认为:染和染者是具有自性的两个异体法,因为两者的结合存在之故。但这种观点不能成立。

 

卯一(结合无有异体):

 

若异而有合,染染者何事?

 

如果承许染和染者异体而有结合,那么染和染者的自性是什么呢?如何能成为异体呢?

 

中观宗驳曰:所谓的结合不能成立,如果染和染者有结合,两者就不能是异体。为什么?

 

因为对方所说的异体,是自性成立的异体,而非名言假立的异体。若是名言假立的异体,也可以承许它们有结合,比如,两个人开始分开住,后来合在一起住;这几人合成了这个组,那几人合成了另一个组等等。然而,经得起胜义观察的异体法之结合,则不可能成立。

 

首先,染和染者本身异体不成立,因此没有所谓的和合。如果承许染和染者是异体,两者之间就没有了任何关系——既无观待关系,也无相属关系(异体法是指没有任何关系、本体完全分开的法)。但这不合理,因为“染和染者”互相观待才能成立。如果承许两者是别别他体,它们之间的观待关系如何处理呢?难道能说两者不观待吗?如果这样承许,则与现量相违,因为现量可见,没有染者,染就不可能产生;没有染,染者就无法成立。既然两者观待,异体关系就不能成立,这样异体法之结合又怎会存在呢?

 

其次,以结合来成立异体也不可能,因为胜义观察时,如果染和染者能够结合,那两者的结合必定是处于同一个时间、空间,具有同一个本体。既然如此,两者又怎么会是异体呢?因此,如果染和染者有结合,就不可能是异体。

 

卯二(异体无有结合)分二:一、他宗之说;二、自宗回答。

 

这个科判分为“他宗之说”和“自宗回答”两部分。我反复参阅了宗喀巴大师、果仁巴大师等很多论师的讲义之后,感觉这样安立可能比较合适。

 

辰一(他宗之说):

 

是二相先异,然后说合相。

 

对方仍固执地认为:染和染者二法的体相先是分开的异体,然后说有它们结合的相,这没有什么不合理。

 

对方认为,染和染者先是实有的别别他体,之后结合在一起。就像东山的牦牛和西山的牦牛,先是分开的异体,聚到一起之后就称为结合。又如两个人结婚,双方原来是分开的,结婚之后就混在一起,虚度光阴……可不可以用“混”这个词呢?(众笑)

 

在藏地,牧民们也认为可以把牦牛与牦牛合在一起,但不敢让牦牛与马接近,因为牦牛有时会用牛角把马顶死。尤其在秋天,牦牛特别好斗,一看见马就想攻击它。放牦牛的时候,马偶尔会跑到牛群里,这让人特别害怕。

 

这一颂是讲对方的观点。下面是自宗对此的回答。

 

辰二(自宗回答):

 

若染及染者,先各成异相,

既已成异相,云何而言合?

 

如果染及染者先各自成立为异体之相,既然已成了异体之相,你们为何而说有结合呢?

 

中观宗回答说:自性成立的两个异体法,虽然在名言中可以说结合在一起,但这只是名称上成立而已,从意义上讲,迥然不同的两个异体法怎么会有和合呢?

 

◎异体无法和合

 

人们一般把两个物体靠得较近的状态,称之为结合,但这只是一种说法,即分别心前的一种概念而已。若按《入行论·智慧品》和其他有些中观理来详细观察,两个物体靠近到什么程度算是结合呢?如果中间有一些微尘间隔,就不能叫结合。即使中间没有微尘间隔,也不能叫结合。为什么?因为两者自身的微尘不能融入,还各占着自己的位置。既然不能融入,就不能叫结合。《入行论·智慧品》云:“尘尘不相入,无间等大故,不入则无合。”

 

《显句论》云:所谓结合,一定是时间上统一,空间上一致,否则就不是结合。而事实上,两个异体法在空间(位置)上不可能一致。比如,我坐在我自己的位置上,你坐在你自己的位置上,即使彼此靠得再近,但中间还会有很多微尘间隔,假使没有微尘隔开,但我们各自的身体还是占着各自的位置,因此空间上不可能有结合。再者,时间上也不可能一致。虽然很多人认为时间上结合是可以的,但实际上,每个法都有前后不同的刹那,这些前后刹那不可能全部融为一体,因此,时间方面也谈不上结合。

 

由此可知,如果承许染和染者是异体,两者就不可能和合。

 

◎染染者并非异体

 

另外,前面说过烦恼和烦恼者并非自性成立的异体,因为两者互相观待才能成立。如果二者是互不观待的自性他体,彼此就毫无关联,这样每个人就永远不会受到烦恼控制,但这不可能。就像有的道友这几天不知什么原因,看见山都会生嗔恨心,对别人也经常发脾气,虽然明知这样不对,但习气浮现时,想控制非常困难。

 

以前,印度有位商主非常孝顺母亲。一次他去外地做生意,临行前对妻子说:“我不在时,你一定要好好照顾我的母亲。”商主走后,妻子便对婆婆倍加关照。但商主母亲因为业力现前,吃饭时经常看见碗里有头发等脏东西,这令她感到十分恶心。后来,无论媳妇做什么美味佳肴,她都认为里面有脏东西,难以下咽。商主回来后,看见母亲消瘦憔悴,急忙询问原因。

 

母亲生气地说:“你妻子虐待我,总给我一些脏东西吃。”商主听后非常气愤,质问妻子说:“我一生中母亲对我最好,我希望你能好好照顾她,没想到你却这样待她!”妻子委屈地说:“我确实尽心尽力地照顾她了。”商主不信,让妻子再给母亲好好做顿饭,并亲眼看着她端到母亲面前。这一次母亲还是看见饭里有很多脏东西,这时商主才知道误会了妻子,但对母亲眼前出现的这种幻相,也毫无办法。

 

当人业力现前时,别人明明对你很好,然而你却感觉不到,或者认为别人对自己好是因为自己有什么什么。有的人一看见某人就特别反感,但反感的原因自己也不清楚,这也是一种业力现前。当业力现前时自己便会受到业力控制,这一点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

 

由此可见,烦恼与烦恼者并非毫不相关,而是互相观待。既然观待,就说明两者为假立之法,没有真实自性。若无自性,就不是真实他体。既然异体不成立,就不可能有所谓的异体之结合。中观宗要揭示的就是这个最关键的道理!

 

◎以智慧断舍离

 

人们的相续因受到世间法或外道的熏染,存有很多迷乱分别,本来不是快乐,却认为是快乐;本来是无常,却认为是常有,比如,认为自己今天和昨天跨过的是同一条河流。事实上,昨天的河流在今天早已不复存在。同样,本来没有结合,却认为人与人,或者烦恼与烦恼者可以结合,也是一种颠倒分别。

 

之所以学习中观,就是要打破我们无始以来在语言、思想等各方面的错误串习,获得空性智慧。就像一个盗贼,他因以前受恶劣环境或恶友的熏染,从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来遇到善知识、有了取舍的智慧,之后便会逐渐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作为一名佛教徒,不能仅停留在单纯的信仰上,必须要有智慧。信心和智慧是佛教不可缺少的两大主题。

 

◎运用所学,自利利他

 

学的过程中,大家一定要结合自相续,不仅要在理论上知道自己以前的实执是颠倒的,而且一定要把中观理运用在生活和修行中,这样内心才能真正转变,这个问题非常关键!很多修行人在对治烦恼的时候,不会运用所学,有些人虽然运用了,但没有长期坚持,这样也

无济于事。

 

如果不会运用,在弘扬佛法的过程中,当面对外来的攻击时,也会感到束手无策。反之,如果能对中观理证运用自如,则能轻松遮破对方的任何一个观点。正如根登群佩大师所说:只要能运用释迦牟尼佛的教理,在外道或新科学面前,是不会感到害羞和畏惧的。

 

寅二(互相依存之过失)分二:一、结合不成立异体;二、异体不成立结合。

 

对方之所以说异相、合相成立,是想通过它们来建立染法和染者的自性,但这不合理,此科判就要分析,以结合成立异体、以异体成立结合都不可能。

 

卯一(结合不成立异体):

 

异相无有成,是故汝欲合。

合相竟无成,而复说异相。

 

藏文译本颂词:

 

异相无有成,是故汝欲合。

为使合相成,复说异相乎?

 

染法和染者的异相不成立,所以你们要成立合相;为了成立合相,难道又要说异相吗?

 

前面对方之所以建立合相,是为了成立异相,但这种想法不合理。

 

中观宗驳曰:因为染和染者的异相没有成立,所以你们想以两者的合相来成立异相,但这不可能,因为如果你们为了成立异相,而要先成立合相,那是否为了使合相成立,又要说异相存在呢?

 

这个推理稍微有点绕,意思是说,对方认为烦恼和烦恼者的合相是存在的,既然有合相,就必然有两个以上的异体法,因为一个法不可能与自己结合。他们想先建立合相,然后以此成立异相。但这种观点不合理,因为异相与合相是互相观待、互相依存的关系,如果对方为了成立异相,要先成立合相,那么为了成立合相,又得先成立异相,然而异相尚未成立。这样一来,关系就永远搞不清。

 

既然异相与合相互相依存,就说明两者没有实有的自性,所谓存在完全是一种假立,经不起中观理证的观察。中观宗以这样反问的方式,就遮破了对方的观点。

 

以上是以结合不成立异体,下面讲以异体不成立结合。

 

卯二(异体不成立结合):

 

异相不成故,合相则不成。

于何异相中,而欲说合相?

 

异相不成立的缘故,合相也不能成立。既然如此,在什么样的异相中而能获得合相呢?

 

“异相不成故,合相则不成。”无论怎样观察,染和染者异相都不能成立,因此,两者的合相也不能成立。

 

为什么说染和染者异相不成立呢?因为两者互相观待。既然互相观待,就不可能是自性成立的异体。既然异相不成立,所谓的合相就不能成立。

 

“于何异相中,而欲说合相?”如此一来,有实宗能于何种异相中获得合相呢?根本没有这样的异相。

 

此颂是以异相不成立来推断合相不成立。其实也可以把异相与合相互换,改为“合相不成故,异相则不成。于何合相中,而欲说异相?”只要在文字上稍做更改,道理就会完全明白。总之,观察结合时,是从异相不成立的角度破;观察异相时,则从结合不成立的角度破。

 

既然贪欲和贪者不论以异体方式,还是以结合方式,都不能成立,就说明两者没有真实的本体,如同梦中的狂象一般虚妄不实。至此,能贪、所贪等诸法不存在之理已经昭然若揭。

 

◎久病需久治

 

很多道友觉得自己烦恼很重,虽然通过各种方法对治,有时感觉烦恼似乎减轻了,但很快又被愁云笼罩。其实,一下子断烦恼肯定不容易,修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果学了中观之后,能长期思维法义并不断结合自相续,烦恼就会逐渐消失殆尽。麦彭仁波切说过:众生暂时对某法的一点串习,都会成为很难断除的障碍,更何况是无始以来非常强烈的实执,但只要不断修习空性,就一定能断除!

 

凡夫人一般贪心都较重,未受贪心网罟束缚的人极少,很多圣者、古德都说过这样的教言。这也是龙猛菩萨以本品破贪心贪者的原因。希望大家能以这些中观理长期对治自己的贪执。

 

癸三(摄义):

 

如是染染者,非合不合成。

 

所谓的染法和染者,不能以和合或者不和合的方式成立。

 

颂词中“合”指同时,“不合”指非同时、即前后。也就是说,染和染者同时成立不合理,非同时(前后)成立也不合理。由此推出,染法和染者不成立。

 

◎中观理与自己息息相关

 

人们常说自己烦恼深重,尤其很多年轻人,觉得很难对治贪心,经常产生各种欲望。其实,如果能以本品的推理详细观察自己,就会知道贪心和贪者并不存在。

 

怎样观察呢?

 

首先观察,贪心和贪者次第产生是否合理,这是对“非同时成立”进行观察,观察之后,两者谁先谁后都不合理。

 

接着观察,贪心和贪者同时产生是否合理:首先观察两者是否观待,如果互相观待,它们就不是实有的别别他体;如果互不观待,那贪心出现就是它自己的事,与贪者无关,这样贪者永远都不会产生贪心,但这显然不合理。然后,从贪心与贪者一体异体方面破:若是一体,那贪者就是贪心,这样一个人就会因与贪心无二无别而恒时具有贪心,但谁会这样承认呢?若是异体,那就一定要回答清楚,是以异体来成立结合,还是以结合来成立异体……

 

观察之后,贪者与贪心无论先后成立,还是同时成立都不合理。这时我们就能深刻认识到,自己作为贪者和自己的贪心虽然有如梦如幻的显现,但这只是我们的虚妄分别念而已,实际意义上根本不成立。

 

如果没有结合自相续去思维,就会觉得中观推理似乎与自己关系不大,但若真正观察,就会明白每一个推理都与自己息息相关。

 

没学中观前,我们一般都是依靠教证对治烦恼。当烦恼生起时,就会想起释迦牟尼佛在哪部经里说过什么,某位大德在哪部论里说过什么。学了中观之后,我们就能依靠自己的智慧进行分析,这时才会真正明白烦恼等不存在的原因。

 

◎莫把中观当说法

 

作为一名修行人,若想依靠一部法来对治自己的烦恼,就不能仅停留在文字上。智者会把《中论》里的每个道理用在自己身上,而愚者只把它们当成一种说法。

 

现在学术界的有些人,法与相续是完全分开的。他们研究佛教的目的与我们学佛的目的完全不同。我们学佛一方面是为了利益众生,另一方面是为了调伏自相续,最终成就佛果。而很多学者研究佛教并非为此,他们有些是为了得到名声、地位,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有些是想获取一些利益;有些是出于一种兴趣,很少有人想要获得佛果、利益众生或者以此调服自相续。

 

有些佛法方面的文章或注疏,只在字面上解释得较清楚,在结合自相续修行方面提及得很少。为什么不讲呢?这与作者是单纯的研究者还是真正的实修者密切相关。大家一定要知道研究者与修行人之间的差别,自己应做一名真正的实修者。

 

经常思维中观非常有必要。有些人觉得特别简单而不思维,有些人感觉特别难而不思维。若与珍贵的中观摩尼宝擦肩而过,确实非常可惜!希望大家不管遇到深奥的法,还是浅显的法,都能以此对照自己的相续。

 

中观推理能彻底瓦解我们相续中的实执,摧毁一切烦恼。这也是藏地很多成就者认为《中论》对于修行人,尤其对于修密法之人非常重要的原因。

 

壬二(以此理类推破其他法):

 

诸法亦如是,非合不合成。

 

诸法(心王、心所所摄的一切诸法)也是如此,不可能以和合(同时),或者不和合(非同时)的两种方式成立。

 

在凡夫人看来,自己的心和心所产生的各种分别念都真实存在。但实际上,它们就如染者和染法一样,同时成立不合理,非同时成立也不合理。除此之外,它们还能以何种方式成立呢?再无任何方式。包括贪、嗔、痴、慢、疑、见六种根本烦恼 [ 29 ]、二十种随烦恼 [ 30 ],乃至众生相续中的八万四千烦恼等任何分别念,都不超离此处的观察范围。既然能取心识不存在,所取外境也了不可得。由此就可推出,一切万法皆为空性。

 

[ 29 ] 根本烦恼:又作本惑、根本惑;与随烦恼对称,指诸惑之体可分为贪,嗔,痴,慢,见,疑等六种根本烦恼;其中见分为五,称为五利使;其他五烦恼称为五钝使;两者合之,即为十随眠;此外亦有八十八使或九十八使之分类,反之枝末烦恼乃从属于根本烦恼,具有染污心之作用(染污之心所),又称随烦恼,随惑。

 

[ 30 ] 随烦恼:指随根本烦恼而起之烦恼,与根本烦恼相对称,俱舍论云,随烦恼有二义:一指随心生起而恼乱有情之一切烦恼;二指依根本烦恼而起之其他烦恼;书中共举出十九种随烦恼,总括为三类:(一)大烦恼地法,指放逸、懈怠、不信、惛沈、掉举;(二)大不善地法;指无惭、无愧;(三)小烦恼地法;指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等十种,及不定地法中之睡眠、恶作。据成唯识论卷六载,随烦恼指根本烦恼之六大惑以外的二十种法,可分三类,故又称‘三随烦恼’,即:(一)小随烦恼,相对于俱舍论之小烦恼地法而立,指忿、恨、覆、恼、嫉、悭、诳、谄、害、憍等十种;此十种烦恼各别而起,故称小随烦恼。(二)中随烦恼,相对于俱舍论之大不善地法而立,指无惭、无愧;此二种烦恼遍于一切之不善心,称为中随烦恼。(三)大随烦恼,相对于俱舍论之大烦恼地法而立,指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等八种;此八种烦恼遍于一切染污心,而辗转与小、中随烦恼俱生,故称大随烦恼。

 

◎类推知万法

 

中观的类推法非常重要!以此可以了知万法皆无自性。对于诸法,一个个去观察是不可能也没有意义的。麦彭仁波切说过:为什么释迦牟尼佛是量士夫?因为佛能为众生无误宣说四谛法,此法能引导众生获得真正的解脱。像“世界上有多少只昆虫”“树上有多少片叶子”等佛陀并没有讲,不讲不是因为不知道,而是因为没有任何必要。通过佛能宣讲四谛法,就可推知释迦牟尼佛是遍知。

 

同样的道理,虽然这里只讲了贪欲和贪者不成立,但以此类推,就能了知三毒为主的八万四千烦恼等任何一个分别念与其作者之间的关系,即了知心王和心所所摄的一切诸法都不能成立。既然能取心识不存在,所取外境也不可能存在。最后就可推出,一切万法都无自

性,皆为幻相。

 

◎积聚证悟的因缘

 

如果真正通达了此理,说得深一点,可以当下认识自心的本来面目。很多人经常抱怨自己烦恼深重,其实不一定非用大圆满法才能断烦恼。若经常修习中观法,烦恼也会慢慢消散。但这不是观察一次两次,也不是听一遍或看一遍就可以了,而是需要反反复复地观察、思维。以前有些大德把《中观庄严论》看了一百遍,把《中观根本慧论》也看了一百遍,由此对空性生起了非常稳固的定解。

 

有的道友上课时心不在焉,下课后只囫囵吞枣地过一遍。这种态度肯定不行,这样在我面前听法没有太大实义,旁生也可以这样听。我看那只老山羊每天都按时来上课,有时跑到女众那边听,有时跑到男众那边听,也不知道它是男众还是女众,它好像很喜欢破坏纪律。

(众笑)

 

依靠精进闻思修,逐渐断除烦恼之后,相续中的境界才会纷至沓来。很多境界不可能无缘无故从天上掉下来,或从地上冒出来。很多人想得特别简单,觉得只要自己灌个顶,然后修一个大手印或者闭着眼睛修两天大圆满就可以了。虽然密法的确有不可思议的加持,但如果连出离心、菩提心的基础都没有,想要获得证悟境界恐怕非常困难。只有先打下坚实的基础,之后好好闻思修行中观法门,才有希望得到高法的境界。无垢光尊者在《句义宝藏论》中说:只有广闻博学的人才有机会通达大圆满法。

 

辛二(以教证总结):

 

《般若波罗蜜经》云:“佛告极勇猛菩萨言:‘善男子,色非染体,非离染体,如是受想行识非染体,非离染体。复次色受想行识非染体空,非离染体空,此是般若波罗蜜如是。色非嗔体,非非嗔体,亦非痴体,非非痴体,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名般若波罗蜜。极勇猛,色非染非净,受想行识非染非净。复次色非染法性,非净法性,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名般若波罗蜜。’”

 

《等持王经》云:“贪欲之念、所贪之境与贪者;嗔恨之念、所嗔之境与嗔者;愚痴之念、所痴之境与痴者,此等诸法实则无迹可观,亦了不可得也。”

 

《中论》的每一句、每一字都有甚深意义,以我们简简单单的语句,不可能归纳出所有内涵。希望大家能以自己的智慧深入思维这些金刚语,并将它们用在自己的生活中,对治自己的执著和烦恼,这一点非常重要!

 

现在大多数人忙于世间八法,对学习中观兴趣索然。有些人虽然学了,但因为没与自心结合,所以很快就忘记了。凡夫人由于习气使然,对电视剧的情节能记得清清楚楚,这个故事如何如何,那个人物如何如何,却很难记清楚《中论》里的推理。现在《观染染者品》已经全部讲完了,大家能否想起来这一品讲了哪些推理呢?如果像闭着眼睛、塞着耳朵一样,什么印象都没有,一定要努力想办法提高自己。一个人如果自暴自弃,必定一事无成;如果勤奋又有毅力,也会有证悟的机会。

 

《中观根本慧论》之第六观染染者品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