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14课

 

 

《中论》的颂词虽然比较难懂,但有智慧的人一般都会对它感兴趣。从学院金刚道友的情况也可以看出,一些智慧不错、对佛法有信心的道友都很喜欢中观、因明、《俱舍论》[ 83 ]《现观庄严论》[ 84 ] 这样甚深的论典,因为他们的智慧可以用得上,并能学到很多从没接触过的道理,像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简单的法,很多佛经都有宣讲。

 

[ 83 ]《俱舍论》:全称《阿毗达磨俱舍论》。印度世亲著,玄奘译,30卷。是世亲论师早年还未受“大乘”影响时的著作。全论通过五事(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内容与八品词句进行抉择,主要讲述一切万法之总相、别相、性质、类别,对世出世间法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详细阐明流转与还灭的因果法则,真实开显四谛真理,为所有希求解脱的修行人指明一条修行途径。若能学好此论,亦可为深入三藏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有人将此论称为“聪明论”。

 

[ 84 ]《现观庄严论》:是慈氏(弥勒)菩萨五论之一,又名《现证庄严论》。本论是阐释所有《般若经》的密意,在阐释时将《般若经》每会均分作八大段解释,可以说是《般若经》的总科目。

 

◎通达有道

 

要想通达《中论》,一方面智慧不可缺少,另一方面也要会学习、肯用功,否则再聪明也不一定能懂。

 

课堂上一定要专心谛听,虽然我讲得不一定很好,但我以前学过这部法,得过法王如意宝非常清净的传承,这次我只是抛砖引玉,给大家打开一个思路,希望你们能参阅几部著名的《中论》注疏,了解一下印度、汉地以及藏地大德们的中观思想,这样对照着学应该可以通达。在这方面用上自己的智慧非常值得。

 

课后一定要认真思维当天的所学。首先,要知道颂词归属于什么科判,科判的内容是什么;然后,要会解释颂词和讲义的字面意思,并且能够展开分析;最后,也要学会对每天的内容进行总结,比如,今天讲了三个颂词,每个颂词的大概内容是什么,自己闭起眼睛也能想起来,推理方法在心里也能运用。如果每天都能这样学,应该会有很大收获。当然,前世对空性法的串习和善根方面的不同,也会导致一些差别。

 

有的道友在课堂上想着回去一定要好好看书,但课后又禁不住开始散乱。虽然凡夫人会有这种习气,但还应尽量克服这一点。

 

上节课从承许行为的角度,抉择出三时道路上都没有出发。下面从不承许行为的角度进行抉择。

 

癸二(不承许作业也不成发):

 

未发无去时,亦无有已去,

是二应有发,未去何有发?

 

藏文译本颂词:

 

于未发之前,何处发可成?

去无去时无,未去何有发?

 

于未出发之前——停留之际,何处可以成立出发呢?已去的道路上无有出发,去时(正去的道路)也无有出发,未去的道路上如何会有出发呢?当然不会有。也就是说,未出发之前任何一处都没有出发。

 

对方认为:虽然去者现在尚未去,但他一会儿去的时候就会出现已去、正去和未去的道路,因此在三时道上应该会有出发。

 

中观宗驳曰:既然去者现在正在停留,并没有去的行为,三时去的道路就无法成立;没有三时道路,就不可能有上面的出发。即使他一会儿有了去的行为,三时路上也不可能有出发。

 

首先,如果他未来去的行为发生过了,所去之路就会随之灭尽,上面不可能有出发。

 

原来我读甘孜师范学校的时候,炉霍的班车特别少,我们每次回家都要背着包站在那里等半天,有时班车两三天都不来,不像现在做什么事都比较方便。班车站的电话特别落后,工作人员需要不停地摇才能连接上,他们经常对着话筒喊:“喂喂,你们那里的班车出发了没有?喂喂,你们那里的班车出发了没有?”(众笑)现在如果细究起来,他们这种说法并不合理。

 

其次,如果他未来去的行为正在发生,比如天授一会儿正往路上去,也不可能有出发。前面已经再三观察过,正去的动作不能成立,由此与之观待的正去道路就不可能存在,既然如此,上面有出发之说更是子虚乌有。再者,出发是去刚开始的一种行为,从哪里出发意即从哪里去的行为开始算起。如果正去的行为不成立,出发当然也不可能有。另外,假使正去存在,出发也无法成立,因为正去与出发相违,无法并存,所以,正去存在的时候,出发也无法成立。

 

最后,如果他一会儿去的行为没有发生,与之观待的所去道路从本体讲就不可能产生,与石女儿和虚空没有任何差别。既然所去道路不存在,怎么能说上面有出发呢?

 

前几天,我看见一位道友往山下走,便问他:“你去哪里啊?”他回答说:“我到洛若之后再看吧,如果有往上去的车,我就上去;如果有往下去的车,我就下去。”这个人可能真的很无聊吧,他出发的道上去也可以,下去也可以……在他心中,对自己未来的道要这样安排吗?

 

至此出发已经破完了,下面破来去之业——道。

 

壬二(破来去之业——道):

 

无去无未去,亦复无去时,

一切无有发,何故而分别?

 

藏文译本颂词:

 

一切无有发,何故而分别?

去无未去无,亦复去时无。

 

中观宗驳曰:一切情况下都没有出发,你们为何还要对此分别呢?既然出发不存在,就不会有去;没有去,又怎么会有已去、未去、正去的道路呢?

 

按照果仁巴大师的科判,此处是破三时道路,破法比较简单,前面已经分析过,此处不再重复。如果按照麦彭仁波切《中论释》的观点,此颂仍在破出发,是从三时去的行为方面破。下面我们按照《中论释》的方法进行分析。

 

对方认为:在已去、未去和正去的行为中应该有出发,因为三时去的行为存在之故。

 

中观宗驳曰:通过中观理证及因明推理的正量 [ 85 ] 进行观察,三时去的行为不可能成立,因此,说去的行为中有出发肯定不合理。

 

[ 85 ] 正量:真切认识自境。从新认识自境之心,如真现量及真比量等。有标准、真实之义。

 

具体而言,如果一个人已经去完了,由于他去的动作已经灭尽,在灭尽的法中肯定不会有出发。

 

如果他去的行为尚未启动,也不可能有出发。比如一个人早晨在家里睡懒觉,虽然已经八点半该出发了,但他还没有起床。既然他没有去的行为,去的行为当中有出发之说也就无从谈起。

 

认为正去的行为中有出发也不合理,因为正去本身不成立,如果一一观察去之动作的前刹那和后刹那,动作或者已经做完,或者尚未做,除此之外,根本找不到一个正去的动作。既然正去不成立,去的因——出发也就不可能成立。

 

再者,既然出发是去的因,出发就应该先存在,之后才有去,两者不可能并存。假如正去存在,出发也早已灭尽,这时只能叫去,而不能叫出发。另外,如果承许出发存在,也会像前面所分析的一样,会有两种行为、两个作者的过失。

 

既然如此,你们为何还要以自己的虚妄分别假立出发在已去、正去和未去的行为中存在呢?

 

虽然人们常说:“自己已经出发了”“自己正在出发”或者“稍等一会儿,自己马上出发”等等,但实际上,这些说法只是世人的一种戏论而已。我们作为一名具有中观正见的理智者,必须懂得这一点。

 

按照我的想法,这一颂也可以这样解释:一切当中都没有出发(前面已经得出了这个结论),既然去的因——出发不存在,为什么还要分别所谓的去存在呢?所以过去、现在、未来的去根本不存在。也就是说,通过过去的出发不存在,可以推出过去的去不存在;通过未来的出发不存在,可知未来的去不存在;通过现在的出发不存在,可知现在的去不存在。总之,三时去的因——三时出发都不存在,所谓的去就不可能成立。

 

中观推理有时是从细微不同的层面或反体 [ 86 ] 进行分析,如果只是粗略地看,就会感觉很多推理都差不多,尤其是《观去来品》和《观染染者品》。但若真正通达了其中内涵,就会明白每一颂的破斥角度其实都不同。

 

[ 86 ] 反体:思维中所现与异类或别类相反的事物,谓思维中所现的色法。如与非瓶相反者,即为瓶之反体。

 

下面破去的第三个能立“来去之对治——住”。

 

壬三(破来去之对治——住)分二:一、总破住;二、别破去者住。

癸一(总破住):

 

住(住法)是指住的行为,比如,身体住在某处、眼睛闭目而住,或者眼睛和书接触埋头看书而住等等。

 

对方又提出:与去相反的住是存在的,既然去的对治法或相反法——住存在,去肯定也存在,就像如果光明存在,黑暗必定也存在;如果黑暗不存在,光明遣除什么呢?又如,有了此岸就会有彼岸、有了烦恼就会有智慧、有了白色就会有黑色……相反的两个法应该都存在。

 

去者则不住,不去者不住,

离去不去者,何有第三住?

 

中观宗驳曰:去者不可能住,不去者也不可能住,离开了去者和不去者,何处还会有第三种去者住呢?当然不会有。因此,住不能成立。

 

◎观察三时去者而破住

 

如果住法,或者说安住的本体真正成立,那么不可能超离三时去者,但是,当真正从三时去者的角度观察时,住根本不成立。

 

首先,去者有没有住呢?不可能住,因为去者非住者,既然他正在去,又怎么会住呢?

 

其次,不去者也没有住,因为如果一个人是不去者(住者),那么他本身已经有了一个住法,如果再有一个住,在一刹那就会有两种住的行为。如果有两个住法,就会有两个住者的过失,因此住者不可能住。

 

除了去者(未住者)和不去者(住者)以外,并没有所谓的正住者,因为,正住的行为在任何刹那上都无法安立,因此,正住者有住也不合理。

 

比如,一棵树断了,是已断的树断了,还是未断的树断了,或是正断的树断了呢?已断的树没有任何断的必要,因为既然已经断了,还要断什么呢?再断就会有两个断的过失;未断的树也不可能断,既然树的本体并没断,就不存在所谓的断。我们的分别念可能认为,正在断的树上应该会有断。为了破除这种分别念,可以从最细微的刹那上进行观察,观察之后就会发现,在任何一个刹那上,树枝或者已经断完,或者尚未断,所谓的正在断,根本无法安立。

 

◎与去相违、观待而破住

 

《中论释》中举了一个例子,用另一种方法遮破了住法:

 

对方认为,天授正在去往鹿野苑 [ 87 ],因此他是去者;供施不想去鹿野苑,打算住在王舍城 [ 88 ],所以他是住者。作为住者,他肯定会有住的行为。我们一般也认为,上师如果出门了,他就是去者;如果住在寺院,就是住者,这时必定会有住的行为。

 

[ 87 ] 鹿野苑:今属印度国北方邦瓦拉纳西。公元前531年,释迦牟尼在菩提伽耶觉悟成佛后,来到鹿野苑,找到了原来的五位侍者,为其讲演四圣谛,他们因此有所证悟,随即出家为五比丘僧,佛教的佛、法、僧三宝至此初创完成。是佛教四大圣地之一。

 

[ 88 ] 王舍城:印度次大陆的佛陀时代(公元前6-前4世纪)十六大国之一的摩揭陀国早期的都城。王舍城是释迦牟尼佛长期居住、修行的地方,佛陀圆寂后,在王舍城举行了第一次佛教结集,因此是佛教圣地之一。

 

我们反问对方:供施现在是否已经在王舍城了呢?

 

如果他现在正去往王舍城,或者还没动身去王舍城,他就不是住者,不可能有住,就像一个人如果说自己住在喇荣,他一定要身在喇荣,如果他不在喇荣,就不能说自己住在喇荣。

 

如果供施现在已经在王舍城,也不可能有住,因为他去的动作已经灭尽,这样与之观待而成立的住就不可能成立。如果住法真正成立,它在去法以外,就应该能以他体的方式存在,比如,这是住,那是去。但实际上,住法不能离开去法而独立成立,由此可知,住法并不真实存在。

 

◎住者不成立而破住

 

另外,从住者不成立的角度也可以遮破住法。为什么住者不成立呢?这与去者不成立的道理一样,可以从三时进行观察;也可以用住的行为与住者一体、异体的方式加以观察。这样观察之后,所谓的住者根本无法安立,既然住者不存在,又怎么会有住呢?

 

未详细观察时,我们都认为:他正去往那里,所以叫去者;我正住在这里,所以叫住者。但这种观念只是我们宿世今生形成的一种颠倒串习,就像孩子小的时候,如果大人总是对他说,没有释迦牟尼佛,没有因果,他长大之后,就会固执地认为三宝、因果肯定不存在。

 

将不存在的法视为存在、将存在的法视为不存在,都属于妄念。在真正的法界89本体中,认为住和去存在等所有的颠倒分别,都应该破除掉,之后,无来无去的实相才能得以展现。

 

[ 89 ] 法界:多用于出世间法,指“本体”而言。如“一真法界”“无为法界”,与“真如”“实相”等相同。没有一法不属于法界,从法界中出,又还归法界,无始以来即为诸法依托处。或称诸法之根,或名法身。不同的经论和宗派,对法界的开合分类有所不同,有一法界、三法界、四法界、五法界、十法界等说法。如,《杂阿含经》《大般若经》《华严经》《大乘起信论》等讲一法界,华严宗讲三法界、四法界、五法界、十法界,天台宗、密宗也讲十法界。

 

癸二(别破去者住):

 

刚才中观宗分析了去者、不去者、除了去者和不去者以外的第三者都没有住。

 

对方辩驳道:后两者的确没有住,但是去者住应该可以成立。可能有些人也会这样想吧,比如,一个人从这里到成都之后住了一天,然后又到别的地方住了一天,这个人本身是去者,他在去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住。

 

但这种观点不能成立。

 

去者若当住,云何有此义?

若当离于去,去者不可得。

 

藏文译本颂词:

 

若当离于去,去者不可得,

去者若当住,云何有此义?

 

中观宗驳曰:若不离去的行为,去者就无法安住;若离开了去的行为,去者就无法得到,因此,你们认为去者可以安住的观点不合理,怎么会有此道理呢?

 

为什么“去者住”不成立呢?

 

首先,如果一个人具有去的行为,他就无法安住,因为去和住是两个相违的法,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具足这两个动作。既然去者不可能有住法,所谓“去者住”就不能成立。

 

反之,如果一个人没有去的行为,他就不能成为去者。既然去者像石女儿一样不存在,说去者住有什么意义呢?这相当于说,石女儿在这里住了两天一样。

 

实际上,因为去法本身不成立的缘故,无论是去者还是住法,任何与之观待而成立的法都不能成立,因此去者住只是一种假说而已。就像石女的儿子从未在这个世间降生过,你却对上师说“石女儿今天早晨离开了人间,请您给他念经好好超度”一样不合理。

 

关于去法不存在的道理,前面讲过很多遍,大家应该已经清楚了,这里不再重复。

 

◎观察三时住处而破住

 

再者,也可以通过观察三时住的地方来遮破住法,这与前面通过观察三时道路而破去的方法一样。

 

首先,在已住的地方不可能有住,因为已住的地方已经灭尽之故。其次,住时(正住的地方)也不可能有住,因为住时不可能在已住和未住的地方以外得到。假使住时存在,住法(住的行为)也不能成立,因为只有一个住之故。最后,未住的地方也无有住,因为尚不存在之故。

 

◎以住法建立去法不合理

 

对方之所以想成立住,是想以此成立去,但实际上,即使住存在,去也不能成立。因为,在同一时间当中,两者完全相违,不可能并存;在不同时间当中,住法在这里,去法在那里,两者以别别他体的形式存在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得到。因此,所谓的去不可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