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34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我们继续讲《楞严经》。不管是讲《楞严经》还是讲其他经,一个是大家要讲经的时候认真地听着,在这个期间如果打瞌睡,或者说是整个身体动来动去,或者说心不在焉,或者说是人在听法的行列当中,心已经飞出窗外等,这样都不行;还有我们上课下课大家要寂静,上课下课,我们很多人都是比较,一直是不能守护自己的这种声音,一直滔滔不绝地在讲。

 

还有时间概念,大家一定要有时间概念,不管是我的课还是其他的课,包括自己上班也好,做什么事情,人一定要有一个时间概念,时间概念很重要。因为我们有了时间概念,有了自己的这种价值观的话,就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就比如说我们每天晚上讲的话,基本上两个小时吧。我们现在的念诵基本上是有40分钟左右,前面半个小时,后面念《普贤行愿品》10分钟。我在想,如果我们没有上课的那一天,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用40分钟来念诵,你们自己也想一想,可能最多是念个《普贤行愿品》,最多是20分钟、半个小时,当然你有其他的功课就不说了,就包括我们每天念的,这个会不会诵?我们课诵当中的最重要的一个,这么多的僧众一起完成,所以每天的课非常有意义。

 

我们不说是讲经说法或者是听经闻法的功德,最主要是前后的念诵,我们又用上转经轮。我自己都是想,平时我在家里如果看书、念诵,是用一下转经轮,但是用的确实不多。这里至少也是在别人面前,边念诵40分钟,边用转经轮40分钟。如果我们没有课的那一天,我如果问你们用了没有40分钟的转经轮的话,不知道谁用了?所以有时候我们集体的这样的一种修行,确实是力量很强大,功德也非常大。

 

这一点大家应该重视,而且听课的时候一定要自己要专注。不然的话,一个人不专注的话,旁边的很多人就起烦恼。有些人是一直自己的身心就没办法掌握嘛,这样的话,做事也是挑来挑去,心也是飞来飞去,整个状态也是特别差劲,这样一来周围的很多人都受到影响。

 

所以你一定要自己对自己有一种训练,你要么不要去经堂,任何法师讲课的时候你别去听了,要听的话就一定要(专注),野马都是可以驯服的,现在有些动物通过训练以后都可以温顺的,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调柔?一定要把以前的很多习气断掉,不能断掉就压制,然后好好地听受。这是前面这么说一下。

 

我们现在讲《楞严经》。确实我在想,我们的法师们以后讲《楞严经》的时候,可能跟其他经有些不同的,其他有些经可能,比如说《金刚经》、《心经》,或者说是包括《维摩诘经》和《妙法莲华经》,好像也不是特别难懂,基本上只要有一些讲经说法的水平的话都可以过关,但《楞严经》没有一定的水平的话,恐怕是讲都讲不下去,就没办法过关,自己都没办法说服自己。

 

这样的话,我们以后大家也应该发愿,我现在都是基本上没有听到谁在讲《楞严经》,大家都知道,整个大陆也好、或者是外面,以前的话,前面也讲过,像梦参老和尚,宣化上人,包括南怀瑾也讲过,也有部分的吧,包括太虚大师,他们都讲过。但是这些应该离现在大概几十年、上百年的时候,现在为什么没有人讲《楞严经》呢?我们在座的各位还是应该有一定的责任。

 

《楞严经》,每个人都要心里想,我以后一定要弘扬。不管是你是什么年龄也好,什么样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是应该做这样的一种打算,或者说是心里有这样的发愿。即使你是一个居士身份,也许这个世界当中,以后就没有人弘法了,让你来弘法,那这个时候你也可以出来,给大家教《楞严经》。

 

这个是非常好的,因为《楞严经》里面的智慧,是我们世间人也可以完全能接受的。我们给别人讲空性的话,也许可能不知道,《中观四百论》说,如果对佛的智慧产生怀疑的话,给他讲空性来让他生定解,这样的嘛。所以说要讲空性的话,像《楞严经》那样的以理分析的话,就非常有意义。

 

尤其是我觉得这个对西方人,西方人一般都特别喜欢逻辑的这种思辨,他们都很喜欢,如果对西方有弘扬的机会,我想我们应该要弘扬。包括我们现在也是有不同语种来学习,有些语种当中有《楞严经》,有些当中是没有。但不管怎么样,以后有机会的时候,应该把它弘扬,或者说是翻译,在这方面应该做一些事情,很有必要。

 

其实我们现在应该很有必要做一些事情。比如说像以前蕅益大师,他专门做了一个《阅藏知津》,现在看大藏经有一点方便,但是现在可能我们如果做得更广一点的话,也是更好的。

 

所以我们现在每个人都不要想,我明天吃什么披萨,还是明天吃什么火锅,吃什么蛋糕,吃什么什么,是不是现在某个地方又推另外一个,我这个吃一下,后天我这个尝一下。但这个倒是,你偶尔吃一下也可以,我们都是欲界众生,但是不要天天都想我要吃什么。不然的话,你看今天我们这个舌根,你吃的酸甜苦辣,全部都已经抉择为空性,你还要去贪的话,那特别愚痴的啦!所以说,我想我们看看怎么样。我不广说,今天讲的内容比较多一点。

 

昨天我们前面讲的十八界当中的鼻根和耳根,也就是说耳识和鼻识已经讲完了,前面还有身识。这样的话,眼、耳、鼻、舌、身、意,今天后三识要讲完,也就是舌识、和身识,还有意识。这个我们可以抉择。

 

我看到我们有些道友应该理解能力也不错,表达能力也不错,以后如果有机会的话,真的去讲《楞严经》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但是我们自己应该先要学好,如果自己都没有学好,给别人讲的话,那恐怕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了。

 

那这样的话,今天我们讲舌识,舌头的识不存在。

 

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又汝所明,舌味为缘,生于舌识。此识为复因舌所生,以舌为界?因味所生,以味为界?

 

前面的道理应该都是相同的。佛陀又告诉阿难,你应该是明白的,舌根和味尘这两个因缘最后可以产生舌识,这样的舌识是依靠舌根而产生,最后成为舌的界,还是依靠外面的味尘而产生,然后成为味尘的界呢?到底是什么样?

 

十八界当中,前面的观察方法都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到了后面的时候,我感觉好像佛陀每一个识都有不同的一种思维逻辑来进行推测,并不是全是套的。如果套的话,因为都是根和境当中产生的识,所以如果是一个理论来套的话,我们可能对每个法比较清楚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

 

所以佛陀我们也知道,他是真的很厉害的,随意的任何一个道理,他就很轻松的,再另一种角度来抉择为空性。这样的话,我们都不知不觉,最后这个识怎么抉择为空性的?但确实是他的这种抉择没有任何漏洞,无懈可击,可以说是特别的精准,这么一个理路来推测,非常有意义的。

 

下面,我们大家都知道,舌识就是每天吃的,比如说我们昨天的味觉,也知道是这个味道,那个味道,不管是前面的香气也好,或者臭气也好,一种气味吧,这个大家都知道的。

 

今天的这种舌识,也是尝觉,品尝的这样的一种觉知吧。这个大家也是应该知道,从早上吃早饭的时候也知道我的尝觉怎么样,然后吃中午饭的时候,还有吃晚饭的时候,再加上中间有些人经常吃那个,吃那个。还有一些人喜欢吃瓜子,吃瓜子藏地叫做是“断善根”,为什么叫“断善根”呢?因为边吃边念好多都耽误了,他们有些给它提一个新名字叫“断善根”,“吃不吃‘断善根’?”好像我们这边出家人不太(爱吃),但是以前也有很多觉姆,她们喜欢吃。但这些的话,实际上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是为了舌头的一种感受吧。

 

其实舌头是很小的,大家都知道,对我们身体来讲。但舌头上的这种感觉,大家都很重视。以前有一本书,也有电视连续片,《舌尖上的中国》,后来一看的话,真的是舌尖上的中国,里面讲每个地方各种各样吃的、喝的,他们拍了很长时间。里面看到,一方面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一个菜都是很不容易的,包括什么莲藕啊,任何的这种吃的,农民是很不容易的;另一方面为了满足一时的这种贪欲,人是特别的没有慈悲的一种,因为遭杀的好多众生,在这里也是间接的发现出来。虽然它里面显得,比如说肉的话,是比较好吃的一面,或者说杀生的话,不是特别明显这样的,但实际上应该知道人们还是很可怜的,就是为了舌头上的这种尝觉,特别造了很多的业。

 

我们在座的各位也是,可能为了一刻的这种美食也造过很多的罪业。大家也应该想想,其实如果用《楞严经》的智慧来观察的时候,所谓的我们的好吃和所谓的不好吃,这些都是在本体当中也是了不可得,如梦如幻的。

 

那下面怎么分析?

 

阿难,若因舌生,

 

如果是这种舌觉(舌识),“因舌生”,由舌根而来生的话。

 

则诸世间甘蔗、乌梅、黄连、石盐、细辛、姜、桂都无有味,

 

如果我们舌头上的舌觉,是依靠舌根而产生,它是舌头来产生的,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外面的世界当中的,像甜的甘蔗、酸的乌梅、还有苦的黄连、咸的石盐,还有比较辣的,什么细辛、姜、桂——姜也是辣吗?也是吧,属于是这样的——那么这些通通都不应该有味道了,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的这种,舌头肯定是品尝它的味道,但品尝味道的这个只有舌根上存在,那酸甜苦辣的所有的外面的这种味道不应该有的。

 

这个大家也应该知道。因为它的舌觉从舌根而来的,那跟外境没有什么关系的。

 

汝自尝舌为甜为苦。若舌性苦,谁来尝舌?

 

如果你说这个味觉是舌根来的,是吧?那这样的话,如果你自己品尝自己的舌头,因为舌根来的话,你应该要知道,舌根能品尝得到,那这样品尝的时候,它到底是甜的还是苦的?如果说舌性是苦的话,那谁来尝舌头的这种苦的本性呢?

 

这个应该大家都明白吧?如果用舌来品尝的话,那你舌头到底是苦还是辣,或者是酸还是甜?这样的。这个当然对方不能承认。但我们六个味当中,其中一个假如说是苦的话,那这样的苦,因为你舌头是苦的本性,那你的舌头谁来品尝?如果没有品尝的话,你的舌头的本体是苦怎么知道呢?就不能知道的。

 

舌不自尝,孰为知觉?

 

如果舌它自己,就像我们前面讲的一样,眼睛不能看自己一样的,舌头如果不能了知,或者说是品尝自己的话,那谁来知道是舌当中产生的,
或者说是舌的本性是苦性或者是甜性,这个是谁来知道的呢?不能知道的。这样的说法实际上是不合理的。

 

舌性非苦,味自不生,云何立界?

 

如果反过来说,舌头的本性非苦,我刚才问你是不是舌头有味?如果你说舌头没有苦性的话,那“味自不生”,那么味实际上并不是舌头生的,如果舌的本性不是苦性的,不是甜性的,不是辣性的,不是酸性的,那这样的话,实际上你只不过说说而已,味并没有舌头自己来产生。如果没有舌头自己来产生的话,那么舌头产生的识——舌识,怎么安立呢?也就是十八界当中的舌识的界怎么安立呢?没办法安立的。

 

这个稍微简单一点吧,意思就是说我们品尝的味道是不是依靠舌根而产生?可能我们很多人认为并不完全是依靠舌根而产生,但是我们大家都觉得跟舌根肯定是有关系的,不然的话,舌头来品尝的,如果舌头当中一点都没有产生的话,那跟舌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你尝不到味道。可能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吧。所以不管怎么样,舌头当中是不可能产生味,这个是这样抉择的。

 

我们这样一抉择以后,等会儿吃的时候什么都品尝不到,有点麻烦。很多人晚上都不吃,明天都可能忘了,没事。对吧?

 

这个是依靠舌根来产生酸甜苦辣是不可能的事情。

 

【若因味生,】

 

刚才说不是根来产生的,是对境的尘,味尘来产生舌识。这个舌头的识,用外境来产生的话。

 

识自为味,同于舌根,应不自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

 

这里说,因为舌识从外境的酸甜苦辣的味当中产生,如果味当中产生的话,那么识它的本体——刚才我们说的是舌识,这个识肯定是变成了味,不然的话,你里面没办法产生的,异体的法当中也不可能产生的。那这样的话,识已经变成了味了,我们品尝外境的舌识变成了味。

 

变成了味的话,“同于舌根,应不自尝”,如果变成了味的话,那就像我们这个舌根不能品尝自己一样,那么这个味不可能自己品尝自己。如果是这样的话,“云何识知是味非味?”如果不能品尝味道的话,那你的舌识怎么可以了知,哦,这个是味道,这个不是味道。

 

比如说“这是糖,甜的很”,“这个是巧克力,比较好吃”,“这个是酸辣粉”,“这个是麻辣豆腐”,“这个是没什么味道的,咸的也没有。”比如说我们有时候吃藏粑,它可能酸甜苦辣什么都没有,比较淡的味道吧,就可以。那如果是你的识已经变成味道的话,味道它自己不能品尝自己嘛,那这样一来,那世界上的这些味道谁来品尝?谁都不知道,味和非味,没办法分清楚。

 

【又一切味非一物生,】

 

还有如果我们的舌识依靠味而产生的话,还有很多的过失,还有什么样的过失呢?“又一切味非一物产生,”本来一切的味道,所有的酸甜苦辣咸涩等等,这些所有的味道,并不是一个物当中产生的。比如说甘蔗也好,或者说是石盐也好,不是在一个物体当中产生的。

 

【味既多生,】

 

那么这些不同的味,很多很多的味,肯定是很多的外境当中产生的。如果这样的话,这个味也是真实存在的话,那执着它的识——舌识也应该变成多体了。

 

【识应多体;】

 

这是识变成多体的过失。

 

识体若一,体必味生,咸淡甘辛和合俱生,诸变异相同为一味应无分别,

 

他这里说是,如果你反过来说,我们的识是一体的,没有多体的。你的舌识是一个嘛,舌识是一个的话,那你必须承认这样的一体的识是对境的味当中产生的,因为我们这个科判都是对境的味当中产生。

 

如果是对境的味当中产生,因为味尘也是一个,它产生的识也是一个,那这样的话,你的外境上面的咸、淡、然后甘、辛,这些和合的产生;还有它们自己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特点的俱生的产生,比如说甘蔗它俱生是甜的,它这样的产生;还有诸变异的相,可能各种变异吧,比如说甜的和酸的在一起,或者是辣的和咸的(麻辣是不是苦的和辣的在一起?)这样的话,有一些是比较变异的这种相——一个是和合的相,还有是俱生的相,还有变异的相——全部都是“同为一味”了,应该无有分别。

 

如果你的舌识是一体的,而且这样的这种舌识是在外境的味尘当中产生的,那一个识应该是一个外境当中产生,那这样的话,有各种各样的,这样的酸甜苦辣的和合;还有酸甜苦辣自己俱生;还有酸甜苦辣通过和合以后由原来的这种味道变成那样的味道——其实每个众生的这种习惯业力都不相同的,有些人是从小都喜欢吃辣的,有些是从小都喜欢吃甜的,连牙齿都已经没有了,还想吃甜的,对吧?其实对小小的舌头上的这种尝觉特别重视,很多人是这样的——那这样的话,如果你觉得真的是外面的境当中产生的话,那一个境当中产生了一个识,一个识的话,那反过来,各种各样的对境就变成一个了,没办法分了。

 

【分别既无,则不名识,】

 

如果这些没办法分的话,那就不能安立为是它的识,不能安立为是舌识。如果你分都分不清楚,比如说酸甜苦辣,什么都是你分不清楚的话,你哪里来的舌识?舌识是肯定能分清楚的。那你不能分的了,那你不名为识。

 

【云何复名舌味识界?】

 

那这样的话,你怎么给它命名为是舌根品尝味道的舌识呢?这样的界,你怎么安立?没办法。因为你没有尝到外面的味,如果外面的味都没有品尝到的话,那你怎么会有一种舌觉呢?不应该有的了。

 

这是第二个方面,刚才舌识用根来产生,还是用味,或者是境来产生?境产生已经破完了。

 

第三个他就用虚空来产生,上面的略说里面没有,但是在这里加了一个空当中产生的。

 

不应虚空生汝心识,

 

当然除了根和境以外,你说这样的这种味觉,这样的舌识从虚空当中产生的话,那不可能的。除了外境和根以外,中间的空当中不可能产生的。

 

好像圆瑛法师,是吧?他里面讲的是,因为虚空是物质的,物质当中怎么产生那个舌识?虚空是一个无为法,无为法当中怎么会突然的产生一个识觉呢?不可能产生的。这是第三个方面。

 

后面破和合。

 

舌味和合,

 

刚才舌根和味尘和合的话。

 

即于是中元无自性,

 

这个破法跟前面也是一样的。破法是什么样呢?因为味尘和舌根,其实和合也不可能产生识,如果产生识的话,那这个识要靠近味尘的一部分,还有靠近舌根的一部分,一个以身体所摄的,一个非身体所摄的,那这样的识变成两个的话,那就不可能的。所以它没有中间一个这样的自性。

 

云何界生?

 

这样一来,你的舌识的界怎么会产生?就没办法产生。

 

憨山大师说,我们前面的以根而产生,主要破自生的;以味而产生,破他生的;以虚空而产生,破无因生;根和味共同产生,和合而产生,破共生。我们《中论》当中讲的破四生吧。(上师念藏文)“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我们《中论》当中主要讲四生吧,诸法不自生,也不他生,不共生和无因生,这样的话“是故知无生”。这个道理,在这里也是有些法师可以通过四生来抉择诸法是无有自性的。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

 

所以跟前面一样的,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呢?以舌根和味尘为因缘而产生的舌识界,三处都是没有的。

 

则舌与味及舌界三,

 

这里舌根、味尘、舌界,他这里写的是“舌界”,前面有时候是从对境的角度来讲,“舌界”就是舌识界的意思。

 

昨天我有一个道理没有想到。《量理宝藏论》里面说的是,为什么根也是产生的,境也可以产生的,最后我们命名的时候只有根,比如说眼识、耳识、鼻识,他没有说色识、声识、香识,这个原因是有些法是依靠不共的因缘。比如说我们敲鼓的时候,本来鼓声是依靠鼓发出的声音,还有鼓槌,还有手,很多因缘,但是这里可以称之为鼓声,并没有说是手声或者说是鼓槌声,原因也是这样的。

 

所以他这里这样的舌界,这三者——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这是我们讲到的十八界当中应该有十二界了吧,后面还有六个界。

 

现在我们再讲一下身识,就是身识界、身根界,还有触尘界,三个界一起抉择。

 

佛又告诉阿难:

 

“阿难,又汝所明,身触为缘,生于身识。

 

跟前面一样的,阿难,你应该是明白的,是身体和外面的触尘这些作为因缘产生了你的身识,那么——

 

此识为复因身所生,以身为界?因触所生,以触为界?

 

那也是一样的。你这样的身识依靠身根而产生,最后成为身界,还是依靠触尘而产生,然后成为触界?到底是什么?

 

然后佛又告诉阿难——

 

阿难,若因身生,必无合离二觉观缘,身何所识?

 

这个观察得不多。他这里说,如果你说身识——身体的识觉是依靠身根而产生,那依靠身根而产生有什么样的过失呢?那就必定是无有离和合“二觉观缘”,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身体所接触的触法当中,冷、热、离、合,我们前面讲了很多的触法嘛,那这个触,如果是依靠身体而产生的话,它就必定已经不需要离和合带来的这种触觉,离的这种觉,还有合的觉的这样的“觉观”不需要的。

 

那如果不需要的话,“身何所识?”那身体怎么变成了所识呢?因为依靠身根产生的身识,肯定是身体成为一个所识,也是这样的,但是如果它的所触不用了,光是依靠身体,单单依靠身体而产生的话,那身识的这种觉知是怎么产生的呢?不可能产生的。这样一来,那身识的界不能成立的。

 

这里只有一段儿,依靠身根而产生,讲得比较简单。

 

第二个破法,如果依靠触,外面的身体对境的触尘来产生的话——

 

若因触生,必无汝身,谁有非身知合离者?

 

他这里就是说,如果你说不是依靠身体来产生身识的,是依靠外面的触法——离、合、冷、热,这些触法而产生,那因为身的这种知觉依靠触法而产生的话,那你自己不应该有身体了。因为这种身知的感觉,本来是依靠身体来的,但是如果是外境的冷、暖,或者说是离和合产生的话,那肯定是跟你的身体没有什么关系的。

 

但实际上“谁有非身知合离者?”但这个世界上哪有不是身体而了知离和合等对境的?这样的不可能有的。所以你完全抛开身体,身识依靠外境而产生的话,其实也是不合理的,对吧?

 

这以上刚才身识当中一个是依靠身而产生也破了,依靠触而产生也破了。下面是破和合生,身体和外境——触,这两者和合而产生也不合理。

 

昨天好像我们讲的时候,我讲得不是很满意的。但后来听了一下,你们在下面辅导的时候,有些人还是懂了。所以有时候《楞严经》好像先看的时候就完全明白,有时候讲着讲着就忘了。自己都没有讲好的话,下面的人讲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其实你们应该先看一下注释,这样的话应该比我讲得好一点,我的古文也差,汉文水平也差。藏文当中,藏文翻译的还是可以的,但是有时候藏文有点点不同,他那个理路分析有点不同,但也可以吧。

 

下面稍微难一点,要不要休息一下?不然等一会儿……就像赛马的时候先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就跑了,知道吗?

 

一般爬山的时候休息的时间不能长,不然就更累,所以一般稍微休息一下好一点,老人有这种说法,爬山的时候,不休息也不行,但是休息的话,时间短好一点。

 

接下来我们破和合,刚才破身体产生的,破外面的触产生的,然后这两个和合也不可能成立的。怎么不成立呢?

 

阿难,物不触知,身知有触;

 

佛陀告诉阿难,实际上任何一个物,外面的这种物,你不接触,“物不触知”,其实物它自己来讲的话,它不管是冷也好,或者说合也好,离也好,任何的身体对境的这些触法,它是没有知觉的,“物不触知”。

 

那这样的话,谁有知觉呢?身体当中产生以后,“身知有触”,身体是有触觉的。这个大家都知道,我们碰到任何东西,比如说你身体碰到桌子,碰到什么的话,那桌子这些不一定有触觉的,但是你的身体还是有知觉的,对吧?

 

知身即触,知触即身;

 

这个有几种解释方法,但是有一种解释方法是这样的,那么如果是我们承认身识——身体的知觉,依靠外面的触法而产生的话,“知身即触”那你那个身体的身识,或者说身体的知觉,应该变成触。其实你这个不能成为触,不然触是外境,它可以说是一种无情法。

 

好像有好几个注释当中也是这样讲的,包括子璇,还是谁呀,里面是这样讲的——如果身识依靠外境而产生的话,那你的知身应该变成触,然后知触也变成身体。因为刚才那个触当中产生身识,这种识也应该变成了身体。其实这个是不能这样承认的,如果身体变成触,触变成身体的话,都乱了,已经杂乱了。实际上境和有境分开是不合理的。

 

这是从如果是外境当中产生身识的话,有这个过失。

 

即触非身,即身非触;

 

如果我们从单方面来讲,实际上是触不能是身体的,因为触是触尘,外面的外境,身体是内在有色的根。所以实际上真正来讲,它们自己的反体来讲,触不是身体,身体不是触,这个推理是一样的。因为身是身根,触实际上是触尘,不是身根。

 

身触二相元无处所,

 

所以身和触这两者不可能有共同的,或者是和合的这样的一种处所,不可能。因为我们十二处里面也讲了,它没有处所,如果它没有处所的话,身体和触两个产生的识更不可能有的了。

 

所以说——

 

合身即为身自体性,离身即是虚空等相,

 

如果这样的话,肯定不合理的,因为触和身体最后就已经变成了身体的自性了,如果你这样成立的话。

 

刚才前面说是依靠外境而产生的,但有些注释里面说这个是破和合而生,但这里看好像不一定是和合而破吧,这里还在讲外境可能是不是好一点。

 

那不管怎么样,触和身体——有些主语都是没有的,这里要自己去理解。那么这样的话,如果是依靠外境而产生的话,那么触跟身体和合一起,这样的话,变成了身体的自性。然后如果离开了身体的话,那触就变成了虚空的自性。因为刚才说是外境当中产生的,它跟身体是一位一体的,如果离开身体的话,那它就变成了虚空相。

 

这样一来——

 

内外不成,中云何立?

 

内和外,现在内的身尘和外的触尘都不能成立,这样的话,怎么会中间有一个所谓的身识呢?不可能安立的。

 

中不复立,内外性空,

 

如果中的身识不能复立的话,那内和外也是变成空性。

 

则汝识生,从谁立界?

 

那这样的话,阿难你的身识,你的身体的识觉从什么地方建立?就是身识界怎么会是建立的?没办法建立的。这是破共生的。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

 

也是跟前面一样的。所以身和触为缘产生的身识界,三处都是没有的。

 

则身与触及身界三,

 

那么这样一来,身体,还有触,还有身识这三者——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我们再讲一下意识。

 

你看身体的知觉也没有了,舌头的知觉也没有了,全是如来藏的这种光明妙用显现,除此之外没有什么了,不知道懂了没有?理论上确实是这样的。

 

下面开始讲意根产生的意识。身根产生的身识,或者是触尘生的身识,这三者也不存在了,也是一种妙力而已。那这样的话,我们现在观察十八界当中的最后的三界。

 

“阿难,又汝所明,意法为缘,生于意识。此识为复因意所生,以意为界?因法所生,以法为界?

 

跟前面一样的。阿难你应该明白的,所谓的意和法,意根和法尘作为因缘,产生了你的意识。那么这样的意识是依靠意根而产生,成为意界,还是依靠法尘而产生,成为法的界?这样问的。

 

然后佛又告诉阿难:

 

阿难,若因意生,于汝意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

 

下面第一个,这也是分几个方面来破的。先是根和尘存亡之理吧,以这个来破的,根和法两个之间对比来破的。

 

大家都知道,一般我们讲因明和《俱舍论》的时候,五根识比较容易知道的,它是依靠身体,有色根,依靠身体的;意识它没有色法,《俱舍论》当中也是讲,因为意根它没有什么形状、颜色,它是一种心识,属于一种心识。我们一般辩论的时候,或者说是写一些文章的时候,意识是很细微的,它是很有深度的。所以说,一般跟五根识比较起来,意识是比较难懂的。当然意识如果我们再去进行挖掘的话,它就变成阿赖耶,再像是法界,这样的。所以说意根比较而言稍微难懂,但这里好像也可以,不算那么难懂。

 

那他这里说,你的意识,六识当中的意识,如果依靠意根而产生的话,那你的心里是怎么想的?你的意当中“必有所思,发明汝意”,那你的意当中,一定会是产生一种思维,而且以这个思维来发明或者证明你存在意根。因为前面说是你的这种意识是依靠根而产生,那这样的意根当中肯定会产生一种思维,然后依靠这个思维证明你存在意根,这是根方面讲的。

 

若无前法,意无所生,离缘无形,识将何用?

 

下面从尘的角度来讲的,如果你这样的意根的对境——法尘,你的意识的面前没有法尘,那么意没办法(产生)。因为刚才说是意根产生的嘛,那这样的话,你的意没办法(产生)。因为它前面所缘的法必须要有,如果前面所缘的法没有的话,你的意根没办法产生的。

 

那这样的话,“离缘无形”,离开了法尘,没有所缘的话,就没有任何的形相。没有任何的形相的话,这种意识起什么作用呢?没有任何的作用。所以首先如果是依靠意根而产生的话,有这样的一种过失吧,这样讲的。

 

又汝识心与诸思量,兼了别性,为同为异?

 

下面又继续分析说,阿难,你的这种意识——其实这个“识”,有些注释把它解释成第八识;然后“与诸思量”,是第七识;“了别性”是第六识。意思就是说,你的这种第八识,还有第七识,或者说了别的第六意识,这三者是同还是异?这样问的。

 

有些注释当中讲,好像是温陵戒环,这里面说是“思量了别,意根也。”“思量”和“了别”,它这里不是有个“思量”嘛,还有“了别”的话,这个是意根,但是跟《俱舍论》的说法有一点点不同。《俱舍论》的说法,一般意根是前六识灭完了以后的那个状态,我们称为是意根。其实汉传当中有时候也是说是“五尘落谢的影子”,五个尘已经隐沒的影子叫做是意根,也有这样的说法。如果这样的话,好像意根不一定完全有这样的分别性。但是他这里说你的意识跟你的意根,如果比较好懂一点,你的意识和意根到底是同体还是异体?这样来问的。

 

同意即意,云何所生?

 

如果你说你的意识和你的意根是同体的,“同意”,那这样的话,意和识变成了一体,那怎么会是产生呢?因为一体当中,不可能自己产生自己嘛。所以“云何所生?”那你的意识从意根当中产生是不合理的。


【异意不同,】

 

如果你说是意识跟那个意根是不同的。

 

应无所识;

 

不同的话,一个是识的本性,一个不是识的本性,那这样的话,你的意识没有所识了,或者说你的意根没有所识了。那这样肯定不行的。

 

【若无所识,云何意生?】

 

如果你没有识的话,那怎么会是意根当中产生?如果意根当中产生的话,肯定有识觉的,没有识觉,怎么会产生?

 

若有所识,云何识意?

 

如果说是有所识的话,那你怎么会说是识意是他体的呢?前面不是说是他体嘛,为什么是他体呢?

 

唯同与异二性无成,界云何立?

 

所以唯一的同也好,或者是异也好,意识和意根这两个其实是同和异都不能安立。意思就是说,同也好,异也好,这二性不能成立的。因为我们前面刚刚已经破了,意根和意识同体也是不能成立的,如果同体,同体也就是一体,那自己不可能产生自己的;如果你说是意根和意识是他体的话,那其中一个不是所识了。那这样的话,它们两个是完全不同的性质,怎么会是互相产生呢?

 

那么这样一来,“界云何立?”意根的界,还有外面的法尘的界,还有他们所产生的意识的界,怎么安立?这三者都是没办法安立。

 

这是前面,依靠意根而产生的话是不合理的。

 

若因法生,

 

下面依靠法尘而产生也是不合理的。

 

我觉得这里的法,破法好像有点不同的。不知道你们记不记得《俱舍论》当中的法尘,我记得《智者入门》当中的法有五蕴当中的受、行和想,还有不相应行,还有无表色,还有无为法,这些都是意根的对境的法。比如说受里面的痛,或者是快乐、痛苦,就这些也是意根的的对境;还有一些不相应行的生、灭,这些也是意根的对境(法);还有行也是意根的对境;还有无为法、无表色,这些都是意根的对境——法尘。

 

这里说是依靠法而产生的,意根对境的这些法当中产生的话……这里好像跟《俱舍论》和《智者入门》的说法有点不同。其实我们藏地的因明有因明前代和因明后代,因明后代的说法比较好懂,像陈那论师和法称论师的好懂。但这个之前的,像以前赤松德赞也造的有一个因明,但是这个名词说法确实有点不好懂的。所以这个《楞严经》应该也是译得比较早,可能它里面的有一些法相的安立方式,跟大小乘《阿毗达摩》的有些说法也许不一定是相同的。

 

世间诸法不离五尘,

 

世间的所有的法实际上是不离色声香味触的。

 

汝观色法及诸声法、香法、味法及与触法,相状分明,以对五根,非意所摄。

 

他这里说,世间的所有法其实不离五尘的,那阿难你应该好好地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色法、观察声法、观察香法,观察味法和观察触法,眼、耳、鼻、舌、身的对境,也就是色声香味触这几个法。

 

这几个法其实它们的相状是很分明的,色尘肯定不是声尘,声尘肯定不是味尘,味尘肯定不是香尘,香尘肯定不是触尘,它们之间的这种分界线非常的分明。

 

那么这些“以对五根”,它是五根的对境,也就是说眼根对的色法,耳根对的声音,这样的。这些“非意所摄”,它不是意根的对境。所以你看意识面前,想哪个色法,好听的声音,这些在这里面不是意根的对境,这些是五根的对境,再用分别念去造作的。

 

那这里意根的对境是什么呢?

 

汝识决定依于法生,

 

如果你偏偏要认为意识一定要依靠法来产生的话。

 

今汝谛观,法法何状?

 

那你现在应该好好地去观察,“法法何状”,他说这个法的法尘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什么样的一个形状?

 

藏文当中说,这个“法法”是种种的法,种种法的状况怎么样,“法法”是以种种法来翻译的。

 

意思就是说,这些都不是意根的对境,刚才有固定的对境了,不是意根的对境。那意根的对境是什么呢?他这里说你用智慧来观察,到底你的意根的对境的法是指的什么呀?

 

若离色空、动静、通塞、合离、生灭,越此诸相,终无所得。

 

如果你离开了色和空、声音对境的动和静,还有鼻根对境的通和塞、身体对境的合和离,生和灭是什么的对境?可能是应该意根对境吧。

 

(生和灭应该是不相应行,是不是?不相应行里面有没有生和灭?生灭应该有吧?过程、状态,是吧?有情法和无情法的特殊的状态,叫做是非相应行,不相应行,是吧?可能是生灭。)

 

离开了刚才那个色声香味触的对境,还有法的对境,色身香味触法的对境以外,所谓的法尘终不可得的意思,“终无所得”。

 

那么为什么这么讲呢?下面可能是把生和灭在这里(作为)意识对境的法尘。

 

【生则色空诸法等生,】

 

所谓的生,实际上是在显现当中,色也好,空也好,这些显现法叫做是色。

 

灭则色空诸法等灭。

 

色和空法就只是那个过程吧,它的变化的过程叫做是生和灭。除了这个以外,它那个法空的这种生和灭,没有一个单独的本性。如果是真正意根对境的有一个法存在的话,都是可以的,但是那么多当中,你把生和灭拿来看一下,那这样的话,其实生的话,色法和空法显现的叫做生,除了显现以外没有什么的。

 

我们《中观根本慧论》里面破的时候,忘了那个教证,藏文还可以的,但是汉文不行。

 

那这样的话,真正的生和灭就是我们的意识对境,这个法是生,这个法是灭,但是生灭单独在法的变化以外有没有呢?是没有的。

 

所因既无,

 

刚才生和灭就没有的话。

 

【因生有识,作何形相?】

 

如果没有一个真正的生和灭,那么“因生有识”怎么会产生呢?你刚才说是“因生有识”嘛,以生而有识的话,实际上是所谓的生,除了法尘以外没有,法尘我们在前面的万法当中也已经破完了,也没有什么形相的。

 

【相状不有,】

 

既然相状没有的话,那么依靠意根和依靠外面的法尘所产生的意识的界怎么会产生呢?没有的。

 

【界云何生?】

 

“是故当知”,已经过关了,可以了。一个是开车的司机技术不好的,路很不好,里面走走走,最后“是故当知”的时候已经轻松了。

 

【是故当知,意法为缘,生意识界,三处都无,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依靠意根和法尘为缘产生的意识界,三处都是没有的,不管是从法方面、意方面、还是识它自己的本体来观察,也是没有的。因为它这样的一种因缘生,实际上也是没有的。“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应该是《中观根本慧论》里面讲的吧?“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是吧?所以只要因缘产生的话,最后不可能有产生的真正的意识界。

 

那么这样一来的话——

 

则意与法及意界三,

 

意根也好,法尘也好,还有意识的界,这三者——

 

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