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12课

2019年10月21日

 

(暂未定稿)

 

(上师念诵祈祷文)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继续讲《楞严经》。

 

从历史上看,《楞严经》是佛教徒非常重视的一部甚深宝典,尤其对于学习汉传佛教的修行人而言,不管哪个宗派,其都是一部不可或缺的经典。也有很多人通过学习《楞严经》,从而对心性有所了悟。

 

但在近代,由于种种原因,学习、传讲及修持《楞严经》的人多不多呢?这点大家都有目共睹,目前来看,并不太理想。不管怎样,这个时代始终处于无常迁变之中,我们的闻思修行亦是如此,每个人自身的因缘也在不断变化,这就是常讲的“世事无常”吧。

 

这次讲《楞严经》以来,大多数学员的学习态度一直都很认真。我希望每个人都有心理准备,不管我讲多长时间,大家都要有坚持学习、善始善终的信念。

 

再者,有部分人即便开头没有听闻,中间缘分具足时,哪怕只听一两节课也是可以的。实际上,除后两品外,我也没有得过完整的传承,但我希望通过共同学习,大家能够领悟到《楞严经》中很多殊胜的奥义,这样就同样能得到听闻的功德和加持。所以,大家要珍惜这种学习机会。

 

有些人只在刚开课时听一两节课,可能表示一种“缘起”吧(众笑),在最后一两节课时,再来参加一下,除此之外,中间课程根本不听,然后就消失于“法界”之中了,不知道是转到地狱里去了,还是上升到三十三天享乐去了。只在第一节课和最后一节课时才出现,也许是这部分人特有的闻法方式吧。但大多数闻法者还是认认真真、善始善终地一直坚持着。这个我在课前稍微讲一下。

 

我们现在继续讲课。

 

“七处征心”前面已经讲完了,然后阿难说:“虽然我是佛最小、最受疼爱的弟子,也算广闻博学,但修行却一塌糊涂,在遇到违缘之时,根本无法抵挡,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好好修行。”(上师笑)他出去遇到问题了,就想起了修行,于是祈求佛陀传授一个通达三摩地的修行法门。此时机缘成熟,佛陀准备讲法,阿难五体投地向佛陀顶礼、请法,大众也愿意听受佛陀的开示。

 

这就是一种因缘。其实佛陀和阿难是心心相印的。阿难提出的问题及佛陀的回答都特别善巧,因此这部极其广大、甚深的《楞严经》才能够如此圆满。如果当时阿难尊者只问了一两个问题,可能这部经典就很简略。但不管佛陀如何显现,哪怕是看上去不太高兴,阿难也不放弃,一个问题被打击了,马上又提出另一个问题,这样才开显了这部经的甚深要诀,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解脱妙法。

 

同样,若在一些高僧大德身边,有特别得力且知晓上师密意的高足,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方式,让上师在住世期间留下甚深难得的诸多教言;若上师身边的弟子总是喜欢谈论是非,执著各种世间琐事,未能使众生与甚深的言教结下善缘,可能上师留给后人的著作或教言,就会比较稀少。

 

所以,一位上师能否对人类社会乃至千秋万代做出卓越的贡献,一方面取决于他自己的愿力和智悲力,另一方面,与所处的时代、周围的环境,还有身边的弟子众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阿难尊者就非常了知佛陀的密意。《增一阿含经》的前面部分,也叫做《分别功德论》,其中讲到了为何佛陀一生都让阿难做自己的侍者,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能善巧了知佛陀的密意,而不是希求自己获得涅槃和特别殊胜的果位,这很重要。

 

《分别功德论》中也提到了弟子能了知上师密意的重要性。否则,现在有些人根本不去思考上师的密义到底是什么,显得漠不关心。而有些人更是南辕北辙,根本不知道上师的密意,却胡乱揣测一番。比如,上师本来不喜欢化缘,他却说:“哦,虽然上师说不能化缘,但我知道上师的密意,其实是想化缘,因为上师很缺钱。他口头上说不要化缘,但实际上我们一定要化缘。”上师要求大家闻思修行,他却认为:“闻思修行是不了义的,上师的密意不是要我们闻思修行,而是要我们发心。”上师说要发心,他却理解:“发心就是不要闻思的意思。”

 

很多时候,师徒之间,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弟子经常无法了知上师们的密意。这一点对于在上师或法师们身边的人来说,尤为关键。虽然上师和法师心里不存在地位等级之分,但现实中还是有上下级的显现。那么,下属对上级的思想和密意,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来了达。不管做人还是修行,这方面都很重要。

 

接下来,佛陀开始给他们讲述一个甚深的法门。

 

【尔时世尊,从其面门放种种光,其光晃耀,如百千日。】

 

当时佛陀从他的面部散发出各种五颜六色、绚丽无比的光芒,其光璀璨夺目,如同百千个日轮同时照耀于世间一般。当然这种光与日光有所不同,因为若是百千个日轮的光聚集在一起,那我们的眼睛其实很难睁开,也就无法现见了。但此处主要是形容佛陀光彩夺目,极其耀眼且庄严。

 

“面门”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些讲义说是指佛陀口中发出的光芒,藏文版中说是眉间发出白毫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 (卷1)》中提到,佛身有多处可以放光,包括足下、膝上、密处、脐中、胸前、口中、眉间、顶上。一般来讲,当佛陀口中放光,意为宣说三乘法;白毫放光,意为宣说大乘法。很有可能这里的“面”指的是白毫,因为白毫的光也属于是面上的光芒,而且佛陀讲的是大乘法。

 

有些大德,包括宋代的长水子璇认为,《楞严经》应该是在《法华经》之后、《涅槃经》之前讲的。原因之一是,《楞严经》的前面讲了波斯匿王小时候看恒河的一些故事,后面讲到琉璃王和释迦族之间的仇怨。琉璃王是波斯匿王的儿子,从波斯匿王到琉璃王的时间间隔比较长,这样看来,宣讲《楞严经》的时间跨度应该较长,分了几次宣说,不一定是仅在一个地方完整宣说的。

 

原因之二,《楞严经》中还讲了佛陀作的一些授记,其中包括对个别修行人的授记。《法华经》里讲到佛陀对一些声闻乘圣者作了授记,得到授记之后,他们都满心欢喜,因为以前从来没有得到过。《楞严经》中也有授记,所以推知《楞严经》应该是在《法华经》之后、《涅槃经》之前讲的。

 

还有一些大德说,佛陀宣讲《涅槃经》时也有面部发光。当时佛陀在众生面前准备示现涅槃,然后问大家是否还有问题,如果有就尽快问,如来很快就要趋入涅槃了,这是最后一次解答大家的问题。故《涅槃经》中也有比较类似的内容。

 

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知道,当时佛陀面部发光也好、眉间发光也好,反正就是光芒照耀整个世界。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顿时,所有的佛刹都有了六种震动。以前在讲其他经典时也讲过,六种震动,就是动、涌、起三种形象上的震动,以及震、吼、击三种声音上的震动。当然,这些景象只有在圣者菩萨的境界当中才会出现,而并非像世间发生地震一样——整个世界地动山摇,让人惊恐万状。

 

不仅是佛陀宣说这部法的时候会出现这样的瑞相,实际上后来的许多高僧大德、成就者们在转法轮、示现涅槃或者示现一些特殊神变或神通之时,整个大自然也会出现震动、彩虹或祥云等各种瑞相。很多道友偶尔看到奇妙的景象就会惊奇地说:“快看快看!太阳后面有光耶,那边有彩虹耶……”夏天经常出现彩虹,不一定都是瑞相吧。尤其是在山上放牦牛的时候,到处都能看得到彩虹。若这些都是瑞相,那我也可以说:“哦,我今天放牛很成功!你看那里有个弯弯的彩虹!”(众大笑,上师笑)

 

因为山上经常下雨,雨一停就会有彩虹。但有时确实是诸佛菩萨不可思议的加持力所致,是真正的瑞相。这个不太好区分。我们不能认为天上出现什么景象都是瑞相。(师问旁边人)太阳周围有什么光?……那叫日晕,是吧?哦,对。有些上师圆寂了以后,弟子把日晕拍照下来,利用电脑技术与上师的遗像合成在一起(众笑,上师笑)。现在很多人都在“做”各种各样的瑞相,也许这样也可以的吧(上师笑)。其实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瑞相。

 

这里也讲到,“震动”不仅仅指外面器世界的震动,也可以指我们内心世界的震动。因为外面的山河大地与人的四大实际上是一体的。若外面出现瑞相,内在也会随之出现。尤其是圣者转法轮的时候,合格的法器一定会在内心之中产生种种震撼,这是很重要的!

 

比如,你见到一位特别有加持的圣者,这时即使只听一堂课,整个内心都会无比震撼,如此一来,以前实有的执著全部会土崩瓦解。从此以后,你就成了真正堪能的法器。所以有时外在世界的震动和动摇会给内心带来非常强烈的震撼。

 

在喇荣,有时很多初来乍到的人到了山顶上一看:“哇,好震撼哦!”其实这种感觉是很重要的(众笑)。这样,他就会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震撼的感觉?如此一来,就会在他的阿赖耶上,对人生和佛教教义的认识方面,播下一种真正使之堪为法器的力量,所以也可以这样理解。这就是“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开现。佛之威神,令诸世界合成一界。其世界中,所有一切诸大菩萨,皆住本国,合掌承听。】

 

“如是十方微尘国土”一时之间全部显现,然后佛陀的威神力又令所有世界都合为一世界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当时佛陀要转法轮的时候,由于佛陀的加持,所有的十方微尘国——十方世界千千万万的国土,一时间全都现量显现在眼前。现前之后,依靠佛陀的威神力,又合为一个世界。即一变成多,多变成一。同时,器世界中所有的诸佛菩萨都居住在自己的本国,不需要离开,他们都在合掌聆听佛的传承,承接佛的法要。

 

对古人而言,如此情景确实难以想象,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我们就不难理解了。如今我们依靠电脑程序,可以简单地把一个视频、音频剪辑成多个,又可以犹如变成一个明点那样,把多个视频、音频集合成一个。包括现在,我们给大家传讲佛法也是依靠网络技术,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中,既看到画面又听到声音。

 

所以在过去,我们认为“无来无去”,“一变多、多变一”等理念是不可思议甚至是不可能的,但如今发现确有其事。现在不一定是依靠佛陀的威神力,凡夫科学家也有类似的“威神力”,可以把世间的某些事物“一变多、多变一”,确实奇妙。

 

在现代,成千上万的人可同时通过网络视频、音频,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等多种方式,实现即时交流。这些犹如神变一般的能力,也是古人们无法想象的。据说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希望未来能实现味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的同步感知。那能否实现呢?目前来说还是有点难度的。从《俱舍论》的角度讲,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中,色尘和声尘比较特别,它们与其他微尘的组成元素不同;从物理的角度讲,图像和声音可以通过光波或声波实现分享,但味觉、嗅觉等涉及到诸多化学反应,所以要同步就有一定困难。

 

但无论如何,以上也是“一变多,多成一”或“不来不去”的例子。我们现在听课,网络的听众也是在“不来不去”的境界里享受着与现场无二无别的同步课程。虽然我们的大多数听者不是菩萨,讲者也不是佛,但在如此凡夫的境界中,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即时交流,也有类似菩萨和佛的待遇,这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

 

这里我也向大家再次强调,无论是依靠网络还是其他方式学习,大家的闻思修行都千万不能间断。在喇荣佛学院,不管十多年前还是几年前,我们都曾遇到过违缘,却从来没有断过一节课。如今外面的学堂、共修等,也许会通过放假、自学等方式进行调整,这样也有必要。比如说自学,有时我们共同学习要花费半年的时间,但自学可能一个月、三个月就完成了,因此自学也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但在这期间,希望大家坚持闻思,不要半途流失了。

 

在放假期间,如果相关的学习材料不能及时提供,大家也可以通过观看网络视频、查阅相关电子书籍等方式进行学习。毕竟在网络时代,查找资料也很方便。另外在管理方面,包括在分专业、发心人员发奖等方式上,也会进行调整。关于研讨班的学习,在自学期间,有部分资料会以另一种方式为大家提供,有部分是明年年初为大家提供。总而言之,无论何时、何地、以何种学习方式,我们的闻思修行都不应间断。

 

长远来看,我们的闻思修行、度化众生的方式,也应与时俱进,根据实际进行切换。

 

当然,也许个别地方无需变动,可以一如既往地闻思修行。但有些地方,则需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形式多样的学习。这时候,我们的各位负责人,也要有智慧和胆量,善巧地为大家提供方便,使大家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都能完成学习,这非常重要。

 

《楞严经》里此处讲到,很多菩萨都是安坐在自己的国土,如如不动,但即使远隔千山万水,也同样能听受到如来的教言。在古代,许多人为了求法而不畏艰难险阻,闯过刀山火海、越过崇山峻岭,不远万里、漂洋过海,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行。如今,依靠网络的便利,大家足不出户、轻而易举就能得到包含如来甚深密意的教法与证法,如果没有珍惜,确实是非常地遗憾与惋惜。

 

所以,在这里顺带提一下这方面的话题。

 

【佛告阿难: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业种自然,如恶叉聚。】

 

佛陀显现瑞相的时候,所有大众都在各自不同的地方,聚精会神地合掌恭听如来的教法。此时,佛和阿难同在一处,而其他刹土的菩萨也能同时看得到佛和阿难对话的场面。

 

接下来佛陀正式给阿难传法:阿难你要谛听,所有众生都要谛听。

 

世间的所有众生从无始以来,造作各种各样的颠倒之业,播种下颠倒业惑习气的种子,业果自然成熟以后,就如同恶叉聚一样。

 

众生无始以来之所以在轮回中不断流转,主要有三种原因:第一个是业,善恶业的业;第二个是种子,指无明烦恼;第三个是种子自然成熟之后产生各种各样的痛苦。所以把这样的业果比喻成恶叉聚。“恶叉聚”是印度的一种植物,又叫金刚子,可以用来穿成菩提念珠。这种植物形状比较特殊,其果实皆三粒同一蒂,有些大德解释说它们代表“业”、“烦恼”和“痛苦”。在十二缘起里,这三个因缘比较重要,因为它们互相关联、互为因果,即有时变成果,有时又变成因。

 

长水大师在他的《首楞严义疏注经》里面引用过一段佛经:“诸法于识藏,藏于法亦然,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这句佛经有着甚深的意义:诸法有的以种子的形式藏在阿赖耶识里,后来有些通过意识而显现,还有些法是透过外部环境而呈现,这两者有时成为对方的果,有时又成为对方的因。就像恶叉果一样,当果实成熟之后,如果掉在地上又会变成种子。有些花也是这样,本来这枝花是果,后来掉落在地上,又会慢慢长出新的植株。

 

在世间,有些果是藏在阿赖耶识上面,表现为人的习气,比如从小脾气不好或嗔心深重,这就是在阿赖耶识上有着前世种子的缘故;有些果成熟于外境,比如转生到非常贫瘠、长有荆棘树,以及战乱不断的地方。就像《大圆满前行》当中所讲的四种业果一样,这些习气种子也会演变出不同的结果。

 

这些因果相互纠缠,迁延不绝,有些圣者会把现前的因果一世了结,而有些人又会不断地造作新业。古大德也常说:“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汉地经常流传这样的教言。一些菩萨或成就者,依靠今世的各种感受把旧的业果消受殆尽,再不会造作新的业因。而凡夫则不同,他可能一边感受着前业的苦果,同时又不断地造作新的苦因。就像一些地狱众生,在地狱里面一边感受着痛苦,一边又产生嗔恨心;又如在动物界中,旁生们一边感受着愚痴的痛苦,一边又对对方产生嗔恨心、贪心,不断地造业。

 

由此可以看出,众生无始以来,因为种种的业不断流转于轮回中。

 

【诸修行人,不能得成无上菩提,乃至别成声闻、缘觉,及成外道,诸天魔王,及魔眷属,】

 

按理来说,修行人通过修行,是可以顺利获得成就的。但由于受往昔业力的束缚,即便非常想今生成就,获得无上菩提,也终究无法实现。不仅如此,甚至“别成”,即堕落、误入歧途。有些入于了声闻乘、缘觉乘,堕于二乘,虽获得了解脱,但不能成就佛道;与之相比,更糟糕的是,有些变成了外道,有些变成了魔王波旬那样的天魔王,及魔眷属等等。众生如此反复造业,在轮回中无有出头之日,非常可怜。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众生无法脱离轮回、获得无上菩提呢?

 

【皆由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犹如煮沙,欲成嘉馔,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一方面是无始以来的业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不知二种根本,错乱修习”,以这两种原因所致,这些人“犹如煮沙,欲成嘉馔”,任你把细沙怎样烹煮,也无法变成美味佳肴,也就是常说的 “沙子里不会榨出油”。纵然经历了微尘数的劫,也“终不能得”,即始终不能得到真正的菩提。

 

蕅益大师以“沙”指“遍计法”,以“嘉馔”指“圆成实”,意思是我们若依靠“遍计法”——分别念来修行,想获得“圆成实”的“嘉馔”,不过是痴心妄想,根本无法实现。就好比,无论是将一条绳子变成蛇,还是将蛇变成绳子,都是不可能的。如果根本上对“绳子”或“蛇”有一种遍计的执著,那心的本来面目——如实呈现的“圆成实”则很难得到。

 

我们若要修行,就一定要认识心的本性。如果对心的本性没有认识,再多的勤作也是枉然。

 

就如《大慧普觉禅师语录 (卷23)》中讲到的那样,马祖禅师在开悟前,修行特别精进,怀让和尚看到马祖的修行有点偏颇,就在他坐禅的地方开始磨砖。一个人在禅修,另一个人在磨砖,肯定对禅修干扰很大。就像有人在闭关,旁边的人在嘁嘁喳喳、毫无顾忌地发出声响,就会令闭关的人心烦意乱。其实这人有可能就是专门来给禅修者提供证悟“方便”的。(众笑)

 

原来我看书的时候,旁边有一些……原来那个……不说吧,这个说起来……(众笑,上师喝水)原来有一次……说吧(众笑)……还是不说吧。(上师反复欲言又止,引起众笑)

 

怀让禅师在旁边磨砖,马祖有些心烦,便问道:“你在干什么?”怀让禅师答:“磨镜子。”马祖问:“把砖磨成镜子,这可能成功吗?”怀让禅师答:“那依靠禅修想成佛,这可能成功吗?”后来怀让以“牛车”为喻,指引其认识心本性的要领所在。如果没有认识心的本性,纵然经过漫长精勤地禅修,也不会真正获得佛果。据说后来马祖以此因缘而开悟了。

 

就像瓜熟蒂落一样,有些大德稍加指点就可证悟,就像马祖这样。而有些人不管对他讲什么最深、最妙的法,不但对他没有帮助,反而可能使其心越发迷乱。

 

这里说因两种原因而不能成就,下面会讲两种原因。

 

【云何二种?阿难,一者无始生死根本,则汝今者,与诸众生,用攀缘心为自性者。】

 

佛告诉阿难:若没有认识到生死心和涅槃心,众生就没办法真正趋入解脱道修行,一切努力将徒劳无益。

 

第一个生死根本是什么呢?就是现在的你和众生都在用的攀缘心,误以为这就是自性、真心。无始以来,众生都有一颗心——攀缘的心,把它当做真心、自性。用“真心”也可以,藏文版的意思是真心,心脏的心,所以这里“心”和“性”都可以使用。

 

“攀缘”的意思大家应该都懂吧。妄心的对境叫做所缘,执著所缘的心叫做“攀”。“攀”和“缘”可以理解为能取和所取。现在有些大德把它解释为“庸心”,文字不同,但意义和执著能取所取的攀缘心比较相近。众生对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对境产生妄想分别,而这些妄想分别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实相,这就叫做攀缘。

 

现在也有很多大德把“攀缘”解释为对某个人的执著、与某个人持续地保持联系,也可以这么讲吧。但攀缘最本质的意义是,众生这种不能真实地认识自己、有能取所取的分别心。正如《维摩诘经》所讲:“云何断攀缘?以无所得。若无所得,则无攀缘。”如果我们证悟空性,就能到达无所得的境界,如果无所得,便没有攀缘。证悟空性之前,作为凡夫有没有攀缘呢?凡夫肯定有攀缘,而且有些攀缘可能使自己离真心越来越远,但有些攀缘看似违缘,却也可以转变成顺缘。

 

佛陀因地时的异母兄弟难陀,和他的妻子班扎日嘎很恩爱。有些人说班扎日嘎把难陀管得很严,有些人说他们感情很好,总之,他们形影不离,相互迷恋。

 

有一次,佛陀观察度化他的因缘成熟,于是远远地出现了。难陀对妻子说:“我想去当面供养佛陀。”他妻子说:“你去一会儿可以,但不能离开太久。”难陀问:“那我可以去多久?”于是妻子在地上吐了一口口水,说:“地上的口水干掉之前,你必须赶回来,否则就不准进家门了。”于是难陀“依教奉行”(众笑),就供养佛陀去了。结果佛陀示现神变,难陀在后面一直追也追不上,后来跟着佛陀到了给孤独园(上师笑,众笑)。在那里,难陀供养了佛陀后准备返回,他说:“我妻子很厉害,如果我耽误太久,她会不让我进门,很麻烦的。”但佛陀说:“没事,稍微等一下,附近有一个优美的森林,我带你到那里去看看。”于是他们去到森林,看到很多猿猴。佛陀问难陀:“你的妻子与这些母猴相比,谁漂亮?”难陀说:“哇,那当然是我的班扎日嘎漂亮了!”随后佛陀又把他带到天界去……天界发生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面对美丽的天女,佛陀问难陀:“你的妻子好看,还是这些天女好看?”难陀感叹到:“哇,这些天女长得太好看了,我的妻子和她们相比就像母猴一样!”这时,佛陀告诉他,如果能够持戒,他将会转生到天界。于是难陀产生了出家的念头。有些说法是那时难陀已经出家了,有些说法是那时他才萌生出家的想法。然后佛陀又把他带到地狱去,难陀看到地狱里显现出的他堕落后的景象,感到非常害怕,于是生起了出离心,没有再回到妻子那里去,并最终获得了阿罗汉果位,是吧?他的妻子一直在家守候,最后口水全都干了(众笑),难陀还没回来……(上师问旁人)他后来得阿罗汉果了没有?后面是怎么讲的?……肯定证悟?你怎么肯定的?可能不是“肯定”,是“估计”吧(众笑)……后面是怎么样的?我忘了这个故事后面的部分……难陀回去了没有?……没有回去?那后来班扎日嘎的情况怎么样(众笑)?真的,我刚才是编的,猜想是不是她一直守着那滩口水,直到变干难陀都没有回来,就气坏了……对,后面没有讲,但这也可以说是一种攀缘心带来的顺缘。

 

这是第一个方面,轮回的心。

 

【二者无始菩提涅槃,元清净体,则汝今者识精元明,能生诸缘,缘所遗者。】

 

第二个是涅槃心。无始以来,众生相续当中都具有菩提、涅槃这样的元清净的明体。这里的菩提和涅槃,很多大德解释为三菩提、三涅槃,尤其按照唯识宗的方式来讲,有很多解释。不过这样的经典,按照唯识宗的方式来讲也可以。

 

汉地众生与唯识宗有深厚的因缘。当年玄奘法师归国时,戒贤法师对他说:你回去以后着重弘扬唯识宗,因为它的所化众生在那里。后来唯识宗确实在汉地弘扬得非常成功。

 

我以前也学习过很多唯识宗的论典,个人认为,唯识与中观相比,还是中观比较好懂。唯识宗的理论特别多,比如“遍计法”、“依他起”、“圆成实”……要彻底掌握有点让人头大。每次看到《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如意宝藏论》等诸多论著宣讲唯识宗的观点时,内心都感到:“哎哟,又要受累了。这个‘依他起’到底是什么意思?”

 

可能因为玄奘法师大力弘扬的缘故,汉地有很多大德最终也开始弘扬唯识宗,因此现在看到的很多注解,基本上都是按唯识宗的观点来讲的,所以比较难懂一点。我个人认为唯识宗比较难懂,与之相比,中观较为易懂,但中观同大圆满相比,大圆满又更加直接。就像世间有一种说法:综合素质越低的人,与之沟通越复杂困难;素质较高的人,简单快乐又包容,沟通起来很容易。不知道这个比喻是否恰当。

 

唯识宗确实是大乘佛法。虽然藏地也有很多经论是按照唯识宗的观点和方法解释的,但从整个框架来说,既难懂又复杂。而且尽管最后得出的结论也是“明心”,却依然需要借助中观的空性、如来藏等加以佐证,因此这样抉择确实有些困难。

 

所以,我在备课当中,参考蕅益大师、圆瑛大师等前辈大德的讲记时,每当遇到唯识宗的解释方法,就要反复查阅,因为我知道他们的整个教学系统都是唯识宗,也一定是按照传承上师的方法来解释——尽管按照如来的思想,可以有各种解释方法,但了解透彻之后就会明白,这些内容可以通过中观或密法等更直接的方式来宣讲。

 

就像藏文版佛经的翻译,也是相对比较简洁。无始以来菩提涅槃以及本清净的心性,都指如来藏。“识精元明”,指如来藏或最了义的阿赖耶,它能显现各种各样的缘,以及形形色色的现象。“缘所遗者”,意为很难通达它的本性,因为大多都已经失去了本性。

 

这句话以藏文的方式解释比较简单。“心”肯定具有涅槃和菩提的本性,这样的如来藏或者本来的心,能显现各种各样器世界和有情世界的缘,但作为凡夫人,想要通达它,却并非易事。

 

我们再用另一种方式讲解:菩提是证德方面,涅槃是断德方面,两者相结合就是“识精”。“识精”是心识的最精华,即佛性或阿赖耶(不是阿赖耶识),也就是其他不同说法中的第八、第九识等。总之,很多讲记的解释都比较广。

 

实际上,我们认识佛性是很容易的,正如《景德传灯录》云:“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魂。”若认识了心的本来面目,就知道它既可以被称作如来藏,也可以被称作菩提、涅槃、最了义的阿赖耶……若未认识,就被称作心识、精魂等不同名称。

 

【由诸众生,遗此本明,虽终日行,而不自觉,枉入诸趣。】

 

涅槃的心,就是本来具足的清净如来藏,但我们难以认识到,因此,众生“遗此本明”,放弃了本来的心性。如此一来,“虽终日行”,虽然每天很努力地行持,却因未认识心的本性,“而不自觉,枉入诸趣”,不得不入于六道轮回(六趣)之中。

 

正如傅大士所说:“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虽然一直很认真,也很努力,而且如来藏与自己共住同眠,但很难认识心的本性!有些大德认为,这个问题非常关键。比如蕅益大师说,生死轮回的心和涅槃心是《楞严经》的关要,而且它是口诀性的,一定要重视它!

 

我们应该知道,众生为什么漂泊于轮回?一是对生死的心没有认识,一是对本来具有如来藏的本性没有认识。学过《宝性论》的人,对《楞严经》比较好理解。如果懂得密法的一些道理,如来藏的道理就会好解释。

 

这是两个根本问题,我们下面继续讲。

 

【阿难,汝今欲知奢摩他路,愿出生死。今复问汝。】

 

佛告诉阿难,你不是想通过三摩地的方式,出离生死吗?

 

阿难尊者经历过这次的违缘后,特别想落实到修行上。如同我们有些道友出去弘法,遇到别人问他非常尖锐的问题时,就非常感叹地说:“回学院一定要好好闻思,不然回答不上来特别不好意思。”有些人在修行中遇到大的违缘,会想到:“我虽然广闻博学,却没有落实到实修,烦恼现前,无能为力,非常丢脸,应当返回道场精进修行。”阿难当时很想通过三摩地认识心性,出离轮回。

 

佛陀就告诉阿难:“你不是想出离轮回吗?我来问你。”佛的提问,如同密法里的直指心性,对他有一种表示,表示什么呢?

 

【即时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不?】

 

此时佛陀的“屈五轮指”,在注释中有以下三种说法:一种是我们用五指手握金刚拳(或称光明拳);第二种是五指依次第性地蜷指做出这种拳头;第三种是五指上有千辐轮相。手指做这样的拳头称为“光明拳”,下面也会讲。

 

于是佛陀手持光明拳,给阿难看,问道:“阿难,汝今见不?”意为:“阿难,你看到了没有?”在密法中,如莲花生大师和西日桑哈之间,有时会直指虚空,进行这样的对话——“心是什么?”“在哪里,你见到没有?”有时又如佛陀刚才手握光明拳那样,用持明表示传来直指心性,禅宗里这样的直指也颇多。

 

【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

 

佛陀问阿难:“你看到我的手拳没有?”阿难回答:“我见到了。”佛陀又问:“那你用什么见到的?”佛陀此前也问过阿难这类问题,问阿难可否得见佛陀庄严身相,阿难答曰得见。这里,是佛陀第二次的提问,以握拳的形式呈现,这也是一种直指。

 

前面讲过的“七处征心”,主要是通过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中的色蕴和受蕴,来认识心的本性。因这里要破妄想,所以此时开始针对想蕴。接下来讲想蕴。

 

憨山大师说他注释过特别详细的科判,此是他对《楞严经》最大的贡献。那天我也说我对《大鹏展翅》做科判,也是对藏密修学者的一个贡献。他的注解确实因太细致的缘故,导致我们看不懂(众笑)。这些大德们终其一生都在研究《楞严经》等殊胜经典,并最终将闻思的成果以及修证的境界落成了文字,这是意义非凡的。而我们现在有很多人,也不知道课前预习完成了没有。

 

【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

 

当时,阿难说:“我看到如来举臂曲指,握成光明拳,照耀我的心和我的眼目。”

 

阿难与一般的世间人不同,他见到的不仅仅是佛陀的拳头,而是光芒夺目的“光明拳”。以前善星比丘曾对佛陀说:“我当了你这么长时间的侍者,除了你上有点光,其他功德我都没看出来。”(上师笑,众笑)

 

而且,也并非所有人都能见到佛陀的金色身相。《佛说观佛三昧海经》中讲到一个公案:佛陀在世时,有五百个释迦族人,从小就看不见佛陀色身的金色光芒,在他们眼中,佛陀的身体就像黑炭一样丑陋。一次,他们一起面见佛陀,有的人拔自己的头发,有的人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地说:“所有人都能看到佛陀您庄严无比的金色身相,为什么我们明明与您是同族人,却无法看见,是什么业力遮障了我们啊?”佛陀告诉他们:“这是因为你们前世邪见的罪业。现在如果你们能祈祷过去佛、现在佛,以及未来的弥勒佛等诸佛菩萨,并励力忏悔、顶礼,这样就会好的。”于是他们依教奉行,随着业障逐渐清净,最终得见佛陀的庄严身相。

 

可见,在佛陀住时的时代,既有像阿难尊者这样——他是最了知佛陀的人,能够见到佛陀胜妙的身相,以及所有的功德,也有像提婆达多和善星比丘那样,虽然也能见到佛陀色身的某个特征,但却无法看到其他功德,并且还产生了各种邪见。

 

【佛言:汝将谁见?】

 

佛陀继续问道:“你用什么来见的呢?”

 

【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

 

因为前几次回答都被佛陀破斥了,这次阿难学聪明了,他说:“我和大众一起用眼睛看到的。”(上师笑,众笑)

 

【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

 

佛陀继续问阿难:“你现在回答我,如来曲指做光明拳,照耀你的心和眼。你是用眼睛见到的,那我的拳又怎么会照耀你的心呢?你的心又是什么呢?”

 

接下来,阿难就开始回答佛陀的提问。汉地的一些大德们在注释中都纷纷表示,十分感恩阿难尊者,若非他不顾颜面打破砂锅问到底地重重发问,也许就不会有这场楞严盛会。

 

【阿难言:如来现今徵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心。】

 

面对佛陀的提问,阿难答道:“如来您现在询问我心之所在。我也努力地寻找、推断和观察,我想,这个能寻找、推断和观察的,应该就是我的心了。”

 

我们密法中也有“森刚因”(上师念藏文),《上师心滴》以及《大圆胜慧》等密续中经常提到:“心在哪儿?”“心是哪个?”以心观心,看看自己的心到底是什么样的。

 

【佛言:咄!阿难,此非汝心。】

 

这时,佛陀呵斥了他。“咄”字在藏文译本中并不明显,有些注释中说,这是广东地区用来骂人的语气词(上师笑,众笑),不知道广东人会不会这么说。因为,当时《楞严经》是在广东地区翻译的,所以也许会带有个别闽南语。

 

总之,佛陀显得特别不高兴,呵斥阿难道:“已经说了那么多次,这个不是你的心。笨蛋,你还不知道啊!”(众笑)

 

【阿难矍然,避座合掌,起立白佛:此非我心,当名何等?】

 

阿难被吓死了,因为佛陀当场呵斥他:“已经说了多少次,前面都给你回答了七个问题,你还不明白,还说‘正在推测的那个是心’,这个怎么会是心?!”

 

“避座合掌”,阿难马上离开自己的座位,起身合掌。其实阿难的表现还是很好的,一直不死心,要是换成一些性格不好的人,在公众场合被当众责备,可能早就拂袖而去了:“那我走了,拜拜!”(众笑)对吧?但阿难并未如此。

 

这时阿难也有点不好意思,但他只是站到一旁,合掌对佛陀说:“如果这不是我的心,那么请您告诉我,什么才是我的心?”阿难想:“我太难了,之前七次我都回答得很失败,都没弄懂,现在也还是不知道。如果这个不是,那什么才是我的心?”

 

【佛告阿难:此是前尘虚妄相想,惑汝真性。由汝无始至于今生,认贼为子,失汝元常,故受轮转。】

 

此处的“尘”指外境,“前尘”即前面的外境。“前尘虚妄相想”意为依靠外境虚妄之相而起的分别念。“惑汝真性”的“性”,在藏文中是“心”。

 

佛告阿难:“外境没有任何真实的存在,由外境引生的虚妄分别念,迷惑了你的真心。你从无始以来,一直认贼作子,失去了自己本有的如来藏、光明的心性,因此始终沉溺于轮回之中。”这个道理十分重要,如果我们能够认识自心,就不会被各种外境所迷惑。

 

“尘”(即对境)的本体并不成立,只是在假象上似乎有一种“成立”。我们执著色、声、香、味、触等一切虚妄的所缘相,认为它们是实有的,始终被其迷惑。正因如此,我们才从无始以来流转至今。倘若能够认识执著外境的这颗心的本来面目,则一切虚妄相也自然会土崩瓦解。

 

但是,对于这个给我们带来巨大损害的虚妄分别念,我们却把它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养育,认贼为子,这无疑是一种失败。同样,我们对外境是否真实存在完全没有认识,被虚妄的分别念牵着鼻子走,认为:“啊,这是好看的,这是好听的,这些都是实有存在的……”如此一来,我们就失去了本有的真心,不断流转在轮回当中。

 

好,今天就讲到“流转在轮回当中”。(众笑)

 

来自:静怡苑•心灵乐园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