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

讲解视频:

 

 

讲解音频:

 

辅导音频:

 

答疑音频:

思考题:

1.三乘戒律中,为什么说越是上上戒越难守持呢?

2.受戒之后无法守持而破戒,以及想到守戒难行而不受戒,这两种情况中,哪一种的过患更大?

3.对于利根者应守持的戒条,自认为现在无能为力,可否发愿不守持?为什么?

4.讲到摄集善法戒时,为什么主要宣讲了六波罗蜜多?

5.六波罗蜜多为何决定为“六”?它们的次第为何如此安立?

6.六波罗蜜多具有哪六种殊胜?它的功德与修行之果分别是什么?

7.六波罗蜜多与二资粮是如何互相含摄的?

 

下面继续讲阿里班智达班玛旺嘉所造的《三戒论》。前面已经讲了未得戒者如何得戒的方法,已得戒如何守护的方法中已经讲了严禁恶行戒,这里面分别对龙猛菩萨和无著菩萨的观点作了分析。

 

一般没有发菩提心的,我想在学院真正闻法的修行人中应该是没有的。既然都已经发了心,一定要好好守持这种菩提心。不过菩萨戒还是很难守,从《阿底峡尊者传记》来看,他在别解脱戒当中从来没有犯过戒,大乘菩萨戒犯了一两次,受了密乘戒以后,每天都会犯很多细微戒条。这说明,大乘菩萨戒还是比较难守。但大乘菩萨戒比较好的,就是犯了以后,对有正知正念的人来讲,可以马上在佛像或者善知识面前重新受,甚至观想诸佛菩萨在自己面前也可以受。所以,每天都受持菩萨戒非常重要。

 

上师如意宝每天都会带领我们念诵发心仪轨,希望大家珍惜这个机会。以后自己不在学院的时候,一旦对菩萨戒有所违犯,一定要在佛像面前念诵仪轨。因为我们与其他人不同,我们都是受过菩萨戒的人,有生之年最好不要失毁菩萨戒。上师如意宝有一次讲过:自相续中有菩提心存在的人,死后绝对不会堕入恶趣。当时有很多智者与上师辩论。后来所有的堪布和大智者们,都十分赞同上师的观点,相续中真正具足菩提心的众生,死后不会堕入恶趣。

 

法王如意宝以前讲《入行论》第一品菩提心功德的时候,他老人家也说过:这种说法并非没有理由,是有根据的。当然,不犯菩萨戒可能很困难,尤其道友之间生嗔恨心、狡诈心,甚至互相谩骂、殴打等现象也会有,其实这种罪过相当大。《毗奈耶经》中说:“对佛陀作一次顶礼,可获得从自己身体下方乃至金刚大地间所有微尘数的转轮王果位。”这时有弟子问佛:如此殊胜的善根,怎样才会毁坏呢?佛陀说:若以嗔恨心谩骂法友,此功德则会毁坏,以其他恶行等不能毁坏。显宗并没有金刚道友的说法,经常以法友来称呼。这个教证,在《大圆满前行》中讲顶礼功德的时候也引用过。

 

平时很多人住在一起的时候,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希望就像无著菩萨的公案一样,应该互相关心、爱护,不过从小就有俱生善根的话,确实有很大困难。但很多人对金刚道友生嗔恨心以后,特别后悔,这时候应该好好忏悔;有些人本来是不错的,但一生起嗔恨心,就好像喝醉酒了一样,变得连自己也认识了。一般来说,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必须要接触众生。但自己性格非常不好,或者初学者在自相续未调伏时,行为等稍微隐蔽一点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前面已经讲了《虚空藏经》提到的十八条罪或者十四条堕罪,也讲了《菩萨地论》的四种堕罪。大家在受持菩萨戒之前,首先观察能否守持这些戒条。若不能守持,比如你觉得自己是中根者,不能守持利根者的戒条,这时也不能发愿说不守持,心里应该想:我暂时只能守持这四条,以后相续逐渐成熟以后再守持利根者的十四条戒。现在大部分修行人,对沙弥戒和比丘戒都很重视,上师会经常观察过问;对密乘戒的十四条根本戒、五条大幻化网中讲到的戒,也还算重视;但对菩萨戒基本都已经忽视了,自己不观察是否违犯菩萨根本戒,其他人也不关心你是否犯了戒。

 

大家对菩萨戒没有养成一种传统或习惯,不管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都是如此。确实,所谓的别解脱戒,首先受戒的时候,需要依靠其他僧人来作仪式,而违犯之后也不能轻易重受。菩萨戒的确有所不同,违犯以后可以恢复,恢复时也不一定需要其他人,因为现在很多人害怕其他人知道,自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从这个角度来讲比较简单。可能很多人认为,犯了以后可以恢复,没必要大惊小怪。实际上,犯菩萨戒的过患远远超过犯别解脱根本戒的过患,所得异熟果的轻重,在有关佛经里也讲得非常清楚。

 

在这部论典当中,对别解脱戒和菩萨戒讲得不是很广。如果想细致分析,有关别解脱戒方面,可以参阅《毗奈耶经》,这里面对每一条戒律,它的基、加行、意乐、究竟等方面讲得比较清楚;有关菩萨戒方面的道理,方便的时候还是看一看寂天菩萨的《经集论》和《学集论》,对于它的基、意乐、加行、究竟等支分,根桑秋扎【83】在他的《入菩萨行论大疏》里面有所宣讲。《入菩萨行论》虽然对戒条宣说得不是很广,但对菩提心如何修持的方法讲得非常详细。

 

【83】 华智仁波切的弟子。

 

因此,不管十四条戒还是四条戒,大家已经受了菩萨戒,以后应该经常观察一下自己违犯了没有?从世间人的角度,入党以后,党员必须遵守的是哪些纪律?这一点必须要知道。受持菩萨戒以后,如果连它的学处都不知道,自己也从不作观察,真的是不具备正知正念者。稍微有一点正知正念的人,只要稍微有所违犯,马上就在佛像面前忏悔。一般来讲,如果有能力的话,十八条根本戒全部守护很重要,自己的根基实在没达到的话,最起码也要守护四条根本戒。受了菩萨戒并不是拿一个红本本,下面写个落款——释迦牟尼佛,这个不是很关键。最关键要看我们相续中有没有真正生起菩萨戒,如果生起了菩萨戒,戒本也会有很大意义;若未生起菩萨戒,金子作的菩萨戒本,也没有任何实义。

 

现在很多人的修行已经变成了一种形象,虽然受了菩萨戒,但菩提心的本体到底是什么,根本说不出来。所以,自己到底有没有生起菩提心?大家应该经常扪心自问。尤其对《现观庄严论》所说的“发心为利他,欲求菩提果”,一定要背诵下来。这个颂词,有法尊法师和能海上师翻译的不同译本,以前我也译过。作为大乘菩萨,应该明白这些道理,发心的本体就是为了利益他众,让众生获得佛果。有关这方面,法王如意宝在课堂上再三讲过,说明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因为害怕末法时代的众生记忆不好,经常遗忘,所以不断地提醒。

 

从分类来讲,菩提心还可以再分很多,若详细广说需要很长时间,但简单讲的话也很容易,就是为了利他欲求菩提果的心态。首先,你发了誓愿没有?有的话,后来是否有所毁坏?若有毁坏,有没有重新受?若已经重新受持,无论其他人怎么说,虽然你是具有一切束缚的凡夫,但你相续中的珍宝菩提心已经具足,这就是所谓的窍诀。

 

可以说,我对理论非常重视,但自相续中的修持更加重要。没有修持的话,你遇到生老死病的时候,与世间文学家无有差别,理论上可以将三藏十二部倒背如流,虽然也有功德,但智慧和菩提心未生起来,也没有很大意义。比如念咒语、转经轮、转坛城、诵经等,都有很大功德,但是没有以菩提心摄受的话,不能称为大乘修行人。

 

以前就再三给大家讲过,修行过程中要经常思维几个问题:一是自相续中是否真正生起了利他菩提心。只要相续中有一分菩提心,修行好不好,或者本尊显不显现,这些都没关系。二是看破今世。修行人与世间人不同,对今生自己的亲戚朋友、财产受用等,不能过于希求。看破世间也即出离心的反体,一旦真正看破世间,出离心自然而然会生起。三是观无常。《札嘎山法》和《修行入门》中,有关这方面讲得非常多。世间的一切万法都是无常变化的,认识到这一点以后,苦也可以、乐也可以,身体健康也可以、生病也可以。从显宗来讲,所有经论的意义归纳起来就是这三个窍诀。

 

我们讲法的同时,要将理论和实修结合起来,缺少任一者都是不可靠的。尤其有些年轻人,出家以后,最起码两三年、五六年当中,研究经论、精进闻思很重要,在未打好这个基础之前最好先不要修行。所谓的修行还是具有一定的次第,世亲论师在《俱舍论》中也讲到了修行的次第【84】。大家在这方面应该注意,不要堕入两边。

 

【84】 《俱舍论》:守戒具足闻思慧,极为精勤而修行。

 

前面讲的恶作罪当中有句颂词,“具有慈心无不善”,藏文中也是这样一个颂词,可能稍微难懂一点。意思是说,在菩萨乘中,身语的七种罪业若对众生有利,是可以开许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一位发了菩提心的菩萨未行持,或者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未制止他人的恶行,会成为一种恶作罪。益西彭措堪布在《走向解脱》里面,对这些恶作罪应该有解释,你们方便的时候看一看。

 

己二(摄集善法戒)分二:一、总义;二、详述。

 

摄集善法戒,也就是如理如法修学六波罗蜜多。

 

庚一(总义)分七:一、法相;二、定义;三、分类;四、定数;五、次序;六、修法;七、功德。

辛一、法相:

 

波罗蜜多的法相是什么呢?菩提心学处是具有四种特法之六度所摄的一切行善的相应心。按照《入菩萨行论》所讲的一样,它不是在外表上安立的,而应在心上安立。

 

每一个波罗蜜多都具有四种特法:

 

一、远离六度各自的违品。比如布施的违品是吝啬,持戒的违品是犯戒,安忍的违品是生嗔心等等,摧毁六度各自的违品,这是它的一种特点。

 

二、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摄持。所谓的六度,并非形象上,而是最究竟的六度,就像《入中论》所讲的一样【85】,最后布施、持戒等均以三轮体空的智慧来摄持,这是第二个特点。

 

【85】 《入中论》: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罗蜜,由于三轮生执著,名世间波罗蜜多。……若彼净戒执有我,则彼尸罗不清净,故彼恒于三轮中,二边心行皆远离。

 

三、具有满足他众意愿的作用,这主要是从布施的角度来讲。依靠布施,可以满足一切众生的所愿。实际持戒也有这种功德,《经庄严论》里面有广说。

 

四、成熟三菩提果。

《经庄严论》【86】中云:“毁布施违品,具有无念智,圆满诸所欲,成熟众生三。”此处也讲到,摧毁布施的违品,具有三轮体空的智慧,可以满足一切众生的意愿,成熟众生相续,令其获得三种菩提,也即上述所说的四种特法。剩余各度均可依此类推。

 

【86】 唐玄奘译为《大乘庄严经论》,其他译本中说是《经观庄严论》,二者实际是一个意思,我们也都引用过。

 

现在很多人口头上说“六波罗蜜多”,但所谓的六波罗蜜多具足什么法相和特点,根本不知道。释迦牟尼佛的继承人可以说是弥勒菩萨,对他所作的《弥勒五论》,很多人根本不重视,尤其汉传佛教特别明显。按理来说,佛陀的经典特别多,对于其中的究竟密意,像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月称菩萨、无著菩萨、龙猛菩萨等,已经完全通达了。若对他们的论典不作闻思,真的有点遗憾。

 

所以我想:《金刚经》的确有很大功德,但并不能只是宣讲这一两部经典,后来的大乘论师对二转和三转F轮教义作解释的这些论典,应该广泛闻思。不说其他的广大法门,就拿《如来藏大纲狮吼论》来说,以前有些人认为,所谓的如来藏很好懂。实际有关如来藏方面的道理真的很难通达,从世间角度来讲,如来藏如果成立,众生便会了知相续并不是断灭的,对于前世后世存在的道理会深信不疑。因此,通过教证、理证来成立如来藏,对现代人来讲非常重要。

 

可是很多地方没有传讲《弥勒五论》的传统。现在在座的各位道友,在上师如意宝面前,已经听受了《宝性论》、《辨法法性论》和《辨中边论》。在讲经说法的过程中,依靠上师诸佛菩萨以及护法神的加持,没有遇到任何违缘和困难,很多人都已经传承圆满了。你们不要觉得“这没什么,上师如意宝每天都在讲”,真正去思维的话,上师如意宝在国外讲课,可能只是一天的费用我们也交不起。人往往都是这样:对于轻易得到的不知道珍惜,一旦失去的时候特别伤心。现在这种闻思修行的快乐,可能很多人不一定感受得到,离开学院以后,才会想到:我原来学习《弥勒五论》时的生活真是快乐!虽然身体有点不好,也有一些违缘,但还是非常快乐的。

 

因此,现在有机会的时候,大家应该精进闻思修学上师每天所讲的道理。有些道友对上师讲的课根本不重视,这样真的有点可惜!希望大家要想一想来这里的目的,依止法王如意宝这样的大善知识很不容易,他的每一句金刚句都很有价值,甚至开玩笑以上的话都是非常殊胜的教言,所以,对每天所讲的道理要好好地记在笔记上、记在心里。

 

辛二、定义:

梵语“波罗蜜多”,以前很多翻译成“巴绕莫达”,和印度语稍微有一点差别。鸠摩罗什和唐玄奘翻译的都是波罗蜜多。在中国历史上,人们称鸠摩罗什的译文为前译,唐玄奘所译的为后译。后来法尊法师翻译得好懂一些,可能是“后译的后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分别念越来越旺盛,后来的译文可能更加易懂。

 

其中“波罗”义为彼岸;“蜜多”义为趋至,也就是说,到达胜过世间与声缘一切善法的彼岸,即是波罗蜜多。《入中论·善解密意疏》里面对这方面讲得特别广。

 

辛三、分类:

六度每一度都可以分为六种,共有三十六种。《现观庄严论注疏》里面有广说,《大圆满前行》的闻法规律中也简单提过。也就是说,给予他众为布施,不染违品为持戒,忍耐苦行等为安忍,具有喜心行善为精进,一心专注他利为静虑,三轮体空为智慧。《现观庄严论》中云:“由彼等别别,皆摄施等六,故披甲修行,六六如经说。”

 

辛四、定数:

 

菩萨戒的一切所修均可包括在三学中,观待三学而决定为六度,因为前三度分别以因、本体、所属三方面摄于戒学中,第五静虑度包括在定学中,第六智慧度摄于慧学中,精进是三学的助伴。《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中也是这样讲的。《经庄严论》中云:“观待三学数,佛真说六度,前三属戒学,后二归二种,一者三助缘。”“一者”指的是精进,它是三学的助缘。

 

辛五、次序:

六度当中,为什么布施在前、智慧在后呢?从因果、劣胜、粗细而确定了六度的顺序。

 

《经庄严论》云:“依前而生后,存在劣殊故。”布施与持戒相比,持戒殊胜;持戒与安忍相比,安忍殊胜……。

 

前段时间有一位学了十多年戒律的出家人来到学院,一开始他的上师不太高兴:你戒律都没学好……。我心里想:十多年当中戒律都未学好的话,什么时候学禅定智慧呢?实际上,布施之后是戒律,然后是安忍、精进、禅定、智慧,还有很多没有学习的。在短暂的人生当中,戒律一方面非常重要,它是一切功德的基础,但是对有些开遮的基本道理明白以后,不能一辈子一直学习戒律,对其他的修行,尤其像安忍等调伏烦恼方面的学问,一定要学。

 

在布施过后,戒波罗蜜多可以成立,也可以说,六度当中分别是以前前作为因的。

 

又云:“粗大细致故,说彼等次第。”布施、戒律、安忍等,后者较前者更为细微,以这种次第来安立六波罗蜜多。

辛六、修法:

 

《经庄严论》云:“无求之布施,不贪世持戒,一切皆忍受,功德源精进,静虑非无色,智慧具方便,于此等六度,智者真实修。”这一切均应具足六种殊胜而实修。

 

所谓的六度具足六种殊胜:一、所依殊胜:具足菩提心;二、诸法殊胜:行一切事;三、所为殊胜:为利一切有情而奉行;四、方便殊胜:以三轮体空智慧摄持;五、回向殊胜:回向无上菩提;六、清净殊胜:真实对治二障而行。一般小乘修法当中,根本不具足这六种殊胜,大乘修法则具足上述的六种殊胜。

 

辛七、功德:

六度分别的功德:所缘广大、发心清净、作用广义、果报无尽。也就是说,在行持大乘六波罗蜜多时,所缘非常广大,需要缘一切众生;发心很清净,无有自私自利心的染污;作用具有十分广大的意义;最后成熟果报时,并非自利的一种寂灭果位,而是断除一切有漏的染污,果报无尽无边。因此,具有四种功德。彼论又云:“广大与清净,广义与无尽,当知布施等,一切四功德。”

 

修行之果:《宝鬘论》中云:“施受用戒乐,忍光泽进威,禅寂慧解脱。”布施的果报是受用圆满;守持戒律则于即生中亦会获得快乐;修持安忍的话,会相貌端严;具有精进则会成就一定的威力;以禅定可以具有寂静之心;依智慧获得解脱。这是暂时于人间和众生界所获得之果。

 

六度也包括在二资粮中,《经庄严论》中云:“施戒乃福资,三度属二者,第五亦智慧。”因此,通过积累二资获得色法二身是究竟之果。《宝鬘论》又云:“一切佛色身,从福资粮生,大王佛法身,由智资粮生。”龙猛菩萨对乐行王说:佛陀的色身——报身、化身,从福德资粮当中产生,法身则由智慧资粮中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