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论讲解

 

龙树菩萨 ·造论

麦彭仁波切 · 注释

索达吉堪布 ·译讲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顶礼法王如意宝: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第96课

 

科判“广说回遮他宗之过”分四:一、无有四谛之过;二、无有三宝之过;三、无有因果之过;四、无有世出世间名言之过。

 

现在正在宣讲“无有三宝之过”中的“无有佛宝之过”。上节课讲了其中第一部分“总说佛宝不成”,今天开始讲“别说佛道不成立”。

 

寅二(别说佛道不成立)分二:一、佛与菩提不观待之过;二、精勤修道亦不得成佛之过。

 

昨天分析过,如果有实宗承许万法不空、本体实有,总的来讲,会有佛宝不成立的过失。若分别而言,则会有两大太过:一、佛陀与菩提互不观待的过失;二、即使精勤修道也不得成佛的过失。分析科判非常重要,了解之后理解颂词就不是很困难。

 

卯一(佛与菩提不观待之过):

 

汝说则不因,菩提而有佛;

亦复不因佛,而有于菩提。

 

如果按照有实宗的说法,则佛与菩提就互不观待了,即不依靠菩提就会有佛陀,不依靠佛陀也会有菩提。

 

“菩提”是梵语的音译,意即证悟、觉悟或一切种智。“佛陀”是梵语“布达”的音译,意思是觉悟者、证悟者。比如,在印度示现十二相成道的补特伽罗——释迦牟尼佛,即是证悟者,他所证悟的远离一切戏论的境界就是菩提。显而易见,觉悟与觉悟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果按照有实宗的说法,一切万法实有不空,关于佛道方面将会有两大过失:

 

一、不依菩提而有佛陀之过

 

“汝说则不因,菩提而有佛”,不观待菩提,佛陀也应该存在了,或者说,会有觉悟者不依靠觉悟也可以存在的过失(颂词中的“因”是观待、依靠之意)。

 

佛陀亦名为“正觉”,“正”有清净之意,即所有烦恼障和所知障全部清净;“觉”是觉性,即觉悟通达万法的真如。整个世间,唯有佛陀才能通达万法的真理。在藏文中,佛、正觉称为“桑吉”,意即,从无明当中清醒过来,遣除一切障碍,通达世出世间一切万法的觉悟者。《皈依七十颂》云:“于所知慧增,摧毁无明闭,正觉如莲启。”意思是,智慧不断增长达到究竟,对一切所知了如指掌,彻底摧毁了所有无明之闭合,就获得了佛果,这样的正觉就如莲花开启一般。

 

既然佛陀即是正觉,就说明佛陀是依觉悟而安立的,佛陀和觉悟互相观待。就像知识分子必须依靠知识来安立一样,如果不具备知识,则不能称为知识分子,他们所具备的知识和其身份需要互相观待。

 

如果承许万法不空,那么佛陀也应以自性而存在,无需观待任何他法。如此一来,佛陀不依菩提或遍知智慧也能存在了,但这显然不合理,因为,有了觉悟的境界才能称之为佛陀;如果没有这种境界也能安立为佛陀,那么所有众生也都可以称为佛陀了。

 

二、不依佛陀而有菩提之过

 

“亦复不因佛,而有于菩提”,也会有不依靠佛陀,菩提也应该存在的过失,或者说,会有觉悟不依靠觉悟者而存在的过失。为何这么说呢?因为,如果承许万法不空,那么菩提也应具有自性而不需观待他法,这样一来,不依靠令菩提现前者佛陀,也应存在觉性果位了。

 

但这根本不合理,因为,菩提(觉悟)必须依靠佛陀(觉悟者)才能安立,因为只有佛陀才能通达万法的实相,了知人无我和法无我的究竟空性。如果菩提不依佛陀的身份来安立,那它是谁的菩提呢?根本无法安立,成了无依无靠如同石女儿一样的无实法了。

 

◎因具二过,故实有不成立

 

由此可见,如果有实宗承许万法自性实有,菩提和佛陀之间就没有了观待关系,因为自性存在的法无有造作、不能改变,也不依赖于任何法之故。如此一来,就会有同时失坏觉悟和觉悟者的过失。

 

《显句论》中引用了教证“自性非改变,于他不观待”来说明,如果菩提和佛陀具有真实自性,那么因为自性不能改变的缘故,就会有佛陀不依觉悟而有、觉悟不依佛陀而存在、彼此互不观待的过失。

 

但对方肯定不敢这样承认,因为按照《俱舍论》小乘的观点,圆满了三十七道品之后,才能成就正等觉佛陀的果位。由此可见,对方万法实有的观点不能成立。

 

卯二(精勤修道亦不得成佛之过):

 

虽复勤精进,修行菩提道,

若先非佛性,不应得成佛。

 

藏文译本颂词:

 

若先非佛性,虽复勤精进,

修行菩提道,不应得成佛。

 

如果先前不是佛的体性,那么虽然精进地修行菩提道,也不应该成就佛果。

 

如果万法实有存在,那么首先并非佛陀的修道者,比如一个凡夫人,为了获得菩提果位,无论怎样精进修持菩萨行,也不能获得菩提果位,因为先前的自性永远不可改变的缘故。

 

但这显然不合理,大小乘共许佛陀最初是以凡夫的身份修道,逐渐变成菩萨,最后成为功德圆满的佛陀。《释迦牟尼佛广传》中就讲过很多这样的公案,譬如,世尊在因地时曾转生为义成王子等很多身份,历经了三大阿僧祇劫广行六度、积资净障,最后才获得了正等正觉的佛果。

 

《贤劫经》里也讲了贤劫千佛成佛的种种因缘。有些佛经还对释迦牟尼佛成佛做过授记,如《瑞应经》云:“锭光佛时,释迦菩萨名儒童,见王家女曰瞿夷者,持七枝表莲灯,以五百金钱买五茎莲奉佛。又见地泥泞,解皮衣覆地,不足乃解发布地,使佛蹈之而过。佛因授记曰:‘是后九十一劫,名贤劫,汝当作佛,号释迦文如来’。”

 

可见,谁都不能否认从凡夫到菩萨,再到佛陀的转变过程,而这种转变只有依靠不实有的缘起空性才能实现。如《法华经》云:“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意思是,应了知万法皆无自性、本体并非常有,佛陀的种性也是从缘起而生,即佛陀的证悟或者说觉悟的历程,全部依靠无实有的缘起而产生。

 

如果按照有实宗的观点,承许万法本体实有,其本性就不会有任何变化,这样以前不是佛的体性,后来也不可能变成佛。如果这样承许,就把成佛的整个过程——最初发菩提心、中间历经三大阿僧祇劫广行六度积累资粮、最后断证功德圆满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全盘否定、推翻了。所以,对方万法不空的观点不可能成立。

 

◎深知忆念功德,是信心之源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大家应对佛陀的不共智慧和悲心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前面说过,钝根者是通过学习《释迦牟尼佛广传》了解佛陀的生平,当知道佛陀在因地为了利益众生如何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地广行六度之后,便会发自内心地对佛陀生起敬仰之心。利根者则是通过自己的智慧反复观察之后,深知“缘起空性”真正揭示了万法的实相,而这一真理唯有佛陀才能证得并为众生宣讲,世间任何学者专家都无法触及,由此就会对佛陀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

 

希望大家能通过这两种方式,体悟到佛陀所具有的不共特点——广大行和甚深见,深知佛陀为了利益众生所行持的六度万行,任何人都无法做到;佛陀所证悟的“缘起性空”之实相,世间科学家、物理学家等最有智慧的人都无法了知。当对佛陀这些功德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心中真正生起定解之后,就会对佛陀生起不退转的信心。

 

如果只是嘴上说佛陀非常了不起,以一种崇拜之心信佛,其实与其他教徒崇拜自己的教主没有什么两样。这样的信心并不稳固,尤其现在社会特别复杂,各种邪说层出不穷,若不了解本师释迦牟尼佛超凡不共的悲心和的智慧,很容易随波逐流。

 

希望大家能牢记这一点,平时对于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没必要经常想,应该时时忆念佛陀的功德,要思维佛陀的悲心到底如何超胜、佛陀所说的缘起法与其他学问的不共之处在哪里……本品前面的颂词“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反复研究分析,最好结合自相续写一些心得体会,这样更能加深理解。

 

如果大家对佛陀生起了诚信、对中观义生起了定解,那么从学院毕业之后,无论在信心上、见解上,还是行为上,都会与很多人不同。现在,你们一定要精进努力,既然来到喇荣佛学院求学,忙一点、累一点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如果整天闲散放逸,来到这里也没有多大意义。

 

子三(无有因果之过)分三:一、无有罪福作者之过;二、无有罪福也应有果报之过;三、若有罪福果报则应成立空性。

 

丑一(无有罪福作者之过):

 

若诸法不空,无作罪福者。

不空何所作?以其性定故。

 

如果诸法不空,则无有造作罪业者与造作福德者。不空的法该如何造作呢?无法造作,因为其自性决定的缘故。

 

前面对方向中观宗发太过说:如果一切万法是空性,就“坏于罪福”;如果没有罪福业,那么造恶业感受痛苦、造善业获得快乐就不能成立,这样一来,世人将无恶不作了。

 

现在中观宗反驳说:如果万法实有存在,就永远不会有任何补特伽罗可以造作福德与罪业,即不会有造作罪业者与造作福德者。为什么呢?

 

因为,作者要观待所造罪业或福德才能成立,但不空、具决定自性的罪福恒常存在,这样如何造作呢?不可能造作。只有在罪福是空性的前提下,才会有以前没有造作,现在开始造作的现象。比如,一个人以前没有造善业,现在通过造善业获得了财富,之后以此供养三宝、印佛经建佛塔等。如果罪福不空,他以前不造善业,现在也不可能造作,否则本性已经改变了。

 

如果不能造作罪福业,也就不会有造作罪福者。然而,罪福及其作者在世间都是存在的,譬如佛经中讲,给孤独长者供养佛陀喜乐园,让僧众在此讲经说法,这是一种福德业,给孤独长者是造作福德者;大天比丘造了几个五无间罪,大天比丘是造作罪业者。假如罪业和福业都实有不空,就不会有造罪与修福的现象,这样造罪的大天比丘与修福的给孤独长者也就没有差异了,但谁会这样承认呢?

 

所以,只要承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不能承许万法不空。如果万法实有不空,造罪者以及造福者则都不能成立。

 

丑二(无有罪福也应有果报之过):

 

这一颂是抉择对方具有失坏因果的过失。颂云:

 

汝于罪福中,不生果报者。

是则离罪福,而有诸果报。

 

藏文译本颂词:

 

汝许离罪福,而有诸果报。

罪福因所生,果报则无有。

 

如果你们承许诸法实有,那么离开罪福也会有果报了,这样由罪福之因所生的苦乐果报就无从安立。

 

如果对方承许万法实有,那果法也必然实有;如果果法具有自性,就不需观待它的因——善恶业,也就是说,即使没有作为因的善恶业,其异熟果也会存在。这样一来,果报就成了无因生,但这与世间共称及佛经教义完全相违。

 

也可以从因的角度分析:如果诸法实有,那么善业和恶业也应该实有,既然实有就不会有任何变化,这样一来,依靠它们就不应该有所谓的果报了。

 

由此可见,如果承许万法实有,无论是因——善恶业,还是果报,都无法安立,成了毫无意义。这样一来,我们每天闻思修行就无有意义了,小乘行人常年在林中修不净观也没有任何作用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果规律是所有内道共许的。既然承许因果,就说明善恶业和果报并非实有。

 

麦彭仁波切的《中论释》中说:“如果这样承许,则与世间以及论典之理相违了。”稍懂佛理的人也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如果按照有实宗的观点,那么造作罪业和福德都不会有果报了;即使有果报,也不是从罪业和善业中产生,这样整个因果已经错乱了,会有极大过失。

 

丑三(若有罪福果报则应成立空性):

 

若谓从罪福,而生果报者。

果从罪福生,云何言不空?

 

如果说从罪福中产生果报,那果既然从罪福中产生,怎么能说不空呢?

 

如果对方有实宗也承认快乐的果报由善业而生、痛苦的果报从罪业而起,比如,供养佛陀会得相好圆满、生生世世感受快乐;杀害众生会短寿多病、多生累劫遭受痛苦,那你们为什么不承认空性呢?应该承认。如果万法不空,就不可能从善恶业中成熟果报,就像种子只有是空性的,才有机会发芽并成熟果实,如果种子的本体不空,则永远不会变化。

 

本品前面的颂词“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若无空义者,一切则不成”也说明了这个道理:万法的真相就是缘起空性,只有是空性,因果等一切法才得以成立,如果不空,则一切法都不能成立。既然对方承认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应该承认缘起性空,因为只有在缘起性空的理论下,才能安立万事万物的所有操作和一切因果概念。

 

《显句论》云:“这是空性,因为是缘起故同影像。此外,假设你们承许有自性,那么就对‘请去、请逃、请造、请看、请坐’等世间的名言这些缘起法有妨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