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28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的菩提心!

 

今天我们讲《楞严经》,第三卷开始。一般来说,品是往上,卷是往下。卷的话,第一卷,就是卷的内容在下面,一般来讲的话,藏文当中也是这样的;第一品的话,一品终,前面的话,一般来讲不太说,但是我们书上有时候也会有的。

 

我们前面已经讲了五蕴,然后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等,这些都要抉择为空性。我们上次已经讲了五蕴,五蕴空性的道理已经讲了。从今天开始先讲六入,然后十二处,还有十八界等等这些。

 

这些道理我们在这里讲的时候,大家都知道,通过学习《楞严经》以后,应该自己对自己心的认识可能会有新的发现。原来你想的认识自性,或者开悟、觉悟,这些都不是那么的简单,也不是那么的难。应该从两方面有一种新的觉悟。这样的话,因为自己有了这种新的觉悟的话,可能获得生死自在也好,跟其他的有些完全都是不相同的。

 

比如说像那个以前的那个佛印禅师,有一些历史当中说,以前他整个家族对传统文化非常精通的。他在大概三岁的时候,像《论语》等很多背的特别好,大概五岁的时候,他能背诵3000个偈颂。后来他就开始学四书五经,对整个传统文化应该说是特别精通的。后来在一个寺院里面他有机会听《楞严经》,当听到《楞严经》之后,也许可能前世的这种因缘苏醒,特别特别喜欢这部经。这样以后,他经过父母的同意,就开始舍弃俗家,趣入出家之道,然后开始修行。后来通过《楞严经》也是利益了非常多的众生。

 

当他离开的时候,就一笑而逝。我们前面有一个出家人也是说过,我也要像佛印禅师那样,死的时候一笑而逝。他一边笑着一边坐化,是站着还是坐着不太清楚,但确实是前辈的这些大德们也是这样的。我也希望我们很多人听到这个《楞严经》以后,像佛印禅师一样,死的时候不是哭着而逝,笑着而逝是最好的。但是不知道,法就是法,人就是人,我们这个法能不能融入到心也确实不好说。

 

确实,原则上看的话,我们遇到这么殊胜,有加持的这些法的话,应该是可以的。当然关键是看你们能不能自己去摸索,自己去修行。我们这里有些道友都说:“这个堪布讲得很好,那个堪布讲得很好,他有修行的味道。”但是你真正去那里听的时候,过一段时间又说讲得不好,那个很好。其实我们这里有个别的分别念特别重的,天天都是吹毛求疵的,有一些人。这些人的话,我也并不是反对他们,他们言论可以自由的,但是相续的话应该是很糟糕的。

 

有些人经常在自己听受的堪布也好,堪姆面前,可能(就认为)讲得不一定是很好的,如果没有去听的话,然后又到那里去的时候,又开始一大堆诽谤。这样的话,我想不要说《楞严经》,就是大圆满、《法界宝藏论》的话,我觉得这种人肯定没有什么机会。因为一般来讲的话,这种人连听课的时候身体都是东倒西歪,可能连短短的时间当中都是坐不住的。

 

我们有些人听课的时候也是一看都也是可以看得出来,念经的时候一看都是看得出来,坐禅的时候,就包括我们现在要求修行坐禅的时候,有些人都是一直动,真的是前世是猴子转来的还是谁?一直是动的,有些修行比较好的话就很专注的。所以我们打坐的时候,有些人一直在晃来晃去的话,希望法师用个什么东西稍微给他打一下都是可以的,不能打得太严重。或者说是点名:“哎,什么什么,你天天为什么……?”这样大众当中点名几次的话,稍微会好。

 

不然的话,有些人太那个,因为他自己的分别念、邪见很重,然后身体连讲一节课的话都是一直晃来晃去。如果这样的话,比如说我坐在前面,我一直晃来晃去的话,我周围所有的人都看不惯,又不好说,不敢说。这样对大家是影响的。

 

我这里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一起入定的时间都是不长,但是如果入定的时候也好,或者是讲课的时候太那个,每天都这样的话,偶尔可能是身体不舒服或者是怎么样的,但有些人的话就是已经习惯性地动来动去的,这种人不要说是什么禅定,连基本的种子都不一定能够种得下来。(对)这种人有时候确实是,不能全都是温和的,温和的话恐怕也是不行的。因为有些人当中,专门有一种像世间人一样的,故意私下搞一些小宣传的。

 

我希望我们学院当中不要有任何的宣传。包括我个人的话,如果对我有信心,你就自己好好听课就可以,不要用这个虚名来宣传。同样的道理,其他任何的法师也好,堪布堪姆也好,法师们也不要发一些小擦擦来到处去宣传,这样也不太好。这种习惯就是不应该有的。以后在这方面希望大家要注意。来到这里以后,大家都是应该是平等的。

 

当然个人的,有些堪布堪姆的修为确实是有差别的,有些是特别善巧方便,让很多的弟子生欢喜心;有些的话不管是说话,做什么事情的话,自己也特别敏感,很多事情令大家烦恼。这并不是一两个人,如果是一两个的话,那可能是弟子的问题。如果很多人经常这样的话,可能是确实这个法师自身也有一些问题。

 

我也经常关注经常去询问。我也发现有些人的话,自己可能心很清净的,让大家过得很快乐的;有些的话自己可能是有点儿烦恼,虽然你的学识上已经有了这种身份吧,但是修行上或者说是你的智慧有时候也有这种,就像我们古人说的,五指头都有高低,这个肯定是有的。但不管怎么样,我们听了法以后,哪怕是说一个偈颂的话,也应该即使不能视师如佛的话,但也应该以观清净心来对待。所以私下一直讲一些是是非非的话,我是很不愿意听的。因为有些人整天都是讲一些是非,除了是非以外,他的口里面根本出不来任何比较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语言。一般来讲,人自己内在的这种精神财富,外面的身体和语言当中会出现的,大家应该学会经常观察自己的相续。

 

那我们在这里今天开始讲,讲到《楞严经》的六入。六入从第三卷开始。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这里阿难尊者问:怎么能了知“六入”?“六入”,其实是我们现在讲的六根,眼耳鼻舌身识。这“六入”本来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如来藏的真正的本来面目,或者说是如来藏的真正的真心依靠六入怎么了知呢?或者说是我们的六入实际上就是如来藏的真如本性,这是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样提出了一个问题。

 

佛陀下面就对六入的每一个先举一个比喻,然后对这个比喻进行分析。先分析,最后得出来一个结论。所以今天和明天的课都是这样的,不是很难的。只要把他的方法懂了以后,基本上是一种推理方法。但是这个方法不懂的话,确实这个《楞严经》有时候也是稍微难一点。但学过中观的人、学过因明的人,学过《俱舍论》的,这样的人来讲的话,我觉得《楞严经》应该不难。

 

如果什么都没有学过,有些人以前对五部大论什么都不懂,想讲《楞严经》,或者学《楞严经》确实恐怕有一点点困难。因为它这里有一个思辨性,这个思辨性如果你推不来的话,好多问题可能反而让你产生怀疑或者是产生不解,有这个可能性的。

 

下面佛陀告诉阿难:

 

“阿难,即彼目睛瞪发劳者,兼目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他就讲了一个比喻,譬如说有一个人他目不转睛地看一个地方,那么这个时候“瞪发劳”相,他因为看很长时间最后眼睛就疲劳了,出现一种疲劳的这种相,也可以说是一种错觉吧。我们有时候看前面的什么柱子、瓶子,就一直这样看,一直这样看,最后的话因为眼睛累了,好像前面有时候像毛发一样的,有时候前面就出现一种乱相。

 

这个我们大家都知道是倒世俗吧,因为你眼睛累了以后的话,前面可能是人像、马像或者说是像毛发各种各样的现象,这个是因为你的眼根出现一些问题。眼根出现问题的时候,前面的这种对境也会出现一些现相。这种现相实际上是不真实的,这是一种迷乱相,我们应该知道这种迷乱相,这是倒世俗。

 

“兼目与劳”,就是同时你的眼睛没有问题,真正地看到了一些东西。看到一些东西的话,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劳相。刚才我眼睛一直看看看,最后出现迷乱的现象;后来有一个人,他看到这个瓶子一下子就发现这是红色的瓶子,实际上这两个都不是正确的相。

 

刚才一个是六根有害的这种乱相和六根无害的这个乱相,尤其是我们这里讲的是眼根。这个相“同是菩提瞪发劳相”,那么这个就是我们这个“菩提”,“菩提”是菩提真如性,刚才前面讲的如来藏真如,就如来藏。如来藏真如它自己本来是清净的,但是在我们众生面前显现的时候,有一种幻觉的相。其实菩提是正确的,它的本性(是正确的),但是菩提根据众生的业力不同的话,菩提当中它就能显现一些迷乱的相。

 

藏文当中,这里“同是菩提瞪发劳相”都是说这个菩提法性的话,它会带来这种迷乱的相。本来菩提都是不可能有这种真正的迷乱相,但是菩提的这种本性当中,它的妙用当中显现一种迷乱相。因为这里面说是“瞪发劳相”,“瞪发劳相”的话,一般“瞪”前面有目旁,是跟眼根有关系的,但是后面的包括耳根也好,鼻根也好,舌根也好都用“瞪发劳相”,意思就是说菩提本来都是清净的,是无有自性的,但在众生面前显现各种各样的迷乱的、幻化的相,幻觉的相。比如说眼睛面前看的色法,耳朵面前听到的声音,这些都是“瞪发劳相”。

 

这个“瞪发劳相”的话,好像前辈的这些大德们也都基本上是这样承认的。如果我们没有这样解释的话,那下面耳根为什么也是“瞪发劳相”?鼻根面前为什么也是这样的?这个套路大家都应该清楚吧,刚才我眼睛一直捏着或者是眼睛一直目不转睛看一个东西的话,最后出现的这个倒世俗的迷乱相,和后来真实我看到的这个瓶子的正世俗的迷乱相,实际上是跟这个“菩提瞪发劳相”没有什么差别。

 

菩提本性当中是清净的。但是它的妙用也好,或者说它的游舞也好,它的现相也好,它的这种迷乱现相都是各种各样有相的东西,有妄想的东西。这样的东西实际上是跟这个“菩提瞪发劳相”是相同的。这个你要明白。这个不明白的话,你一开始就已经迷乱了,然后就越来越迷乱了。

 

下面就开始分析。

 

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

 

刚才不是讲,见到的东西实际上是菩提显现当中的一种迷乱相,是这样讲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对境是明和暗,两种妄尘。

 

因为其实在这里主要讲的是什么呢?眼睛的对境——色法。按照《智者入门》当中的话,色法有显色和形色。显色的话有根本的白红蓝这些,还有支分的,就是明、暗、光、烟等等这些。

 

这里明和暗应该说是色法当中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明和暗里面应该可以包括很多色法。眼睛对境的这些色法,都应该可以包括的。但是实际上如果你要看对境的话,要么会出现暗相,就是暗尘,或者说是明尘两种。

 

“发见居中,吸此尘象”这个也要大家明白,“发见居中”的意思是什么呢?温陵戒环说:“因尘发见,因根吸尘。”意思是什么呢?这里“发见居中”就是依靠外境引发你的眼识,“吸此尘象”就是依靠你的眼根吸外面的这种尘。意思就是说,这个境和根是互相都起作用,眼根和外面的色法。“发”是引发见的居中,吸取尘的这种形象。意思就是说,前面那个就是从根的角度来讲的,后面的那个是从对境的角度来讲的。所以意思就是说,这个下面也是每个当中都是有的。我们要见什么东西的话,一个是依靠外面尘来引发你的见;还有一个就是依靠你的根吸引外面的尘,这两个的这种因缘关系吧。

 

我们学因明的时候,根和境的话,境是所缘缘;眼根就是增上缘;作意是等无间缘。有这么一个因缘吧。就是眼根,还有一个作意,但是这里面没有讲作意,因为前面讲识讲得比较多。所以在这里根和境之间的关系的话,就是互相起作用,互相这种因缘法。那么这样的话,最后你看到的这个对境这叫做见性。

 

《正脉疏》等很多里面说,这里的见性并不是明心见性里面见胜义谛的道理。见性,在名言当中,你自己的眼根看到外境,这个叫做见性。比如说这个红色的瓶子的话,这个瓶子是红色的本性,你的眼根见到这个红色的瓶子,这叫做是见性。并不是见到了自己的心性,这样的。这个明白以后,这个方法大家都知道,意思就是说依靠这样的根和境的因缘,然后见到了这个对境。

 

见对境的话,其实这个对境的这种尘相的话,是依靠根来见到的。其实我们比如说现在的科学的说法的话,依靠眼球,还有视网膜,就各种因缘具足以后,经过大脑,然后再去看到对方,有这样的。但是这个比较复杂的。其实佛教里面所讲到的我觉得很简单的,就是根和境之间的一个关系,这个因缘有了的话,那就能见到对境,这叫做是见性。这个是我们名言当中大家都知道,我看到什么东西?我看到一座座山,那真的是在名言当中有这样的现象,这个是大家都不可否认的。

 

此见离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

 

那么虽然我们说是这样的这种见,但是这种见的话,实际上是离开它的明和暗二尘。我正在看到的这个东西,只不过是迷乱现象当中看到而已,实际上你的这样的见,对境没有了——因为对境这里基本上包括在明和暗当中——那这样的话,其实你所谓的见到,你从来没有见到过,“毕竟无体”。

 

你这样的这种见,它这里每一个地方就是先抛一个你的见性或者闻性,这样的,然后下面其实这个是不能成立的。

 

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下面为什么说这个见是不成立呢?佛告诉阿难,每一次都是喊他的名字,说是你要详细地观察,实际上这样的见不是从明和暗来的——不是从对境来的;也不是从你的根——有境出的;又不是空性当中来的。所以下面的我们每一个根的这种剖析的话,用三个方面来破的——不是从境而来的,也不是从根而来的,也不是从两者中间的空而来的。

 

我们有时候观察心的时候,心不在外,心不在内,也不在中间。也是一样的。我们的这个见的话——其实这个道理还是很深的,我觉得很多人是应该很受益的,我们平时从无始以来觉得:“我已经见到了什么什么”,“希望我见到什么”,包括你喜欢的人也好,你喜欢的这种环境也好,或者说是包括我们明心见性也好,有一个实有的东西。

 

阿难也是这样的,他很想有个见的东西。但是佛陀给他讲,你可以在名言当中说是有一种见,但是这种见的话,确实是见不在外,也不在内,也不在中间。就像学《入行论》的时候也是观察我们真正的识,外面也不在,里面也不在,中间也不在。我们不说是密法和大圆满,就依靠这个显宗自己的观点的话,所谓的我们每天说:“我见你”,“我想见到你”,或者是“我要见见”什么什么的,但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来观察的时候,它这个见不在外、不在内、不在中间。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所以以后你们如果有些人说:“上师,我想见你”的话,那就说明你这个《楞严经》学得一点都不好。因为见的话,从明暗当中来的呢?从根来的?还是从中间来的?如果这三者当中你说不出来的话,那你见什么?见者是谁呀?见境是谁呀?那这样的话,你完全是一个胡说八道。所以如果有人说要见我的话,我说:“你就看《楞严经》去。”如果成立见的话,那我同意,除此之外的话,不存在。

 

那是不是这样呢?这不是我胡言乱语的,是释迦牟尼佛亲自给我们讲的。释迦牟尼佛亲自来到这个地方的话,除了这个以外也没什么可说的了。那为什么这种见是不存在的?见应该存在吧,所有的这个地球上的人们都觉得是见见见,怎么就不存在呢?其实真的是,见在名言当中来讲,如果你稍微懂到一点这个道理的话,在佛陀时代也是有很多人内见,就是真正证悟的,但这种证悟也不是有实性的。除此之外我们真正的见当然是不成立的。

 

好像前几年吧,我们这边有一个堪布的父亲,他跟我比较亲的。以前我在家里的时候,经常是我们家里的一个客人,爸爸妈妈也是,他们晚上一直聊天的。然后听说这几年他,因为可能是失明了,就见不到。去年他给我捎一个口信说:“现在我见不到任何东西怎么办?连上卫生间都是靠绳索。”然后我跟他说:“你已经见了这么多年了,什么都见过了,现在有什么可见的,好好地念观音心咒。”前两天那个堪布给我说,这句话对他还是有利的,他一点都不渴望见。

 

确实我自己也在这样想,比如说我现在见不到任何东西,或者我得不到任何东西的话,在人世间当中该见的,该尝也有了,所以不学《楞严经》的话,可能所有的见也没有什么可重要的。大家也是应该有这样的一种心态吧,胜义当中观察的时候,确实见不存在。今天我们也可以抉择。

 

一般密法当中的话,尤其是《四心滴》的密法灌顶当中,见闻觉知,还有色声香味触都有一个表示吧,我们摸的、看的、闻的,什么都有,有香味儿,有臭味,什么都有。去年我们在那个经堂里面灌顶的时候,有些就:“好难闻!哎哟,嗡班扎儿萨埵吽,嗡班扎儿萨埵吽……”有一个觉姆,因为有一些比较臭的东西也要那个嘛:“啊,嗡班扎儿萨埵吽,嗡班扎儿萨埵吽……”她因为就是很不好,很不好那个嘛,但是又担心不能这么说,就:“嗡班扎儿萨埵吽,好臭哦,嗡班扎儿萨埵吽……”

 

所以我们密法当中是有这些来讲的,所以我们也看看,我这次讲《楞严经》还是带有一点密法的滋润。那天说是什么有一点点,我就试试。如果把密法里面的有些信息稍微给它滋润一下,装饰一下的话,那更有这种感觉。本来是长得比较好看的,然后再稍微加一点那个化妆的话,更好看。如果人不太好看的话,不知道化妆怎么样?也行吧。《楞严经》就本来都是比较可以的,然后再给他讲密法对观信心的有些道理的话,很好。

 

他说是为什么不是从境来,不是从根来,不是从空性来呢?

 

【何以故?】

 

下面开始进行分析。

 

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

 

如果你说这个见性,见到的东西是从明当中来的,外境就像白天日光下一样,明当中来的,那这是确定吗?如果你说确定的话,那暗当下就已经随灭了。当下就随着这个明的这种存在它已经灭了。那这样的话,整个我们历史上的话,“应非见暗”,见暗的情况是不应该有的。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吧?我们比如说白天见明的话,那就是晚上又见暗的。事实不是这样的。

 

那如果对方说,我说的这个见并不是单独一个明来的,又是明来的又是暗来的。那这样的话,对方是不能满足的,因为你要有一个实有的这种东西才能确定下来。我们一个假立的,虚假的缘起生的话,声闻乘也不承认的。我们这里要建立一个真实的因果的话,那就很复杂了,他不能承认的。这是第一个方面。

 

【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

 

如果你说是从暗来的话,那你的对境的这个明,当下也是灭亡。这样一来的话“应无见明”,见的明永远都不应该有了。但事实也并不是这样的,也有明的这种对境。

 

所以通过这两个方式,从对境当中来见见,不合理的。这个大家应该明白。

 

表面上看到好像有点似懂非懂,但实际上里面有很深的一个道理,如果我们真的有一个见的东西的话,那只有对境来的,那对境的话,无非是暗和明,要么比较暗的东西,要么比较明的以外也可以说是没有。那这样的话,到底是哪个来呢?你就不能确定的,没有一个实有的东西。

 

第一个如果你就没办法回答的话——

 

【若从根生,】

 

如果这样的见性是从根(我们这里主要是眼根)当中产生的话,那就——

 

必无明暗,

 

那这样的话,永远不能依靠对境的明和暗。但事实也并不是这样的,单独一个根怎么会能见性呢?没办法的。我见到柱子,如果暗和明的条件下的柱子都没有的话,那光有我一个眼根的话,见什么?什么都见不到的。这是第二个不承认,这个是有境根方面的观察。

 

这样一来——

 

【如是见精,本无自性。】

 

通过上面这样的对境,通过上面的有境,能取和所取两个方面来观察的话,那这样的“见精”,这个“见精”并不是明心见性的见精,也是我们现在一般名言的那个能见。这样的见本来都是无生的。

 

前面境和根已经观察完了。如果境和根当中没有产生,那是不是从空当中产生?

 

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

 

如果你说这个见是从中间的空当中来产生的话,那不行的,你前面看到的这个“尘象”,实际上这个见因为从空当中来的,那这样的话,这个“尘象”,见到的这个形象,刚开始从空当中来的,然后从哪里来最后就要回归于哪里去,这样的话,最后当它回归的时候,它还是能看到这个眼根,就是“见根”,就是见到我们的这个根。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的,虚空当中来一个见,见完了以后,它起这个作用以后,要回去的时候,给我眼睛再看一下;或者是它刚出来的时候先看一下眼睛,然后再见对境的话,那不可能的。所以这个见不是从空当中产生的。

 

还有,空当中产生的话,另外有一个过失。

 

【又空自观,何关汝入?】

 

如果你说空当中来看见,那这样的话,空它自己都是可以看到这个色法。这样一来的话,你这个眼根(就是你这个眼入),有什么必要呢?有什么关系呢?没什么关系了。因为虚空它自己都能看得到。能看得到的话,你这个眼根的话就是没有(用了)。比如说我们砍木材的时候,用其他东西能砍柴的话,你手上的这个斧头有什么用呢?没有什么用的了。你写字的时候不用笔,用另外一个写的话,那你手上的这个笔也没有什么用的。本来我们的眼根是看东西的,但是人家虚空自己都能看得到的话,那你这个眼根一点作用都是没有的。所以这样的说法实在是不合理的。

 

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那么最后的结论是什么呢?是故,阿难尊者,你应该知道,你的眼入实际上是虚妄的,它并不是本来存在的一种因缘当中产生的,也并不是本来不存在的因缘当中产生的;它并不是自然当中产生的,也并不是非自然当中产生的。这样一来的话,当然名言假立的有一种依靠眼根而看见的东西是有的,但是这个并不是实有的,它一点儿实有的东西都没有的,所以说确实是一切万法都是空性的。

 

以前我们一直认为是我眼睛看见什么东西,但你这样一观察的话,你眼睛看见的时候,对境来看见的,还是眼根来看见,或者是空中看见?刚才前面,对境的话,明暗都不能(看见);然后根的话也不能,那中间这个空中更不能。这样的话,我们在迷乱现象当中“我看到”什么什么“想看到”什么什么,但实际上真的也是特别的迷茫。

 

众生都是这样的,所说的这些语言,为什么是语言当断的原因也是这样的。你真的去观察的时候,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有信仰的原因,我们要听释迦牟尼佛的话,或者是我们听善知识的话,不是这样的。用他这样一种细微的,具有逻辑性的智慧去观察的时候,我们可以跟任何一个科学家或者说是哲学家说:“你说有没有看的东西?”你说:“当然有,我看得到你。”“那你看得到的话,你分析一下你用眼睛看的,还是对境看的,还是是中间看的?”你这样一分析的时候,对方也许是哑口无言的。如果他举出了更多的理论的话都是很好的,但是可能很难吧。

 

我们刚才眼入已经讲完了,下面是耳入,讲耳根。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譬如有些人用两只手的手指插在耳朵里面,或者说我们耳后面的那个片片儿,把它盖上,然后这样压一下也可以。这样的时候,直接“呜呜”的声音,或者是你两个指头插在耳朵的这个孔里面,这样放一会儿,使劲这样的时候,突然有一种“呜呜”这样的声音,这个大家都应该知道。因为“耳根劳故”,耳根有点疲劳,或者说它点损伤吧。就是这样。

 

大家做一下看。可以吧?有没有?佛陀没有骗人吧?

 

“头中作声”,就发出了刚才我们讲的这个“呜呜”的声音。但实际上“呜呜”的声音完全是一个倒世俗,因为耳朵里面可以听到外面的声音,为什么把这个耳朵里面塞了以后,里面有一种声音?这是很奇怪的,这是一种,应该说是一种假因缘。本来我们刚才经堂里面哪有“呜呜”的声音?但是个人因为这样的原因,依靠这种因缘就出现这种“呜呜”的声音,但“呜呜”的声音实际上是一种假世俗。

 

“兼耳与劳”,还有我们真正的,耳朵在外面听到的声音也是一种劳相。这两个——就是刚才倒世俗和正世俗听到的两个声音的话,“同是菩提瞪发劳相”,这个在菩提本性当中本来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众生面前显现为有的这种虚幻的、迷乱的显现的劳相,一模一样的。不管是你假的听到的这种声音也好,真的听到的声音也好,实际上在本性当中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菩提的妙用也好,菩提的游舞也好,或者是菩提的一种虚幻相。应该是这样的。

 

为什么这样呢?

 

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

 

下面去分析的时候,我们这个耳根的对境——声音的话,要么有动的声音,要么有静的声音。我们这个声尘的话,实际上是,像以前《智者入门》里,有执受声和无执受声;有记别声和无记别声。

 

有执受声,是一般众生的这种,比如说弹指这些,有心识的;无执受声的话,地水火风的声音;有执受无执受声,比如我们敲鼓,就是众生和非有情两个相结合起来的。有记别和无记别,是能表示意义和不能表示意义的。声音有好多好多的这样的声音。

 

但在这里的话,所有的声音,要么是动摇的,就是我们听到的外面比较明显的这种声音;要么是一种静止的,静止我们一般都听不到,但实际上,就像我们把黑暗作为对境一样的,它也是耳根对境的一种声音,它里面有不明显的一种潜在的声音。我们现在的话来讲,可能比较潜在的不是很明显的那种声音。有两种尘。

 

这两种声音,也是和刚才一样的,“发闻居中”,依靠这个对境,你的耳根也是可以出现;然后依靠你的耳根,吸声音的这种“尘象”。有了这两个因缘——也就是对境和耳根这两个因缘,一个是声音,不管是动还是静,你的耳根的对境因缘具足的时候,我们“听闻性”,能听到的这种,不管是什么声音,总结起来的话,要么是动听的声音,要么是难听的声音,或者说是中等的声音,声音都是这样的,最后我们叫做“闻性”,也就是“听闻性”,听到这个声音。

 

那这个观察的时候——

 

此闻离彼动静二尘,毕竟无体。

 

那一观察的话,这样的这种听闻,动和静二尘实际上是毕竟不可能成立的。

 

我们听到的声音,其实密法里面是通过表示来直接讲的。在显宗当中的话,《楞严经》是真的很深的,我们这个讲完了都,不知道能不能讲完,如果讲完的话,之前可能有些人真的有大概的开悟,有的哦!如果开悟的话,跟我说一下啊,我都没有开过,然后你们就开悟的话,我就在这儿给你们发个奖,买一点儿糖啊。 但有些人是没有开:“哎,我开悟了。”就是为了糖而已。(众笑)

 

刚才闻到的这些动、静二尘的话实际上是毕竟没有的,怎么没有呢?

 

如是,阿难,当知是闻,

 

下面就开始分析。

 

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也是一样的。刚才这个动、静的这样的,我们认为是传出来的声音的话,对境也没有来,根当中也是没有出,除了根和对境以外的,空性当中也没有出,怎么会是有听到声音呢?

 

哇,就是眼睛也看不到,然后声音也听不到,现在我们学了《楞严经》以后啥都不是了。现在就听不到了,怎么听不到呢?

 

何以故?若从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

 

如果我们说这个声音是从那个静止的对境来的话,那动摇的这个声音,当下就已经灭了。跟刚才的这个推理一样的,因为既然是实有的话,那你的这个声音是从一种安静的对境当中来的话,那动摇的这些声音就全部都再也不应有了,“应非闻动”,从此之后,也不能听闻动摇的任何一个声音,不应该有的。

 

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

 

反过来说,“若从动来”,那么静也是随着而灭了,那这样一来的话,“应无觉静”,从此之后,你就不应该有任何听到的寂静的这种声音,不应该有的啦。这是从对境方面讲声音不可能。

 

其实我们不用动和静。一般来讲,我们听到的声音,有些当中也这样有吧。我听到的这个声音是从对境而来的,还是从耳根来的,还是在中间来的?如果你说从对境而来的话,那对境是柱子、瓶子,比如说我们听到的这个鼓声的话,那么这个鼓的上面、下面、里面、外面这样观察的时候,声音也是观察不到的;然后如果说是我的根来的话,那我耳朵的哪里?像《俱舍论》里面讲的一样的,耳根实有的话,那哪里来的呢?也是找不到了;然后如果中间的话,除了耳根和鼓,中间也没什么东西。其实这个观察方式是这样的,密法当中经常有的。

 

若从根生,必无动静,

 

如果你说是我的根当中产生的话,那外面的声音,动和静都是不应该有的。但事实也并不是,外面还是确实有一种因缘生。

 

【如是闻体,本无自性。】

 

如是你听到的这种声音的本体,实际上本来确实是不存在。

 

好像他的这个方式的话,前面的根和境完了以后做一个小总结,然后再讲空当中产生的。每一个都是这样的,方式完全都是一样的。

 

【若于空出,】

 

根和境当中都没有的,但中间的空当中出现的话。

 

【有闻成性,即非虚空;】

 

如果你说是在中间的虚空当中出来的话,那你听到的这个声音——就是这个空间已经有了这个闻的话,已经变成了这个声音的本性了,不是空的了。比如说我们发出的这个声音,不是对境,也不是我的这个根,但是中间出来的话,那中间的就不是空了,已经变成了声音了。那这样的话,“即非虚空”,中间就不是虚空了,有这个过失了,因为它变成声音嘛,声音肯定不是虚空。

 

还有这样的一个过失——

 

【又空自闻,】

 

如果真的是这个虚空当中来的话,那虚空它有这个闻的本性,那它自己也能听得到。虚空自己能听得到的话——

 

【何观汝入?】

 

跟你有什么关系呢,跟你的这个耳根一点关系都是没有的,人家虚空自己都是随随便便听到所有的声音,那你的耳根就没有任何(用处)。这样一来的话,没有耳根的聋子的话,他也能听到,因为他面前也是,虚空是应该存在的。这样一来的话,那整个世上就没有一个聋子了。

 

前面的眼根这样一观察的话,整个世上没有瞎子了,因为不需要眼根也可以看得到色法,不需要耳根也可以听得到声音。这是我加的,但实际上也可以这样解释。

 

是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所以阿难你要知道,其实你认为是耳根听到这个声音的话,这完全是一种虚妄的,它并不是因缘和非因缘而产生的,它并不是自然和非自然而产生的。

 

这样的话,确实也是,这种声音也是不可能的。

 

确实《楞严经》的这种推理,我们一般这样学的时候,有时候也不是很好懂。但是世间人有时候是依靠自己的这种智慧,他们有些也是看了。我那天看了一个短视频,说是他通过一夜读《楞严经》,他可能自己以前不一定有信仰,但有些有智慧的人,他自己好像也应该可以的。这个时间很短,给大家看一个短视频,看看人家学《楞严经》跟你有没有相同的。

 

(视频文字:2007年4月下旬,那个日期是4月25号,那天我读《楞严经》,晚上我读《楞严经》的时候,那一天晚上,后来我缓过神儿来的时候,凌晨4点,天快亮了。读了一晚上,我读完之后,为什么,为什么那个书那么吸引我呢?我跟同志们讲,因为我是学哲学的,那些杂七杂八的,没有逻辑,有时候不大能接受。但是我原来对佛教的看法,我跟你们说了,我其实并不了解中国,但是那个书一下子把我带进去了,为什么?它有全世界最严格的逻辑和学术的依据,一环紧扣一环把我带进去,带完之后,给同志们报告,那一晚上接受的学术训练,比我读西方哲学那几年的博士训练不知道要强多少倍。

 

那个早晨,合上书的时候,给同志们讲,康德,浮云尔;黑格尔,大概都没有跟我对话的资格,不乱说。如果你有西方学校的,我专门给你做黑格尔的报告。

 

哎呀,我一下子就意识到了,这个感觉给我强烈的冲击。冲击是什么?看孔子的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你登上东山,鲁国就小了?为什么呢?八九百里一看,鲁国小了;可是你登上泰山,孔子讲登泰山而小天下。我给诸位说,学术的研究就像登山,如果说康德是一座两千米的山,如果同志们有登山的经历,两千米的山大家知道,那就得气喘吁吁,有道理吧?可是我告诉你,孔子是五千米的高山,老子是七千米的高山,佛陀是地球上最高的——喜马拉雅山。

 

所以我读了《楞严经》以后,当我登过八千八百多米的那个世界上最高峰的山之后,我再回过来再想两千米的山,一下子就知道了。我跟同志们讲,这个感觉对我的冲击非常大。)

 

好像声音不是很清楚,是吧?清楚了吧?听清楚了吗?还可以,是吧? 只听到是什么那个七千米,然后两千米,还有五千米,然后,什么?珠穆朗玛峰是吧?8800米。他一天晚上就是看着,然后看完了以后一直睡不着,一天晚上就读了。人家还是智慧还是不错,我们学了那么长时间,有一些不要说的内容,字面上都是看不懂这样,对吧?人家一晚上就知道释迦牟尼佛的智慧是最高的,孔子、老子、康德、黑格尔这些的话并不是什么,对吧? 这是他们说的,不是我说的。

 

下面我们再讲一个,把这个讲一下就可以,也不难。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

 

意思就是说,如果有些人长时间当中吸气。我们有时候检查身体的时候,“吸气、呼气”就这样。我是每年都是好多次,有时候晚上做梦的时候:“吸气、呼气、放松。”(众笑)我们这里,从鼻子里面吸气,(上师示范)就这样,就不要排出去,一直吸气的时候,感觉鼻子里面,本来是不可能有的,但是好像有很冷的一种触觉。

 

试一下,比较强烈地这样吸的时候。这样的时候,因为时间久了以后,他那个鼻根劳累,最后鼻子当中就有一种比较寒冷的一种触觉。这个是我们每个人试的时候都会感觉得到。实际上这个是倒世俗,大家知道本来鼻子里面平时没有什么冷的东西,但是你这样通过吸气以后的话,这个时候好像在鼻孔当中有一块儿寒冷的东西。其实这是一个倒世俗,是颠倒的迷乱相。

 

下面的话就是正世俗的一个比喻,前面的这几个当中都是没有的,后面不知道有没有。

 

因触分别通塞虚实,如是乃至诸香臭气。

 

通过这样的这种接触分别的原因, 通、塞、虚、实,乃至有香气和臭气。意思是这个应该是正世俗,平时我们依靠这样的这种触觉的原因,因为这个鼻子里面是通的,通的原因,好像就有一种空的,虚空的感觉。因为鼻子有时候感冒,这样的话,鼻子有点塞,塞的时候,里面有一个实体的东西,感觉是这样的。

 

还有就是通过你的鼻根能感觉得到,这是什么花,特别香的这种气味儿;或者这是厕所里的味道,特别臭的这种味道。

 

那这些的话,实际上是——

 

兼鼻与劳,

 

可能跟前面有点不同。如果这些全部倒世俗的话好像不太合理的,因为接触以后的话,确实臭气,香气,这些是我们现实当中真正的正世俗的觉。那么这样的话,前面的那个寒冷的这种触觉,和其他的我们鼻子日常生活当中经常闻到的这些东西,就是我们嗅到的气味儿,是吧?

 

同是菩提瞪发劳相。

 

这些实际上完全是“菩提瞪发劳相”。也就是说,这个本来菩提真心当中是不存在的,但是它的妙用当中的这种虚幻的相是一模一样的。

 

意思就是说,这些也不真实的。不管是你鼻子通过这样的吸气以后的非常迷乱的颠倒相也好,或者说是平时我们日常生活当中能闻到的这些,或者是嗅到的这些气息的话,实际上这些全不是真实的。它是菩提真心的一种游舞,或者说是它的一种迷乱的相而已。这样的。

 

为什么这样呢?

 

因于通、塞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嗅闻性。

 

他这里“闻”的话,实际上在这里是吸气,不是前面那个闻声音那样的。因为塞和通“二种妄尘”,因为你鼻子当中如果要接受这个对境的话,要么是通,要么是塞。他这里通和塞,实际上是鼻根对境的尘。

 

一般《智者入门》这些当中的话,好闻的、不好闻的,和中等的。好像这个色、声、香,香的话记得没有分很多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和中等的。其实这些都是尘,那么这些妄尘的话,依靠对境就产生你的这种根,然后依靠你的根吸收对面的尘,这样的话,最后这种“嗅闻性”,不管是好嗅的,不好嗅的,或者是好的东西、不好的东西,这个气息在你的这个鼻根是能感受的。这个在名言当中确实这样的,但实际上这些都是假的。

 

此闻离彼通塞二尘,毕竟无体。

 

那么实际上这样的这种闻,这里的“闻”跟前面的耳根的闻不同的,它这里应该是嗅的意思。这样的这个闻的本体,其实通、塞二尘本体是不可能存在的。

 

那下面也是一样的分析。

 

当知是闻,非通塞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一样的。不是从对境来,也不是从根来,也不是从空中来的。

 

何以故?若从通来,塞则闻灭,

 

那么塞的这种闻当下就没有了。如果我们这个对境是通而来的话,那从此之后塞永远也没有。

 

那这样的话——

 

云何知塞?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鼻孔今天塞了,它里面不通了。其实它当时也是闻到塞的一种实体的东西的这个味道,就像眼睛看到黑暗的说法一样的。那不应该有这样的。

 

如因塞有,通则无闻,

 

如果是有这个塞存在的话,那么通则不可能有的。

 

如果这样的话——

 

云何发明香臭等触?

 

如果真的这个通不存在,刚才说有塞的话,通就没有嘛。通没有的话,我们平时经常说是闻到,“今天这个香好香啊,这个花好香啊”好像接触一个味道一样的,“今天好臭啊,这是什么东西呀?”我们有时候不管到哪里去的话,就有香气和臭气的,对吧?如果是你这个塞是对境的话,那这个香气和臭气是从何而来的呢?就不可能有这样的这种气息的接触,不可能有的。这个是对境方面的观察。

 

若从根生,必无通塞,

 

那就跟前面一样的,如果你说从鼻根而产生的话,那外面的通和塞也好,香和臭也好,这些则不应该有的,因为你的这种知觉全部都是依靠根就可以了,那就不需要了。

 

如是闻机,本无自性。

 

这个地方也有一个小总结。那这样的这种闻,这样的这种嗅气,本来也是无有自性的。

 

这是刚才境和根方面观察。也是一样的。

 

若从空出,是闻自当回嗅汝鼻;

 

如果你说这样的这个闻是从空中出,不是鼻根出的,也不是对境出的,空中出的话,你应该自己就能闻(这里闻气,我们有时候也可以说是闻气),那你闻气味的话,你自己虚空当中如果能闻气的话,它也可以闻鼻子的这种气味儿。鼻根到底是好闻还是不好闻,它也可以闻闻鼻根。

 

空自有闻,何关汝入?

 

还有,空自己有闻的能力的话,那“何观汝入”?你这个鼻根有什么用呢?因为刚才虚空它自己都是可以闻的。这个观察一样的。

 

是故当知,鼻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也是一样的。我们这个鼻根实际上所显现的一切闻到的东西,或者说是嗅到的东西都是假的,并不是因缘和非因缘而产生的,也不是自然和非自然而产生的。

 

这样一来的话,我们经常说万法如虚空,包括我们今天的见到的、听到的、还有嗅到的,这些都没有的话,明天还有后面这三个也没有的话,我们就不会天天都是想好吃的东西,想好听的音乐,想好看的东西等等。如果真的是利根者的话,通过这种方式来知道:“哦,原来佛陀说无眼耳鼻舌身的话,原因是这样的。”原来只说“无眼耳鼻舌身”,怎么眼睛、耳朵、鼻子会没有啊?我有啊,你看我大大的鼻子,眼睛也是不大不小的,舌头也是长长的,什么什么。但实际上佛陀并不是说连这一点都不存在,不是这个意思。因此在这里就是讲到这么一个道理。

 

今天《楞严经》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