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打稿,仅供参考)

 

《楞严经》第18课 笔录

 

酿杰钦布作丹涅咪央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蓝钦波锕嘉达   而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锕灿吐协么多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坚坚拉香擦洛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内钦热卧贼诶央堪色   自大圣境五台山

           将华特吉辛拉耶拉门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雅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恭杰多巴颇瓦辛吉洛   证悟意传求加持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讲《楞严经》,前面已经讲到了显见性十个方面,其中见性是心、见性不动、见性不移、见性不失这四个问题已经讲完了。然后现在讲的是见性不还,讲这个道理。

 

这个之前,我稍微说一下,今天是世界图书日,或者说世界读书日。以前西班牙的一个作家,叫做是塞瓦提斯,他是很出名的,他是应该1616年4月23号去世的,刚好是莎士比亚也在那个时候去世了,所以当时人们纪念他们的一个去世的日子。

 

还有西班牙也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说是好像有一个公主还是美女被毒蛇逮住,后来有一个人救她,救完了以后,后来这个女人给了他一本书,这个书表示一种勇气或者说是一种力量吧。就这样的一种因缘,他们每一年的4月23日过一个这样的比较特殊的节日。后来他们建议联合国建立世界图书日,好像大概九五年的时候就开始到现在吧,就刚开始是世界图书日,后来是世界读书日,大家都读书。

 

我想我们在座的基本上,不是世界读书日的话都天天读在读吧,应该不管是读经文也好,读五部大论也好,除了禅修的少数人以外,除了发心的少数人以外,大家都就应该从早到晚都在读书吧,所以也不用特别地过这个节日。但是这个也是全世界都比较关注的一个日子,所以今天也跟大家这样提醒一下。

 

我们现在讲《楞严经》。《楞严经》里面就刚才讲到说现在是见性不还,也就是说第五个问题当中。前面讲到,如果佛陀给阿难等眷属说法的时候,阿难的心一直专注着佛陀的这种微妙的声音上的话,那实际上是不叫见性,它叫分别性,相当于是有一个人用手指来指月亮的时候,他就不看月亮,只看手指,那实际上是他又丢失了月轮,同时又丢失了手指。因为手指本来不是明体的,但是他就把明体看作为是手指的话,这也是已经忘失了手指。所以说讲到了各种过失。

 

这样一来的话,佛陀说法的时候,如果我们的心一直专注在佛陀的声音上的话,当然这个是从世俗层面来讲,这是聚精会神地听受佛法,有功德的。但是如果我们讲《楞严经》的时候,《楞严经》是主要着重认识自己的明心,或者说真心,或者说是这种本元的心。要认识这个的话,那就我们的心实际上是专注在这个有分别的,所以这个就并不认为是真正的见性。昨天我们前面就讲了这么一个道理。

 

那么接下来我们又要开始看《楞严经》。其实《楞严经》的话,实际上像我这样的人讲也不一定是很好,如果是一个开悟者讲的话,可能是讲得条条都有理的,处处是道,应该非常有意义的。否则的话,我们一般用分别心来揣测,或者说是揣度,这样讲的话,有些时候觉得是佛经加持不可思议,我们这样学习也非常好。在佛陀示现圆寂以后的两千五百多年的今天,我们也是有部分的人,心一直专注在佛的心路历程的话,这也是非常美好的一种缘分吧。可以这么讲。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确实《楞严经》它是一个特别甚深的一部教典。大家都知道《楞严经》是当时怎么来到这边的,这个历史也是我们刚开始第一两节课的时候都已经讲过。这个是当时印度不能离开国家的,它算是一个国宝,国宝式的保护着。但是后来依靠种种因缘来到这里来进行弘扬。所以说这个经典,可以说它是一个国宝的这种精神财宝吧,可以说它是真正的一个精神财富,最至高无上的一个宝贝,就可以这么讲。所以我们一般的人如果讲这样的甚深道理的话,有些时候确实也是有一定的不太合理之处吧。这样的。

 

但不管怎么样,我们现在就像是盲人带着灯,带路的话都不行的,但是一个盲人他带着一个灯,很多人依靠这种因缘来过这条路的话,也是未尝不可的。所以我想我们继续学习如来的甚深教言。

 

今天又讲了一个比喻,昨天是手指指示明月的比喻,今天另外有一个。前面也有类似的比喻吧,客人和主人的比喻,这个在这里也用。这个比喻也很重要,整个我们这一个论题当中,都牵涉到它的意义。

 

譬如有客,寄宿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

 

他这里也是讲一个比喻。比如说是有一个过路的旅客,这个旅客他寄宿在一个客店,寄宿在一个客房。

 

现在名词都是比较多的,什么客栈、饭店、宾馆、旅馆呐,还有旅店呐,有很多的这种表示法,有很多的。以前叫“旅亭”,寄宿在这个客栈,他是“暂止便去”,他暂时地来,过后就已经离开了。“终不常住”一个旅客,他毕竟是一个客人,客人的话他不可能常住。

 

所以他表示的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这个虚妄的心,众生的虚妄心相当于是一个客人一样的,它是暂时性的。

 

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

 

然后还有一个叫做是“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有一个是旅店的主人,它的主要的主管,他就除了可能极少数地偶尔出去一下以外,不会出去的。那么这个叫做是“亭主”,或者说是主人。

 

这个表示什么呢?这个表示我们的真心,觉心,或者说是我们的本有的这种本性,都可以这么称呼。它相当于是这个。

 

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

 

那么这里也是完全一样的。什么一样?佛陀告诉阿难,说是“若真汝心”,如果你的真心,如果你的真正的本来的这种觉心的话,“则无所去”,那么它相当于是前面的主人一样,没有什么去的地方。

 

这个很重要。一般来讲,我们比如说认识自己的心性的话,其实从心性自己的层面来讲,它不是变化的。以前上师如意宝也是讲过,大家有没有认识自己的觉心,认识自己的觉心的话,当然你观察它的心可能是无常的,但其实这个认知的心的明体来讲,它是没有什么无常的,它应该可以说是在名言当中是恒常的。这个道理就比较相同。如果我们认识了这个觉心的话,因为觉心是无为法,它不会有无常的,可能我们观察的这个心有无常的,但是认知的这种明清方面那就没有什么变化的,这个意思。

 

云何离声无分别性?

 

这句话稍微可能难懂一点,其实子璇大师他们讲得可能比较清楚。你们如果有参考的话,可能子璇大师,还有包括蕅益大师的可能比较好一点,憨山大师的也可以。他们几个还是解释的时候,虽然文字有些稍微古一点,但是他的解释方法可能比较适合佛经的本意。

 

那么他什么意思呢?就刚才说,你如果是真心的话,就没有什么可去的,为什么呢?“云何离声无分别性”,因为我们如果是一般的这种虚妄的心,它是随着佛陀的声音来去,佛陀的声音有的时候,它有可能出现;佛陀的声音没有的时候,它没有出现。所以为什么“离声”,离开了佛陀的声音以后是“无分别性”?它那个性也是没有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是真心的话,它不随着佛陀的声音,有的时候就出现,没有的时候不出现,不是这样的。如果是真心的话,它是不跟随着佛陀的这种声音去的;如果是妄心的话,它就我们经常说的是随存随灭。

 

我们现在也是这样的。我们听课的时候,可能确实是大家的心是有的,随着这个声音去有分别的。如果听课的这个声音没有的话,那当时随着法义的这种心也是没有,无分别的。所以昨天不是有一些讲考的时候,好像说是给自己说的,佛陀里面讲的,我也是随着文字而是去的,女众你们讲考者也是这样说的吧?这些也是对的。我们有些佛教的教义,有时候对照自己也可能会有感觉。

 

你看现在我们听法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可能有声音的时候,随着这个声音去分别,如果离声以后就没有分别了。如果是真心的话,它不会随着声音随存随灭。这个应该可能这样解释。

 

我早上起来的时候觉得这个有点不好懂,所以没有睁开眼睛就想,然后又睁开眼睛看,结果翻了半天以后就稍微明白。

 

其实《楞严经》是比较难懂的。今天早上我吃早饭的时候来了两个堪布,然后我让他们看看这个藏文怎么解释?两个都看了半天,都说:“哇,难懂!”然后他还给我了。呵呵,藏文上也不是很好懂的,不然的话他们……,所以我现在讲出这一点的话也算是,怎么讲,也可能字面上的一个解释吧。对,这句话应该这样解释。

 

“斯则岂唯声分别心?分别我容,离诸色相无分别性,

 

因为刚才说如果是真心的话,它不会沿着声音随存随灭的,知道吧?因为声音有也好,没有也好,就不管任何时候,你那种明体不会不会离开的。不仅是这个,“斯则”,这个道理“岂唯声分别心?”不单单是声分别心,刚才是听声音的时候是声分别心;然后如果我们看色法的话,这叫做色分别心;同样的道理香、味、触这些五尘的话,实际上是每一个这种外境出现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出现这样的这种分别念。

 

那这样的话,不仅是声分别心,那么分别色等,佛陀说是“分别我容”,因为他当时的相好庄严,实际上也是色身嘛,那你们分别我的容貌,我的相好庄严的话,实际上“离诸色相”,实际上也是,如果是真心的话,“离诸色相,无分别性”的,就看到佛陀的这种相好庄严的时候,你看到的时候有分别,不看到的时候没有,不是这样的随存随灭。

 

同样的道理我们遇到的香也好,味也好,触也好,所有的这些其他的五境的话,也并不是对境出现的时候才显现,对境没有的时候不会显现,不是这样的。所以如果是你的真心,它是一种永恒的方式来存在,就是这个意思。

 

如是乃至分别都无,非色非空——

 

那同样的道理,刚才色身香味触,还有其他所有的这些分别都没有,那这个时候算是我们前面说的,真正的主人也好,真正的真心了。那它的话,“非色非空”,“色”的话,它表示外境,色身香味触,然后“非空”,也没有这种所谓的空。其实真正的我们的真心,它并不是色声香味触也好,虚空也好,或者空性这样的一种境界,不是这样的,不是有相的一个境界。

 

拘舍离等昧为冥谛——

 

“拘舍离”是外道当中的,现在我们经常说的是数论外道,“拘舍离”是他们的一个创始者,他的名字。那么数论外道等,他们的话也是比较愚昧的,认为“冥谛”,他们把外面的六尘也好,自己的心识也好,这些总共称为25种谛。我们讲数论外道的时候,什么神有、常有,总共有25个法,他们的观点就这样承认的。所以说像数论外道为主的这些宗派,他们愚昧地认为有实有的这些25谛法等等。

 

但实际上——

 

离诸法缘无分别性,

 

实际上就我们真正的主要的心——其实古文当中好多主语,好多连接的词都没有的,再加上可能《楞严经》确实当时翻译的时候,不是房融宰相他们做润色的嘛,所以文字跟其他的有一些佛经的词语,确实有所不同的。他的这种表达方式都是一直比较着重文字美吧,在这方面比较着重的。所以说他这里,翻成藏文的时候也不是特别的好懂。但是这个毕竟到现在都是有这么多年,因此也还是算是可以的,我们解释的话也可以的。

 

但真正的这种真心的话,离诸一切“法缘”,也就是说外面所有的色声香味触也好,或者说是所有的这些分别性也好,这些都是是没有的,“无分别性”。

 

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如果我们有一些分别心,比如说是外面的色法也好,声音也好,这样的话,那你的“心性”,它这里的“心性”,不一定是真正我们讲的真心。其实有时候藏文当中把这个心,后面的这个“性”没有直接译,全是直接讲心。这样的话,有时候这个心是妄心,有时候这个心是真心。所以这两个差别,我们依靠自己的智慧来分析。

 

他这里说,如果你的那种心,色声香味触的这些执着都是“各有所还”,那么这些,我们下面会讲,各个都是最后它还是还灭的,最后都是还是要回去的。如果这样的话,那怎么会是主人?主人不是他一直常住嘛,他不会是暂时在某个地方停住,然后又离开那里,不是这样的。

 

下面因为他这里主要讲八还。八还在《楞严经》当中也是很出名的。《楞严经》里面主要讲的是十种直指心性法,还有八还也是很多大德特别重视的这么一个。所以他在这里说,如果是我们的这种心它可以还灭的话,那不是主人的。子璇也是说是“真心如主,妄心如客”,真心如主人一样的,妄心如客人一样的。所以如果是心有还灭,有变化,有这样的话,那肯定不是主人了。这个是在前面就讲到这么一个

个道理。

 

这个时候阿难尊者说——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说妙明元心,云何无还?惟垂哀愍,为我宣说。”

 

阿难的表情还是可以的,对佛很有一种恭敬。阿难作为一个侍者,他的这种表情应该大家都知道,一方面可能他确实也是觉得,跟佛陀的智慧相比较起来差别非常大,不得不佩服佛陀的无上智慧;一方面他也是对佛陀是非常恭敬的。不然的话,佛陀不是他的堂兄,阿难是佛陀的亲戚嘛,这样的话,可能一般亲戚的话很傲慢的。(但阿难)不是这样的。

 

这个时候阿难又进一步地问,阿难是真的,在佛陀面前示现这样的话,也特别感谢,如果他当时没有问这些问题的话,那可能佛陀虽然有无上微妙的智慧,但是不一定就为众生宣说,不一定后来立在文字上。

 

他说如果我的这种心——刚才说的妄心,这里的心性,不是真正的心性——我的妄心,如果各个都有还灭,如果各个都要还回去的话,那如来说不是有一个叫做是“妙明元心”吗?我们讲的是光明的或者真实的这种心。

 

其实他这里不同场合当中用的词都不相同的,有时候说真心,有时候讲明心,有时候有时候是妙明元心等——那佛陀不是你说是有一个觉心、有一个本心嘛,那这个是没有任何还灭的吗?“云何无还?”这个您说一直是常有的,它是主人一样的,它一直在嘛,这个为什么这样的?佛陀慈悲,我们这些众生是很可怜的,您应该用智慧来悲悯我们这些众生,能不能为我们进行宣说?这也是阿难在这里也不断地请求转法轮吧。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精明元。此见虽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

 

他这里讲一个比喻,他这里说是:阿难你是不是看见我,那你看见我的见,实际上这个见叫做是“见精明元”。

 

这个见不算特别高,不是真正的真心;也不算特别低,凡夫人的这种俗人的妄心也不是,所以你现在见我的这种见解,称之为叫做是“见精明元”。

 

“此见虽非妙精明心”,这种见解并不是最高的“妙精明心”,你看刚才是“见精明元”,然后在这里“妙精明心”,所以妙和精这些用得比较多的话,我们都雾里云里的,不知道到底佛陀讲的哪个是最高的,哪个是最低的。但是他的意思是你见我的这个见——因为下面的比喻大家都知道,是比较中等的,也并不是最高的真心。

 

这个佛陀用一个比喻,你现在见我的这种见解,相当于是第二月,不是月影。他这里,我觉得可能按照我们《定解宝灯论》和《大圆满心性休息》里面所讲到的水月和天月的这种比喻来介绍的话,也是比较好解释吧。有时候是喻智慧,有时候是真实的智慧,这样来了解也是可以的。

 

那意思是什么呢?说你阿难“见我”,“见我”大家都知道,见他的真心吧,那么这个实际上是一种见解,比凡夫人还要高,然而他不是真正的真心。那这个用比喻来讲的话,月亮有三种月亮,按照比喻来讲。第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它是真正的月亮;第二个月的话,我们用手指来捏眼睛的周围,看着天空的月亮的时候,天空的月亮的中间也会出现一个月亮。

 

其实藏地一般二月是在民间也是特别家喻户晓的。所以我们以前小的时候,晚上吃了晚饭以后,然后我跟弟弟妹妹,有时候我们到外面去看月亮,“你现在看到几个月亮?”“看到两个了。”“没有看到。”一般帐篷的外面好多都是牦牛嘛,然后在牦牛当中看天空,尤其是十五,这个时候月亮都是圆圆的嘛,就一直看天空。这个时候也并不是观心,大家都是一种好奇,为什么是两个月亮?我这样捏着的时候为什么马上月亮就出来了一个?然后这样放下来的时候,这边的假月亮直接融入真正的月亮当中。这个大家都很好奇,一直在看天空。然后数星星,我们以前,就一直数数数,数到不清楚了,就这样。其实以前小的时候有很多可能现在的大城市里面的孩子不一定有的这些吧。

 

牦牛的话,白天它在外面吃草嘛,然后晚上它就又把那个反过来又开始吞。然后我们自己也是吃糌粑,有时候吞下去,然后又准备拉上来再,那就没办法,然后问父母为什么我们把糌粑吞下去就弄不出来?呵呵。

 

所以这个二月亮的话,我们是很小的时候都是看,但是这个意思不是很懂的。意思今天这里讲得很清楚。有三种月,一个是天月;一个是你用手掐着或者捏着眼皮的时候出现两个月;还有一个在地上,水器上面的月影,三种月。

 

那三种月的话,阿难尊者见到佛陀的像,其实他见到的这种见性,实际上是和刚才第二种月比较相同的,第二种月。

 

第一种月的话,它是真心,像得到一地菩萨,或者说是真正见到天空当中的真正的月,它没有任何的那种分别。

 

然后第二种月,其实我们以前讲大圆满的时候也是说,虽然我们是凡夫人,但是如果观自己的心的时候,以总相的方式来认识自己心的本体。这个说法跟阿难现在的见解,我觉得是比较相同的。

 

比如说我们修大圆满,通过上师的直指方法,最后基本上是了达了心是无来无去的,确实它是任何智者也是改变不了的一种境界,自己就完全明白。但是这种明白,你说得地可能还是赶不上的,但一般凡夫人以前都是根本不知道,所以还是有差别的。这种见解跟我们在禅宗里面、在这里讲的这个比喻应该是非常非常相合的。

 

你看到天月的话,还差得有点儿远,但是你捏了眼睛的话,一方面是跟月亮有点近的,因为月亮它是在天空当中,然后他也看到了,看到的时候,周围的这种看到的话,实际上是它还有二月的相,但实际上接近天空当中的月亮。如果你看到地上的水器里面的话,那方向也不对,形状也不一定是对的,而且它完全是假的,因为在我们的水器里面,你再怎么样百般地去观察的话,我们的水桶里面有一个月亮,除了愚笨的猴子以外,谁都不会去捞的。对吧?我们也毕竟不是猴子,所以说我们都不会相信这个。所以我们还是看天空是比较接近的。

 

但是我们为什么是看两个月亮?这个是我们有能取所取,我们虽然接近实相,但是和完全的实相有一定的差别。所以我们讲《楞严经》的时候,有些人可能真的是,所谓的开悟也在这个地方。很多上师都是说他印证了,他已经开悟了。但开悟的话,那是不是他得一地菩萨、二地菩萨、三地菩萨或者得佛果的话,可能还不是,因为有些开悟者的话,他可能还要不断地修行。

 

真正的一地菩萨,就像《入中论》里面讲的一样,有十种百数功德,然后二地的时候十种千数功德,那就得不到吧。一刹那间当中见到一百个佛,震动一百个世界,度化一百个众生,成熟一百个众生等等,这些现在也是没有这个功德。

 

如果没有这个功德,你说是得到这种圣果的话,那智悲光尊者和无垢光尊者都经常呵斥说:已经得到圣果,但是没有功德的这种谬论,在这个世界上也是没有出现过。如果我是一地菩萨,但是我一地菩萨的这些《十地经》里面讲的功德没有的话,那这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所以我们所谓的这种开悟应该是在这里明心见性,明心见性也不是最高的。所谓的明心见性,或者是我们所谓的开悟,是不是看到两个月亮的那种人叫做是开悟者?是不是太低了?也许说法是有点不对。但是我想我们一般学《光明藏论》也好,还有学很多论典的话,真正的这种一地菩萨的话,我们现在一般的世间人,确实你再遇到好的上师的话,有一定的困难。但是你有这个心,已经认识了这一点的话,那接近看到真正的月亮都是没有什么困难了。

 

你看我们手捏着的时候,就看到两个月亮,万一你不小心把手放下来,那二取就没有了,二取没有的话,你真正见到了这个月亮了。但是我们一直是捏着不放,一直是想看二月。看到二月都算是还是可以的,不然的话,大多数的人看到水里的月亮,就觉得说这个是真正看到月亮,其实这个是真正的妄心。所以妄心和真心之间有这么一个觉悟吧,也许这种解释方法是比较——不知道怎么样?你们再分析吧。我看那些禅宗的大德们都没有这么讲,但是我看整个这些意思来讲,这个可能是不是比较适合显宗密宗综合的总的观点。

 

汝应谛听,今当示汝无所还地。

 

然后佛陀说:你现在好好地听着,我如今跟你好好地给你开示什么是“无所还地”?就是没有什么还灭的这个道理。下面讲八还。一切法都是没有什么真实的相,主要讲这个道理。

 

下面讲先讲八还,然后这些八还都还灭,讲两层意思吧。

 

“阿难,此大讲堂,洞开东方,日轮升天,则有明耀;

 

他这里,比如说我们讲堂,它的窗户和门,如果在东方的话,那东方升起太阳的时候,里面有光明照耀,这个叫做是明相。他这里先讲八相,然后这些每一个相,最后融入自己的本体,叫八种还灭。比如说我们这个经堂里面,在窗户和门当中出现日光的话,这个叫做是明相。

 

中夜黑月,云雾晦暝,则复昏暗。

 

这个叫做暗相。暗相是什么?比如说晚上的时候,月亮也是没有显现,已经成了黑月了,根本没有现,还有乌云密布,非常昏暗,这个叫做是昏暗,或者暗相。

 

一个是白,大家都知道光明是明相;一个是晚上,也没有月亮(晚上不可能有太阳),也有乌云密布,或者是雨雪交加,这个时候非常漆黑一片,那个叫做是暗相。这两个是明和暗对立的,大家都知道。这是两个相,明相和暗相。

 

户牖之隙,则复见通;

 

然后门呐、窗户啊,在这些的缝隙当中,如果能看到外面的外物的话,那个叫做通,通相。我们知道窗户里面往外面看,门上往外面看,这样的话,这个是能见通,能见到外面的叫做通。

 

墙宇之间,则复观壅。

 

那个叫做是堵塞的。比如说我们的墙壁,或者说是宇屋之间,不是无碍的,有阻碍的。那么这个如果你去看,就肯定是堵着的了,塞在里面,不可能直接通穿过去,这个叫做塞。刚才叫做通相,这个叫做塞相,堵塞的塞。

 

分别之处,则复见缘;

 

如果我们去分别的话,外面各种色声香味触,五尘、六尘这些,这些你所见的缘,这个叫做是有相也可以,或者缘相。

 

顽虚之中,遍是空性。

 

“顽虚”是虚空,虚空当中,“遍”是没有什么的,这个叫做是空,这个叫做空相,刚才是有相,这个是空相。

 

郁[土+孛]之象,则纡昏尘;

 

如果是一般我们世间当中的,比如说是有地气呀,土尘、灰尘,那这样的时候会有一种昏味,或者说是一种昏暗,这个叫做是杂相,就灰尘也是弥漫,比如说有时候阳焰呐,有时候是灰尘,尤其是起大风的时候,地上的这种灰尘,或者是光全部都卷起来了,就根本看不到,尤其是现在有些战火纷飞的那些地方,到处都是弥漫一种相吧,这个叫做是杂相。

 

澄霁敛氛,又观清净。

 

比如说雨下了以后,天空都已经收敛到一个特别晴朗的,这个如果我们去看,这个叫做是清净的,叫净相,清净的净。

 

所以刚才明和暗、通和塞、有和空、还有染和净,总共有八种辨相,八还辨相,也叫做是八还辨见吧,这是一些对立的法。我们的所见所闻当中,其实确实是《楞严》里面所讲到的有这样的八种对立的法。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但是佛陀在这里只举了这些相。

 

这些相实际上都是还灭的。其实这是一个介绍,我们世俗当中的人们经常执著的二元的这些法,实际上是它各自都是消于自己的本体当中,他要给我们指点的是这么一个道理。

 

“阿难,汝咸看此诸变化相,吾今各还本所因处。

 

佛陀说:你看到现在有这么八种不同的变化相,尤其是好多都是内部相反的,互为排斥的,那我今天把这些各自都归到自己的因上面。

 

云何本因?

 

我怎么把它每一个都是还灭到自己的本源上呢?

 

阿难,此诸变化,明还日轮。何以故?无日不明,明因属日,是故还日。

 

不是前面讲的明和暗吗?那明的话,让它返回到太阳当中去,这些变化当中,我可以让它各个都,就像我们有时候玩电子游戏的时候,出现很多军队,然后全部最后都是融入一个里面。观生起次第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先观文殊菩萨,一会儿文殊菩萨就变成一个明点,或者是一个“德”(藏文)字,一会儿消于虚空。其实这也是一种游戏吧,世间当中也是这样的。

 

他把明可以还在日当中,刚才是明相嘛,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日的话,不可能有明,所以明就完全是可以属于在日当中的,所以这个叫做是还日,明入于日。

 

暗还黑月,通还户牖,壅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土+孛]还尘,清明还霁,

 

暗还于月当中,黑月当中,因为暗消失于暗当中;其实明消失于明当中;暗消失于暗当中;通还是还在户牖当中;壅还在墙宇当中;缘(外面的尘)还在分别当中,就刚才说的分别心当中;顽虚还在虚空当中;郁[土+孛]还在微尘当中;清明还在霁或者说是澄清当中。所以我们前面所讲到的所有的这些世间对立的法,全部都是还于自己的本体当中。

 

我们平时《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也有这个。其实明和暗,或者说是通和塞等所有的这些法,如果融入自己本体的话,就没有一个真实的实相。它的这些相,是我们习惯性的一种分别念假立的。可以这样讲。

 

则诸世间一切所有不出斯类。

 

所以一切万事万物的这种法,在世间当中的所有一切万事万物的法,其实是都不会超出这类吧,刚才前面的八种还灭,基本上是可以说一切都是可以涵盖的吧。

 

应该是《入行论》里面讲的吧,“缘合见诸物,无因则不见。”我们因缘和合的时候,见所有的这些事物,但是无因不会见的。那么明也是这样的,因缘具足的时候,光明有的,但是实际上这个因缘也是假立的。

 

《前行备忘录》里面专门介绍了诸法因缘生,这个道理讲得很很细。“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为什么这样的道理讲得很清楚的。《中论》当中也是说:一切诸法当中没有一个不是因缘的法,一切诸法当中没有一个不是空性的法。说的原因也是这样的。

 

汝见八种,见精明性,当欲谁还?

 

这里外在的这些法确实是这样还灭的,但是“汝见八种”,阿难尊者你所见到的这八种,“见精明性”,你这个见者,“当欲谁还?”那你见这些的见境(有境),能见的这种明性,以什么来还呢?

 

他下面也是从观察自己的心到底是有没有一个真实的本性,这个去观察的。

 

何以故?若还于明,则不明时,无复见暗。

 

如果你说这个见解还是要还,因为见解是毕竟是一个明心嘛,那这样的明心如果说是还于明当中,“则不明时”,我们前面说有一些比如说盲人,这些不明的时候,“无复见暗”,那他就连见黑暗的这种有境也不存在了,有这个过失。

 

所以我们真正的见,也没有一个真实的还灭吧。

 

虽明暗等种种差别,见无差别。

 

虽然我们有明和暗外境的差别,能见的心识也是有暗见的、明见的,但是这些种种差别,我们真正的见上面没有什么差别的。一定是这样的,因为见性是没有差别的嘛,见外境八种是肯定有差别的。

 

诸可还者,自然非汝;

 

如果有还灭的话,那自然不是你的这种明心。

 

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如果不是你的这种还者,那不是你的是谁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没有还灭的一个明心的东西存在的话,那正因为这是你的真本来面目。就像《六祖坛经》里面讲的,这不是你的本来面目,还是谁的本来面目?这个是真正的。

 

所以我们有时候看自己的心到底开悟没有的话,也一方面可以问其他的道友或者是上师,去印证也是可以的,但有时候自己看到这些经典或者是看到这些教言也基本上都知道吧,如果你认识的东西随存随灭,时而产生,时而不明,自己觉得是在经堂里面的时候好像真的已经开悟了一样,但是待会儿下面遇到一个自己关系不太好的人的时候,那完全都已经灭完了的话,那这是不是你的自然本智呢?可能也有一定的困难。

 

如果它是不还灭的,他这种认识一直在这种境界当中,无垢光尊者在《法界宝藏论》里面不是讲你在外面散射的时候,那散射的分别念当中,就认识到它的这个明清的、赤裸的、觉性的本体,那这样的话,你时时刻刻,任何时候,它这样的觉性,认识以后一直是跟随你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不会按照我们世俗的这种心态来随存随灭,或者说是患失患得,可能不是这样的。

 

所以我们归根结底的话,真的这颗心,大家有各种办法来认识都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认识这颗心,依靠一个世俗的这种经论的闻思也好,或者说是依靠一个世俗的这种善法来调伏的话,暂时来讲,以压制的方式来还是可以的,但是一旦因缘具足的时候,你的根没有拔除的话,它一定会是开花结果的。所以我们现在作为一个修行人的话,真的是所有的这些力量要用在断除我执。从中观的角度来讲,就像《修心七要》当中讲的一样,所有的力量就用在断除我执上面。如果是密宗和一些禅修的角度来讲,所有的力量就用在认识自己的心。

 

其实以前上师们经常讲嘛,我们这颗心的话,说得如果比较多一点的话,确实也是很难,这么多的众生没有认识自己的心;但说得如果简单一点,就是自己的这颗心,自己的这颗心的话,也不需要问别人,你稍微内观一下,也并不是你看见没有千百万的世界以外的事情,并不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这颗心,有这颗心的话,到底我的心是什么样的?然后这个时候呈现出显现上的一个虚妄的心。

 

那虚妄的心的本体是什么样?你如果去观察的时候,原来虽然我现在经常耽着在一个虚妄心的境界当中,或者以虚妄心的指派下,我在当奴隶。但是如果真正是认识到它的本性的话,那其实虚妄心就是真心。这个时候我们可能会真的认识到一种心性。这个时候可能自相续的所谓的雄雄烈火火一般的嗔恨心也好,像沸水一般的这种贪心也好,然后黑暗一般的痴心也好,这些通通都可以摧毁。

 

所以昨天也讲到,我现在越来越觉得我们世间当中的很多众生,真正是如果认识到自己的心的话,那这些无明烦恼的三毒、五毒,这些毒药的话,我们一定会是远离的。

 

这真正是毒啊,你看现在全世界的打仗的那些国家的人看一看,如果它不是毒的话,那他一个嗔恨心然后就开始杀害那么多那么多的人呐;然后一个贪心的话,他想这个要拥有,那个要拥有,就我们人在贪心的驱使下,确实是能霸占很多的人也好,外面的这种财物也好,地盘也好,就这样。所以历史上很多很多的这些,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战争也好,不平安也好,好多都是贪嗔这两颗心翻滚,一翻滚就很难以阻挡的。那这样的话,那我们人当中有些是非常有能力的,那就依靠他的这种力量,也给带来许许多多的痛苦;我们人当中如果正面的话,比如说慈悲心、菩提心,非常有强大的菩提心的人的话,那可能在世界上有无数的人的相续也会改变的。

 

我自己是这样的,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你们也想一下,我们佛教是理论的一个说法,但是理论里面的每一个,包括讲一些非常简单的贪嗔痴也好,菩提心也好,这些真理活生生地在世间当中显现它的这种力量。负面的情绪它给众生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正面的情绪它对众生带来什么样的一种力量和勇气。所以在这些问题上面,我想作为一个修行人也经常观察,佛陀里面所说的有些道理,我们不用给别人说是“啊,我们说的是千真万确啊,就非常非常棒。”不用这么讲,如果有智慧的人真的去观察。

 

《如意宝藏论》里面后面还讲了世间上的所有各种不同宗派的这些观点。这些观点分析的时候,我们会知道我们为什么是遇到这样的这种见解。所以我们还是一方面是应该是比较有这种福报的,大家也应该这样想一下。

 

如果不是还灭的话,那这是你的真正的本来面目。

 

则知汝心,本妙明净。

 

那么这个,你知道你的这种心呐,就是本来的明净的这颗心,这就是真心,我们讲的是觉心,通澈的心。其实这个可能跟大圆满的解释方法完全都是可以相结合的。如果你知道了这颗这样的心的话,那这就是本来的、美妙的、光明的、清净的这颗心。我们“光明离戏无为法,与谁宣说不知故”等等,这样说的。这个就是佛陀当时认识的本元的、美妙的、光明的、清净的这颗心。但是我们很多众生不是这样的。

 

汝自迷闷,丧本受轮,于生死中常被漂溺,是故如来名可怜愍。”

 

你没有认识它的话,就你自己依靠自己的这种迷乱的显现,然后才丧失自己本来有的这种本性,然后受于三界轮回当中,那这样的生死当中常常都在漂泊。

 

所以说众生可能明和暗,也可以说是一方面是易如反掌,很容易的;但另一方面的话,就一直最后就离开了这种本体,漂泊于轮回当中。所以如来佛陀非常慈悲地说:你们这些可怜虫,可怜的众生。本来我们自己具有这样的这种佛性,但是是众生都是不知道,所以这个道理,佛陀给我们这些众生称之为是可怜的这些众生,说的原因也是这样的。

 

那么这以上,我们十种见性当中,第五个以上讲完了。下一节课讲第六个先显见性非物,讲这个道理。那今天就讲到这里。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其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回目录